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館個人觀后感

小龍0 分享 時間:

自然博物館是收藏、制作和陳列天文、地質、植物、動物、古生物和人類等方面具有歷史意義的標本,供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的機構。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碜匀徊┪镳^個人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自然博物館個人觀后感精選篇1

今天,我興高采烈地來到浙江自然博物館。博物館里目前陳列展出的內容有:海洋動物陳列、地質史陳列、動物陳列、植物陳列、恐龍陳列、館藏油畫展和科技角七個專題,它們都有悠久的歷史。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恐龍陳列這個部分。

一走進自然博物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座座逼真的恐龍塑像和恐龍骨架??铸埵侵猩罨钴S、最繁盛地一類爬行動物,自三疊紀中期出現(xiàn),在地球上生活了近一億七千萬年。在恐龍生存的整個歷史時期,他們主宰著地球,成為中生代的“統(tǒng)治者”。恐龍在距今六千五百萬的白堊紀末忽然滅絕,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吸引著人們去探索、去研究。

恐龍是一個龐大的家庭,它有許多種類形,比如蜥臀類和鳥臀類,蜥臀類還分獸角類和蜥角類,鳥臀類分鳥角類、劍龍類、甲龍類、角龍類和和腫頭龍類。

蜥臀獸角類的典型是將軍廟單棘龍。它是一種中型獸角類恐龍,長約7米,高3.5米,頭大,上下頜具鋒利尖牙,前肢短后肢粗壯,均有利爪,靠后肢奔跑。生活在湖河附近的丘陵山地,是兇猛的肉食性恐龍。產(chǎn)自新疆早白堊世地層。

鳥臀鳥腳類的代表是棘鼻青島龍。具棘的鴨嘴龍,體長7米,高5米。喙部寬扁呈鴨嘴狀,牙齒位于嘴的后端。陸上生活,以植物為食。前肢有蹼,可能會在水中游泳。頭頂長有一塊高高的棘突和一條長長的尾巴,用以防護。產(chǎn)自山東晚白堊世地層。

多棘沱江龍是鳥臀劍龍類的典型。它是一種大型恐龍,長約7米。頭小,但薦部神經(jīng)節(jié)巨大,用來指揮尾部。身體背部從頸到尾排列有17對骨板。生活在湖邊坡地叢林中,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產(chǎn)自四川晚侏羅紀世地層。

這一次參觀自然博物館,讓我收獲很大,特別是對恐龍有了更多的了解。

自然博物館個人觀后感精選篇2

暑假里,我們全家去上海看望舅舅和舅媽,順便想?yún)⒂^一下我夢寐以求的上海自然博物館,到了舅舅家,我把想法告訴了舅舅和舅媽,他們欣然答應完成每日的學習任務就會帶著我和妹妹去參觀自然博物館。

我和妹妹為了愿望的實現(xiàn),每天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終于到了周末,我和妹妹向著夢想出發(fā)了,一路上我滿心期侍,我還沒去過自然博物館,里面有什么?博物館什么樣子?這些問題都在我腦海里縈繞盤旋,終于來到了自然博物館,自然博物館很大,是個方形建筑,像一個高大上的辦公寫字樓的模樣。

舅舅到售票處買好票,我們一起進到博物館中,按照游覽順序,我們先參觀了“生命出現(xiàn)”的景點,里面呈現(xiàn)出宇宙大爆炸后的生命起源,還有所有星球的模型,然后是恐龍化石和一些史前動物的標本,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會動的肌器三角龍、馱龍和中國鳥龍,他們惟妙惟肖的形態(tài)仿佛把我們帶入到了遠古的恐龍時代。接著,我們去參觀了“蝴蝶暖房”,蝴蝶暖房里有成千上萬種蝴蝶,他們揮動著漂亮的翅膀在暖房里飛來飛去,好像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妹妹非常喜歡這么多漂亮的小蝴蝶。最后,我們來到了植物園里面,這里有很多的熱帶、亞熱帶植物,花團錦簇,綠樹成蔭,這些美麗的花和茁壯的樹木把我們帶入到了一個綠色的美麗世界。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的就到了閉館的時間了,我們戀戀不舍的離開這里,結束了自然博物館之旅,我很開心,因為生命的起源和只能在熱帶城市見到的花花草草、美麗的蝴蝶全都濃縮在這個自然博物館中,太神奇了。

