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考語文模擬試題

喬洪221147 分享 時間:

  中考語文復習的怎么樣啦?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慕髦锌颊Z文模擬試題,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江西中考語文模擬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西遼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及海岱地區(qū)這些新石器文化核心區(qū)衰落,中原核心區(qū)穩(wěn)步崛起,中原中心趨勢形成,這是中國史前文化格局改變的歷程。舊大陸西部即我們傳統(tǒng)上所說的中亞和西亞傳來的農(nóng)作物(大麥、小麥)和綿羊、山羊、黃牛和馬等家畜,顯然對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改變起了作用。同時,伴隨著冶金技術的東傳,青銅鑄造技術在中原地區(qū)扎根、發(fā)芽、開花和結(jié)果,標志著青銅時代全球化的形成。然而,西來的新作物與家畜,對于中原地區(qū)的產(chǎn)業(yè)僅為補充,未起到多大的作用。青銅時代的全球化對于中原的崛起作用有限。因此可以說,青銅時代的全球化不是中國史前文化格局徹底改變的根本動因。

  造成中國新石器時代傳統(tǒng)核心區(qū)域文化衰落以及中國史前文化格局徹底改變的根本原因,是以長江流域為代表的史前商品經(jīng)濟基礎與以黃河中游地區(qū)(后來的中原)為代表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基礎之間長期博弈。最終,黃河中游地區(qū)由于其經(jīng)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總體和諧并充分適應東亞地區(qū)的生存環(huán)境,戰(zhàn)勝了長江流域的商品經(jīng)濟,導致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改變。

  以專營農(nóng)牧兩側(cè)的中間商貿(mào)為經(jīng)濟基礎的半月帶社會政體或文化中心,是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傳統(tǒng)商品經(jīng)濟文明中心衰落后興起的,半月形地帶的興起得益于其農(nóng)牧交錯帶的經(jīng)濟地理區(qū)位。

  隨著夏商周三代東亞文明中心的形成,半月帶文化與文明衰落,半月帶的功能從歐亞東西雙方貿(mào)易的媒介,轉(zhuǎn)變?yōu)樵谥性蜌W亞草原之間的“保護膜”,如同帶有瓣膜的細胞壁,總體上起到阻隔東西方自由交流的作用。正如英國學者杰西卡•羅森夫人所認為的那樣,東西雙方只是透過半月帶即她所謂的“中國弧”進行“接觸”,并非“交流和融合”,中原僅僅是有選擇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素與技術。中原透過半月帶這一“保護膜”向西方輸出的恐怕主要也只有絲綢和粟了。

  考古資料表明,中原夏商周三代許多先進的發(fā)明和政治策略,都被視為國家機密——核心“秘密武器”而被禁止西傳,比如發(fā)達的天文歷法知識體系、完備的圭表測量技術,以及天下觀、禮樂制度觀念、玉禮器制度觀念等等,從而進一步加大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與此相反的是,中原許多政治發(fā)明和技術,卻對朝鮮半島、東南亞地區(qū)開放,影響極為深遠。顯然,先秦時期中原政權始終將東亞大陸視為自己安全的腹地和大后方,而將歐亞草原高地視為外方。

  先秦時期中原政權的這種親疏觀念,使得以舊大陸西部為策源地的“青銅時代的全球化”停留在淺表的金屬、作物、家畜三類技術層面,并主要將青銅、牛羊、小麥引入“祀與戎”領域,這不僅加深了青銅時代東西雙方的異質(zhì)化,還進而使先秦時期的中原成為堅挺的東亞文明核心。

  (摘編自何駑《中國史前文化格局與青銅時代全球化》)

  1. 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 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改變表現(xiàn)為西遼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等新石器文化核心區(qū)的衰落。

  B. 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傳統(tǒng)商品經(jīng)濟文明中心衰落后,半月帶的興起,與半月帶獨特的經(jīng)濟地理區(qū)位優(yōu)勢有關。

  C. 西來的新作物與家畜對中原地區(qū)的影響有限,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改變與西來文化、文明無關。

  D. 中原許多政治發(fā)明和技術對東南亞等地區(qū)影響深遠,阻擋了西方文化進入東亞、東南亞地區(qū)。

  2. 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從分析中國史前文化格局改變的原因入手,闡述了中原核心區(qū)崛起的獨特的經(jīng)濟、政治因素。

