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觀后感

小龍0 分享 時間:

《流浪地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聯(lián)合出品,由郭帆執(zhí)導,屈楚蕭、趙今麥、李光潔、吳孟達等領(lǐng)銜主演的科幻災(zāi)難片,吳京特別出演。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關(guān)于《流浪地球》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到你!

《流浪地球》觀后感【篇1】

春節(jié)期間火遍各大影院和朋友圈的《流浪地球》,講述一個為了自救,人類把地球從太陽身邊偷走的故事!

整場電影看下來,最大的贊嘆是對于電影整個場景,真的做得太好了,有點不相信我們國人也能做到這么好的地步了。真的很贊呢!

故事圍繞著回家這兩個詞,凸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這種精神,而且突出了我們?yōu)榱巳祟惿驽浂簧岬木?,人類是很努力的,所以在電影里面的空間站的“機器人”莫斯說的最后一句話“看來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太難了?!?/p>

接著最讓我感動的有兩個點:

1.電影中的一個科學家老何在研究最終的線路之前打開他的小煙盒,拿出最后一支煙的時候,看到他媽媽給他留下的紙條“天冷了,記得穿秋褲”。(我看到這個場景雞皮都起了,這種小細節(jié)簡直了)

2.然后就是在中國救援隊還在孤軍作戰(zhàn)的時候,韓朵朵說完那段話,然后其他國家正在逃離的車輛都急轉(zhuǎn)彎,返回去大家一起幫忙,不知道這算個感動的點不算中二,但是我的眼眶當下是濕的。(雖然挺多人吐槽朵朵的臺詞是個敗筆,但是作為一個初中生,能說出這樣的話真的已經(jīng)很棒了)

而就電影本身來說,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突破:

1、勇氣的突破。中國之前一直沒有像樣的科幻片出來,市場也一直唱衰,能有勇氣開拍并且讓它上映,我覺得是需要整個制作團隊很大的勇氣和信念感的。

2、故事的突破。大劉原著的世界觀有多牛就不用說了,國產(chǎn)科幻片如何自然的加入中國元素,尤其是中國人的語言體系、思考方式,這其實挺難的,畢竟我們看了那么多科幻片都是好萊塢的,早就形成了條件反射。流浪地球這次做的還挺好的,至少很多細節(jié)打動了我。

3、特技的突破。中國能做出這樣的特技我其實一點都不驚訝,驚訝的是如何利用好特效去為故事服務(wù),有技但不炫技很重要。流浪地球也做到了。

4、里程碑式的突破。這部電影的成功,最大的突破應(yīng)該是,我們以后肯定會有更多國產(chǎn)科幻片出來了(當然肯定也會有資本使然的爛片),但是最起碼觀眾開始有信心了,那就會做的越來越好。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永遠都值得被疼愛。

《流浪地球》觀后感【篇2】

《流浪地球》小說本就想象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難的創(chuàng)意蕩氣回腸、驚艷無比。電影中的行星發(fā)動機很硬核,還原了小說中“雅典衛(wèi)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寫;地球啟航產(chǎn)生的尾跡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遨游宇宙之間;北京、上海被冰雪覆蓋氣勢磅礴;地木交會更是讓人瞠目結(jié)舌,試問有電影能看到這樣一幕?

中國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硬科幻,看到這樣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動,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腳,畢竟國內(nèi)早就拍過很多軟科幻,但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說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這是任何人都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yè)化程度在國內(nèi)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

其實中國觀眾對于這類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國內(nèi)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制作的工業(yè)基礎(chǔ),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國獨有的文化語境,并不相信中國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終于有導演做了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給中國的硬科幻豎起了一個很高的行業(yè)標桿,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里用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一樣燃爆!

最后表揚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說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畫翻頁片頭還精彩。電影保持了小說的整體框架,有一定改動(嚴格說其實是擴充),只拍了小說的前兩章,最精彩的《叛亂》希望能在續(xù)集看到。新加入的點燃木星很有新意,這種有創(chuàng)意的改動我還是能夠接受?!读骼说厍颉返纳嫌匙尅爸袊苹秒娪啊庇瓉碚嬲拇禾?。中國科幻迷從此不再流浪,因為我們終于有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觀后感【篇3】

希望,是這個時代最為珍貴的——《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大片,慕名而觀的人不計其數(shù)。電影院里觀眾滿滿當當,為這樣一部超越現(xiàn)實的作品“助陣”,宏大的場景、動人的情節(jié)、壓抑的悲劇……從津津樂道轉(zhuǎn)向沉默無聲,電影帶給觀眾非同尋常的感受。

熟悉的家園,北京、上海、濟南、杭州……一個個地標在電影里出現(xiàn),沒有久別重逢的喜悅,那極寒天氣里,我們已經(jīng)找不到絲毫的溫暖。地球在流浪的旅途中,把一個個地球人送給了災(zāi)難,僅存的轉(zhuǎn)移到地下空間,再也無法享受藍天與空氣,再也無法感受四季的美好。失去的,正是我們今天所擁有的;擁有的,正是我們明天要失去的。整個地球都是命運共同體,想盡千方百計,讓地球可以安全的去流浪。賴以生存的地球,成為人類命運的一葉扁舟,何去何從?這樣的開頭,實在讓觀眾揪心。在熟悉的地方留下最痛的感受,黃色的校車、熟悉的大廈……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無法回到過去了,只能往遠方,找到一方新的家園???,家園在哪里呢?

