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后感范文小學生
《水滸傳》不單有生動的情節(jié),還有豐富的細節(jié)描寫。小說在民間口語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一種通俗、簡練、生動的文學語言。除此之外,前70回連環(huán)套式的藝術結構也獨具特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乃疂G傳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水滸傳讀后感范文小學生篇1
以前,除了《西游記》之外,我沒有接觸過四大名著,這個暑假沒有作業(yè),我就用這些時間攻讀了四大名著。讓我深有感觸的一冊是《水滸傳》。
沒有接觸這部書的時候,我只淡淡的了解到《水滸傳》中有一百零八位好漢,并沒有什么感受。
讀過這本書之后,我終于有了自己對《水滸傳》獨有的見解。
一開始讀的時候,我對它并沒有什么興趣,因為這是一部古書,有些詞不大理解,讀起來枯燥無味,就因為這本書中不認識的字太多,翻字典就翻了無數遍,以至于一些常用部首的頁碼都記得滾瓜爛熟了。
但后來,我逐漸對它有了興趣。那些好漢當中,我最喜歡李逵。李逵粗心大意,直爽豪邁,只要一出去就必定惹禍,但我反而喜歡李逵這樣的性格。在宋江等受到招安之后,李逵打仗時,折了一名助手,雖是一個悲慘的場面,但是在描述李逵時有一個詞—“哭奔回來”,讓我哈哈大笑。我在前文之中,從來都沒見過李逵哭過,在這里李逵卻灑下了對他來說極為罕見的淚水,也可見其重情重義的性格。
其次,這一百零八位好漢寧死不屈,大義凜然的英雄品質,也使我為之動容。每次有一位好漢落難,宋江必會竭盡全力,救其還寨。而每次,有哪個好漢被抓,都是始終不屈,求其一死,這種對宋公明的忠誠,我想,也是宋公明的義氣所換來的吧。
書至末尾,也帶上了“悲劇色彩”。本來百戰(zhàn)百勝的宋江帶好漢們去討方臘時,卻每每折將,讀到這里時,我流過不止一次淚。
但最感動的章節(jié),當屬小說的結局—第一百二十回。盧俊義被奸臣用水銀毒死,讓我十分氣憤。宋江最后也沒逃過這一死。后來,李逵、吳用、花榮隨宋江而去,更是讓我潸然淚下。
故事的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描述得當。
而從作者的角度來看,一百零八個人,各有各的性格,難度很大,但是,作者施耐庵卻把這一百零八位好漢形象塑造得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令我佩服之極。
《水滸傳》,徹徹底底的把我折服了。
水滸傳讀后感范文小學生篇2
假期,讀水滸,本想感受一下梁山綠林好漢的英雄氣概,但細細品來,書中之人不但盡失小時候長輩描述的正直、愛民、講義氣;反而帶上了一股污濁之氣。
書中的主人公宋江,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歌頌,但在我眼中,他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小人,古人云,君子當有五德,為:仁、義、禮、智、信。宋江為達到目的可謂是不擇手段,為求徐寧義上山,派時遷取徐寧寶甲,做出這種雞鳴狗盜之徒的勾當;而為賺盧俊義上山,先派吳用扮作算命者,寫下反詩,騙他自投羅網,又暗示李固告官,害得他家破人亡,又被下入大獄,差點在押送途中為奸人所害、實為不仁。后來一百零八好漢聚齊,宋江卻一心只想招安,完全不顧兄弟情義,平定四方叛亂回到東京,天罡地煞一百零八竟只剩二十七人,得知自己中毒,為了不讓兄弟們造反竟又毒死李逵,此為不義。盧俊義擒得史文恭,宋江假意讓位,說出三個理由,卻只字不提晁天王遺言,后又無中生有,提出借糧賭約,此為無信。攻打東平府時,宋江明明將吳用派與盧俊義,臨陣卻用書信與吳用討論戰(zhàn)術,自己出不出個好對策來,后贏得賭約,又假意道:“我特意將吳用、公孫勝給盧員外,就是想他能贏我,看來是天命注定矣。”此為無智。
古人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彼谓说沟拇_是禮數周到,可這不也是小人最擅長的嗎?宋江,沒有李元霸高強的武藝、非好漢非英雄;沒有濟公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的美德,非善人;沒有曹操那樣一統(tǒng)天下的雄心壯志,非奸雄;卻又似岳飛那般愚忠,連壞人都做不徹底。
不只宋江,神行太保戴宗在江州主動索賄;張青孫二娘開人肉包子鋪;恩施憑著功夫強占快活林;蔡福蔡慶貪生怕死、收錢辦事;小霸王周通、王矮虎強搶名女等等。這些,也都不是好漢所為吧?他們和那貪官污吏們又差多少呢?