  B. 文章運用了比喻論證方法,如第四段用“細胞壁”比喻半月帶所起的作用,化抽象為具體,深入淺出。

  C. 文章引用英國學者杰西卡•羅森夫人的觀點,作為文章關于中原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關系的補充論據(jù)。

  D. 文章以青銅時代的全球化為立論的前提,采用“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方式,層次分明,邏輯嚴密。

  3. 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中原文明戰(zhàn)勝長江流域文明,說明經(jīng)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和諧、適應環(huán)境的文明更有生命力。

  B. 半月帶從歐亞貿(mào)易的媒介轉(zhuǎn)為東西方自由交流的障礙,使夏商周三代東亞文明中心形成。

  C. 如果中原夏商周三代的先進技術和政治觀念沒有被禁止西傳,可以縮小東西文化的差異。

  D. 先秦時期的中原成為堅挺的東亞文明核心,與中原政權對東西方的親疏觀念有密切關系。

  母親的中藥鋪

  甘典江

  (1)那時候,我最喜歡去的地方,一是新華書店,一是母親的中藥鋪。前者,是因為我愛看愛買連環(huán)畫;后者,是因為我喜歡嗅聞那些中藥的味道,特別是咀嚼幾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2)母親當過赤腳醫(yī)生。八十年代初,母親參加醫(yī)療培訓后,加入了城關鎮(zhèn)合作醫(yī)療站。

  (3)醫(yī)療站在我讀書的中學附近,臨街兩間舊木房。一間開處方和打針,另一間,是藥鋪。和母親一起在守藥鋪的,還有三個阿姨。一天到晚,她們就做三件事:抓藥,打針,織毛衣。除此之外,便是無休無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們抓藥非常麻利,瞟一眼處方,就可以找到相應的抽屜。僅憑手抓,就基本準確,最后還是放進小秤稱一稱,添點或減點。然后,把藥倒入毛邊紙或廢報紙,包好扎緊,寫幾個字交待幾句,遞給別人。

  (4)只要一走進藥鋪,我就被一股濃重的藥香包裹得嚴嚴實實,有點喘不過氣來,但一習慣就好了。我望著那些神秘莫測的抽屜,瞅著那些貼著標簽的藥名,興奮不已:什么“半夏,黃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當然,也有的是礦物和其他異類,比如“朱砂、雄黃、海馬”,不由得使我產(chǎn)生了相關的聯(lián)想:這朱砂,肯定就是國畫中傳統(tǒng)的紅色顏料吧?李可染曾用頂級朱砂繪過四張毛主席詩意圖《萬山紅遍》,已成畫史上的經(jīng)典。至于雄黃,不就是許仙意氣用事的東西嗎?所謂的海馬,只是相當于一條小魚而已。

  (5)其中,我最喜歡的藥草,是甘草。首先,是因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義,不就是“甘甜之草”嗎?昔時,神農(nóng)氏遍嘗百草,解毒靠的就是這寶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與這甘草,是家門,五百年前,應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親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為它的藥理,二是可以變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這樣,我嚼著甘草成長著,自以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了甘草的一切密碼。

  (6)母親還愛用黨參來燉烏骨雞和豬肚,補血。她營養(yǎng)不足,嚴重貧血。人參太貴,吃不起。還有金銀花和枸杞,母親他們都用來泡茶喝。自然,我也跟著全部享受到了。

  (7)在自家的院子墻角,母親還栽了幾株三七。蔓延的藤葉牽上墻,覆蓋成了一面翠綠的毯子,像青綠山水畫的設色,極其養(yǎng)眼??上В髞聿疬w,毀于一旦,使我失去了這一片翠綠。母親只好把三七塊莖挖出,收藏好。她說,三七可以治婦科惡疾,以及跌打損傷。

  (8)九十年代的某一天,這個合作醫(yī)療站被撤銷了?;氐郊?,母親專職做她的家庭主婦。賺錢的任務,徹底由父親負責。那個中藥鋪,被別人買去,改作了服裝店。從此,街上流行的藥店,大多是連瑣的西藥店。在我的印象中,傳統(tǒng)的中藥是文化,望聞問切的中醫(yī)大夫,近似于詩人。相反,我害怕西藥西醫(yī),因為這些東西是實驗室配制合成出來的化學組織,成分復雜而可疑,至少沒有一個在陽光之下生長的過程,沒有溫度、濕度,更無個性與靈魂。我實在難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親的“金銀花”會更讓我親近與信賴。甚至,當我感冒受寒,母親親手煎熬的一罐紅糖姜開水,也會比最昂貴的感冒靈更能幫我發(fā)汗,助我痊愈,讓我心暖。