自然博物館個人觀后感精選篇3

今天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去參觀了自然博物館。一進博物館我們先參觀了古干尸展廳,展廳里放了兩具干尸的骨頭,都是明朝的。一具干尸骨頭已經(jīng)發(fā)黃,還有一具干尸骨頭竟然是黑色的。我看了覺得有點恐怖,所以我們很快就出來了。

接著我們參觀的是古動物展廳。一進展廳我就看到了巨大的恐龍化石。我根據(jù)這些化石的樣子告訴媽媽這里的恐龍化石有劍龍,還有長頸龍。媽媽問我是怎么知道的,其實我是在自然課上聽老師說的。這次我看到了真的恐龍化石,覺得有些害怕。因為長頸龍的化石好高,頭頸好長,頭都快碰到屋頂了。我想如果它們沒有滅絕一定會把人吃掉吧,它們簡直是龐然大物,就連旁邊的恐龍蛋化石也很大,我都看呆了。

古動物展廳里的古人類發(fā)展陳列室也很吸引我。陳列室里的圖片、模型介紹了人類進化發(fā)展的過程,還有人的胚胎發(fā)育的過程。我看到很多實景模型,知道了人類是由猿人進化而來的,知道了猿人由爬行到直立行走的進步,還知道了古人類是怎么生活、捕獵的。其中有一個模型中有一群猿人用自己做的石器在殺一只鹿,我覺得太殘忍了,不過媽媽說他們是為了生存才這樣做的,不然他們會餓死的。

后來我還參觀了各種動物的展廳,看到了節(jié)肢動物、線形動物、魚和兩棲動物的標本,還有各種鳥、哺乳動物的模型。其實還有很多動物我有點忘了。不過今天我問了爸爸媽媽一個問題把他們考住了。你知道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是什么嗎?答案是蝙蝠。如果上自然課認真聽的小朋友一定都知道這個答案。

我今天的收獲可真大啊!

自然博物館個人觀后感精選篇4

星期天,我們嘉興晚報小記者來到上海自然博物館參觀。

一大早,我們先來到教室等帶隊老師的到來。老師來后,我們排好隊坐上大巴車,踏上了去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旅程。在大巴車上,我感覺很是無聊。我東瞅瞅,西望望,想看看別人在做什么。我看到有的人在看書,有的人在吃東西,還有的在玩電子游戲……一個多小時后,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上海自然博物館。我像是被關了多年后終于獲救的“犯人”興奮的從大巴車上“沖”下來。

參觀自然博物館的感覺和坐大巴車的感覺截然相反。博物館里好玩,有趣,關鍵是可以學到許多新知識,仿佛給大腦又可打開一個新的關卡;而坐大巴車很無聊、沒勁。

從大巴車上下來后,導游給我們先介紹了一些博物館的外部特征及參觀時的注意事項,然后我們的參觀之旅就真正開始了。

我們首先參觀了“起源之謎”展區(qū)。這里有許多發(fā)明家發(fā)明的望遠鏡,顯微鏡展品,還有很多關于地球是怎么出現(xiàn)的,宇宙是什么,生命是怎么出現(xiàn)的等只是信息。穿過“起源之謎”展區(qū),我們來到了“生命長河”展區(qū)。這里有許許多多動物標本,有熊、狼、鳥類、猴子…….但我影響最深刻的是恐龍。只見一只巨大的蜿龍吊在半空中,搖晃著又長又粗的脖子在那叫著。看完這些標本,我們來到了有蛇、蜥蜴、蝴蝶、水母的地方。那些蛇和蜥蜴就像死了一樣靜靜地趴在地上;魚和水母很有趣,魚兒們搖晃著尾巴,一會兒在珊瑚里游來游去,一會兒在水里打鬧、玩耍??赐赀@些,導游將我們領到“生存智慧”展區(qū)。

在這里我們了解了小動物們的聰明才智。比如,一只小鳥為了吃到躲在樹洞里的小蟲子,會找一根帶杈的數(shù)值將小蟲子捅出來;蘭花螳螂為了躲避天敵,會將自己偽裝成蘭花的顏色……看到這些我們小記者們都贊不絕口,議論紛紛,那場面熱鬧極了。再往前走,來到了“走進非洲”展區(qū)。這里有許多非洲的動物,大多數(shù)都是肉食動物。這里還有許多娛樂項目,但我最喜歡玩“點松果”游戲。由于時間不早了,我們看完“走進非洲”展區(qū)后結束了一天的旅程。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每個展區(qū)都非常有趣,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去參觀。

