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音樂之聲觀后感影評600字

世濤1147 分享 時間:

《音樂之聲》該片講述了修女瑪麗亞到特拉普上校家當家庭教師,并和上校的7個孩子很快打成一片,上校也漸漸在瑪利亞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tài)度,這里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guān)音樂之聲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音樂之聲觀后感1

《音樂之聲》是一部極易看懂的電影,也是一部令人百看不厭的電影,不管是第一次看還是看過多次,它都能深深的吸引住你的眼球。在電影里,瑪麗婭是一個極不合格的見習修女,在修道院里,在修女們的眼里,她愛惹麻煩;愛爬樹;愛吹口哨;頭巾下的頭發(fā)里還愛帶發(fā)夾,大逆不道。她讓人疼讓人惱,是一個謎一樣的可愛女孩,她有勇氣承擔自己的錯誤,悔過出于真心,她能讓修道院里嚴肅的修女忍不住發(fā)笑,她是天使,是搗蛋鬼,也是小丑……然而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子,只是她比別的修女們更加熱愛自由,熱愛音樂,熱愛大自然。修道院院長看到了瑪麗婭的那顆心,她明白那顆心要與大自然同在,要擁有屬于她自己的更廣闊的天空,而不能呆在與世隔絕的修道院里。于是,院長介紹瑪麗婭到薩爾茨堡當上了前奧地利帝國海軍退役軍官馮·范崔普上校家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

電影最能激勵我之處,是瑪麗婭在去范崔普上校家之前作的思想準備。瑪麗婭是范崔普上校家的第十二個家教,但她對自己有信心,她相信力量不存在數(shù)字里,力量不存在財富中,力量存在一夜安眠中,要醒就醒,那是精神,把心交給信心,她對信心更有信心。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時候困難、挫折考驗著我們的信心,可自信心似乎往往過于脆弱,樹立一定自信心是我們克服困難的前提,看過很多關(guān)于增強自信心的文章卻收效不佳。但是在《音樂之聲》的這個場景中,聽著從瑪麗婭嘴里潺潺流動的歌詞,看著她大闊步往前走的姿態(tài),不免欣慰,心里也不免闊朗起來,坐在屏幕前微笑著似乎也看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就那么跨步之間被十分容易制服了。

電影里最快樂的情節(jié)要數(shù)瑪麗婭與范崔普上校家7個孩子一起相處的時光了。開始雖然孩子們排斥她,捉弄她,在她口袋里放癩蛤蟆,在她的座位下放松果,讓她難堪。但她理解孩子們成長中的各種苦惱,她關(guān)心他們,幫助他們,引導他們,很快贏得了他們的信任,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上校準備離家去維也納,在那期間,瑪麗婭和孩子們排練歌曲,做游戲,去大自然中游玩,使整個家庭平添了許多笑語、歡樂和生氣,充滿了音樂之聲。當上校回到家里,發(fā)現(xiàn)被他當“水兵”訓練的孩子們已變成了一個很好的合唱團了,而以前家里冰冷的氣氛也變的活潑有生氣了,孩子們的歌唱聲深深吸引了上校,在瑪麗婭和孩子們的期待下,這位因喪妻而變得抑郁寡歡的冷漠上校終于拿起吉他,彈起了他最喜歡的那首奧地利民歌《雪絨花》。與父親擁抱在一起,孩子們終于又找回了慈祥的父親,范崔普上校也終于感覺到了找回了自己的家,一種久違的幸福感覺涌上心頭……

