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黨課考試題及答案
共產主義理想是人類社會最科學、最進步、最美好的理想,而共產黨正是這樣一個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收集整理的幾篇大學的黨課考試題及答案,歡迎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黨課考試練習題 1
一、填空題
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zhàn)士。
3、科學發(fā)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4、馬克思主義認為,政黨是一定階級、階層或集團的積極分子為維護本階級、階層或集團的利益圍繞著奪取政權、鞏固政權或影響政權而結合起來采取共同行動的組織。
5、黨的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fā)展和高度發(fā)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xiàn)。
6、所謂政黨章程,是一個政黨為保證全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和組織上、行動上的統(tǒng)一所制定的章程,是政黨內部最基本的行為規(guī)范,是一個政黨的政治態(tài)度和組織形態(tài)的集中體現(xiàn),是完備的政黨組織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7、“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學判定黨的歷史方位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8、中國共產黨是根據(jù)自己的綱領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統(tǒng)一整體。
9、黨的先進性要靠黨員的先進性來體現(xiàn),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著力提高黨員的素質。
10、現(xiàn)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11、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
12、發(fā)展作為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13、中國共產黨按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針,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
14、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奮斗。
15、中國共產黨在國際事務中,堅持 獨立自主 和平外交政策,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共同進步。
16、發(fā)展黨員,必須經過黨的支部,堅持個別吸收的原則。
17、預備黨員的預備期一般為 一 年。
18、預備黨員預備期滿必須由 考察人 向 黨支部 提出轉正申請。
19、預備黨員的義務與正式黨員一樣。
20、發(fā)展黨員,必須由1-2名正式黨員作入黨介紹人。
21、黨員的黨齡從預備期滿轉為正式黨員之日算起。
22、中國共產黨的黨旗是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的紅旗。
23、黨內最高的紀律處分是開除黨籍。
20__年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測試選擇題
二、選擇題
1、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基本條件:
1.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zhàn)士;
2.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3.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
4.中國共產黨黨員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
5.中國共產黨黨員要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2、關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確觀點:
1.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
2.它的基本原則是正確的。
3.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3、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
1.必須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fā)。
2.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4、我們各項工作的總的出發(fā)點和檢驗標準是:
1、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成產力。
2、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
3、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在新世紀新階段,黨的建設必須實現(xiàn)的基本要求是:
1、堅持黨黨的基本路線。
2、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3、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4、堅持民主集中制。
6、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中國共產黨的:
1.立黨之本
2. 執(zhí)政之基
3. 力量之源
7、科學發(fā)展觀的基本要素是:
1.第一要義是發(fā)展。
2.基本要求是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
3.核心是以人為本。
4.根本方法是統(tǒng)籌兼顧。
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是全面推進:
1、經濟建設。
2、文化建設。
3、政治建設。
4、社會建設。
9、從申請入黨到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必須經過的程序是:
1.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
2.被確定為發(fā)展對象。
3.進行政治審查。
4.預備黨員的轉正。
10、關于預備黨員轉正的說法正確的有:
1.預備黨員在預備期間認真履行黨員的義務,具備黨員條件的,應當按期轉為正式黨員。
2.預備黨員轉正必須經過支部大會討論通過和上級黨組織批準。
3.預備黨員轉正必須由本人提處轉正申請。
11、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共同協(xié)商、管理國家事務的合作方式主要包括等幾種形式: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中國共產黨召集的協(xié)商座談會、共同參加國家政權。
12、以下哪部黨章是我們黨歷史上唯一一次不是由黨的代表大會通過的黨章: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
13、__大黨章中黨的基本路線的新表述增加的內容是:
和諧。
14、黨員的先進性,黨員與一般群眾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黨員具有高度的:
共產主義覺悟。
15、黨的先進性是:
具體的歷史的。
16、黨的__大黨章提出黨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要求,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
17、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四個服從”是指:個人服從組織,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全黨服從中央。
下級服從上級。
18、黨章規(guī)定什么樣的人面向黨旗宣誓:
預備黨員。
19、黨的紀律處分有:
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
