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端午節(jié)九年級周記
寫作能力是人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漢語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經(jīng)常練筆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guān)鍵。 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目鞓返亩宋绻?jié)九年級周記,歡迎大家閱讀!
快樂的端午節(jié)九年級周記1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晚上,我們?nèi)叶季墼谝黄鸪贼兆?。為什么端午?jié)要吃粽子呢?媽媽說,這是為了紀念投江而死的大詩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5月5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一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煎餅等食品,“撲通,撲通”地投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罐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就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的方法。漸漸地,就發(fā)展成了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天長地久一碗米,吉祥如意一顆棗,幸福美滿一片葉,纏纏綿綿一條線,開開心心包成粽,歡歡喜喜送給你,愿你天天都欣喜!
葉葉層疊,好運不絕;米米緊粘,幸福綿綿;線線纏繞,快樂擁抱;水水相融,情意濃濃;粽粽連結(jié),祝福不竭!
在這平靜祥和的夜晚,手拿剝了葉的糯米粽快樂地吃著,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叨叨家常,說說心事,送送祝福,慶慶端午。我想,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吧······
快樂的端午節(jié)九年級周記2
端午節(jié)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了我們家,昨天媽媽拎回了兩箱粽子,我舔了舔嘴角上的口水,說:“媽媽,今天晚上咱們就吃粽子吧!”“小饞貓!”媽媽滿臉笑容地答道。
今天一大早,我和姐姐就早早地爬起來,大聲地唱:“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眿寢審膹N房走出來,手里拿著一些粽子,讓我們選吃什么餡的。我選了三個八寶的,兩個豆沙的。而姐姐呢,和我對著干,選了三個豆沙的,兩個八寶的。我又想起去年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同桌告訴我他們家都是吃豬肉餡的粽子,很少吃八寶之類的粽子。我還沒吃過豬肉的呢,所以我隨手拿了兩個豬肉的。媽媽突然微笑著說:“要不我們放上一個蜜棗的吧,誰吃上了這蜜棗粽子,今天就可以許一個愿望,當天能夠?qū)崿F(xiàn)!”說完,我們都拍手叫好。
不一會兒,一個個粽子出鍋了,我們就像蜜蜂似的涌上了餐桌。姐姐冥思苦想起來,用手摸摸這只,又摸摸那只。我呢,用手摸著腦袋,兩眼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桌子上的粽子。最后我決定拿那只最小的,我開始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心里只盼著那誘人的小棗能夠出現(xiàn)在我的嘴里,可是吃到最后一口,連個蜜棗的皮兒都沒見著。我絕望地嘆了口氣,早知道就慢點吃了,沒吃著棗連那個粽子的什么味道都沒品出來?!耙?我吃的是蜜棗的!”我們一看,原來“寶貝”在姐姐手里,姐姐連忙舉起手,說:“我的愿望是:給我買漂亮衣服,但是不能買裙子?!苯憬憔褪沁@樣的滑稽,我和爸爸媽媽笑得合不攏嘴!
雖然這個端午節(jié)我們沒能去參觀龍舟比賽(因為快期末考試了,作業(yè)多),我也沒有得到新衣服,但是今天我們都過得很快樂!
快樂的端午節(jié)九年級周記3
還記得一次難忘的端午節(jié),前一天,老師讓我們明天每人用小盒帶幾個粽子以及跟端午節(jié)有關(guān)的物品,因為,明天就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等。端午節(jié)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東吳一帶的端午節(jié)來歷不是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而吳越地區(qū)以龍舟競賽,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
上午第二節(jié)課,老師帶領(lǐng)我們?nèi)ザ堑目茖W實驗室去過今天的端午節(jié)。
首先,老師讓我們?nèi)w排成一路縱隊,來領(lǐng)取端午節(jié)的小禮品,獎品是手鏈。我們每人領(lǐng)完獎品之后,都開心地對老師說了聲“謝謝老師”。之后,老師又組織同學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物品開始吃粽子,頓時,整個屋子里面飄滿了粽子的香味兒。
為什么這么香呢?我環(huán)顧了一下四周,原來同學們帶的粽子有大棗味兒的、有帶肉味的、還有帶蜜棗餡的,還有的帶全糯米的……總之,我估計一定數(shù)不勝數(shù),很美味。
有的時候,同學們還搶著給老師品嘗好吃的粽子,讓老師也加入到了節(jié)日的氣氛中來。
我們快吃完的時候,同學們還一起分享了自己帶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然后老師又讓我們把帶來的雞蛋、鴨蛋、鵝蛋拿出來,在小組內(nèi)磕一磕,最后再把幾個獲勝的互相磕一磕,最終的勝利者就是今天的雞蛋王、鴨蛋王和鵝蛋王。
最后,我們?nèi)嘣诘谒墓?jié)課下課的時候,離開了二樓的科學實驗室。
今天的端午節(jié)過得可真好啊!真讓人難忘!真是一次難忘的端午節(jié)啊!
快樂的端午節(jié)九年級周記4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diào)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fā)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jié),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快樂的端午節(jié)九年級周記5
端午節(jié)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shù)氐臐O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jié)。
由于端午節(jié)和兒童節(jié)挨得很近,所以美術(shù)老師教我們包“粽子”,一方面是讓我們學會怎么包“粽子”,另一方面嘛,就是為即將到來的六一兒童節(jié)做準備。
剛開始包的時候,我們都以為很簡單,就沒聽老師的“教程”,自顧自的包起來,沒想到第三部的時候就弄不起來,但就住在這個時候,陳洋包起來了,我們有的就去請教陳洋,有的讓陳洋幫他包。陳洋忙的不可開交,我在旁邊一邊看陳洋包,以便自己摸索著,結(jié)果還是失敗了,我還是沒有放棄,把紙拆開來以次一次的重新折,一次一次的重新包,然后我總結(jié)了經(jīng)驗(其實是失敗的經(jīng)驗):每次做第四步時,老是折不立體。我只好讓陳洋幫我折了一個。
后來我仔細觀察了陳洋幫我著的那一個“粽子”,原來是要把那個上去,我若有所思。后來,我又折了幾次,但還想剛開始的時候,邊對不齊,氣得我火冒三丈。
回到了家,想到還要做一串粽子和一串千紙鶴,就暈菜了,看來我還得慢慢的摸索,或者去請教大人。
快樂的端午節(jié)九年級周記相關(guān)文章:
快樂的端午節(jié)九年級周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