電影中最感動之處,是瑪麗婭與孩子們、范崔普上校一起克服困難的種.種場景。當瑪麗婭喚起對范崔普上校的愛情時,她知道上校要與男爵夫人結(jié)婚,她留下一封信就回到修道院去了,院長對她說:Thatyouhavetolookforyourlife(你必須追尋自己的生命。)她重新又回到了范崔普上校家,追尋自己的生命,她勇敢的去面對,終于和范崔普上校結(jié)成伉儷,然而生活中的磨難沒有止境,在薩爾茨堡舉行奧地利民謠音樂節(jié)的當天,上校和瑪麗婭接到了柏林的來電,命令上校參加納粹的海軍,上校拒絕為納粹服務(wù),他決不背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于是他準備冒險帶全家離去??伤退娜冶恢糜趪烂鼙O(jiān)視之下,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沒有退縮,而是借著參加民謠音樂節(jié)的機會,范崔普家庭合唱隊在奧地利同胞面前奉獻出他們心底里的歌《雪絨花》并帶動全場觀眾加入大合唱,喚起了奧地利人民反對侵略的正義心聲和不畏強x的必勝信念。最后在朋友和修女們的協(xié)助下,瑪麗婭一家跨過了阿爾卑斯山,逃出了多難的祖國,來到了自由之地。

電影落下帷幕,可是那歡快的歌聲,動人的場景卻將永遠印在我的頭腦中,鼓舞我向前,將讓我學會堅強,不畏懼困難,時刻對生活充滿信心,快樂的生活,用自己的真心理解他人,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人!

音樂之聲觀后感2

在我大二上學期的時候,我們的英語老師給我們播放了《阿甘正傳》和《音樂之聲》兩部電影。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美國音樂電影《音樂之聲》,觀后感受啟發(fā)頗深。一是劇中優(yōu)美而又熟悉的音樂旋律,令人陶醉,給人以美的享受;二是修女瑪利亞的教育理念,特別是她跟七個孩子和家長的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迪,令我受益匪淺。給我現(xiàn)在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下面我就從這部電影中得到的教育感受談?wù)勛约旱捏w會:

一、信任是溝通的基礎(chǔ)。作為教師,首先應(yīng)該得到學生們的信任,有了信任,才會得到孩子們的尊重,也才能讓孩子們接受你的教育思想,包括接受你的一切。劇中瑪利亞盡管沒有接受正規(guī)的專業(yè)理論的教育,但是她能夠通過自己的語言、行為讓孩子們信任自己,并且使孩子接受自己。從瑪利亞第一次和七個充滿個性的孩子見面開始,我們就看到了她那獨特的教育態(tài)度,面對孩子們的惡作劇,既沒有當面指責,也沒有當著家長揭穿,而是去了解孩子們惡作劇背后的原因,尤其是在受到孩子們的捉弄后,面帶微笑的說:“我要感謝各位今天放在我口袋里的禮物,你們使我感到快樂和溫暖?!蓖ㄟ^這件事情的巧妙處理,讓孩子們自然地把她當做一位慈祥而又容易接近的朋友、長輩看待。這里不但看出教育機智的重要,而且其實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取得孩子們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

二、家校溝通是做好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在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方方面要講究方法和技巧。影片中,瑪利亞沒有一味地聽取家長要求對孩子們嚴格管理的意見,而是根據(jù)孩子的個性特點,委婉而堅決的反對家長的做法,通過自己的行動贏得孩子和家長的喜愛和尊重,每一位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作為教師應(yīng)該讓孩子們在學校里快樂的度過每一天,發(fā)現(xiàn)并鼓勵孩子們做他們想做的有意義事,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和愛好,通過孩子們的發(fā)展變化,感化家長,贏得孩子和家長的認可和信任。這樣家長才能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們。

三、恰當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法是實現(xiàn)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劇中七個孩子由于長期的軍事化管理,自由、童心、個性、甚至夢想都被壓抑和禁錮,瑪利亞根據(jù)孩子們的年齡和個性特點,阻止他們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開啟了他們的心靈,放飛了理想,特別是在郊外草地上教唱歌曲時邊舞邊唱的游戲場景,無疑為我們提供了游戲教學的最好范例,這一點對于我們寄宿制學校來說啟示非常大,我們的孩子們?nèi)绻惶斓酵碓诮虒W區(qū)和生活區(qū),久了就會出現(xiàn)煩躁,因此我們應(yīng)該經(jīng)常帶領(lǐng)孩子們走出校門,多參加戶外活動,使他們快樂的學習、生活,更好的挖掘孩子們的潛能,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作為教師應(yīng)該充滿愛心、耐心和童心,相信自己,進一步挖掘自己的潛能,只有真正達到一專多能,用自己的行動、學識和品格引領(lǐng)學生,分析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zhì)。