  (9)現(xiàn)在,父親走了,去了天國。母親一個人守著我們,在空曠的屋頂上栽花種菜。母親身子瘦弱,時有病痛,我很是擔憂,同時,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嗎?不正證明了人在活著?何況,這世上,還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藥在陪護呢。一根草是藥,一撇葉是藥,一線陽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個人可以是另一個人的靈芝。母親多年與草木為伴,沉浸于無邊無際的藥香之中。于我而言,母親就是我人生一味無價的中藥,為我清熱解毒,可以抵御這世間的種.種傷害。

  (本文有刪節(jié))

  4. 對文章的下列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p>

  A. 第三段運用細描手法,通過“瞟”“抓”“稱”“添”“減”“包”“扎”等一系列動作,表現(xiàn)了人物嫻熟的抓藥技藝、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

  B. 本文用較多的筆墨寫甘草,“我”嚼著甘草長大,對甘草有特殊的感情,“我”的姓氏關聯(lián)著甘草,與甘草有淵源。

  C. 如同中藥的藥理,母親的愛與美德,慰藉“我”的心靈,成為“我”無價的精神財富。

  D. 甘草具有甜味,是處于那個年代的“我”充實、幸福的寫照,作者在對中藥鋪的回憶中表達了對母親的真摯感情。

  5. 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

  6. 第四段中作者寫由藥名引發(fā)的聯(lián)想,有何用意?(6分)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題。

  材料一

  我們通過對數(shù)據(jù)庫內(nèi)100多家GDP總量較高的城市進行分析,并將各城市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的差值作為外來人口數(shù)量,可得中國外來人口總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和深圳,外來人口比重占比最高的前三位城市分別為東莞、瀏陽和深圳。

  當外來人口進入城市,他們豐富了城市的勞動力資源,不僅有助于壯大產(chǎn)業(yè)工人隊伍,而且有助于緩解勞動力的供需矛盾。一座城市開放的程度越高,越是能夠海納百川,吸引各地優(yōu)秀人才匯集,城市也將越具備活力。

  但同時,大量的外來人口也加重了城市的壓力,也使得“控制人口過快增長”被提上了日程。

  (摘編自2017年1 1月27日福布斯中國網(wǎng)站)

  材料二

  2017年外來人口最多的七個城市

  (截取自福布斯中文網(wǎng))

  材料三

  一線快遞從業(yè)人員流失率高,供不應求。記者了解到,臨近年關確實有很多快遞員提前離職回家,給快遞派送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而且離年關越近,將會離職的快遞員也會越多,有可能會導致網(wǎng)購的年貨送達沒有以前那么順暢。

  解決快遞員流失問題,企業(yè)僅靠春節(jié)、“雙十一”等特殊節(jié)點“臨時抱佛腳”提高員工待遇,恐怕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其實,快遞員們的要求很簡單:與付出相匹配的薪金、必要的社會保障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通暢的職業(yè)上升通道,讓他們能夠快樂工作。

  無論如何,快遞企業(yè)要免受“用工荒”的病痛折磨,升級服務的同時完善行業(yè)用工制度、善待一線快遞職工是企業(yè)必答之題。

  (摘編自2018年2月13日《勞動報》)

  材料四

  春節(jié)到來,北京街頭的人流車流日益稀少,多數(shù)外來務工人員已經(jīng)返鄉(xiāng)。公交不擠了,道路不堵了,可不少人還沒來得及享受“空城”帶來的愜意,就不得不面臨飯館、商鋪歇業(yè)、快遞大幅“停擺”等諸多不便?!翱粘恰?,讓人歡喜也讓人憂,而這矛盾背后則反映出了城市迅速膨脹后面臨的發(fā)展困境。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導致勞動力“候鳥式”大遷徙的根本原因是,外來人口沒能夠真正融入大城市,他們的“根”還在千里之外的家鄉(xiāng)。