但是,我不討厭他們,只是可憐。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生活的時代便是如此,所以他們只能被感染、不,被污染。宋朝,本就是一個奸臣弄權、禽獸食祿的朝代。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是給腐敗頒發(fā)了一張許可證,史書上稱石守信“累任節(jié)鎮(zhèn),專務聚斂,積財巨萬”;王全斌“破蜀日,奪民家子女玉帛”,縱兵大掠蜀中;王仁贍破蜀之日,“納李廷珪妓女,開豐德庫取金寶”;崔彥進“頻立戰(zhàn)功,然好聚財貨,所至無善政?!睆堣I“州官歲市馬,張鐸厚增其直而私取之,累至十六萬貫,及擅借公帑錢萬余緡,侵用官曲六千四百餅?!碧锞跋獭靶员闪撸瑒站蹟?,每使命至,惟設肉一器,賓主共食”。
開國功臣尚且如此,后朝后代自然“青出于藍而甚于藍”,更加過分,而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中的“好漢們”又當如何?都說官逼民反,可“民”反了以后只會被殘酷的鎮(zhèn)壓,或成功后更加變本加厲,梁山好漢如此;往前,黃巾起義、陳勝吳廣如此;往后,韓山童劉福通、太平天國都是如此。
我慶幸自己生在中國,這個世界并不和平,我們亦沒有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美國日本依然在制造事端;朝鮮對核武器的研究從未停止;阿富汗五分之一的國土都被埋下了地雷;湄公河的毒梟、軍火走私犯依舊逍遙法外……但國家從嚴治黨在內、維護領土主權在外,使每一個中國人感到安心、自豪。我們身為國家未來的主人,更應把民族復興的偉大責任扛在肩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水滸傳讀后感范文小學生篇3
梁山自古多英雄,千古英雄多少事?
——題記
看完《水滸傳》原著,看完《水滸傳》電視劇,我閉眼沉思:原著與電視劇異同嗎?
一定有啊??傮w來說,原著注重的是“語言”,電視劇注重的是“畫”,使其更生動,更容易被人記住。細細品味,它們在人物刻畫、內容情節(jié)等方面均有異同。
人物刻畫的異同——
說人物形象,李逵是一個嫉惡如仇,有造反精神的人。他上梁山,沒有絲毫的勉強。上了梁山之后,他的要求是“殺去東京,奪了鳥位”。所以,一聽到說招安,他就撞翻桌子,甚至把朝廷的圣旨扯碎。此則為“同”。
在刻畫李逵上,原著與電視劇是同的,而在刻畫宋江上,則略有不同。
在原著中,宋江為人胸襟廣闊、目光深邃、志向高遠,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碌碌因人是廢才”,宋江卻不這樣,做押司小吏,散施銀兩,濟人急苦,義放晁蓋,怒殺閻婆惜,盡顯豪俠之氣;宋江在潯陽樓題的詩:“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日若逐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仔細想一下,“敢笑黃巢不丈夫”,什么是大丈夫,他認為自己忠義,現(xiàn)在虎落平陽,將來為國家建功立業(yè),這才是大丈夫!
然而,在電視劇上的第三十八集——招安。那個時候,宋江放走了林沖的頭號敵人高俅,林沖先是吐血,然后氣死。因為自己要招安,惹出了更多的血腥場面。為了自己要求一個官職,導致了整個梁山義軍的滅亡。在此,宋江似乎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內容情節(jié)的異同——
較原著,電視劇的1~37集,與原著內容結構基本相似,從38集開始,就略有不同。
首先,電視劇中,林沖之死,是因為宋江放走了高太尉而氣死的。而原著中,林沖是病死的。我想:這樣一來,林沖對高俅的深仇大恨、對亡妻的深愛都進一步被強化,人性化的因素加強了。
再者,老版水滸傳電視劇中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情節(jié)——攻打遼國。這是在宿太尉招安之后,宿太尉的建議。我將《水滸傳》翻至第八十三回,《宋公明奉詔破大遼 陳橋驛滴淚斬小卒》,再翻到目錄,從八十三回起,花了七八回在攻打遼國上。而電視劇中,梁山義軍就直接進入朝廷。我認為,這段是不能漏掉的,因為在攻打遼國這件事上,體現(xiàn)了梁山義軍的英勇善戰(zhàn):在此途中,因為遼國的一個太乙混天象陣,宋軍想了很多辦法。當我看著他們一次一次無奈地收兵時,我焦急萬分;當我看到他們成功時,我又欣喜若狂。期待電視劇上一幕。可是,看到電視劇,我是失望的。
還有,譬如林沖打洪教頭,一開始是戴枷的,并且,他是用槍棒掄了洪教頭的小腿,而不是打了一棵樹,樹倒下砸到洪教頭的腰部的等等。
相同的結局——
還是要提到梁山義軍的悲慘遭遇。因為宋江的一個招安,從正將到偏將,從馬軍到水、步軍,一個個歸神了。只留下贊名千古。我想:二十年后,你們仍是一條好漢!