音樂之聲觀后感3

今天,我看了一部叫做《音樂之聲》的電影。

電影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瑪利亞是一個年輕活潑的修女,喜歡在大自然下高聲歌唱,所以她常常忘記了修道院里的規(guī)矩。院長認為瑪利亞并不屬于規(guī)矩嚴格的修道院。院長與眾人商量后,決定安排瑪利亞到一位上校家當家庭教師。

上校的妻子去世多年,留下7個孩子,他要求對孩子嚴格管教。他告訴瑪利亞在他家的家庭教師都做不長久,都是因為孩子的惡作劇?,斃麃喒灰苍獾搅藧鹤鲃?,可是這位善良的老師并沒有告訴他們的父親,而是像個母親一樣照顧孩子,很快跟孩子打成一片。上校也漸漸在瑪利亞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tài)度。上校與瑪利亞之間發(fā)生了感情,他們完婚后回到了已被納粹占領(lǐng)的奧地利,上校并不想為納粹辦事,于是他帶著家人逃出了奧地利。

歌聲是情感的一種宣泄,人們歡樂的時候唱歌,痛苦的時候也唱歌?!兑魳分暋肥遣恳魳穭。斃麃喸诓煌5某?,那是她對自由的向往。

這部影片還有一個譯名叫《真善美》,音樂就是真善美的代名詞,我們一定要多看這種電影,將真善美播灑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音樂之聲觀后感4

《音樂之聲》是一部很有名的教育片,在學校學習時老師也曾帶我們賞析過。而這次是第二次賞析這部影片,與第一次相比,感觸頗多,也改變了自己的很多看法。

從影片情節(jié)來看,講述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一位自由奔放的年輕修道女瑪麗亞被送到特拉普船長家做家庭教師。他們家共有七個孩子,特拉普船長在妻子去世后,一直用嚴格的軍紀訓練他的孩子們,孩子們一開始行為不端,趕走了很多的家庭教師。這一切在瑪麗亞來到之后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在瑪麗亞愛的感化下,孩子們變得活潑、有愛。在這之后瑪麗亞也與船長產(chǎn)生感情,并結(jié)婚了……

細品影片中的內(nèi)容,很多場景中都蘊含著這位家庭教師的教育機智。比如在瑪麗亞初到特拉普船長家,孩子在知道她是第一次當家庭教師時,就開始作弄她。她們在她的口袋里放青蛙,在她的板凳上放松果…想讓她出糗。

第一次看到這里的時候,總以為瑪麗亞會與特拉普船長告密,結(jié)果卻不是這樣,瑪麗亞告訴船長是自己得了風濕所以才不敢坐,并且對于孩子們的惡作劇,瑪麗亞也是只字未提。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告訴船長讓他好好“管教”孩子們不是更好嗎?

當這一次再賞析影片時,我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我們往往只停留在問題的表面,正如在影片中孩子們對每一位家庭教師都會惡作劇,我們只看到了問題,而沒有看到原因,從影片中我們不難看出,孩子們想要趕走家庭教師無非是想得到父親的關(guān)注,因為只有沒有家庭教師時,父親才會陪伴他們,其實也就是孩子們?nèi)鄙賽邸?/p>

瑪麗亞處理這種問題的方式是想告訴孩子們這種方式是沒有用的,我不會生氣,也不會告狀,接著就是用愛去感化孩子們,讓孩子們感受到愛。她親手為每個孩子定做了一套衣服,在孩子們遇到問題時耐心陪伴,幫他們出主意……

看啊,這是一位多么有愛的老師!