  “基本公共服務未實現(xiàn)均等化,是阻礙外來人口融入城市的主因?!碧K海南強調(diào),很多人還面臨住房壓力、看病難、子女就學難等問題,如果這些問題能夠得到解決,一線城市春節(jié)期間的“空城”現(xiàn)象就會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大城市可以根據(jù)自身發(fā)展測算并設定一個人口紅線,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應將資源合理配置到二、三線城市乃至農(nóng)村,讓人們在二、三線城市或者農(nóng)村就能找到用武之地,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蘇海南說。

  (摘編自2016年2月7日新華網(wǎng)《北京春節(jié)遇“空城”煩惱 勞動力候鳥式遷徙待》)

  7.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從材料一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開放度高的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也大,這樣的城市有活力,經(jīng)濟發(fā)展也好。

  B. 根據(jù)材料二的圖表,我們可以看出,一般來說外來人口數(shù)量更多的城市,GDP總量排名也更高,但也有例外。

  C. 快遞員春節(jié)返鄉(xiāng)是過年時快遞派送不順暢的重要原因,如果能大幅增加假期加班工資就能解決這一問題。

  D. 蘇海南認為,要解決中國一線城市勞動力“候鳥式”大遷徙所帶來的問題,需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外來人口融入城市。

  8. 下列對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城市的外來人口雖然有利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但也加重了城市的壓力,所以對于外來人口已經(jīng)很多的大城市來說,現(xiàn)在要減少外來人口。

  B. 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外來人口的增加可以促進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但這并不是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的唯一因素,城市級別對經(jīng)濟發(fā)展也有影響。

  C. 外來人口離開造成了大城市春節(jié)“空城”的煩惱,要減少這種煩惱,城市管理者就應該把相關的工作崗位多給本地人,少給或不給外地人。

  D. 要解決城市迅速膨脹后所面臨的發(fā)展困境,國家就必須將資源合理配置在二、三線城市乃至農(nóng)村,并為大城市劃定人口紅線。

  9. 一線城市要留住外來人口,減少“空城”的煩惱,應該怎樣做?請綜合所給材料的內(nèi)容概述。(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鄭戩,字天休,蘇州吳縣人。客京師,事楊億,以屬辭知名,后復還吳。及億卒,賓客弟子散去,戩乃倍道會葬。舉進士。授太常寺奉禮郎。升直史館,同修起居注,以右正言知制誥。判國子監(jiān)。權知開封府。吏馮士元為奸利,有告士元受賕[注]藏禁書者,戩窮治之。辭連宰相呂夷簡等,遂逮捕夷簡子公綽、公弼參劾其狀。既而士元流海島,絀罰者十余人。戩敏強善聽決,喜出不意,獨假貸細民,即豪宗大姓,繩治益急,政有能跡。徙權三司使,復轉(zhuǎn)運使考課格,分別殿最。

  以資政殿學士知杭州。錢塘湖溉民田數(shù)十頃,錢氏置撩清軍,以疏淤填之患。既納國后不復治,封土堙塞,為豪族僧坊所占冒,湖水益狹。戩發(fā)屬縣丁夫數(shù)萬辟之,民賴其利。事聞,詔本郡歲治如戩法。

  遷給事中,又徙永興軍。建言: “凡軍行所須,愿下有司相緩急,析為三等,非急罷去?!毕仁牵美糨斈揪?,浮渭泛河,多漂沒,既至,則斥不中程,往往破家不能償,戩奏歲減二十余萬;又奏罷括糴,以勸民積粟。

  遷尚書禮部待郎。行邊至鎮(zhèn)戎軍,元昊擁兵近塞。會暮塵起,有報敵騎至者,戩曰:“此必三川將按邊回,非敵騎也?!币讯弧<敖律賹?,詔還,知永興軍。

  知并州。契丹與元昊方交兵,邊奏互上,獨戩不以聞。詔遣使問其故,戩對曰:“敵自相攻,中國不足憂也?!庇袟壍卦徊莩谴?,戩募土人為弓箭手,計口給田。初,兵興,用不足。河東行鐵線山多炭鐵鼓鑄利厚重辟不能止戩乃請三當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動數(shù)千人訴。戩聞,悉召至庭下,推首謀者數(shù)十人,黥隸他州,事乃定。拜奉國軍節(jié)度使,卒。謚文肅。

  (選自《宋史•鄭戩傳》,有刪改)

  [注]賕:賄賂。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河東行鐵錢/山多炭/鐵/鼓鑄利厚/重辟不能止戩/乃請三當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動/數(shù)千人訴。

