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紅樓夢觀后感500字
電視紅樓夢觀后感500字6篇
《紅樓夢》以賈府為中心活動舞臺,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為主要內(nèi)容,通過對賈、王、史、薛為代表的封建貴族家庭由盛至衰的發(fā)展過程及豪華奢侈生活的生動敘述與描寫,客觀而真實地揭露出封建社會的腐朽與黑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關(guān)于一些電視紅樓夢觀后感500字,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電視紅樓夢觀后感500字1
劃幾許流光,落幾許蒼涼,一世繁花似錦,奈何離散使人傷。情太真,意太濃,紅樓一夢,惹人怎敢忘。
《紅樓夢》既是女子的歌頌,卻又是女子的悲劇,它是中國古典文學中不朽的巨著,在以往的中國你,古典文學中盡管有許多美麗的女子形象被塑造,但最高也不過像《牡丹亭》這類,敢于為自己的愛和幸福而斗爭的“女子覺醒”形象,而紅樓夢中卻帶來的是全新的也是前所未有的,那就是對女子的尊重,就像曹雪芹本人所說:“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其行止見識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須眉,誠不若比裙釵,我實愧則有馀,悔又無益,大無可如何之日也?!彼浪攵鴮?,也因此寫出了不朽。
《紅樓夢》是對女子的頌歌,贊美黛玉“世外仙妹寂寞林”寶釵“山中高土晶瑩雪”,湘云“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寄月光風耀玉堂”,妙玉“氣質(zhì)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孤僻世罕見。”……但又是女子的悲劇,含恨結(jié)郁而死的是林黛玉,青春守寡的是史湘云,李執(zhí),出嫁一年就被丈夫折磨而死的是賈迎春,遠嫁他方的是賈探春,對人生悲觀絕望而出家的是賈惜春,跳井而死的是金釧,含冤而亡的事秦可卿和鴛鴦,被強盜強搶去的是妙玉……她們都是“紅顏薄命”是注定沒有好結(jié)局的人物。
《紅樓夢》中的悲劇震撼人心,使人蕩氣回腸,不僅僅寫了一群青年女子的毀滅,也寫了整個賈府的衰落。許多人曾說這就是整個封建社會衰落的象征。但從精神上、思想上,卻是因賈寶玉,這種新思想人的出現(xiàn),宣訴這個社會的不合理性,這才是封建社會衰落的真正預兆。
寶玉在作者筆下是一個封建社會末期孕育的一個“新人”,他尊重女子,愛惜女子,她從小就宣布“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彼鹁疵恳晃慌印t斞妇驮羁痰闹赋觥瓣嵌粗?,恐拂其意,意博而心勞,而憂患亦日甚也。”他愛惜他身邊的每一位女子。把她們的悲歡哀樂,榮辱得失,都包括在自己的關(guān)心注念中,幾千年來被否認的女子價值,僅在寶玉眼中充分反映,幾千年來被遮掩的女子悲劇,也僅寶玉眼前展開,所以魯迅又說;“悲涼之物,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lǐng)會著,獨寶玉而已。”
云卷云舒,踏遍世間繁華,風氣風停,蕩滌紅塵煙波,昔日縱使榮華再過,到頭來,不過一夢而已,終究曲了人皆散,究竟誰奏的挽歌?又該為誰悲傷?紅樓一夢,閱盡世間滄桑!
