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工作范文 > 文案策劃 > 策劃方案 > 教學設計方案精選

教學設計方案精選

樂妍0 分享 時間:

教學設計方案精選5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精選,希望大家喜歡。

教學設計方案精選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區(qū)別“陸續(xù)”“相繼”等詞語的細微差別。

2、知道課文從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jīng)歷三個方面介紹麋鹿,嘗試當一名講解員介紹麋鹿的相關知識。

3、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地朗讀,感知麋鹿的特點習性和傳奇經(jīng)歷。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知麋鹿的特點習性和傳奇經(jīng)歷。

【教學難點】

介紹麋鹿的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教師談話,激發(fā)閱讀興趣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你知道我國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嗎?(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丹頂鶴、揚子鱷、中華鱘、白鰭豚、藏羚羊)

2 .師:你們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稀有的動物——麋鹿。

3、板題,注意麋鹿的寫法,提示麋是個形聲字。

二、預習檢測,整體把握課文

1、檢測生字

看著課后的生字表,齊讀與之相關的詞語,一個兩遍。

2、詞語填空

(1)悄無聲息銷聲匿跡顛沛流離漂泊不定

(2)師說意思生找相關的詞語。

3、說說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

這篇課文圍繞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jīng)歷來向我們介紹麋鹿的。并點明內(nèi)容所在的段落。

三、教師引導,學習特點習性

過渡:讓我們走進文本,進一步了解麋鹿。

1、請同學們?yōu)g覽2-4自然段,劃出描寫麋鹿外形特點的句子,并大聲匯報出來。

2、能告訴我課文是從幾個方面來介紹麋鹿的外形的?

3、我可以將大家的話概括為:

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被稱作”四不像”,充滿神秘色彩。它有角、有長尾巴,還有蹄子。隨著季節(jié)的不同,身上的毛色也會有所改變。

(1)學生說說這段話與課文所寫有何不同。

(2)口頭修改這段話。

4、出示圖片

5、其實麋鹿的好多外形特點與它的生活習性是聯(lián)系在一塊兒的?你找見描寫它生活習性的句子了嗎?

(它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長尾巴——驅(qū)趕蚊蠅;寬大的蹄子——在沼澤中能夠輕快敏捷地行動;毛色的變化——有利于自身的隱蔽;它的自然繁殖力很低。)

四、了解經(jīng)歷,分享閱讀體驗

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下面讓我們循著時光的隧道,去追尋麋鹿那傳奇的經(jīng)歷。

1、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讀5 —7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時間的詞,并思考在那個時間段里麋鹿有著怎樣的經(jīng)歷?同時寫出你讀到這段經(jīng)歷時的心情。(生按要求自讀,抽一小組上臺板演。)

2、交流板演內(nèi)容,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1)“早在3000多年前……漢朝(公元前206-220)……銷聲匿跡。”

理解“銷聲匿跡”:麋鹿一點蹤跡都沒有了。

老師也很想知道,課前去查了很多資料,可是都沒有麋鹿這段經(jīng)歷內(nèi)容的顯示。為此,我們?yōu)轺缏沟拿\而擔憂。

(2)“1865年……盜往歐洲,在倫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動物園里展出?!?/p>

理解“陸續(xù)”――先先后后,時斷時續(xù)。

表明對野蠻行徑的憤怒。

(3)“1900年……從此,麋鹿在國內(nèi)幾乎絕跡?!?/p>

這段經(jīng)歷為什么牽動著你的心呢?(可憐)

用心地去讀一讀這段話。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讀著讀著,你又似乎聽到了什么?(生談自讀感受)

(哀鳴,眼中閃著淚花,好像在讓我們?nèi)ゾ人?子彈打在麋鹿的身上,鮮血一滴一滴地涌了出來……)

師:同學們,這斑斑的血跡,聲聲的哀鳴似乎在控訴侵略者的罪行,似乎在向我們訴說麋鹿悲慘的遭遇,這真是“慘遭厄運”啊!齊讀。

(4)“后來,流落在國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繼死去……超過2000頭?!?/p>

發(fā)表感受:感謝貝福特公爵;麋鹿相繼死去,心里很難過……理解“相繼”。

師:是啊,當我們?yōu)槟?8頭麋鹿的留下而慶幸時,想到那些在國外死去的麋鹿,不禁有著太多太多的難受。請你帶著自己的感受將“流落國外”這段經(jīng)歷讀一讀。

(5)“從此,麋鹿……開始了回歸故土、回歸自然的新生活?!?/p>

同學們,讀著這段話,你又有著怎樣的感受呢?(高興、慶幸、欣慰……)

是啊,過去,它們居無定所,過著艱辛的生活,課文中用來兩個詞語形象地概括了她們大半個世紀的不幸生涯――“漂泊不定、顛沛流離”。

3、不堪回首的一幕一去不復返了,他們受盡了磨難,終于回家了。如今,他們在祖國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壯成長。在一個天色微明的清晨,你看,這群精靈出現(xiàn)了……(齊讀第一自然段)

(1)從中你感受到麋鹿的生活怎樣?自由快樂。

(2)多么自由的一幕啊!麋鹿能夠在這里如此幸福的生活,對我們,對麋鹿來說都是來之不易的!

