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不避父”,有多可怕?16歲女兒被推進手術室,直言:爸爸我恨你!
1
此前,在網(wǎng)上看過一個故事,深究背后原因,細思極恐。
一對夫妻,育有一個女兒。
因為是獨女,家里人都將她視為掌上明珠。
尤其是父親,對她萬般寵愛。
關于女兒的一切,哄睡,洗澡,換衣.......每一件事都得親力親為。
彼時孩子處于嬰幼兒時期,沒什么不妥。
但女兒年歲漸長,父親依舊沒有意識到男女有別,和女兒日常相處需要避嫌的問題。
一如既往地親自給女兒哄睡,洗澡,換衣......
這些親密的舉止,曾多次被孩子母親提醒。
但父親只認為這是自己疼愛女兒的方式,并沒什么不對。
幾次溝通,最后無果。
直到女兒進入青春期,開始住校,這種情況才有所改善。
可惜意外還是發(fā)生了。
有次女兒放假回家,母親發(fā)現(xiàn)女兒肚子似乎有些異樣,隨即帶她去醫(yī)院檢查。
檢查結(jié)果讓夫妻倆大吃一驚:年僅16歲的女兒,竟然懷孕了!
追問下來得知,女兒在學校交了一個男朋友。
她表示在男朋友身上感受到“父親般的溫暖”。
哪怕男友提出進行更親密的舉動,她都以為這是對方愛自己的表現(xiàn),沒有拒絕,才釀成這樣的結(jié)果。
父親長期無邊界感的相處,模糊了孩子的性別意識,從而讓女兒走上了歧途。
不得不說,任何關系,缺少界限,就是一場災難。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
哪怕是至親,在日常相處過程中,都要注意分寸。
作為父母,從小給孩子樹立男女有別的意識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2
生活中,很多父母沒有把“邊界感”當一回事。
此前就有一段關于父女間舉止過于親密的視頻,在網(wǎng)上瘋傳,遭網(wǎng)友唾棄。
視頻里,一位身穿JK短裙的女孩,估摸著年齡在14歲左右。
當父親回家推開門,她興奮地沖去門口撲到了父親身上撒嬌,隨后踮起腳,湊上前去親吻父親的臉頰。
父親面對女兒的親昵似乎早已見怪不怪,自然地摟著她的腰,竟然低頭回吻了女兒。
期間,女兒的手一直環(huán)抱著父親的脖子,不斷嘗試跳到父親的身上,試圖用腿環(huán)住他的腰。
但因為身高不夠跳不上去。
對此,父親十分縱容,最后寵溺地用手將她抱了起來,父女倆依然緊緊地相擁在一起。
據(jù)說,這段視頻是孩子母親發(fā)布的。
或許這樣的親昵在她們家是日常,純粹是想炫夫秀娃,表達彼此間的愛意。
但作為旁觀者,看著總感覺怪怪的。
評論區(qū)有網(wǎng)友一針見血:“不看標題我還以為是情侶呢,然后朋友幫忙拍照?!?/p>
一石激起千層浪。
大批網(wǎng)友在底下附和,無法接受父女倆之間做出如此親密的舉動。
表示三觀震碎一地,質(zhì)疑和指責聲不斷:
女兒都那么大了,還親嘴?
真惡心,怎么一點界限感都沒有!
不能理解這種行為,關系再親近都不合適啊。
這段視頻之所以會掀起軒然大波,究其原因:
親子間相處,顯然逾越了該有的界限。
身為父親,疼愛自己的女兒無可厚非,但要保持距離,可以親密,不能無間。
就如美國教育專家西爾斯所說的:
”愛孩子需要恰如其分,表達愛也要有尺度和分寸,只有如此,愛才不會成為變態(tài)的掩飾?!?/p>
若親子間的邊界一再模糊,那么道德與不堪就只有一線之隔。
3
周國平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
“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志。
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這個距離意味著對于對方作為獨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對方獨處的權利?!?/p>
夫人對此深以為然,成熟的愛,一定是有界限,有分寸的。
在一檔關于親子育兒的綜藝節(jié)目中,陳小春和應采兒為給二胎做準備,安排陳小春進行帶娃模擬演練:喂奶、洗澡、哄睡……
當陳小春給嬰兒洗澡時,突然問到:“爸爸來給女兒洗澡會不會有點尷尬?”
應采兒則反駁道:“怎樣,那媽媽幫兒子洗澡不是一樣?”
陳小春一時不知如何解釋,但始終表示,爸爸幫女兒洗澡有點尷尬。
其實陳小春的顧慮并非毫無道理。
嬰兒剛出生,還沒有性別之分,爸爸給女兒洗澡沒什么,但長大后確實應該避嫌。
讓人意外的是,陳小春粗莽的表象下,竟還有如此細膩的一面。
愛孩子沒錯,但凡事應有度,不能過分逾矩。
心理學上, 有個“刺猬效應”:在寒冬里,刺猬會彼此靠攏取暖,但他們要保持一定距離,以免互相刺傷。
動物如此,人亦是。哪怕是最親密的家人朋友,也該有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
1、再愛孩子也要有界限
再深切的愛,都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越界傷害。
中國兒童性教育第一人胡萍老師說過:
“對于任何一個獨立人格的人,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當我們要跟他進行身體接觸的時候,都需要征得他的同意。”
作為父母,不能罔顧孩子的意愿,勉強孩子做不想做的行為。
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身體自己做主,沒有任何人可以隨意觸摸。
2、從小幫助孩子樹立男女性別意識
不難發(fā)現(xiàn),缺乏界限感的孩子,往往沒有判斷和約束自己行為的意識。
所以,教會孩子尊重他人是很有必要的。
與異性相處,要明確標出一個界限,明白自己的身份,在這份界限感之上,懂得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該做。
表達愛意的方式有很多種,不局限于親密接觸。
愛不是占有和控制,而是尊重和接納。
你有你的空間,我有我的自由,彼此之間,親而有間,密而有疏。
任何關系,有合適的邊界感,相處起來才更融洽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