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特別節(jié)目《中華好家風》觀后感心得

小龍0 分享 時間:

在觀看完《中華好家風》以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觀后感了。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五一”特別節(jié)目《中華好家風》觀后感及心得9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五一特別節(jié)目《中華好家風》觀后感心得篇1

何謂家風?這確實是一個充滿中國傳統(tǒng)文化氣息與元素的概念,雖短短的兩個字,卻飽含中華傳統(tǒng)文化漫漫承襲中的力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歷來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使命。齊家即飽含著家風的規(guī)范,養(yǎng)成和浸潤。因此,家風是社會歷史發(fā)展下的文化積淀,蘊含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深具歷史傳統(tǒng)的核心氣質。

隨著時代的迅速發(fā)展,人們生活的所有領域皆衍生出無數(shù)的新鮮事物,人們的生活與心靈無不承接著前所未有的時代沖擊,一切仿佛都在與歷史告別??旃?jié)奏和高強度的行進中,急功近利,唯利為止,潦草盲目,信仰缺失,世俗淡薄,責任殆盡等速朽的生活姿態(tài),消解著國人沉積了幾千年的傳統(tǒng)觀念,面對世態(tài)萬象,現(xiàn)實中的人們不由重新對傳統(tǒng)文化精神進行深入認知與思考,并再次回返其深處,以一種全新而彌足的深刻,走向對民族精神的深沉敬意,而這種對傳統(tǒng)的回返本身,無疑更具有特殊意義。如何讓每個人成為一個正大光明,知書達理,生活嚴謹,寬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成為一個有情懷有情操的人,并構建美滿家庭,進而構建和諧社會,這是當下中國所面臨的莊嚴追求。

托爾斯泰的《復活》中一句經(jīng)典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睘槭裁凑f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為什么又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細究起來,除了人的機緣與命運差異,最重要的恐怕要從家風中尋找原因。

人誕生與家庭,成長與家庭。家庭是人生幸福之源,也是生命中遮風避雨的港灣。任何人的幸福都不可能離開家庭的生息,呵護與滋養(yǎng)。我自幼接受良好的家風的熏陶和父母的教誨:家和萬事興,但“和”的前提在于家風,在于“大有大樣,小有小相”,就是說大人凡是要以身作則,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否則就將是“大無大樣,小無好相”,意即“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作為子女的我們,自然也是何苗逢春,日復一日,長年累月潛移默化的接受著這樣的熏陶,可見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品德的培養(yǎng)是多么重要。

很難想象,一個品行惡劣的父親,如何能讓耳濡目染其言行的孩子不沾染惡習?也很難想象,一個粗俗不堪,出言不遜的母親,如何能培養(yǎng)出知書達理的子女?同樣,一個家庭如果夫妻終日冷眼相對,抑或大吵大鬧,孩子純潔的心靈能不留下抑郁的陰影嗎?

曾經(jīng),我看到一些父母,貪圖享樂,自私自利,動輒惡言相對,甚至大打出手。上行下效,他們的子女自然也自私自利,你爭我奪,混不講理,更多的一些父母,平日里不思進取,無所事事,只知道怨天尤人,卻要求自己的子女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要實現(xiàn)父母此生未曾實現(xiàn)的理想。此種要求,未嘗不可,可若當自己的孩子正學習時,做父母的卻當著孩子的面要么沉醉于打牌娛樂,大聲喧嘩,要么癡迷于電視節(jié)目,在孩子面前大呼小叫。如此言傳身教,全然不顧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從小,父母教導我,要踏實勞動,要忠誠老實,要尊老愛幼,要謙恭禮讓,要助人為樂,有了種種日積月累的熏陶,自小就體會到父母的不易,也在互助友愛中,一步步健康成長,終于成為知書達理,團結友愛,孝敬父母,熱愛生活,愛崗愛家,努力工作并自立于社會的有用之人。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而國家是一個由千百萬個小家庭組成的社會大家庭。良好的社會風氣需要從每個家庭中形成,更需要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只有這樣,我們每個人才會健康快樂,我們每個家庭才會幸福溫馨,我們的社會才會和諧而又充滿活力。