五、回顧內(nèi)容,人人學當講解員

為了讓世人更好地研究和保護野生麋鹿群,人們又采取了好多措施,其中一點是在保護區(qū)內(nèi)建有眾多的鹿苑景點。假如你就是保護區(qū)的一名工作者,有游人想進一步了解麋鹿,你能為他們介紹一番嗎?(同桌一人扮演工作者,一人當游人。)

六、布置作業(yè),適度拓展文本

其實有關麋鹿的知識還有很多,請大家課外繼續(xù)閱讀麋鹿的相關資料,加深對麋鹿的了解。還可將收集資料和書本內(nèi)容加以整合,繼續(xù)將麋鹿講給更多的人,也可以“我是麋鹿”為題加以介紹。

教學設計方案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并能結合課文內(nèi)容或者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3、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并能以不同身份介紹心中的麋鹿。

4、寫法遷移,弄清作者怎樣抓住顯著特點介紹麋鹿的外形奇特,使學生對生動刻畫一種小動物的寫作方法更為清晰。

教學重點:

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并能以不同身份介紹心中的麋鹿。

教學難點:

寫法遷移,弄清作者怎樣抓住顯著特點介紹麋鹿的外形奇特,使學生對生動刻畫一種小動物的寫作方法更為清晰。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和教學圖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以姜子牙選座騎的故事導入。

2、板題:17、麋鹿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標上自然段序號,劃出不理解的字詞。

2、檢查反饋

課件出示生字詞

(1)指名認讀,相機正音。

(2)交流個別重點詞語。

(3)交流初讀收獲。

課文主要講了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課文講了麋鹿的經(jīng)歷很富有傳奇色彩。

課文講了麋鹿現(xiàn)在生活的很好。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同學們快速地讀課文,想想本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介紹麋鹿的?

2、交流

第一部分(1)大豐自然保護區(qū)的麋鹿生活的很舒適。

第二部分(2-4)詳細介紹了麋鹿的奇特的外形、生活習性等。

第三部分(5))介紹了麋鹿的傳奇經(jīng)歷。

四、精讀第二部分,了解麋鹿。

1、同學們想一想,當時姜子牙為何獨愛上了這種四不像呢?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領略一下麋鹿的奇特。

2、指名讀此部分,想一想,麋鹿長像奇特在哪?

(1)學生交流:(麋鹿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2)在學生閱讀基礎上媒體資料展示,形成對比,加深學生對麋鹿奇特外形的印象。

(3)文章是還具體介紹了麋鹿哪些方面?

3、除了奇特的外形,此部分還介紹了什么?(繁殖能力低下)

表現(xiàn):懷胎時間比一般鹿要長,且每胎只產(chǎn)一仔。

4、為了加深對麋鹿的印象,我們一起來讀讀此部分。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麋鹿的外形、生活習性等有了初步了解,相信你們心中還會有一些疑惑?;厝蕚湟幌?,下節(jié)課我們再做交流。

六、指導寫字。

七、布置作業(yè)

模仿介紹麋鹿的方法,任寫一個小動物片斷。

教學設計方案精選篇3

教材分析:

《麋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記敘文,它介紹了我國珍稀野生動物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jīng)歷,體現(xiàn)了國家對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

學情分析:

教學這篇課文,不僅讓學生了解稱為“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jīng)歷,同時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也要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根據(jù)教材編寫意圖和新課標的的教學要求,結合五年級學生的的思維情感、認知發(fā)展的需要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

教學目標:

1、學會課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詞語之間的細微差異。

3、學次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詞語之間的細微差異。

教學難點:

學次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并查閱麋鹿的資料,了解它們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傳奇經(jīng)歷。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了大豐自然保護區(qū),在那里,我們認識了一種漂亮的野生動物,它是誰呀?

2、看課件,欣賞課件中的內(nèi)容,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

3、讓我們回到課本中去,看看課文主要給我們講了哪些內(nèi)容?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課文主要給我們講了哪些內(nèi)容呢?

(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傳奇經(jīng)歷)

2、同學們,麋鹿還有另外一個名稱,人們也稱它為“四不像”,為什么叫“四不像”呢?

過渡:正是因為它有這樣奇特的外形,所以在我國古代的神話小說《封神榜》中把“四不像”當作姜子牙的坐騎,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3、麋鹿獨有的外形特征,跟它的生活習性有關系嗎?請同學們讀第三自然段,畫出文中描寫麋鹿生活習性的句子,談談體會。

4、是呀!正是因為它擁有獨特的生活習性,才富于它奇特罕見的外形,以便它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存,那文中還給我們介紹了麋鹿的哪些生活習性呢?

5、同學們,正是因為麋鹿擁有這些多奇特的地方,于是在麋鹿的身上,還有著一段傳奇經(jīng)歷呢,大家想知道是什么樣的故事嗎?