電視紅樓夢觀后感500字2
《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chuàng)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huán),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xiàn)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zhì)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jié)正是她自尊的體現(xiàn),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jié),是她的個性體現(xiàn)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ㄩ_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薄霸竷z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凈土掩風流。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電視紅樓夢觀后感500字3
之前一直打算著看一下紙質(zhì)的《紅樓夢》,因為一直不方便裝,所以就利用寒假假期看了電視劇版的《紅樓夢》,比想象中的劇情更悲一點。
該電視劇主要講述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歷史。寧國府和榮國府兩座庭院相對峙而立,寧國府是以賈家為主,賈榮,賈珍為主的家族。榮國府是以賈赦、賈政、為主的家族,賈赦之妻是邢夫人,賈赦之子是賈璉,(賈璉懼怕王熙鳳,曾經(jīng)在王熙鳳生病期間在外成親,其妾是尤二姐(尤二姐被王熙鳳接進賈府,最后受盡暗算懷胎三月而死,腹中胎兒未出生就夭折了。)),賈赦之女是迎春(嫁給了一個當?shù)氐乃胃鼙M了折磨,最后的了痰癥,因治療不及時而死去),賈璉之妻是王戲鳳,(王熙鳳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備受賈母喜愛,一直當家,從中獲得了不少好處,最后因為賈赦犯事,而被連累抄了家產(chǎn),落得是人才兩空,最后也是因積恨成病而死去,其靈柩隨賈母的一同南遷。)賈璉之女巧兒,從小就生病,在賈璉外出探望生病的父親時,邢夫人在其他人的勸說下想將其嫁給一個外地的藩王做為丫頭使喚,最后在平兒和王夫人的幫助下,為了躲避這門親事,將巧兒藏到了劉姥姥的村莊子。
王夫人是賈政之妻,為人溫和,做事也比較得體,生下的女兒和兒子大都沒有養(yǎng)大就夭折了。最后只剩下元春和寶玉,元春被晉封為元貴妃,為了迎接元貴妃回家探親,賈政特地命人修建了大觀園。之后賈家的.個女子就都搬進院子里了,更引出了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各種笑語。
寶玉之所以取名為寶玉,是因為生下時嘴里銜著一塊玉,王夫人因老來得子,對寶玉寵愛又加,賈母也是拿他當寶貝來待,真是捧在手心里怕涼著,含在嘴里怕化了。賈政見了也是打不得,罵不得啊。
再說一下園里的姑娘們,寶釵,黛玉,史姑娘還有惜春,探春等一些姑娘丫頭們,寶釵不僅知書達理,更是為人處事也都深得園里的姑娘們喜歡,最后因為王熙鳳的一計,使得她半輩子的青春就都浪費了啊。黛玉生的面孔恐怕是無人能及,也是滿腹詩書,惟一的一點就是從小多病,生的嬌嬌弱弱,而且心事比較重,這也使得她后來知道黛玉要和寶釵成婚的時候硬是這樣傷心死了。黛玉和寶玉從小一塊玩耍,兩人一直心投意合,最后寶玉也是沒有放下她啊。
探春遠嫁邊疆,惜春除了家,晴雯也因病死去,襲人嫁給了寶玉的好朋友,蔣公子。寶玉和賈蘭一同進京趕考,最后兩人分別中了舉人,最后圣上開恩,返還了賈家沒收的財產(chǎn)。
電視紅樓夢觀后感500字4
《紅樓夢》的電視劇改編歷程,翻開歷史長河的畫卷,早在1975年,出現(xiàn)了首部以中國四大名著一一《紅樓夢》為改編對象的電視連續(xù)劇。此劇由香港無線電視臺攝制,這部電視劇的主辦方包括由香港無線電視臺承制,其中林黛玉的扮演者是著名演員汪明荃,而伍衛(wèi)國則在劇中飾演賈寶玉一角。在這部電視連續(xù)劇播映兩年之后,香港佳視緊隨其后也拍攝了77年版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雖然香港地區(qū)較早的將《紅樓夢》搬上電視熒屏,但其主題始終圍繞著寶黛愛情展開,糾結(jié)于愛情悲劇的展現(xiàn)使其相較于以往《紅樓夢》的戲曲改編和電影改編而言,并沒有創(chuàng)新和突破之處。