五一特別節(jié)目《中華好家風》觀后感心得篇2

中華美德,源遠流長,在學校老師經(jīng)常教育她們要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助人為樂,拾金不昧。書本上也能學到許多誠信友善、舍己為公的故事,我想作為一名小學生,不僅應該弘揚中華美德,把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發(fā)揚下去,還要弘揚家風、踐行家訓。

說到家風家訓,我就想到一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爺爺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奶奶常說要珍惜每一粒糧食,不能糟踐東西,那時候我還小,不以為然,而現(xiàn)在我長大了,明白了這一粒糧食飽含了多少艱辛,我懂得這就是奶奶的家風。

姥姥姥爺都是工人,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媽媽在我剛剛上小學的時候常常教育我:要勤奮刻苦,自立自強,不要不勞而獲。在我家,爸爸媽媽從來不嬌慣我,我她們洗衣、收拾房間,幫媽媽洗碗、擇菜,給姥姥捶背,給姥爺讀報紙,我通過她們的表現(xiàn)獲得了老師的信任和家長的喜愛。

她們零零后是祖國明天的太陽,她們一定要把祖國“大家”的優(yōu)良品德發(fā)揚光大,把“小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傳承下去。

五一特別節(jié)目《中華好家風》觀后感心得篇3

從我記事起,媽媽總是教導我要做個正直、善良,熱心助人的人。在我們家漸漸形成了一種默契:不管看到身邊誰有了困難,總要去幫一把。

很多次我們出門,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殘疾人,在向過路的人尋求施舍。媽媽總會讓我拿著幾元錢去輕輕地放在他們的手里,她說:“幾元錢雖不多,但也可以讓他們吃上一頓熱乎乎的飯菜,讓他們感覺到世間還有溫暖?!碑斘铱吹剿麄兏兄x的眼神時,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助人為樂的幸福。

在家里,媽媽和爸爸還教會我要勤儉節(jié)約。他們說:“一絲一線,一餐一飯,都要想到勞動人民的不易,所以,不能奢侈浪費?!彼悦看纬燥垼叶家缘酶筛蓛魞簦皇R粋€米粒。平時不隨便向大人要零花錢,對于自己的零花錢,總是合理計劃,把它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買一些文具書本之類的學習用品。媽媽和爸爸說得對,勤儉是傳家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不能因為富裕了就丟掉。今天我們的富裕生活是老一輩勤儉節(jié)約的成果,我們要對得起祖先,對得起大自然的恩賜。

尊老愛幼也是我們的好家風。爸爸媽媽告訴我:奶奶年紀大了,腿腳不便,她出門,我就是她的“小拐棍”。我慢慢地扶著奶奶走在街上,祖孫倆的笑聲飄得很遠很遠。奶奶有什么好東西總是舍不得吃,一定會留給我這個“開心果”。我相信,和睦的家庭會永遠幸??鞓?

五一特別節(jié)目《中華好家風》觀后感心得篇4

家像天空,我像小鳥,沒有天空我將無法快樂地飛翔;家像大地,我像小草,沒有它我將無法生長;家像雨水,我是樹苗,沒有雨水我將無法健康成長。家像陽光,我像花兒,沒有陽光,我將不再漂亮。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guī),家有家規(guī)。每個人家里都有家風、家訓、家規(guī),這些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為了教育我們而設定的。