她寬容、善良、機智,能帶給孩子們真正想要的,真的很讓人欽佩。

這也不禁讓我深思起來,在面對孩子出現(xiàn)紀律教育問題時,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

正如《0-8歲兒童紀律教育》一書中寫的:我們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行為,然后追溯行為背后的原因,才能選擇出最適宜的教育方法。只有當紀律教育是針對問題的原因時,紀律教育才能奏效。相信影片中那些以前的家庭教師也使用過各種方法來面對孩子們的紀律問題,可想而知這些方法都不奏效,我想問題應(yīng)該就是這些方法沒有針對問題的原因。

所以在今后我們在解決孩子的紀律問題時要看清行為背后的原因。

比如當孩子出現(xiàn)打人的行為時,我們要觀察孩子該行為出現(xiàn)的頻率、特定場景等,這樣來判定孩子打人是由于缺少關(guān)注還是語言表達能力欠佳,溝通能力欠佳……在判定原因后我們要采取相應(yīng)的措施來進行紀律教育。

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孩子們的狀態(tài)。

影片中孩子們時根據(jù)特拉普船長的哨聲出場的,出場的方式讓人不禁想笑,這宛如是訓練一般,一種哨聲一個動作,一板一眼。

而在瑪麗亞的家庭教育模式下,孩子們活潑開朗天真,他們在一起在山頂上學習唱歌,在騎行時唱歌,在小河邊唱歌……瑪麗亞帶著他們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通過大自然來學習音樂,在這一幕幕中我們看到了屬于這些孩子該有的童真、可愛。

與此同時我看到了一個老師的可愛之處,她懂孩子,知道孩子需要什么。

在自然環(huán)境中,孩子們才能放得開,才找得到自己。

她也懂得通過大自然將知識傳授給孩子們,通過跳臺階、騎車等方式孩子們很快學會了基礎(chǔ)的音調(diào)、音高……這也為他們今后學習歌曲奠定了很好的基礎(chǔ)。當他們的父親聽到孩子們的歌聲時都不禁吃驚、感動。連他都沒有想到他的孩子會唱出這樣的歌曲,不僅是有技術(shù)含量的歌曲,更是一首飽含深情的歌曲。這樣的感情是怎樣灌輸給孩子的呢?是講解給孩子聽的嗎?顯然不是,是通過孩子們自身的感受力得到的。

在幼兒園課程中,我們也將培養(yǎng)孩子的感受力放在我們的活動目標中。讓孩子通過嗅聽視味觸等感覺器官來感受事物,也會設(shè)置課程讓孩子們親近自然,比如開設(shè)種植課,孩子們自己播種、施肥澆水、收獲,這遠比告訴孩子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要有效的多。

不僅如此,孩子們對植物也會萌生特別的感情,他們會關(guān)心愛護它們,有時還會蹲下輕輕撫摸它們,這些都是孩子天生的愛心,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中,他們天生的情感都會萌發(fā)出來。

影片中還有一個細節(jié)也讓我難忘,就是在瑪麗亞第一次來到特拉普船長家里的時候,孩子們做自我介紹,其中小男孩寇特是這樣介紹自己的:“我叫寇特,11歲,我很任性?!?/p>

瑪麗亞點點頭,緊接著寇特問瑪麗亞:“什么是任性?”

瑪麗亞說:“那說明你希望像男孩般被對待?!边@段簡短的對話卻也起起伏伏。

寇特連任性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他怎么會說自己任性呢?

很顯然是通過別人口中所說他得到的字眼。也就是我們說的為孩子“貼標簽”。當我們?yōu)楹⒆淤N上這樣那樣的標簽時,孩子就會以為我就是這樣的,潛意識里就會認為自己是這樣的人,在發(fā)展中也就會往這個方向發(fā)展下去。

影片中,我們看到了機智的瑪麗亞,她告訴寇特,任性是“希望像男孩般被對待”,而不是我們所認為的“調(diào)皮搗蛋”。通過瑪麗亞之口所說的“任性”,多了一分對小男孩的期待與信任,可見瑪麗亞作為一名老師是多么的愛孩子,不將負面的評價帶給孩子。

在生活中,我們對孩子也需要放下我們的評判,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的一句無心之話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而我們所謂的給孩子的“標簽”都是我們以為的,并不一定是事實。