  B.河東行鐵錢/山多炭/鐵/鼓鑄利厚/重辟不能止/戩乃請三當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動/數(shù)千人訴。

  C.河東行鐵錢/山多炭/鐵/鼓鑄利厚/重辟不能止戩/乃請三當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動/數(shù)千人訴。

  D.河東行鐵錢/山多炭/鐵/鼓鑄利厚/重辟不能止/戩乃請三當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動/數(shù)千人訴。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起居注,是由史官撰寫的關于皇帝的日常言行與生活的記錄,作為修國史的基本材料。

  B.國子監(jiān),我國封建時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機關,有的朝代兼為最高學府,類似現(xiàn)代的大學。

  C.考課,朝廷依照法規(guī),在一定的期限內(nèi),對官吏進行考核,依其表現(xiàn),予以升職、賞賜。

  D.禮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禮儀、祭祀、科舉考試等職事,長官稱為禮部尚書。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鄭戩不畏權貴,嚴厲治貪。有小吏非法謀利,他窮追猛打,從宰相的兒子入手,牽出一大批人,最后包括宰相在內(nèi)的很多人遭到懲處。

  B.鄭戩治理水利,造福百姓。錢塘湖水利一度荒廢,他征調(diào)人去整治,給百姓帶來好處,皇帝下令州里每年按鄭戩的辦法治理錢塘湖。

  C.鄭戩判斷力強,頗有主見。他邊境巡視時,有人報告敵人來了,他認為是自己人,后來證明他是對的;他對契丹與元昊交戰(zhàn)淡定處之。

  D.鄭戩精明干練,為政務實。他建言有關部門分清事情的緩急,不急的應取消;下面給京城運木材給人們帶來困苦,他請求予以緩解。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以屬辭知名,后復還吳。及億卒,賓客弟子散去,戩乃倍道會葬。(5分)

  (2)獨假貸細民,即豪宗大姓,繩治益急,政有能跡。(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4-15題。

  入昌松東界山行①

  高適

  鳥道幾登頓②,馬蹄無暫閑。

  崎嶇出長坂,合沓③猶前山。

  石激水流處,天寒松色間。

  王程應未盡,且莫顧刀環(huán)④。

  【注】①本詩寫于天寶十一載,為詩人入隴右節(jié)度使哥舒翰幕府,途經(jīng)昌松縣所作。昌松,唐代涼州屬縣,故城在今甘肅省古浪縣西。②登頓:指上下山。③合沓:重疊聚集。④顧刀環(huán):看刀上之環(huán)?!碍h(huán)”與“還”諧音。

  14.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3分)( )

  A. 首句用“鳥道”形容山路,讀者可由此聯(lián)想到“蜀道”,從而體會山行之難。

  B. 第二句看似寫馬,實際是寫人,從中可見詩人風塵仆仆、不畏艱險的形象。

  C. “猶前山”三字言簡意豐,既寫山之綿延,也流露出詩人走不出前山的急切。

  D.詩前六句寫山行,一句一個畫面,為最后兩句寫山行感悟做了很好的烘托。

  15. 這首詩尾聯(lián)“王程應未盡,且莫顧刀環(huán)”與“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所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6分)

  16.根據(jù)提示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中能夠表現(xiàn)周瑜年輕英俊、奮發(fā)有為的句子是

  “ , ”。

  (2).《阿房宮賦》一文中,“ , 連用意動,表達杜牧對秦不惜民力,揮霍浪費掠奪于六國的珍寶的痛惜之情。

  (3)“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在《魚我所欲也》“是心”指的是:

  “ ,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美國商務部日前宣布將對中國中興通訊公司采取出口管制措施。這一事件提醒我國科技企業(yè)應當警鐘長鳴,今后更多企業(yè)和科技界,都應以更長遠的眼光和力量,謀求更自主自強的發(fā)展。

  近些年來,我國在全球高科技領域_______的態(tài)勢愈發(fā)突出,在不少領域?qū)崿F(xiàn)“并跑”乃至“領跑”。但我國高科技企業(yè)走向世界的進程不會________,難免還會遭遇這樣那樣的掣肘。尤其是在核心技術上落后,就難免_______,帶來意想不到的困難?!昂诵募夹g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必須靠自力更生。”( )。突破核心技術,要有“十年磨一劍”的定力,在芯片、發(fā)動機等很多方面,我們需要下定決心,咬緊牙關,攻堅克難。如果能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核心技術和產(chǎn)業(yè),不管是“狼來了”還是“狼走了”,就都能_________。