在美國,一位小男孩兒用小斧頭砍倒一棵小樹,而那棵小樹卻是爸爸最心愛的櫻桃樹,爸爸回來了,看見自己最心愛的櫻桃樹被砍倒了,氣得火冒三丈,憤怒地說:“是誰砍倒了我的樹,要是被我找到,我要……我要……”孩子見闖了禍,但他從不撒謊,就在憤怒的爸爸面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爸爸不僅沒打小男孩,反而把他摟在懷里:“我的好兒子,我寧愿損失一千棵櫻桃樹,也不愿你說一句謊話。爸爸原諒誠實的孩子,可你以后不能隨便砍樹?!边@個誠實的孩子就是喬治。華盛頓,也許就是因為這樣誠實的性格使他成為美國第一位偉大的總統(tǒng)。

爸爸媽媽也常教育我,要做一個誠實、不貪圖錢財?shù)娜?,可小時候的我卻不懂什么叫誠實。

記得有一次,我數(shù)學考差了,只得了85分,心情非常不愉快。我正想著怎么跟媽媽說,突然,一個想法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改分數(shù)吧,這樣媽媽就不會罵我了。放學后,我還是猶豫不決,兩個小人在我的腦子里吵來吵去,“不能改分數(shù),要做個誠實的好孩子。”“必須改,反正沒人知道,媽媽還會夸你呢?!钡降赘倪€是不改呢?最終我抵不住誘惑,決定:改分數(shù)。我慌慌張張地跑到一個沒人的地方,準備為我的考卷下“毒手”。我拿出紅筆、考卷和改正液,小心翼翼地修改分數(shù)……過了一會,我對著自己的”杰作”左看看右看看,“嗯,不錯,沒漏出一點破綻?!蔽覞M意的點點頭,收起考卷,背上書包,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拿出被我下過“毒手”的考卷給媽媽看,“媽媽,我數(shù)學考了98分,有什么獎勵嗎?”“寶貝,太棒了,媽媽晚上煮大雞腿給你吃!”“歐耶,謝謝媽媽!”我這下心里可高興了,卻沒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犯下了滔天大罪。

第二天早晨,媽媽對我說:“娜娜,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瞞著我?”聽媽媽這么一問,我呆住了,想:難道媽媽知道我改分數(shù)的事情了?“媽媽,我能有什么事情瞞著你啊?!薄澳饶?,我一直都以為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可當昨天老師打電話告訴我,你只考了85分時,我……”“媽媽,對不起,我錯了,我不應該改分數(shù)的。”“孩子,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誠實,如果丟了誠實,便再也找不回來了?!?/p>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只有有了嚴格的家風,才能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五一特別節(jié)目《中華好家風》觀后感心得篇5

家風,體現(xiàn)著家人的價值追求和傳承?!叭吮赜屑遥冶赜杏枴彼?,在長輩們一次次告誡中,我終于學會“孝敬長輩,助人為樂”八字家訓。

東北的一天晚上,媽媽已經(jīng)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我放下手中的作業(yè),跑到餐桌旁,搶先拿了筷子,準備向美食發(fā)動強勢攻擊,這時媽媽看見了,皺了皺眉頭說:“姥姥、姥爺還沒上桌呢,怎么可以自己先吃呢?”我恍然大悟,我趕緊放下筷子,到廚房幫媽媽把最后一道菜端上來。等姥姥、姥爺上桌后,媽媽拍拍我說:“對嘛,這才是懂禮貌的孩子嘛?!蹦闱疲@不就是我家的家規(guī)之一,要做文明禮貌的人。

每次我看到剛下班的媽媽拖著疲憊的身子,有氣無力地坐在沙發(fā)上時,我便趕緊拿上拖鞋,走到媽媽面前說:“媽媽換下鞋子,讓腳舒服點吧?!眿寢屘ь^微笑著說:“琪琪長大了,懂事了?!蔽矣謳蛬寢尨反繁痴f:“我都是跟你學的,每次姥姥回家,你都會這樣做?!睘楦改高f上一杯熱茶,為勞累的父母倒上一盆洗腳水,往往一件小事就會讓家充滿溫馨?!鞍偕菩橄取毙行⑹侵腥A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每個做兒女的義務。孝敬父母這不僅是我家的家規(guī),也是我們一生的責任。