比如一個小男孩很愛哭,有人可能會說:“怎么像個女孩子一樣?”“怎么這么愛哭”等等。

可能這個孩子愛哭只是因為他發(fā)泄自己情緒的方式就是哭,而“愛哭”是不分性格的,沒有規(guī)定男生就不能哭,一味的忍受自己的情緒是不健康的方式。

當我們給孩子訂下這樣的標簽之后,孩子可能真的就會朝這個方向改變,因為在他看來“你們都說我像個女生”,那么在這之后,可能孩子的更多行為也會偏女性化,因為這是我們給他的“定義”和“期待”。

另一方面,當我們習慣為孩子貼標簽之后,孩子也會習得這樣的行為,也會習慣性地對別人的行為等作出評判,貼上標簽。

影片中的孩子們在第一次見到瑪麗亞時,就為她貼上很多的標簽。從這方面來看,這是一個不尊重別人的行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為人處事的方式,不需要別人來加以論斷,因為這種事是沒有對錯的,不過是每個人都有差別罷了。在見到瑪麗亞的第一眼,就有幾個孩子說瑪麗亞的穿著很丑,我們要看到,孩子們所說的“丑”是他們以為的那樣,但換個人來看就不一定是這樣的看法了。所以在面對孩子時一樣,我們不能把這種主觀臆斷的方式帶給孩子。

那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其實很簡單,放下我們主觀的想法,描述事實。

比如當一個小男孩遇到問題喜歡哭時,我們可以這樣做,輕輕走到他的旁邊告訴他:“我現(xiàn)在看到你在哭,你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嗎?如果你需要我的幫助,你可以來找我?!?/p>

然后可以走到稍微有點距離的地方,靜靜地等待孩子來找你。

當孩子來找你時,你可以告訴他:“是的,當你遇到問題時,如果你能告訴我,我才知道如何幫助你?!?/p>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他是被看到的。

這樣的方式也是需要一次次的實踐才行,孩子慢慢的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遇到問題時,用尋求別人的幫助來代替哭。

因為他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方式比哭更有效地解決了問題。這也是從孩子的需要出發(fā)的??吹胶⒆拥男枰?,我們就能更好地解決問題了。

一部好的影片,一字一句都值得我們?nèi)テ肺?、去學習,每一次品味收獲都不同,從影片中我們不僅是看到別人,同時也是在看到自己,反省自己,這也是一次成長。我想下次再欣賞、品味這部影片,又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吧!

音樂之聲觀后感5

鏡頭切入:山——現(xiàn),明凈清新,曲折有度;歌——起,音符跳躍,輕快動聽;舞——動,簡單綽約,樸實動人;歌為舞起,舞因歌動,燦如云錦,絢爛如春花。這是電影《音樂之聲》的開始,瑪利亞活潑爽朗的歌聲讓山美水綠情動。大自然如此的牽系著每根愛美的神經(jīng),因為這是音樂的世界,這是快樂的世界,更因為瑪利亞那顆熱愛大自然,熱愛音樂,熱愛生命,勇敢,自信,追求自由、樸實的心感染著屏幕前的你我他。

《音樂之聲》是一部極易看懂的電影,也是一部百看不厭的電影,不管是第一次看還是看過多次,它都能深深的吸引住你的眼球。在電影里,瑪利亞是一個不合格的見習修女,在修道院里,在修女們的眼里,她愛惹麻煩,她爬樹,吹口哨,頭巾下的頭發(fā)里還帶發(fā)夾,大逆不道。她讓人疼讓人惱,是一個謎一樣的女孩,她有勇氣承擔自己的錯誤,悔過出于真心,她能讓修道院里嚴肅的修女發(fā)笑,她是天使,是搗蛋鬼,也是小丑……然而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子,只是她比別的修女們更加熱愛自由,熱愛音樂,熱愛大自然。修道院院長看到了瑪利亞的那顆心,她明白那顆心要與大自然同在,要擁有屬于她自己的更廣闊的天空,而不能呆在與世隔絕的修道院里。于是,院長介紹瑪利亞到薩爾茨堡當上了前奧地利帝國海軍退役軍官馮·特拉普上校家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

