中秋節(jié)的別稱有哪些

柳琪221167 分享 時間:

每年8月15日,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這是的中秋是一年四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秀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下面是小編收集推薦的中秋節(jié)的別稱有哪些,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參考。

中秋節(jié)的別稱有哪些

中秋節(jié)的別稱有哪些

祭月節(jié)

在古時候,每逢中秋節(jié)夜晚,都要舉行祭月活動。在月下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葡萄等等祭品。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人切開團圓月餅。

團圓節(jié)

中秋節(jié)又叫“團圓節(jié)”,因為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而且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jié)又被稱為“團圓節(jié)”。

兔爺節(jié)

在老北京地區(qū),中秋節(jié)又被稱為“兔爺節(jié)”,因為兔爺是北京獨有的民間神,家家戶戶會在過中秋節(jié)的時候請兔兒爺,請回的兔兒爺要擺在顯眼的桌上,并且會用瓜果菜豆供奉玉兔,酬謝它帶給人間的福祉。

八月會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的中秋節(jié),但是在海南地區(qū),這個節(jié)日被稱為“八月會”,也被稱為“調聲節(jié)”。這一天晚上,單身的青年男女會匯集鎮(zhèn)上,然后互贈香糕、月餅、花巾、彩扇、背心等等。最后男女之間成群結隊,到預定集合場地,進行規(guī)模盛大的調聲對歌活動。

拜月節(jié)

拜月節(jié)的叫法和一個傳說有關: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八月節(jié)

仡佬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民族,仡佬族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莫過于八月節(jié),又叫“迎新谷節(jié)”,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日舉行,仡佬族非常重視這個節(jié)日,因為這是仡佬族族人迎接豐收的節(jié)日。

女兒節(jié)

中秋節(jié)又叫“女兒節(jié)”,不過只在南京地區(qū)流行。因為每逢中秋節(jié)晚上,各家在庭院中迎著月光陳設香案,按照習俗多為全家婦女拜祭,就算是回娘家暫住的媳婦,也要返回婆家過中秋節(jié)。

仲秋節(jié)

根據(jù)中國的農歷紀年法,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所以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jié)又叫“仲秋節(jié)”。

中秋節(jié)傳統(tǒng)習俗

1.吃月餅

我國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到了近代,有了專門制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制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愿,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lián)絡感情。

2.賞桂花

人們經(jīng)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3.燒塔

中秋夜燒塔中國南方的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地農村很流行。塔身有碎磚和瓦片以及樹枝干草等搭建而成。圓窯形,下寬上尖,內為空心,中秋晚上點燒,常常會有燒塔比賽,塔燒得越通紅越好,燒得越旺越有彩氣。

4.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shù)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5.放河燈

中秋放河燈對于少女們和孩子來說,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活動。用油紙做成荷花型、船型等各式各樣,點上蠟燭,放于河中,放之前許下美好的愿望,讓河燈帶著自己的愿望飄香夢想的目的地。

賞月習俗的由來

在中秋節(jié),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jù)《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并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后,中秋節(jié)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389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