記得有一天,媽媽讓我下樓買早餐。出門時,看見鄰居老奶奶家垃圾袋都被垃圾裝滿了,心想:“這老奶奶年紀大了,手腳不利索,垃圾袋里的垃圾那么多,都沒倒掉,我得幫幫她。媽媽經(jīng)常告誡我說‘看到別人有困難,我們得主動伸出幫助之手’嗎?”于是,我吃力地提起垃圾袋朝樓道走去,隨手把垃圾倒進垃圾箱里。有愛心,樂于助人自然也是我家的家規(guī)之一嗎,因為有愛心,樂于助人會成為你得到別人的尊敬。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蔽覀兪切聲r代的學子,要繼承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學習歷代家訓中的精華,塑造更好的自己。傳承家風家訓,讓中華家訓智慧不斷發(fā)揚光大,讓浙江好家風代代相傳!

五一特別節(jié)目《中華好家風》觀后感心得篇6

“家風”看到這兩個字首先讓我聯(lián)想到的是種種嚴厲的家規(guī)!依照我的看法,家規(guī)像是一些列在紙張上的條條框框,就像是約束人做事情的一把戒尺,如果有人違反了就要受到懲罰!而家風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規(guī)則,他不需要列舉,他不需要宣導,更不需要背誦!是一個家庭里一把無形的尺子,子子孫孫代代傳承。

從小在農村長大,所以我的童年不是那種錦衣玉帛的日子!爸爸經(jīng)常外出賺些零花錢,地里的活就都落在了媽媽的肩膀上,媽媽沒有時間照顧我們姐弟三個,從小是奶奶把我?guī)Т螅晕液湍棠痰年P系格外的親!記憶力都是奶奶的影子記得小時候家里的電視機總是那么的新鮮,里面有看不完的節(jié)目。當時的愿望就是一整天哪里都不去就在家里看自己喜歡的節(jié)目,但是在奶奶看來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因為奶奶有她自己的理由:第一是經(jīng)??措娨晫ξ业难劬Σ缓茫诙沁@樣會浪費電費,那個年代每分錢都是那樣的珍貴!奶奶總是說攢著錢給我娶媳婦。所以我已經(jīng)習慣了奶奶的安排,每天什么時間看電視什么時間休息都是有時間的!漸漸的我養(yǎng)成了習慣!習慣一旦養(yǎng)成也就感覺理所應當了。如今奶奶已經(jīng)離我而去,但是奶奶的教導卻永遠的留在了我的內心深處,我也將奶奶對我的教導教導給我的后代,我想節(jié)儉是中華兒女的傳統(tǒng)美德,不管到什么時候也不會過時的!奶奶用實際的'行動教會了我節(jié)儉持家的道理。從我記事從來沒有見爸爸媽媽吵架打架,他們真的很和睦,從來也沒有說臟話罵人等不文明的行為!也許是環(huán)境的原因吧,所以我自小沒有和誰家的小孩說過一個臟字,村子里的人經(jīng)常守著爸爸媽媽夸獎我,我想很大一個原因就在于此吧。謝謝爸爸媽媽給我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家和萬事興,和睦的家庭才能有進步,才讓人感覺到家的溫暖!我為生我養(yǎng)我的爸爸媽媽感到自豪!等我以后結婚生子也會像爸爸媽媽一樣,努力去維護一個模范和諧家庭!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要和諧的前提是無數(shù)個家庭的和諧,家庭要和諧離不開良好的家風,傳承美德,共同發(fā)展!