20、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
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中央委員會。
20__年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測試辨析題
三、辨析題
1.申請入黨的人在年齡上必須具備年滿18歲的條件。
答:該說法正確;
“年滿18歲”強調了申請人入黨必須具備的年齡條件。只有在成年以后,其世界觀和政治傾向才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才具有確定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觀點、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才能確定自己終生的政治信仰和政治志向。一般來說,“18歲”是一個人步入成年的基本標志。因此,申請入黨的人的年齡規(guī)定,以“年滿18歲”為底線,目的是為了保證黨員質量,使黨員在其申請入黨的時候,就具有與黨的性質要求相一致的世界觀和政治傾向。
2.私營企業(yè)主不能入黨。
答:該說法不正確;
發(fā)展黨員應該把在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的先進分子中發(fā)展黨員作為重點,使來自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軍人、干部的黨員成為黨的隊伍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還必須明確,在把來自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軍人、干部的黨員作為黨的隊伍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的同時,也應該把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自覺為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斗、經過長期考驗、符合黨員條件的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吸收到黨內來。新的社會階層中的廣大人員,通過誠實勞動和工作,通過合法經營,為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和其他事業(yè)做出了貢獻。他們與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干部和解放軍指戰(zhàn)員團結在一起,他們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
黨課考試練習題 2
一、填空題
1、中國共產黨是的先鋒隊,同時是的先鋒隊,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
2、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zhàn)士。
3、科學發(fā)展觀,是同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4、馬克思主義認為,政黨是一定階級、階層或集團的積極分子為維護本階級、階層或集團的利益圍繞而結合起來采取共同行動的組織。
5、黨的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fā)展和高度發(fā)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xiàn)。
6、所謂政黨章程,是一個政黨為保證全黨在所制定的章程,是政黨內部最基本的行為規(guī)范,是一個政黨的組織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7、“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學判定黨的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8、中國共產黨是根據(jù)自己的綱領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統(tǒng)一整體。
9、黨的先進性要靠來體現(xiàn),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著力。
10、現(xiàn)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盾。
11、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相結合,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
12、13、中國共產黨按照“14、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奮斗。
15、中國共產黨在國際事務中,堅持和平外交政策,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共同進步。
16、發(fā)展黨員,必須經過黨的支部,堅持個別吸收的原則。
17、預備黨員的預備期一般為年。
18、預備黨員預備期滿必須由考察人向黨支部提出轉正申請。
19、預備黨員的與正式黨員一樣。
20、發(fā)展黨員,必須由黨員作入黨介紹人。
21、黨員的黨齡從預備期滿轉為正式黨員之日算起。
22、中國共產黨的黨旗是旗面綴有色圖案的紅旗。
23、黨內最高的紀律處分是開除黨籍。
25、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848年2月在英國倫敦首次出版的《共產黨宣言》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6、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代表,代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7、年滿歲的中國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承認章程愿意參加黨的一個組織并在其中積極工作,執(zhí)行黨的決議和按期交納黨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
28、預備黨員的預備期為一年,從支部大會討論通過之日算起,黨員的黨齡從預備期滿轉為正式黨員之日算起。
29、《黨章》規(guī)定:黨員如果沒有不當理由,連續(xù)6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或不交納黨費,不做黨分配的工作,就被認為是自行脫黨。
30、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zhí)政為民。
31、中國共產黨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最高理想和最終奮斗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
32、發(fā)展黨員,必須經過黨的支部,堅持個別吸收的原則,同時必須由兩名正式黨員作入黨介紹人。
33、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34、預備黨員的義務同正式黨員一樣。預備黨員的權利,除了沒有、和外,其它同正式黨員一樣。二、選擇題、
1、中國共產黨的第一部黨章是在(B)制定的。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
D)。以2、最先在中國提出“中國共產黨”這個名稱的是(
A、李大釗B、威經斯基C、毛澤東D、蔡和森
)在上海舉行。3、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B
A、1921年7月1日
C、1921年7月31日B、1921年7月23日D、1927年7月23日
4、(C)同志提出“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對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的新概括,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新發(fā)展,對廣大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新要求。
A、毛澤東
5、(AB、鄧小平C、D、)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萬萬高素質黨員來體現(xiàn)。
B、組織性C、紀律性D、民主性A、先進性
6、我們黨必須堅持把(A)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A、人民的根本利益
C、黨的執(zhí)政能力B、黨的群眾基礎D、工人階級力量