自然博物館個人觀后感精選篇5

今日,風和日麗,學校組織我們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和中國地質博物館,簡稱博物館游。因為是學校第一次組織參觀,所以我異常興奮。天還沒亮,我就在床上翻來覆去,媽媽只好讓我早做準備。終于熬到了起床時間,爸爸開車送我到學校的大巴,坐上車,沒過多久,就到了位于天橋的北京自然博物館,我們一個個迫不及待的沖了進去。

北京自然博物館又動物世界、昆蟲世界和恐龍公園等展區(qū);動物世界又獅子、狒狒等標本。昆蟲世界中的標本可真不少,像蝗蟲、甲蟲和蜜蜂等;而恐龍公園內,一只只恐龍正在“大開殺戒”,有的張著嘴四處亂竄,有的在自相殘殺,霸王龍是它們中的一只,它在恐龍群中橫沖直撞,嚇得其它恐龍四散奔逃,迅猛龍也是其中的一只,它是個“長腿將軍”,只(要聽見一點兒咆哮聲,就立刻逃的無影無蹤。

接下來是看3D電影,雖然有身臨其境之感,但影片內容及其無聊,一群螞蟻成群結隊的搬一只死蒼蠅。電影結束后,我們上了車,在車上大家高高興興地談論著所見所聞,哎,又到了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分四層,八個展廳:化石展廳,礦物展廳等。化石展廳內,陳列著翼龍、三葉蟲等古生物化石;礦物展廳里有晶瑩的水晶、形狀各異的方解石.....,它們都是珍稀的礦物,寶石館內有貓眼、鉆石、祖母綠等珍貴的的石頭。還沒看夠,回去的時間就到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中國地質博物館,踏上了回家之路。車上,許多同學都在閉目養(yǎng)神,而我仍然沉浸在游覽的回憶中,祖國真是地大物博呀!

我們的一個教學特色就是:自然特色。為加強學習,我們決定參觀“自然博物館”。

3月30日我們冒雨來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館。博物館里陳列著各種各樣的動物骨骼標本,還有著歷史悠久的化石。

首先我們看的是恐龍展廳,剛一進門就被碩大的恐龍吸引,它是恐龍家族里個體最龐大的馬門溪龍。這只恐龍成年后長22米以上,重達十噸。生活在距今約一億三千萬年前的晚侏羅世四川盆地一帶。它的最重要特征是脖子很長。吃東西的話要經(jīng)過兩三個小時才能到胃里,接著我們又看到了一些各式各樣的恐龍,慢慢的,仿佛回到了幾億年前的恐龍世界。站在霸王龍的腳下,我感覺自己是那么的小,想到了我們剛上過的一節(jié)課《小人國的故事》。

轉彎處,看到了蕨類植物繁榮時期的景象,一株株形態(tài)各異的高大樹木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其實是蕨類植物不是樹木。我們可以看見一只很大的`蜻蜓。足有70公分長,很難想象當時的蜻蜓有那么大,感覺像進入了科幻世界。其實是因為當時的空氣含氧量高達30%。

將我要離開這恐龍世界時,我看到了一塊大牌子,上面寫著一些科學家的推算,是恐龍滅絕的種種假說,當我認真地讀完這些字時,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后來我們又看了昆蟲,哺乳動物,森林等展館。聽著講解員跟我們講解著無脊椎動物、有脊椎動物,講到很多國家的國旗上都有動物的標志,又有很多動物都已經(jīng)人為地滅絕,心里無限的惋惜。講解員問我們最危險的動物是什么?轉身,把我們帶到鏡子前,其實最危險的的動物就是我們人類!

森林展廳里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如:獵犬、獅子、老虎、鹿。很多都是我們課程涉及的,看著那些簡介,也學到了不少東西。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壺水,不,老師應是一條潺潺的小溪。要想讓一節(jié)課生動,要想感動孩子,老師自己要先被感動。

這次參觀博物館,使我們了解了很多生物的進化過程,滅絕之路。同時也呼吁大家保護環(huán)境!關愛每一個生命!關愛大自然!也希望我們的家長能多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看看,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環(huán)保意識。

126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