對于名著本身所蘊含的深刻思想、文化精髓和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卻沒能得到展現(xiàn),終究使其難以成為一部高質(zhì)量并發(fā)人深省的藝術(shù)作品。并且對于以電視藝術(shù)這種長篇幅大容量的藝術(shù)展現(xiàn)媒介而言,既然動用了電視劇長篇敘事的影視特征,卻只局限于名著中關(guān)于愛情故事的展現(xiàn),未免使全劇顯得太過拖沓和松散,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電視藝術(shù)的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
1987年,大陸第一部《紅樓夢》電視連續(xù)劇由中央電視臺攝制并播出,此片一經(jīng)問世便獲得了巨大的反響,在其后相當長的時間里,87版《紅樓夢》所奠定的大陸最具影響力的紅樓影視作品的地位之牢固,使其沒有受到任何改編作品的威脅和影響。此劇由王扶林任導演一職,周蕾、周嶺、劉耕路擔當編劇。劇本改編的基本原則是忠于原著,80回以后的情節(jié)更是摒棄了高鸚續(xù)書的內(nèi)容,結(jié)合紅學研究、前80回中埋下的伏筆以及脂硯齋對紅樓夢的批注等內(nèi)容,對《紅樓夢》的故事結(jié)局進行了重新的論釋和劇本創(chuàng)作。該電視劇的'播出使《紅樓夢》得到了盛況空前的關(guān)注度,不夸張的說,許多當代觀眾是從這部電視劇才開始真正了解《紅樓夢》。該電視劇不再局限于寶黛愛情的主題,而是將其與賈府興衰一起作為兩條主線齊頭并進,更進一步的體現(xiàn)了小說蘊涵的反封建精神。
該電視劇成為紅樓影視改編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其所取得的藝術(shù)成就之高至今鮮有任何一部紅樓夢影視作品可以與之媲美。劇中描述的紅樓情節(jié)、塑造的人物形象一直為大家所津津樂道,其中由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和鄧婕飾演的王熙鳳,更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被網(wǎng)名評選為中國影視藝術(shù)史上無法超越的銀幕形象,可見其帶來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在87版上映十載后的1996年,一部長達73集篇幅的《紅樓夢》電視劇的誕生,使其至今依舊保持著《紅樓夢》影視作品篇幅之最的頭銜。臺灣華視為觀眾呈現(xiàn)的這篇巨幅之作,相比較36集版《紅樓夢》,不難發(fā)現(xiàn)73集版的主創(chuàng)人員力圖更全面的將《紅樓夢》的全景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其對原著的內(nèi)容和細節(jié)交待的也更為具體,對于即使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而言也會更易接受和理解。
電視紅樓夢觀后感500字5
第一次完整地看完了87版《紅樓夢》,四大名著之一的著作,即將奔三才完整看了一遍,還是改編的電視劇,不能不說是才疏學淺了,而且還沒怎么看懂。
雖說本書介紹是以賈寶玉與眾多姑娘的感情為線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而著(初中歷史課本介紹),但主要還是講述了賈家及眾姐妹的興衰。
感觸最深的莫過于王熙鳳的結(jié)局:“我也是做過仗勢欺人、草菅人命的事的,現(xiàn)在想要重新做人、再休壽命已經(jīng)沒有機會了”,臨死的她對劉姥姥說,曾經(jīng)囂張跋扈,能力出眾(以一己之力掌管賈府大小事宜,還主持秦可卿喪葬事宜),逼得丈夫連個廚子媳婦兒都稀罕得不行,為人圓滑,滿府的人對她都頗有不滿,卻能一直得到老太太的歡心。死后只得一張破席裹尸,被丟棄于冰天雪地的荒野之中,真可謂“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只算了卿卿性命”??蓢@!
其次,寶玉雖對黛玉用情至深,但是眼睛卻時常盯著別的姑娘,除了不喜歡考取功名外,也甚少跟別的兄弟玩耍,整天跟一堆美麗的姑娘們在一起,看著花朵一樣的各色姑娘,他的眼睛是放光的。他對姑娘們的愛,如同普通人的興趣愛好一樣,他不喜歡的劉姥姥一個關(guān)于“水靈的大姑娘”的故事讓他全神貫注,他只是喜歡,說他花心是有點過了的,可是他卻也是花心的,寶釧因為他投井、晴雯因為他被逼死、黛玉因為他損了命,寶釵因為他守了活寡。曾經(jīng)夢想“早點死了,眾姐妹的眼淚把我的尸體抬起來飄向遠方”,結(jié)果眼睜睜看著眾姐妹“死的死、散的散、有的外嫁、有的出家”,他的眼淚足可以淹死自己了??蓢@!