感情是作品的紐帶。父子之情、兄妹之情、爺孫之情、同事之情、戰(zhàn)友之情……在災(zāi)難來臨的時候,唯有這些感情值得讓人落淚。看完這部電影,災(zāi)難我們可以咬緊牙關(guān),情感卻無法控制。人類的眼淚是為情感而生的,每一滴都值得敬畏。從大海邊的陪伴開始,父子之間有了某種默契,語言傳遞著關(guān)心,行動詮釋著大愛。當吳京扮演的父親為拯救地球而毅然飛蛾撲火的時候,情感成為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此處無聲勝有聲,多少觀眾已經(jīng)無法按捺自己的情緒……那最耀眼的光芒,一瞬間讓我們看到了人的偉大,父親的偉大,也看到了人性的義無反顧——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是為因為他(她)把每一次行動當成詮釋生命的意義的最好機會。

在很多人看來電影中主人公的果敢與堅毅為影片增彩不少。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個偉大的民族,只有在苦難與艱險面前才會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回到個人,所謂勇敢是一種人生選擇。并不是哪一個生來就是勇敢的,人在面對危險的時候,自保是本能。我們不能渴望每一個人在面對挑戰(zhàn)的時候都如此堅毅果敢,選擇是自由的,也是值得尊重的。勇敢的人有著豐富而趣味的生活,他們從來不擔心在舒適的環(huán)境里一蹶不振,舒適對他們來講意味陷阱還和考驗。想到一個很老套的問題:假如生命還只有七天,你會如何選擇?電影給我們這樣幾個提示:和家人在一起,安靜而平和的與世界握手言和;心懷希望,勇敢去抓住最后的機會一搏……忽然明白:勇敢是對希望的堅持,是信仰所在,是人性中的光。

“冰終將會化成水?!痹谏虾5镍櫆现忻鼞乙痪€,兩位劇中人感慨著上海的冰天雪地,曾經(jīng)的繁華煙消云散,冰冷冰冷的,世界還會好起來嗎?正是因為這份相信,人才一次次的在災(zāi)難中獲得永生。這個時代,希望是最珍貴的。想到一篇文章中說過:世界上沒有最壞的事情,只是還沒有結(jié)束而已。所有的事情在風云變幻之后都會有好的結(jié)果,要充分地相信。當受困于一片沼澤,要相信可以活著爬出;當烏云遮蔽了天空,要相信太陽依然光芒四射;當時光一年一年溜走,要相信青春是一種態(tài)度;當朋友離你而去,要相信生命里還有生動的相遇……相信愛,相信自己,相信世界,即使真的有一天地球去流浪,我們也可以始終保持一份甜蜜的初心。

希望在每個人的心中燃燒,每當災(zāi)難來襲,絕望之中的希望,尤為珍貴。地球在流浪,正如生命之舟在風雨中顛簸。拼死一搏,我們終將戰(zhàn)勝恐懼,到達彼岸。愛的世界里,人類何嘗不是在一次次流浪?有太多的真感情被藏在表象之下,信任斷裂,自私與貪婪瘋長,一張張臉已經(jīng)扭曲變形。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人們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知道如何安頓好自己的心靈,不知道如何愛這個世界。粉飾的笑臉,空虛的靈魂,無以言表的不屑一顧,流浪,地球就是人的隱喻。沖破藩籬,需要人自身的勇氣和力量。

電影中巧妙地插入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道出回家的渴望。回家,讓自己變成一道柔和的光。宇航員的回家是一種悲壯,地球人的回家是一份長情。家是人精神的寄托,無論走多遠,都牽連著游子的心?!读骼说厍颉分械厍蛟倩氐皆瓉淼奈恢米兂闪艘环N奢望,人回到地下城的路中變成了浩劫一場,越是難以抵達的,越是值得去嘗試?;丶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不曾背離。一次次外出,也是一次次回家,走得越遠,家在心里越清晰。鄉(xiāng)情濃郁,我們都是長不大的孩子。

未來已來,在春天里開出一朵朵生命之花,讓我們在地球的懷抱里安靜做夢。

《流浪地球》觀后感【篇4】

今年寒假,我大半時間都在老家。剛從老家回來的時候,爸爸笑看對我們說:"我們一起去看 電影《流浪地球》吧!這一部是吳京演的,肯定特?好看。"我們高興地連聲說好。

《流浪地球》開始了。只見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必需抓緊時間離開地球,去另外尋找生存的 空間,于是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但這推進器需在兩千五百年后才可以抵達新的家園。