五一特別節(jié)目《中華好家風》觀后感心得篇7

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風尚,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中華民族有著勤儉持家、誠實守信等優(yōu)良家風。我們要在前輩的教導下繼承及發(fā)揚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在生活中,父母常教導我要傳承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太陽七色的光芒匯成耀眼的白亮,蔚藍長空之上,游蕩著幾只雪白的綿羊。舉目四望,一片明亮中,點綴著幾許陰涼。媽媽帶著6歲的我到市場上市。市場里人山人海,商品琳瑯滿目。我們來到一處賣菜小攤,我拿起三把油菜花詢問價錢。油菜花本是一把六元,可當我給了那滿臉皺紋、飽經(jīng)風霜的老伯伯五十元之后,他卻找給我四十二元。我心中竊喜:嘻嘻!太好了,多賺了十元。得快點離開,不要讓老伯伯發(fā)現(xiàn)。我連忙拿起老伯伯找還的錢和三把油菜花,牽著媽媽離開市場。媽媽問我:“怎么這么急躁?”我得意地把多找的錢拿給媽媽看。媽媽卻拽著我,告訴我:“孩子,你不能這樣做。我們要做誠實的人。誠實,就是要正直而真實。這是我們家的傳統(tǒng)家風。不能因貪小便宜而不講誠信,快把錢還給老伯伯,知道了嗎?”我愧疚地點點頭。媽媽帶我來到剛才那處小攤。我拿出剛剛老伯伯多找的十元,扭扭捏捏地走向老伯伯,并對老伯伯說:“伯伯,對不起。您剛才多找給我十元,可我因為貪小便宜,沒能及時還給您。對不起,希望您能原諒?!闭f完,我把十元還給老伯伯。老伯伯用他粗糙的手輕輕撫摸著我的頭,和藹可親地對我說:“孩子,沒關系。只要知錯就改,你就是個好孩子!”就在這一瞬間,我被深深感動。

因為有好家風,我在生活中漸漸養(yǎng)成勤儉持家、誠實守信、勤儉持家、尊老愛幼、樂于助人、看重親情、拾金不昧、勤奮好學等良好的性格與習慣。這將讓我一生受益無窮。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要和諧的前提是無數(shù)個家庭的和諧,家庭要和諧離不開良好的家風。讓我們一起傳承美德,讓勤儉持家、誠實守信、勤學向上、尊老愛幼等良好家風飄進各家各戶,共建和諧美好的社會!

五一特別節(jié)目《中華好家風》觀后感心得篇8

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中孕育了無數(shù)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其中很多傳統(tǒng)美德是以“家風”的形式代代相傳、延續(xù)至今的。如尊老愛幼、勤儉節(jié)約、謙恭孝順、善良禮讓、和氣為貴這些最美德通過一代又一代的言傳身教,在現(xiàn)代社會積淀、傳承和弘揚,形成一個家庭的價值共識,也形成了全民共識。

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闭f的是孝順父母是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據(jù)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個家庭都應該首先傳承的家風。

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小時候總是在父母懷里撒嬌,然后是看著白發(fā)增多卻是無能為力,總是說要讓父母以后更好的過日子??墒堑酱罅?,卻又很多人忘記了小時候的承諾。都說孩子是父母心頭一把刀。兒時的調皮,少年的叛逆,青年的奔波,何時才能讓父母省心呢?只有人到中年,自己有了孩子,才能感知父母當年的恩情。而此時的父母已過花甲之年,身體大不如前,還能陪伴我們多少年呢?因此孝順是最不能等待的事情。

可是,在很多的家庭中,常??梢钥吹竭@樣的情景:吃過飯后,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父母卻在忙碌著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嘗,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這種現(xiàn)象,使子女不自覺地養(yǎng)成嬌慣、任性、懶惰、自私的不良習慣。凡此種種,值得憂慮。

而我們經(jīng)??吹竭@樣一則廣告:一位剛下班的年輕媽媽,忙完了家務,又端水給老人洗腳,老人對她說:“孩子,歇會兒吧!別累壞了身子。”她笑笑說:“媽,不累?!蹦贻p媽媽的言行舉止被只有3、4歲的兒子看到了,兒子一聲不

響地端來一盆水。年幼的兒子吃力地端著那盆水,搖搖晃晃地向媽媽走來。盆里的水濺了出來,濺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臉的燦爛。把水放在母親的腳下,為母親洗起了腳。

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順的家風需要每一位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樣,良好的家風才能代代相傳。 其實父母親要的真的不多,如果不能天天見面,每天只是電話的問候,足矣讓他們安睡一晚。周末減少不必要的應酬,有時間多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說說話。外出旅游時盡量帶父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時,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后如何對我。那現(xiàn)在,我有沒有如此對待我的.父母?