  1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A.今后更多企業(yè)和科技界人士,都應以更長遠的眼光和力量,謀求更自主自強的發(fā)展。

  B.今后更多企業(yè)和科技界,都應以更長遠的眼光和規(guī)劃,謀求更自主自強的發(fā)展。

  C.今后更多企業(yè)和科技界人士,都應以更長遠的眼光和力量,追求更自主自強的目標。

  D.今后科技界和更多企業(yè),都應以更長遠的眼光和規(guī)劃,謀求更自主自強的發(fā)展。

  18、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A.這應當成為我國高科技企業(yè)銘記于心的信條,是在深刻洞察現(xiàn)實后發(fā)出的自強之聲

  B.之所以成為我國高科技企業(yè)銘記于心的信條,是因為這是深刻洞察現(xiàn)實后發(fā)出的自強之聲

  C.這是在深刻洞察現(xiàn)實后發(fā)出的自強之聲,應當成為我國高科技企業(yè)銘記于心的信條

  D.因為這是深刻洞察基礎上發(fā)出的自強之聲,所以必將成為我國高科技企業(yè)銘記于心的信條

  19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p>

  A. 后來居上 一蹴而就 仰人鼻息 泰然自若

  B. 奮起直追 一帆風順 受制于人 應對裕如

  C. 奮起直追 一帆風順 仰人鼻息 泰然自若

  D. 后來居上 一蹴而就 受制于人 應對裕如

  20. 下面是一封推薦信,其中有5處語言表達不得體,請找出來并加以修改。 (5分)

  推薦信

  XX大學招生辦:

  茲有我校高三(二)班肖陽光同學,擬參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試。該生學習成績倍兒棒,綜合素質(zhì)優(yōu)良。一直榮任我校晨曦文學社社長,熱愛文學,愛好寫作,曾在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并有多篇大作發(fā)表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上。希望該生能得到貴大學的垂愛。

  特此推薦

  xx中學

  2019年7月19日

  21.閱讀下面文段,圍繞“報國情懷”,根據(jù)畫線句子仿寫三句話,組成排比句式。(6分)

  中國用不到10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核潛艇的研究和入列,莽莽海疆有了制敵于千里之外的“鋼鐵蛟龍”,背后深藏著科研人員的奮斗和犧牲。他們用“赫赫而無名”的人生,詮釋了“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的報國情懷。這是一種“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赤子情懷; ; ; 。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同時同地同師受學的人被稱為同學,同學之間的交往比較純樸,沒有重大的利益競爭,不少人與同學成為好友,但也有很多同學彼此之間幾乎沒有什么交流。下面羅列的幾則關于同學、友情的言論,如:

  ①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

 ?、谝嬲呷?,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

  ③兄弟十三年,學究同門人。如今思來晚,修身齊治平。(唐·賀知章)

 ?、芑燠E魚鹽別草萊,寄言同學莫相哀。(清·孫枝蔚)

  ⑤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毛澤東)

  ⑥友誼地久天長,那是因為許諾太年輕。(某大學生聚會感言)

  你讀過之后對同學關系和同學感情有怎樣的思考?請選擇以上兩三條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寫一篇文章,表明自己的看法,注意寫出思辨性。自己標題,立意自定,文體特征鮮明,不少于800字。

  1. B【解析】A項,信息不全,還應包括中原核心區(qū)的崛起等。C項,“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徹底改變與西來文化、文明無關”表述絕對化。D項,“阻擋了西方文化進入東亞、東南亞地區(qū)”于文無據(jù)。

  2. D【2題詳解】D項,“文章以青銅時代的全球化為立論的前提”錯,青銅時代的全球化是文章提到的一個概念。

  3. B【3題詳解】B項,“使夏商周三代東亞文明中心形成”推斷不成立,從原文信息看,應是夏商周三代東亞文明中心的形成后,半月帶才成為東西方自由交流的障礙。

  【答案】4. A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章的下列分析。A項,結(jié)合文本第三節(jié)內(nèi)容分析,“細描”手法錯誤。用白描手法,通過“瞟”“抓”“稱”“添”“減”“包”“扎”等一系列動作,表現(xiàn)了她們嫻熟的抓藥技藝與細致、耐心的工作態(tài)度。用質(zhì)樸的語言真實地再現(xiàn)人物及相關場景。

