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鄧紀念館觀后感
周鄧紀念館指的是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它位于天津水上公園風景區(qū),建于1998年2月28日,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和國家一級博物館。那么你知道周鄧紀念館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周鄧紀念館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周鄧紀念館觀后感(精選篇1)
今天是國慶長假的第叁天。國慶節(jié)當然要去一些有關國慶有紀念的景物觀賞一下。我和家人就來到了北伐將軍葉挺的紀念館。它座落在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qū)秋長鎮(zhèn)的一個小山村,也就是葉挺將軍的故居,那里山清水秀,風景怡人。進門就可以看見一個用石頭刻成的大書,上面刻著“北伐名將,抗日英雄。鐵骨錚之,浩氣永存”幾個雄偉的大字,后面是一個大石碑刻著葉挺將軍著名的《囚歌》,最后的兩句詩:“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能將我連這活棺材一起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笔系奈淖挚梢宰屓烁杏X到葉挺將軍堅貞不屈,百折不撓的精神。
繼續(xù)往前走,經過將軍林,到達了紀念館,里面有展廳。我在那里面看到了威武的葉挺將軍的雕像還有銹跡斑斑的步槍、戰(zhàn)刀、紅軍的衣裳和浩浩蕩蕩的模型戰(zhàn)場,見到了葉挺將軍在前線一手拿著望遠鏡在戰(zhàn)場上指揮,堅定不移的眼神一直看著敵方。他打過許多次勝仗,北伐的過程中更是這樣,看著模型路線圖從廣州的肇慶打到韶關、南昌再打到漢陽,鮮血染紅了衣裳,勐虎般的氣勢在血戰(zhàn)平瀘橋的戰(zhàn)場上怒吼……
怪不得蔣介石都說過,葉挺就是一頭勐虎,是敵人的噩夢,讓每個敵人都感到敬畏。他是革命事業(yè)的先鋒,同樣跟每個革命者一樣,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而奮斗。當葉挺被囚居時,這頭“勐虎”也毫不示弱,怒斥蔣介石,無論怎幺勸降都沒用,還寫下了《囚歌》,表明了他寧愿死也不會像狗一樣搖尾乞憐著投降。
他把大半的人生都投進了革命事業(yè),在革命史上名垂青史。讓每個人都記住了他這個北伐英雄,在我的心中也深深的記住了他,他的每個事跡都撼動著我,給我這個中學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周鄧紀念館觀后感(精選篇2)
參為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弘揚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以堅定的信念、豪邁的熱情、旺盛的斗志、拼搏的精神、無私地奉獻和創(chuàng)新的理念。學校組織我們參觀了禹城市革命烈士紀念館。
大家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館。首先,由學生代表為革命烈士敬獻了花圈,表達了對烈士們的無限哀思和崇敬之情。在莊嚴的音樂聲中大家集體默哀3分鐘,寄托后輩對先烈們的無限哀思和沉痛悼念,緬懷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隨后,由員及團員分別宣誓。大家列隊前行逐一參觀學習了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吳茂林等幾位烈士的先進事跡,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先烈們不顧個人安危,出生入死、拋頭顱灑熱血,經受了血與火的洗禮,為共和國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在烈士紀念館解說員的引導下,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參觀了烈士陳列展館。和我一共參觀的同事小張和我說到,通過今天的參觀學習,是我的心靈受到了從未有過的震撼,比起這些英雄自己實在是太渺小了,今后應該腳踏實地的工作,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通過參觀學習,大家紛紛表示,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的環(huán)境中,但時刻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掉恥辱,一定要居安思危,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先烈不怕苦不怕犧牲的英雄主義精神,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告慰先烈們。
此次活動,是學校廣大學生的一次思想洗禮,是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的具體體現。各學生代表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回報社會,為建設和和諧校園、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周鄧紀念館觀后感(精選篇3)
6月18日我們參觀了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重溫了這段光輝的歷史――淮海戰(zhàn)役,我深感此次參觀學習,對于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擺正心態(tài),對今后做好各項工作,很有啟迪好處。
淮海戰(zhàn)役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這一戰(zhàn)役的勝利對于全國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局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但這一勝利的取得是極其不易的。國民黨軍麾下80萬裝備精良部隊并且有先進的美式裝備還占有后勤保障優(yōu)勢。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各種雜牌武器都有并且剛經歷一次大戰(zhàn)來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條件相差懸殊。我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氣吞山河的氣概、堅忍不拔的毅力,機動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經過66個晝夜的浴血奮戰(zhàn),最終奪取了戰(zhàn)役的偉大勝利。
回想起紀念館中的一幅幅畫面,一組組的文字介紹,至今讓我的情緒久久難以平靜!其中打黃伯韜兵團總攻沖鋒時要過一條河,那時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層薄薄的冰,戰(zhàn)士們抬著木板義無反顧的跳進冰涼的河水為戰(zhàn)友們搭橋鋪路,扛木板的戰(zhàn)士犧牲了,在木板上過橋的戰(zhàn)士自動跳下來扛起木板。戰(zhàn)士們順利的透過了大河,取得了總攻的勝利?;春?zhàn)役中犧牲的團職干部有的年僅24歲。24歲正是花季的年齡,正是此刻的孩子坐在教室里無憂無慮上大學的時候,而他們卻為了我們這天的幸福生活獻出了自我寶貴的生命。想想當初革命先輩們,看看自我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我們此刻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時常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們,我們就應知足、惜福。擺正自我的心態(tài),踏踏實實的工作,認認真真的生活才能對得起為我們這天而犧牲的先輩們!
我們要學習淮海戰(zhàn)役中廣大軍民“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的全局觀念,堅決維護和自覺服從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繼承和發(fā)揚淮海戰(zhàn)役中廣大軍民一往無前、決戰(zhàn)決勝的革命精神,持續(xù)戰(zhàn)爭年代那樣一股勁,那樣一股革命熱情,那樣一種拚命精神,努力克服前進中的困難。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素有破除一切困難的決心和勇氣。讓我們在局黨組的領導下,發(fā)揚淮海戰(zhàn)役中廣大軍民的“亮劍”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一法三規(guī)”和《河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及《實施細則》等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文件,增創(chuàng)誠信計生先進縣市,以“亮劍”的精神打一場計劃生育的淮海戰(zhàn)役,開創(chuàng)人口計劃生育的新局面。
周鄧紀念館觀后感(精選篇4)
今天上午,我們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去河南博物館參觀。汽車開到博物館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雄偉的漏斗型的建筑物,在它的正中央還掛著一面大鐘,聽講解員阿姨告訴我,原來它的結構是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真是充分體現了源源流長的中原文化特色。
進入大廳后,館內共有四層,各個樓層都有很多珍貴稀奇的展品,如:斗獸畫像石、金縷玉衣、四神云氣圖、石辟邪、水遠儀像臺……其中讓我嘆為觀止的是四神云氣圖,它出土于河南永城芒碭山梁國王陵區(qū)柿園墓,屬西漢早期。是中國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畫面最大、極別最高、保存最為完整的壁畫。上面畫有青龍、鳳凰、白虎、膠龍。傳說這是古代時候家家戶戶都張貼的畫,因為有了這幅畫,人死后升天成神仙。
還有一個另我驚訝的就是在古代,人們就會預報天氣了,那就是水遠儀像臺,這個儀器不僅可以預報天氣,還能計時、報時呢!
我真后悔沒有帶照相機來,應該把它們全拍下來留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