黛玉早早沒了雙親,寄住外婆家,大家本不把她當做外人,她卻常常覺得自己寄人籬下,自卑自憐,本就體弱,還經(jīng)常以淚洗面,終因心病過重而死。人吶,還是看開點好。
最冤枉的要數(shù)寶釵,她本來聰明伶俐、為人和氣大度,卻因為紈绔的哥哥丟了候選才人的名額,又因?qū)氂衲赣H及其他人等的干涉嫁給了一心只有黛玉的寶玉,成為賈府二奶奶后接替了已經(jīng)一團糟的賈府管家權(quán),奶奶的日子沒當幾天又受抄家之禍被連累,丈夫雖然僥幸撿回了一條命,心卻已死,連個殼都不肯留下,獨自流浪去了。多好的一個姑娘啊,就這樣沒了。
第一遍下來很多丫頭的名字沒記住,人物關(guān)系也很混亂,劇中靜態(tài)鏡頭非常多,演員演技也好,但是讀不懂其中意思,接下來要好好看看書了。
電視紅樓夢觀后感500字6
87版《紅樓夢》的經(jīng)典之處,對我說有三:音樂、服裝、眉目。
據(jù)說,87版的有一樣從來也沒有招過觀眾非議的就是音樂。音樂作詞是曹雪芹,自然是叫好的,而調(diào)與曲則是王立平。他作為曹的粉絲,“一朝入夢,終生不醒”,耗時四載有余,青燈黃卷,最終找尋千萬觀眾心中不老的音符??粗娨晞?,感受他從字里行間挖掘出的音樂,“滿腔惆悵,無限感慨”不禁油然而生。感片頭曲之一的《紅樓夢引子》、嘆晴雯的《晴雯歌》、唱顰兒才情的《葬花吟》等悠揚婉轉(zhuǎn)略帶凄涼的音律令人“沉醉不知歸路”。
“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薛寶釵。網(wǎng)傳87版薛寶釵的造型是原電視劇中公認的佳作,高貴、大氣、豐滿??措娨晞r,我也細細欣賞一番,確實設計很到位。印象里最為深刻的是“金蘭契互剖金蘭語”——黛玉犯病,寶釵探望并開解她,由此黛玉不再對寶釵心懷芥蒂,兩人成為知己。此處的黛玉不是尖酸刻薄,寶釵也不是世故圓滑,黛玉穿輕紅紗衫,寶釵著粉紅褙子,倆人穿著極為素雅嫻美,寶釵在我的眼中就真成了一朵蘭花,愈發(fā)顯得她柔美萬分。此外,這部劇的人物服裝造型與設計,是在沈從文、鄧云鄉(xiāng)等名家的指導之下確定的,不得不說大師的偉大和用心之妙呀!
“托意眉間黛,申心口上朱?!?7版中很具特色的是演員的眉目鏡頭很多,而且很長。高中時候,我覺得這鏡頭停頓這么長未免太夸張了,有矯柔作態(tài)、故作周章的嫌疑?,F(xiàn)今看來,卻覺得是點睛之作。就如書中寶玉的多情、傷感、傻氣、調(diào)皮、溫柔與瘋癲在這版電視劇中得到了栩栩如生的演繹。雖說,我一開始確實無法對這版演員的寬下巴娃娃臉入眼,但是他演繹的眉目傳情尤為我青睞。初見黛玉的似曾相識、在賈母懷中撒嬌之態(tài)、首識寶琴的贊許之意、悄探晴雯的悲慟之情等,在這眉目之間表達的甚是微妙,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