7、三個代表是指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D)。
A、始終代表中國工人的根本利益B、始終代表中國農民的根本利益
C、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
8、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
A、共同富裕
C、實現(xiàn)共產主義C)。D、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讓中國成為發(fā)達國家D、實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偉目標
A)。
D、中堅力量9、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A、領導核心B、忠實代表C、先鋒隊
10、《中國共產黨章程》對黨的性質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B)
A、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和社會生活的領導主要是政治、經濟、思想領導
B、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由國家性質和黨自身的性質決定的
C、中國共產黨的黨章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各民主黨派在政治、組織、思想等方面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11、共產黨員先進性是由(
A黨的性質A)所決定的。C黨員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D黨的宗旨B黨員所處的時代
12、中國共產黨始終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與自覺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二者是
(A)。
A、統(tǒng)一的B、矛盾的C、對立的D、以上答案都不是
13、2000年2月25日,同志在廣州考察工作時提出(D)重要思想。
A、“三講”B、與時俱進C、“三大任務”D、“三個代表”
14、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黨的(C)決定的。
A、方針和政策
C、性質和宗旨B、性質和指導思想D、指導思想和宗旨
15、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關鍵在于(C)。
A、中國工人階級B、中國科技知識分子C、中國共產黨D、中國
16、關于黨的性質,下列論述不正確的是(A)。
A、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核心力量
B、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要求
C、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D、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7、黨的(C)的一個歷史性貢獻,就是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進了《黨章》,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道作為我們黨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黨課考試練習題 3
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認真討論了“_中發(fā)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以及“_前遺留下來的某些歷史問題,決定撤銷中央在1976年發(fā)出的有關( )的錯誤文件。
A、所謂打擊投機倒把和取締自由市場 B、 所謂清理階級隊伍和鞏固“_運動偉大成果
C、所謂“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和處理_件
2、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認真討論了全黨工作重點轉移的問題。全會認為全國揭批_“_”的運動已經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應當及時地、果斷地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 )。
A、加快經濟體制改革和擴大對外對外開放上來 B、 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
C、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上來
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指出: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變( ),因而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
A、同生產力發(fā)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
B、 權力過分集中和家長制現(xiàn)象 C、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和宏觀調控
4、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分重視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的農業(yè)。為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全會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經濟措施,通過了( ),開始清算農業(yè)工作中的“左”的錯誤。
A、《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 B、《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yè)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
C、《關于加快農業(yè)發(fā)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
5、針對“_結束后,經濟建設中出現(xiàn)的“左傾”冒進的錯誤,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強調,當前的經濟工作要做到( )。
A、加大基本建設投資和宏觀調控的力度
B、 綜合平衡,基本建設必須積極而又量力地循序進行
C、深化改革,調整結構,提高效益,擴大內需
6、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強調,我們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積極發(fā)展同世界各國的平等互利的經濟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并大力加強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所必需的( )。
A、科學和教育工作 B、 思想政治工作 C、招商引資工作
7、必須正確認識我國社會內部大量存在的不屬于階級斗爭范圍的各種社會矛盾,采取不同于階級斗爭的方法來正確地加以解決,否則也會危害社會的( )。
A、經濟建設 B、 安定團結 C、精神文明建設
8、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具有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和極大的,做到( )。
A、黨和國家要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活動 B、 依法打擊各種經濟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
C、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
9、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堅持實事求是地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同時,明確指出,黨中央在理論戰(zhàn)線的崇高任務,就是領導、教育全黨和全國人民歷史地、科學地認識( )。
A、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以及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大趨勢
