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zhàn)爭電影觀后感作文650字
《鴉片戰(zhàn)爭》,影片記述了清末政治家,禁煙派代表人物林則徐受道光皇帝之命,赴廣州查禁鴉片,他以大無畏的愛國精神,禁毀鴉片,嚴刑煙販,這里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鴉片戰(zhàn)爭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鴉片戰(zhàn)爭觀后感1
這是一部政治獻禮片,所以就不值得過度解讀了。但是意外的上了豆瓣電影熱映列表,就忽然勾起了我一些記憶。
多年前在某個已經消失的小眾論壇上曾經和某人談論過鴉片戰(zhàn)爭前前后后的一些事情,鑒于該網站的特殊性,當時參與者多是批評滿清的無能與無知,批評林則徐的傲慢與“可笑”的言行。
然而求諸史料,畢竟不能截頭去尾,滿清固然無能,但是它的自我封閉,更多的原因并不是畏懼交流,而是沒有需求。
也有很多人嘲笑林則徐以為鬼佬“一日不飲茶即便秘”這類言論,但是林看到了鴉片戰(zhàn)爭的根源,是鬼佬要借鴉片貿易之手扳回茶葉貿易導致的巨額逆差,而且林的“便秘論”如果聯系上下文看也很顯然是對鬼佬的戲謔。
研究評判歷史,首先不能帶入個人感情,其次不能帶入現代觀念,必須能站在當時的世界背景下看待問題。諸多人批評林則徐不了解對手,這是事實,但不是林則徐個人的錯誤,而且林在戰(zhàn)爭開始前即開始的《四洲志》編譯工作,說明林認識到己方不足,并采取了(雖然不甚有效的)應對措施。而《四洲志》與后來風行東瀛的《海國圖志》是什么關系,也無需多言。
所以縱觀林則徐,他算不上國之梁柱,也不是應對鴉片貿易的合適人選,更稱不上將才,但是他的頭腦是清晰的,應對也不算失當。只是限于當時滿清的愚顢腐弊,將任何人置于林的位置上,都是斷然沒有勝算的。
批評者還經常指責中方(滿清)當時行為不合“國際慣例”,這也是個很奇怪的理論。這“國際慣例”之類的,有得到中國認同么?你強行要來中國進行貿易,那么中方如何征稅,如何處置,難道你鬼佬不應該遵守么?歐洲的紳士標準,果然就是到了何處,何處即為歐洲領土么。
鴉片戰(zhàn)爭觀后感2
自一八四二年八月,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以來,中國這個有著大片國土、物產豐富的古老國家成為了西方列強任意分割的“美味蛋糕”。從而使中國成為半殖民半封建的國家,直至新中國成立。
《南京條約》是由于英國對中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中國處于戰(zhàn)敗國而被迫簽訂的?!赌暇l約》中有一條是割香港島給英國,盡管條件很苛刻,但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而將香港島拱手交給英國。另外香港島周圍地區(qū)大都成了英租地。其租期為九十九年,對于這九十九年,是何等的漫長啊!可悲的是清政府認為,其租期為九十九年總比租期為一百年讓人掛得住面子。
就這樣,香港島在英國人的統(tǒng)治下走過了漫長的一百年,盡管英國將香港島變得更加富有,卻無法讓香港島有一個真正的主權,一個中國領土的主權。盡管孫中山成立了南京國民政府,清朝滅亡,但那些不平等條約卻仍然保留,致使香港島走過了近百年受殖民者統(tǒng)治的道路。
終于,在一九九七年的七月一日,香港這匹在外奔跑多年的駿馬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香港的失而復得不得不讓每一個中國人沉思,為什么一個土地遼闊的中國,會被西方列強輕易割分呢?這不僅僅因為清政府的迂腐,還因為中國人民自身(18、19世紀)沒有文化,不能用科學來捍衛(wèi)自己的祖國,致使中國“病入膏肓”。
如今,中國這只從睡夢中驚醒的雄師正在飛速發(fā)展,通過文化、科學、經濟再也不會被其他國家所打敗了。
鴉片戰(zhàn)爭觀后感3
今天在大學中國近代史綱要課堂上看完了《鴉片戰(zhàn)爭》這部優(yōu)秀的電影,可以說回顧中國之前的屈辱史讓我倍受感染,思緒也瞬間被打開。
在這部電影中印象深刻的場景很多,但其中最令我思緒綿綿并且意久彌長的是片中林則徐說:“現在世界上已經大國林立了,不能再做井底之蛙了?!币约八诒话l(fā)配到新疆臨行前拜托琦善把一個地球儀交給皇上這兩幕。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在清朝之前或是說在鴉片戰(zhàn)爭之前的歷史長河中在世界所有國家中一直都是處于遙遙領先的位置。但可能正是這種長期積累下來的傲慢讓中國變得不可一世。
于是,所謂的天朝,完全籠罩在一片愚昧之中,在無知的閉關鎖國中早已落后于西方的先進文明,之前積累的所有優(yōu)勢瞬間土崩瓦解。而大清國在戰(zhàn)爭來臨前仍還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因為無知所以虛妄!
在你還在“怡然自得”時,別人可能已經走了很遠。
最終兩國兵戎相見時,只能是以卵擊石,失敗妥協(xié)也就不可避免。空流幾滴民族英雄的血淚罷了!