實話說,是原著好,還是電視劇好,我也說不清??偠灾?,各有各的優(yōu)缺點。但不管怎樣,還是要尊重原著的。
“打魚一生蓼兒洼,不種青苗不種麻。酷吏贓官都殺盡,忠心報答趙官家?!痹俅位仡櫲钚∥宓母柚{,望梁山泊,不禁嘆了一口氣。
梁山依舊人卻無,至今古跡仍尚存。悲哉!
水滸傳讀后感范文小學生篇4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英雄抗爭史,在這里我認識了聚義梁山的一百單八將,其中最感興趣的是魯智深、林沖、武松、李逵等人物。
魯智深身材魁梧,力大無比,武藝高強。在他剛到大相國寺的時候,幾個潑皮想戲弄他,沒想到卻被踢進糞池,惡臭不堪。后來又赤手倒拔垂楊柳,讓眾潑皮心服口服。真有趣!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真是大英雄。更有意思的是人稱“母夜叉”的孫二娘,她開店竟然賣人肉包子,還劫取不義之財。武松到達時,孫二娘竟打起了他的念頭,反被識破。武松將計就計上演了一場大戲。真聰明!
“黑旋風”李逵手執(zhí)板斧劫法場,為母親報仇怒殺猛虎,怒打欽天賜,真威風!
這樣的好漢還有很多,像”鼓上蚤”時遷、“及時雨”宋江、“浪里白條”張順,他們個個身懷絕技,疾惡如仇,伸張正義。真佩服他們!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多學本領,勇敢無畏地面對人生道路上的種.種磨礪,開創(chuàng)自己的一片天地。
水滸傳讀后感范文小學生篇5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看完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108個梁山英雄好漢的英雄氣概,讓我敬佩、難忘和喜愛。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義,發(fā)展和失敗的全過程為主要依據,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
《水滸傳》把人物都刻畫得個個栩栩如生:有仗義疏財、接濟他人、周濟朋友的及時雨宋江;有神機妙算、沉著冷靜、足智多謀的智多星吳用;有憨厚忠誠、性情暴躁、剛直魯莽的黑旋風李逵……一共108個人物性格各不相同、個個活靈活現(xiàn),他們都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為民除暴安良,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也在所不惜的精神。
我喜歡《水滸傳》,書中有許多曲折跌宕的情節(jié),其中“武松打虎”的情節(jié)曲折生動、扣人心弦、細致地描寫了老虎的兇猛,經常傷害行人。武松脾氣倔強喝了酒后,不聽別人的勸告,過景陽岡打死了老虎。這個故事寫得極為傳神,寫人虎相搏,老虎的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聲震山崗的吼聲,幾經搏斗,老虎威風漸減,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掙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寫得十分生動、逼真,突出了武松的英勇無畏、機智勇敢?!罢婕倮铄印钡那楣?jié)幽默風趣,具有戲劇性,李逵下山尋母的時候碰見一個強盜冒名自己,叫李鬼,因李鬼不是李逵的對手然后就謊稱自己家有媽媽在等他,李逵于是放了他,李鬼和他老婆不但不改邪歸正,還計劃殺害李逵,李逵一怒之下殺死了李鬼的故事。通過人物對話、心里活動,從側面寫出了李逵的善良和孝順,李鬼夫婦的陰險狡猾,讓故事變得更加精彩。此外還有“花和尚倒拔垂楊柳”、“林沖雪夜上梁山”、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一個個故事十分精彩,讓我感到有一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覺,使我應接不暇。
我喜歡《水滸傳》,它不愧為是中國經典巨著,它讓我心馳神往,回味無窮。
水滸傳讀后感范文小學生相關文章:
★ 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