B、 毛澤東同志的偉大功績,完整地、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以發(fā)展
C、我國社會這一現(xiàn)代化建設的客觀規(guī)律,以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深刻內涵
10、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圍繞( )這個主題,第一次比較系統(tǒng)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A、和平與發(fā)展 B、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C、改革和開放
11、1979年1月1日,《人民日報》發(fā)表社論《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產建設上來》。社論強調,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這是一個( )。
A、思想路線的轉變 B、 偉大的戰(zhàn)略轉變 C、長期的任務
12、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同日,國防部長徐向前發(fā)表聲明,宣布從即日起停止對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的炮擊。至此,自( )開始的人民解放軍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宣告結束。
A、1950年 B、 1958年 C、1962年
13、( )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交。當天,美國政府宣布:與臺灣斷交,終止美臺“共同防御條約”,從臺灣撤出美國軍隊。
A、1978 B、 1979 C、1980
14、1979年1月,( )先后報道了四川省廣漢縣、貴州省 開陽縣、云南省元謀縣、安徽省和廣東省普遍實行農業(yè)生產責任制的情況。此后,全國其他地區(qū)也陸續(xù)實行了各種形式的農業(yè)生產責任制。
A、《人民日報》 B、《光明日報》 C、《解放軍報》
15、1979年1月4日至22日,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討論并擬定了( )。
A、《關于高級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規(guī)定》
B、《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草稿)》
C、《關于劉少奇、瞿秋白同志的復查平反報告》
16、1979年1月29日至2月5日,鄧小平副總理應邀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領導人第( )次訪問美國。
A、一 B、 二 C、三
17、1979年2月召開的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并通過了以( )為主任的法制委員會組成人員。
A、陳云 B、 彭真 C、李先念
18、1979年鄧小平在上海接見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時指出:思想路線不解決,政治路線是搞不清楚的,必然是搖搖晃晃的。我們的根本問題是搞四個現(xiàn)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搞窮過渡、窮社會主義。否則你吹有什么用。思想路線解決了,政治路線才容易貫徹。歸根到底,是( )。
A、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 B、 解放思想 C、把精力集中到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
19、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實現(xiàn)我國現(xiàn)代化的根本前提。這四項基本原則是:( )。
A、堅持社會主義道理;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B、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C、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多黨合作制度;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20、1979年3月,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開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作了( )的重要講話。
A、《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 B、《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C、《堅持黨的路線,改進工作方法》
21、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議,主要討論經濟調整問題。會議通過了中央提出的調整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即:( )。
A、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B、 調整、改革、充實、提高 C、調整、改革、整頓提高
22、1979年7月13日,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對被定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平反、改正問題的通知》決定,在( )以來的“反右傾”斗爭中,因反映實際情況或在黨內提出不同意見,被定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或犯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的人,一律予以平反改正。妥善落實政策。
A、1958年 B、 1959年 C、1961年和1962年
23、1979年9月5日至10月7日,全國組織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要把領導班子建設,培養(yǎng)選拔中青年干部,改革當前干部制度作為當前( )來抓。
A、正常的工作 B、 最迫切的任務 C、階段性的任務
24、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決議,將“_中成立的革命委員會改為( )。
A、人民政府 B、 人民代表大會 C、人民政協(xié)
25、我國奧委會在國際奧委會中的合法權利是在( )得到恢復的。
A、1979年 B、 1980年 C、1981年
26、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說,我們要實現(xiàn)的四個現(xiàn)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xiàn)代化,是“小康之家”,即到本世紀末,實現(xiàn)( )人均1000美元。
A、國民收入 B、 國民生產總值 C、國內生產總值
27、1980年1月16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會議上作題為( )的講話,提出80年代要做的三件大事,并再次強調了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性。
A、《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B、《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
C、《目前的形勢和任務》
28、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決定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建議修改憲法第( )條,取消公民“有運用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權利”的規(guī)定,因為歷史經驗已經證明,“四大”作為一個整體從未起過積極作用,取消它符合全國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A、四十四 B、 四十五 C、四十六
29、《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是在( )通過的。
A、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B、 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 C、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