電影最能激勵我之處,是瑪利亞在去特拉普上校家之前作的思想準備。瑪利亞是特拉普上校家的第十二個家教,但她對自己有信心,她相信力量不存在數(shù)字里,力量不存在財富中,力量存在一夜安眠中,要醒就醒,那是精神,把心交給信心,她對信心更有信心。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時候困難、挫折考驗著我們的信心,可自信心似乎往往過于脆弱,樹立一定自信心是我們克服困難的前提,看過很多關(guān)于增強自信心的文章卻收效不佳。但是在《音樂之聲》的這個場景中,聽著從瑪利亞嘴里泊泊流動的歌詞,看著她大闊步往前走的姿態(tài),不免欣慰,心里也不免闊朗起來,坐在屏幕前微笑著似乎也看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就那么跨步之間被制服了。

電影里最快樂的情節(jié)要數(shù)瑪利亞與特拉普上校家7個孩子一起相處的時光了。開始雖然孩子們排斥她,捉弄她,在她口袋里放癩蛤蟆,在她的座位下放松果,讓她難堪。但她理解孩子們成長中的各種苦惱,她關(guān)心他們,幫助他們,引導他們,很快贏得了他們的信任,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上校準備離家去維也納,在那期間,瑪利亞和孩子們排練歌曲,做游戲,去大自然中游玩,使整個家庭平添了許多笑語、歡樂和生氣,充滿了音樂之聲。當上?;氐郊依?,發(fā)現(xiàn)被他當“水兵”訓練的孩子們已變成了一個很好的合唱團了,而以前家里冰冷的氣氛也變的活潑有生氣了,孩子們的歌唱聲深深吸引了上校,在瑪利亞和孩子們的期待下,這位因喪妻而變得抑郁寡歡的冷漠上校終于拿起吉他,彈起了他最喜歡的那首奧地利民歌《雪絨花》。與父親擁抱在一起,孩子們終于又找回了慈祥的父親,特拉普上校也終于感覺到了找回了自己的家,一種久違的幸福感覺涌上心頭……

電影中最感動之處,是瑪利亞與孩子們、特拉普上校一起克服困難的種.種場景。當瑪利亞喚起對特拉普上校的愛情時,她知道上校要與男爵夫人結(jié)婚,她留下一封信就回到修道院去了,院長對她說:That you have to look for your life(你必須追尋自己的生命。)她重新又回到了特拉普上校家,追尋自己的生命,她勇敢的去面對,終于和特拉普上校結(jié)成伉儷,然而生活中的磨難沒有止境,在薩爾茨堡舉行奧地利民謠音樂節(jié)的當天,上校和瑪利亞接到了柏林的來電,命令上校參加納粹的海軍,上校拒絕為納粹服務(wù),他決不背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于是他準備冒險帶全家離去??伤退娜冶恢糜趪烂鼙O(jiān)視之下,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沒有退縮,而是借著參加民謠音樂節(jié)的機會,特拉普家庭合唱隊在奧地利同胞面前奉獻出他們心底里的歌《雪絨花》并帶動全場觀眾加入大合唱,喚起了奧地利人民反對侵略的正義心聲和不畏強暴的必勝信念。最后在朋友和修女們的協(xié)助下,瑪利亞一全跨過了阿爾卑斯山,逃出了多難的祖國,來到了自由之地。

電影落下帷幕,可是那歡快的歌聲,動人的場景卻將永遠印在我的頭腦中,鼓舞我向前,將讓我學會堅強,不畏懼困難,時刻對生活充滿信心,快樂的生活,用自己的真心理解他人,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人!

電影《音樂之聲》告訴了我,人世間最美好的就是真、善、美!教會我要用善良與充滿愛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要熱愛自己的祖國!


電影音樂之聲觀后感影評600字相關(guān)文章:

音樂之聲觀后感影評5篇650字

音樂之聲觀-后感五篇600字

關(guān)于觀看電影音樂之聲有感范文600字

音樂之聲觀后感五篇

音樂之聲觀后感5篇

音樂之聲觀后感作文5篇

音樂之聲觀后感大學作文

音樂之聲觀后感300字五篇

《音樂之聲》觀后感中學生范文精選

音樂之聲觀后感大四作文

電影音樂之聲觀后感影評600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53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