  5. (1)運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強了藝術感染力。(2)世間萬物皆可入藥,豐富了中藥的含義。(3)點明了萬物皆有其性、各有各用的道理。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升華為不可或缺的依存關系。深化主旨。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本語句賞析。賞析句子,我們應該從修辭、語言、表現(xiàn)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慮。修辭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常見表達技巧的運用;句子多重的探討;劃線句子與上下文的關聯(lián)。抓住“一個人可以是另一個人的靈芝”一句,用“靈芝”設喻,體會作者對人際關系的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升華為不可或缺的依存關系?!耙黄踩~是藥,一線陽光,一滴水”,運用排比修辭,增強氣勢,感情表達強烈?!耙桓菔撬?,一撇葉是藥,一線陽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個人”,世間萬物皆可入藥,豐富了“中藥”的含義。

  6. ①點明藥名與傳統(tǒng)文化的聯(lián)系,表現(xiàn)“我”對中藥的好奇心與親近感,豐富文章內(nèi)容)。②引出下文對甘草的介紹,使文章前后照應,結(jié)構(gòu)嚴密、緊湊,過渡自然。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給分

  【6題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本內(nèi)容理解與分析。第四段中作者寫由藥名引發(fā)的聯(lián)想的用意,引發(fā)的聯(lián)想或者是引用等等的用意多從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和表達上來解答。仔細閱讀此段文字,在文中找到寫“甘草”的文字,從與自己姓氏的關系,與自己生活經(jīng)歷的關系,從作者由“甘草”的甜味引發(fā)的聯(lián)系等方面分析作答。理解“中藥”與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從字里行間理解作者對“中藥”的情感,而作者喜歡“中藥”又與“母親”有著一定的關系。

  【答案】7. C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類試題,考生要注意將選項與原文進行比對。C項,快遞員春節(jié)返鄉(xiāng)是過年時快遞派送不順暢的重要原因,如果能大幅增加假期加班工資就能解決這一問題。根據(jù)材料三“解決快遞員流失問題,企業(yè)僅靠春節(jié)、‘雙十一’等特殊節(jié)點“臨時抱佛腳”提高員工待遇,恐怕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僅僅增加工資不能解決問題。故選C。

  8. B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類試題,考生要注意結(jié)合選項和材料的分析進行理解和作答本類試題。A項,“控制人口過快增長”不等于“減少外來人口”。C項,工作崗位的安排不給外地人不符合材料內(nèi)容,也不現(xiàn)實。D項,“劃定人口紅線”是“可以”,不是“必須”,而且也不是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故選B

  9. (1)企業(yè)要提高員工待遇,完善用工制度,要給員工發(fā)展空間。(2)社會要實現(xiàn)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解除外來人口的后顧之憂,讓他們能融入城市(1點2分,2點3分,共5分)

  10.D原文標點:河東行鐵錢,山多炭、鐵,鼓鑄利厚,重辟不 能止。戩乃請三當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動,數(shù)千人訴)

  11.C(應是依其表現(xiàn),予以升職、降職、獎賞、處罰)

  12.A(“包括宰相在內(nèi)的很多官員遭到懲處”錯,文中不確定宰相是否遭到處罰)

  13.(1)因為善于寫文章聞名,后又返回吳地。等到楊億去世,他的賓客弟子都四散離去,鄭戩卻兼程前往參加葬禮。(得分點:屬辭、及、倍道,各1分,句意2分)

  (2)唯獨寬恕平民,如果是豪門大姓,就更加急迫地懲治,為政頗有能干的名聲。(得分點:假貸、繩、跡,各1分,句意2分)

  14. C(項,考查對詩歌語言和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與鑒賞?!昂享场睂懭荷街丿B聚集之狀,這在注中已作解釋,“猶前山”由“合沓”延伸而來,如果解為“還在前山”“走不出前山”,那群山“重疊聚集”之說就無從談起了??梢姟蔼q”不當作“還是”理解,結(jié)合前后文,應是“猶如”之意。因此C項的分析與鑒賞不恰當。

  15.同:都表達了心系國事,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

  異:①高詩側(cè)重于表達詩人以國事為重,還家之念暫放一邊的壯志豪情;②范詞則重在表達詩人邊功未建,歸家之期難定的苦悶心情。

  16(1). (1).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fā) (2)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3)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20;①“你校”改為“貴?!?,②“顯著”改為“優(yōu)秀”,