所以我一直很佩服鄧小平改革開放的創(chuàng)舉,這實在是一個偉大的決定: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偉大的鄧小平已經深深意識到一個國家最核心的東西,并以自己非凡的魄力將之變?yōu)楝F實。改革我這里就不多說了,我想說下開放的問題,開放意味著信息的流通,意味著兩個不同的個體之間交流的過程,這透漏出一個我認為最為重要的理念—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我一直把學習看得非常之重,因為我深知其重要性,每個單獨的個體,不論你是多么多么的優(yōu)秀,相對于整個大的群體來說絕對只是縹緲。所以,任何個體,小到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需要不斷地進行信息交流,不斷地學習。
鴉片戰(zhàn)爭觀后感4
今天,我懷著無比激動、悲哀和憤怒的心情看了《鴉片戰(zhàn)爭》這部電影。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帝國主義國家向中國輸送鴉片的活動日益猖獗。他們利用鴉片毒害我們中國人,而且取得了巨額利潤。我國的地方官乃至皇宮貴族、京師大臣也有染上鴉片癮的。
為此,1840年時,清朝皇帝下書招湖廣總督林則徐進京,派他當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实圻€把已染上煙癮的林則徐的老師斬首,以表示禁煙的堅決之心。
林則徐到廣州后,他與關天培領導了震驚世界的“虎門消煙”。當我看到一箱箱鴉片被仍入石灰水里銷毀時,十分高興。這表明禁煙已取得了較大的成果。
可是,由于英國派強大的軍隊來入侵我國,清政府害怕了,屈服了。清政府把林則徐撤了職,并且讓琦善代表中國簽定了中國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條約規(guī)定向英方賠款幾億兩白銀,并割讓香港島。從此,香港人民處于英帝國主義的管制之下,離開了中國——母親的懷抱。這就是《鴉片戰(zhàn)爭》,這就是以清政府失敗、屈服為結局的《鴉片戰(zhàn)爭》。
今年7月1日零時,在香港降下了“米字旗”的同時,“五星紅旗”升起來了;紫荊花旗升起來了。我人民解放軍正式接管對香港的防務。主席宣布,中國政府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了。這是一個多么激動人心的時刻,一百多年來在我們中國人身上的恥辱終于被洗刷了;香港同胞被殖民統(tǒng)治的歷史結束了;在鄧小平“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下,香港實現港人治港了。這時,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民歡呼了;我們大陸人民歡呼了;香港同胞歡呼了;我也歡呼了。我們齊聲歡呼喜迎香港回歸。
鴉片戰(zhàn)爭觀后感5
又重溫了這部電影,感覺還 是很揪心。小的時候看不懂,只記得課本中經常說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在鴉片戰(zhàn)爭下,當時的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受到列強的欺壓。想到這兒,電影中的一幅幅畫面就會出現在眼前,不論是從我國的官員和百姓身上,還 是從英國的議員和商販那里,都或多或少的解了一點鴉片戰(zhàn)爭——一場讓我們永不能遺忘的戰(zhàn)爭。
這部電影,其實大快人心的地方也就是林則徐的禁煙運動,特別是當成噸的鴉片倒入石灰池,隨煙覆滅的時候,我們揪住的心會有一些釋放,畢竟我們看到了鴉片的結果,這在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厄運的東西在一百多年后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還 有一點值得贊揚的是此次戰(zhàn)爭雖然激烈,但是在整個過程中,清朝的文官武將無一人投降。
這場戰(zhàn)爭源于鴉片,有人說它的引發(fā)是因洋人的利益受損,殊不知,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就連英國女王最后都說“誰能擁有中國,誰就擁有十九世紀。”可見她的欲望是有多大。所以發(fā)動戰(zhàn)爭只是時間問題,首先得找個借口,這樣才好下手。所以這么看,他們無疑是狡猾的狐貍,算盤打的還 是挺精的。但我從他們議會成員口中發(fā)現,其實他們中的一些人對中國的了解還 是很廣泛的,讓人深思的地方很多。有人稱中國泱泱大國,一個皇帝,一種語言,四億多的人口,實在是難以捉摸,還 有人稱寧愿游過大海,也不愿坐軍艦前去。這些人他們不主張戰(zhàn)爭,貿易則是最佳方式,但最終,英國議會以271贊成打仗票數擊敗了262票反對票數,懸殊不是很大,這一點我們也看出有時候我們不了解對方,反而被這一點絆倒在起跑線上。
割土地無疑是要了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的命。但是琦善還 是向英軍“賜和”賠款不說還 開放通商口岸,割香港,這讓我想到關天培將軍所說的那句話“牙齒乃骨骼所生,膚發(fā)乃血肉之表,血肉骨骼捷受之于父母”,這不就意味著我們將自己最重要的東西給了他人,最后只能變得血肉模糊嗎。最后當跪了一地的皇子面對先朝的列祖畫像時,那哭聲是多么撕心裂肺。亡國匹夫之痛,何況是穿龍袍的人。
洋人的貪婪加上當時我國的懦弱,使那自稱最好的炮臺在英國的堅船利炮下變得不堪一擊,棍棒始終對付不了槍炮,我們要變得強大,不是只讀幾本書,要從內心為國家著想,放眼看世界,才能不被淘汰。即使現在的中國已經屹立世界之端,但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地方還 是很多很多的。
鴉片戰(zhàn)爭電影觀后感作文650字相關文章:
鴉片戰(zhàn)爭電影觀后感作文65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