30、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召開不久,劉少奇的( )一書重新出版發(fā)行。
A、《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 B、《共產黨員標準的八項條件》C《為增強黨的團結而斗爭》
31、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準《廣東、福建兩省會議紀要》,決定在廣東省的深圳市、珠海市、( )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各劃出一定范圍的區(qū)域,試辦經濟特區(qū)。
A、潮州 B、 湛江 C、汕頭
32、1980年,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 )的重要講話,從領導制度、組織制度這一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的角度,總結了“_的經驗教訓,提出必須改革現(xiàn)行領導制度存在地各種弊端。
A、《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 B、《目前的形勢和任務》 C、《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
33、中共中央于( )批轉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關于愛國人士中的右派復查問題的請示報告》。同年8月16日新華社報道:在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的“六教授”曾昭倫、費孝通、黃藥眠、陶大鏞、錢偉長和吳景超,已經全部得到改正。
A、1979年6月 B、 1980年6月 C、1981年6月
34、1980年8月22日,鄧小平在會見美國共和黨副總統(tǒng)候選人布什時指出:不管美國1980年大選后哪一個黨執(zhí)政,中國政府評價和判斷美國政府的戰(zhàn)略決策和對外政策都將把對中國的政策視為最重要的標志之一,因為這是一個( )的問題。
A、兩大國之間 B、 區(qū)域性重大 C、全球戰(zhàn)略
35、1980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的( )上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向全國發(fā)行。
A、《毛澤東選集》 B、《周恩來選集》 C、《鄧小平文選》
36、1981年2月24日至3月4日,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的決議指出:陳云同志提出的執(zhí)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對我們黨的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是做好( )工作的基本指導思想。
A、紀律檢查 B、 思想政治 C、群眾
37、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是( )在1981年決定設立的,其主要任務是:統(tǒng)一管理全國的計劃生育工作,貫徹執(zhí)行國家關于計劃生育的方針、政策和法令等。
A、中共中央政治局 B、 全國人大常委會 C、國務院
38、198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轉發(fā)國家科委黨組《關于我國科學技術發(fā)展方針的匯報提綱》的通知中指出: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zhí)行科技工作( )的方針。
A、為改革開放服務 B、 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務 C、為經濟建設服務
39、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 ),標志著黨勝利地完成了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
A、《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B、《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C、《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
40、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就毛澤東的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于他的過失。他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為中國各族人民解放事業(yè)的勝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建立了( )的功勛。
A、卓越 B、 無與倫比 C、永遠不可磨滅
41、《關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不僅對建國以來黨的重大歷史事件、毛澤東的功過是非以及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內容與指導意義作出了總結和評價,而且還初步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已經逐步確立的一條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正確道路的( )個主要點。
A、八 B、 十 C、十二
42、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 )。
A、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 B、 實事求是、群眾路線、批評與自我批評 C、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43、全國第一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的城市是( )。
A、湖北省武漢市 B、 湖北省沙市 C、上海市
44、1981年7月2日至4日,黨中央召開省、市、自治區(qū)黨委書記座談會。陳云在講話中再次強調,必須成千上萬地提拔中青年干部。鄧小平在講話中指出,選拔培養(yǎng)中青年干部是一個戰(zhàn)略問題。他要求把這個問題當作( )的任務來解決。
A、重要 B、 第一位 C、不可忽視
45、1982年11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召開民族團結表彰大會。大會決定把每年( )定為“民族團結教育月”。
A、5月 B、 8月 C、11月
46、1982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決定》,廢除了干部領導職務實際上存在地( )。
A、任期制 B、 連任制 C、終身制
47、1982年4月10日,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經濟犯罪這股風來得很猛。如果我們黨不嚴重注意,不堅決剎住這股風,那末,我們的黨和國家確實要發(fā)生會不會( )的問題。這不是危言聳聽。
A、“改變面貌” B、脫離群眾 C、產生腐敗
48、中國共產黨同各國共產黨發(fā)展關系的原則是:( )。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 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和互不干涉內政
C、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和互不干涉內部事務
49、1982年,在( )上,鄧小平在開幕詞中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A、黨的十二大 B、 黨的十二屆一中全會 C、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
50、黨的十三大提出,到20世紀末,我國經濟建設的總的奮斗目標是: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力爭使全國工農業(yè)的年總產值翻( )番,使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達到小康水平。
大學的黨課考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 個體戶入黨志愿書
★ 智力測試題及答案
★ 英語智力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