  ③“榮任”改 為“擔任”,④“大作”改為“作品”,⑤“垂愛”改為“垂青”。

  21\答案示例

  這是一種“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暮肋~情懷

  這是一種“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情懷

  這是一種“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奮發(fā)情懷

  (言之成理即可}

  22:分析;“對同學關系和同學感情有怎樣的思考”,注意同學關系、同學感情之間的連接詞是“和”而不是“或”,要求考生不能只單一談同學關系,也不能單一談同學感情,而應該把二者結(jié)合起來,談出“同學關系”和“同學感情”之間的關系,即:同學關系是同學感情的基礎,同學感情是同學關系的必然;沒有感情的同學關系是不可思議的;有相同的追求和愛好就會有親密的同學感情,但有不同的認識更能加深同學感情等等。

  【參考譯文】

  鄭戩,字天休,蘇州吳縣人。寓居京城,為楊億做事,因為善于寫文章聞名,后又返回吳地。等到楊億去世,他的賓客弟子都四散離去,鄭戩卻兼程前往參加葬禮??贾羞M士。授任太常寺奉禮郎。升任直史館,同修起居注,憑右正言的身份擔任知制誥。兼掌國子監(jiān)。代理開封府知府。小吏馮士元非法謀取私利,有人告發(fā)馮士元受賄藏有禁書,鄭戩徹底追查。供詞牽連到宰相呂夷簡等人,于是逮捕呂夷簡之子呂公綽、呂公弼,彈劾呂夷簡的有關事情。不久馮士元流放海島,被貶受罰的十多人。鄭戩精明能干善于決斷,喜歡出其不意,唯獨寬恕平民,如果是豪門大姓,就更加急迫地懲治,為政頗有能干的名聲。調(diào)任代理三司使,又任轉(zhuǎn)運使考核官員的政績,評出高低等級。

  鄭戩憑借資政殿學士的身份掌管杭州。錢塘湖灌溉民田幾十頃,錢氏曾設撩清軍,以疏通淤積填塞的禍害。錢氏歸順朝廷后不再治理,封土填塞,被豪族僧舍強占,使湖水益發(fā)狹小。鄭戩征調(diào)轄縣丁夫幾十萬人進行整治,百姓得到好處。此事被上奏皇帝,皇帝下令本州每年按鄭戩之法治理錢塘湖。

  升任給事中,又調(diào)往永興軍。建議說:“凡是行軍所必需的,希望下發(fā)到有關部門審查輕重緩急,分為三等,不急需的就取消?!币郧埃瞄T中的小官向京師運木材,將木材漂流在渭水、黃河上,多有漂沒,到達目的地后,便因不合要求被斥責,往往傾家蕩產(chǎn)也不能賠償,鄭戩奏請每年減去了二十多萬;又奏請取消征購余糧,以鼓勵百姓存糧。

  升任尚書禮部侍郎。巡視邊疆到達鎮(zhèn)戎 軍, 元昊正擁兵逼近邊塞。適逢黃昏塵煙大起,有人報告說敵人的騎兵來了,鄭戩說:“這一定是三川的將士巡邊返回,不是敵人的騎兵。”隨后事情果真如此。等到邊疆戰(zhàn)事稍稍平息,詔令他返回,掌管永興軍。

  任并州知州。契丹與元昊正在交戰(zhàn),邊境的奏報交相而上,只有鄭戩沒有奏報。詔令派使臣詢問其中的原因,鄭戩回答說:“敵人自己在互相攻打,中原不值得憂慮。”有荒廢不用的土地叫草城川,鄭戩招募土人做弓箭手,按人口分配田地。當初,興兵作戰(zhàn),費用不足。河東一帶流通鐵錢,山地多產(chǎn)炭、鐵,鼓風煉鐵鑄造錢幣的利潤豐厚,嚴厲懲辦屢禁不止。鄭戩于是奏請錢以三當一。命令發(fā)布后,士兵百姓相互煽動鬧事,幾千人上訴。鄭戩聽說后,將他們?nèi)空俚酵デ埃瞥鲋髦\者幾十人,刺配他們,此事才得以平定。授任奉國軍節(jié)度使,去世。謚號文肅。

16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