請自由的讀課文5—7自然段,讀到又感受的句子,可以用筆做做記錄。

過渡:是啊!麋鹿的傳奇經(jīng)歷讓我們的內(nèi)心充滿感動,正是因為國家的強大,繁榮,又使這些小動物從新回歸故土,過著幸福的生活。

三、討論探究

同學們,當我們再次回顧麋鹿的傳奇經(jīng)歷時,你會想到什么呢?

四、角色扮演

如果你是這些可愛的小麋鹿,當你回到祖國的土地上時,你會說些什么?

五、總結質(zhì)疑

1、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你們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六、作業(yè)

請寫一段關于麋鹿的小片段,說明清楚麋鹿的特征。

教學設計方案精選篇4

一、謎語

1、“老師不說話,肚子學問大;有字不認識,可以請教它?!贝蛞粚W習用具。

2、對,是字典。(板書:字典)

3、誰會查字典?誰教你們查的字典?你能告訴老師什么情況下需要查字典嗎?(遇到不認識的字,不會寫的字,不明白的字義、詞義,還有要給生字組詞時都可以查字典。)

4、查字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部首查字法,一種是音序查字法。要想掌握音序查字法,必須先學好漢語拼音字母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漢語拼音字母表”。(板書:漢語拼音字母表)齊讀。

二、學習讀法。

1、出示字母表。同學們請看,漢語拼音字母表分為大小寫。它的大寫字母特別像英文字母,而小寫字母像我們學過的聲韻母。誰能按照聲韻母的讀法讀一下小寫字母。

2、范讀。其實漢語拼音字母的讀法和聲韻母的讀法是不一樣的。它讀起來特別好聽,聽老師讀一遍好嗎?

3、找發(fā)音特點。有幾個字母的讀法是和聲韻母的讀法一致的。(板書:讀法 同聲韻母音)仔細聽,哪幾個是一致的?(6個)還有一些字母是發(fā)ê(ai)音。(板書:發(fā)ê音),聽聽是哪幾個字母?(14個),還有幾個是其它發(fā)音的,(板書:其它發(fā)音),看看是誰?(6個)一共26個字母。

4、師領讀。指名讀。找人領讀。小組互讀。齊讀。

三、學習寫法。

1、小寫字母與聲韻母的寫法和占格是一致的,我們都會寫。

2、大寫字母需要一個個仔細觀察才能把它們寫好。看,它們的占格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誰發(fā)現(xiàn)了?對,大寫字母都占上中格。再仔細觀察,哪幾個字母的大小寫是一致的?(C、K、O、P、S、V、W、X、Z大小寫字母的寫法是一致的)寫它們時也容易多了,從書中圈出大小寫一致的字母。

3、我們來看其它字母的寫法。輕輕地拿出漢語拼音本打開,翻到新的一頁。(教寫大寫字母)

四、復習讀法。

【板書設計】

漢語拼音字母表 (26個字母)

1、同聲韻母發(fā)音 6個

讀法 2、發(fā)ê音 14個

3、其它發(fā)音 6個

教學設計方案精選篇5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聯(lián)系舊知。讓學生回憶過去所學的寓言,并說說寓言的特點。(借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2、揭題釋題。理解寓、則的意思。(寓:寄托,包含;則,篇的意思。)

二、導學《掩耳盜鈴》,揭示學法

(一)初讀課文,理解題意。

1、學生通讀全文后,找出題眼盜。

2、,學生字:掩、盜,理解題目的意思。

3、總結學法:看全文,抓字眼,解題意。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根據(jù)題意,提出問題。

(1)讀了這個題目,我們應提出哪些疑問?

(2)學生討論,歸納出思考題:a為什么盜?b怎樣盜?c盜的結果怎樣?

2、邊讀邊想,理解詞句。

(1)齊讀第1自然段,學習生字:鐺、偷,聯(lián)系插圖,了解什么是鈴鐺。

(2)指名讀第2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a齊讀第1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明明知道什么?結合學習生字:碰,理解句式:只要就(只要,提出條件;就,表示必然出現(xiàn)的結果。)

b齊讀第2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是怎樣想的?這樣想對嗎?為什么?結合理解句式:如果就(如果,表示假設;就,表示有了前面的情況就會出現(xiàn)后面的結果。)理解1、2句間的關系。(轉折)

c齊讀第3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是怎么做的?

d齊讀第4句,回答:偷鈴鐺的人結果怎樣?聯(lián)系插圖,結合理解句式:剛就(剛,表示時間短;就,產(chǎn)生的結果。)

3、歸納學法:提問題,抓詞句,理解內(nèi)容。

(三)再讀課文,揭示寓意。

1、齊讀全文,思考討論:a掩耳盜鈴的人可笑嗎?為什么可笑?b這則寓言諷刺了什么樣的人?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歸納學法:讀全文,析因果,揭示寓意。

(四)說話練習:用自己的.話將這則寓言講出來。

三、指導學生運用學法,自學《亡羊補牢》

114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