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舍得花時間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與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體現(xiàn)的是人內在的品質。兒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報答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傳承好家風作文一百字

現(xiàn)在,家風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其實,家風是個古老話題,對家庭成員而言,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會有什么樣的處世態(tài)度。孝敬父母,關愛父母,就是一種最重要的家風。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別的東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某種品德和力量的源泉。就是說,做兒女的,在好的家風熏陶下,會用好的家風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從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五一特別節(jié)目《中華好家風》觀后感心得篇9

家風又稱門風,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古人非常重視家風,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齊家”是“治國”和“平天下”的根基。“齊”就是整肅,“齊家”就是整肅家風家規(guī)的意思。當然“齊家”前面還有“修身”,但自我修養(yǎng),也需要良好家風的熏陶??偠灾?,樹立端正的家風,傳承優(yōu)秀的家規(guī)和家訓,的確是值得弘揚的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的中國家庭歷來注重門楣家風,庭訓家教,重視家風建設亦是歷史上眾多先賢的立家之本。受儒家思想影響,重德修身,仁孝清廉,是各家家訓的核心內容。

一個家庭的家風如何,直接體現(xiàn)在對孩子的影響上,對于青少年而言,他們對于家風的認知則來自于對長輩言傳身教,身體力行的耳濡目染,家長的一言一行、待人接物,無不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這些影響和教育會內化為孩子的自身行為,在他們走上社會后體現(xiàn)出來。因此,家風如何,說到底是家庭教育問題,而家長是培育家風的第一任老師,特別是母親對于形成好的家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就好比說《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紀,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讓給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卻一個人拿了一個最小的梨。這就是良好的中華美德——尊老愛幼。

尊老愛幼有很多種體現(xiàn),比如說:幫家長倒一次水、幫家長洗一次腳、陪弟弟妹妹玩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再比如說,現(xiàn)在大街上的一些人隨手亂扔東西,讓大街變的到處都是垃圾,什么塑料紙、瓜果皮一眨眼就可以看到,讓清潔工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地,早出晚歸。試問對于那些扔垃圾的人,如果你是清潔工人,你的心里會怎樣想?是否會很不舒服呢?所以,我要告訴那些亂扔垃圾的人:“快反省吧,不要再亂扔垃圾了,做一個不會亂扔垃圾的中華人吧!”這也是中華美德——不隨手亂扔垃圾。

勤儉節(jié)約,愛惜糧食也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就像電視上播放的公益廣告,節(jié)約無小事,從身邊的做起,不浪費一滴糧食,雖然現(xiàn)在生活好了衣食無憂,但我們父母平時還是很節(jié)儉。父母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告訴他們糧食的來之不易,它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果人人都浪費糧食的話,那么吃不上飯的日子終會來到。

小學語文中古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币哺寣W生明白了節(jié)約的重要性。

中華美德里還有樂于助人。當同學有困難時,我們一定要去幫助他,而不是蔑視他?;蛘撸诠财嚿嫌锌瘴粫r,我們就要先看看自己身旁有沒有老人或身體不便的人,這時候,我們就要把位子讓給那些人坐。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則是社會文明程度的縮影,每個家庭的家風匯聚起來也就形成了這個社會的民風和社風。對于當今市場經(jīng)濟騰飛而道德滑坡的社會環(huán)境來說,重振家風則非常重要。良好的家風構建與傳承就是在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美德。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從自身做起,傳承優(yōu)秀家風、營造良好社風、弘揚傳統(tǒng)文化,并將之代代相傳、永不停息。

128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