在此期間,人類建立了地下城,抽中簽的人們才能住進去。聯(lián)合?在太空成立了空間站,將此計劃命名為"流浪地球"計劃。兩位主人公偷偷溜出去過年,可在途中遇到了一場災(zāi)難,許多城市的發(fā) 動機停止運轉(zhuǎn)了,在三十多個小時后地球?qū)⒆采夏拘牵瑢е碌厍蜃孕型呓?。他們的車被臨時征用 為救援隊,和CN7-11救援隊展開了一系列的救援,當人們把全部發(fā)動機重啟后,聯(lián)合?和空間站宣 布放棄人類,并插報:在七天之內(nèi),可和家人團圓,并進行最后的告?,空間站將會開始火種"計劃,即帶看三億精子卵尋找新的家園。

所有的人類都準備回家團圓了,但是兩位主人公和 CN7-11隊想到了一個拯救世界的方法,用"火柴"點燃木星,木星上的波動會將地球推離軌道,其中一位主人公韓朵朵向世界動員,叫靠近他們的救援隊盡快趕來幫忙,這么多人的努力以及劉培強 所在空間站的犧牲,地球被推離了木星,地球終于得救了。

看這部電影我的心一直和主人公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擔心看主人公的擔心,萬一地球真的被毀了,我們怎么辦?當事情得以解決,地球得救了,我的懸看的心才放下來,才覺得回到現(xiàn)實中 來。

雖然這部電影并不是真的,但是讓我知道了要對未來做好充足的準備,我們要愛護地球,做只有善沒有惡的人類,就算是真的被放棄了,但是我們只要出一點點力,說不定就成功了,一定要堅持不懈。

《流浪地球》觀后感【篇5】

《流浪地球》描述的是不幸的事情,但現(xiàn)在的孩子是幸福的,想想自己這個年齡的時候只有《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上甘嶺戰(zhàn)役》還有《鐵道游擊隊》等等愛國教育片?,F(xiàn)在他們都是這類科幻大片??苹妙}材的電影我看過《后天》,那時候是一種震撼的感覺,但《流浪地球》比《后天》還震撼,畫面的震撼,情感的震撼,希望的震撼都有之。有人可能說中國為什么前幾年拍不出這樣的電影呢,不可否認有借鑒參考的因素,但從零到一是創(chuàng)新,從一加一大于二也是創(chuàng)新,《流浪地球》就屬于后者,而且這一次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的主人換成了中國人。

地球開始了長達2500年的流浪,這樣漫長的過程中人類只能棲居底下城,看不到太陽,也看不到月亮,更是看不見曾經(jīng)的藍色天空。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都是那樣的渺小,人類也如此。迄今為止從我們的祖先到現(xiàn)在的人類,活著真不容易。對于個人也是異常艱難,小的時候到現(xiàn)在可能我們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的危險擦肩而過,大家試試想一下,如果曾經(jīng)的某個因素偏差可能我們都看不到現(xiàn)在的太陽。對于我們微不足道的個人,活好當下,珍惜現(xiàn)在,用力的過好每一天。

堅定的希望是流浪地球上的人類的所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我相信我們不能沒有希望,如果放棄希望就是一種犯罪。電影中吳京扮演的父親沒有放棄希望,在最后關(guān)頭駕駛空間站沖向木星氫氣層引爆空間站所攜帶的30萬噸燃料;劇中的劉啟以及他們的救援團隊沒有放棄希望,在大家都紛紛撤離的過程中逆向而行去到轉(zhuǎn)向動力中心去重啟動力;劇中其他各國救援執(zhí)行人員在感召下沒有放棄希望,最終他們返回基地協(xié)助救援。正是在這樣的希望之下,他們拯救了地球,拯救了人類,使得地球逃離了木星的吸引力重新回到正常的行駛軌道上來。

電影的場面再加上3D的效果會給觀影的我們視覺的沖擊。有北京、上海冰凌的地面,還有被寒冷冰寒封住的央視大褲衩和東方明珠;有地震帶來的地殼運動導致建筑物的再次轟然倒塌的壓頂;有木星大氣波沖擊帶來的從天而降的火球沖擊地面,這些場面的刻畫絲毫不輸國外大片。情感的敘述也是細膩周到,有父子感情的沖撞,有兄弟之情的磨合,有朋友之情的肝膽相照,所有情感的描述在大環(huán)境,大背景的烘托下都恰到好處,直潤人心。以致電影結(jié)束影院的燈亮起,座位上的人們還久久不愿離去,仍舊沉浸在電影帶來的那種氛圍之中。

網(wǎng)上有人說《流浪地球》上映之后將開啟中國科幻大片的元年,我非專業(yè)人士不敢妄評,我只寫下自己的感受,這是一部好電影,并愿意推薦給周圍的朋友,也愿意寫一篇觀后感來記錄它,正如現(xiàn)在正在干的事。

126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