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生作文 > 觀后感 > 觀后感范文 > 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10篇

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10篇

舒洪4061 分享 時間:

雨花臺烈士陵園,位于南京市雨花臺區(qū)雨花臺丘陵中崗,是新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紀念性陵園,國家首批4a級旅游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關(guān)于一些雨花臺烈士陵園個人觀后感10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

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1

雨花臺烈士陵園位于江蘇省南京市中華門南約500米。陵園以自然山林與名勝古跡為依托,綿延數(shù)里。這里山丘疊繞,松柏高聳。沿路灌木成林,綠茵如氈。自1927~1949年,約有10萬革命志士殉難于此。20__年5月1日,我們《今日家教》小記者下江南采訪團來到這里,緬懷用熱血和生命造就美好河山的烈士英雄。

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雕像。一個共產(chǎn)黨人,年輕而英俊,強健而魁梧。身上卻衣衫襤褸,傷痕累累,雙腕還帶著被掙斷的沉重鐵鏈。那緊握的雙拳,那緊閉的雙唇,那憤怒的眼神,仿佛正怒視著兇惡的劊子手。

巴金在散文《日》中寫道:為了追求光和熱,人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的死。這些偉大的革命先烈,正是懷著這樣一種信念,為了新中國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用血肉筑成了我們新的長城!作為和平年代的新一代,我們應(yīng)當了解新中國的來之不易,并繼承革命前輩遺志,努力把我們的祖國建設(shè)的更美好!

在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在革命烈士的注視下,我們莊嚴的宣誓:“……緬懷先烈,牢記傳統(tǒng);不畏艱苦,努力拼搏,踏實做人;為青春的理想而努力拼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fā)展努力奮斗!”

當我走出陵園,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再次擁入在祖國的懷抱之中,我感覺我的心已移植入這塊神圣的凈土,接受這場靈魂的洗禮!

我愛我的祖國!祖國在我心中!

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2

八月二十日下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位于南京中華門外的雨花臺烈士陵園參觀。這里有很多讓人震撼的建筑群,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從正門進入,一進門,就看見有條寬闊的水泥路。路的兩邊種滿了蒼松翠柏,路的盡頭莊嚴地矗立著一組群雕,它由黨的工作者、知識分子、工人、農(nóng)民、戰(zhàn)士、學生等九位烈士的形象組成,他們充滿了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赐曛?,這九位烈士的形象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再也忘不了了。

繞過莊嚴地烈士群雕,我們又來到了高大雄偉的.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前,這個紀念碑高42。3米,碑體為方形,寬7米,厚5米。正面鐫刻著鄧小平爺爺親手書寫的“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八個金燦燦的大字。碑前立有一個烈士銅像,銅像高5。5米,題為“寧死不屈”。烈士銅像前地地上點著一盞長明燈,燈里的火種采集于泰山之巔,寓意烈士們的生命重如泰山,象征烈士精神“薪火相傳,代代不息”??粗切苄艿幕鹧?,我仿佛又見到了那些大義凜然的烈士們。

紀念碑的正對面是雄偉的烈士紀念館,一進入館內(nèi),映入眼簾的就是惲代英的銅像。惲代英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從小就很好學,他很早就參加了革命,卻在1931年犧牲了,那年他才36歲。再往里走,我又看了鄧中夏、羅登賢等革命烈士的生平介紹,我很感動。

參觀完后,媽媽給我買了四塊雨花石,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那塊紅色的,這塊雨花石紅紅的,上面有一條條淡淡的花紋,有一個小角上是淡黃色的,透過這里差不多可以看清東西,可好看了。

今天的參觀過程讓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做貢獻。

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3

一天,我來到了南京的雨花臺烈士陵園,這里安靜、肅穆。

一入園,一眼望見高高的烈士紀念碑,上面雕刻著很多的革命烈士像,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小的、有農(nóng)民、有學生,有的握緊拳頭,有的向正前方凝望著,一群群白鴿在這里飛來飛去。

繼續(xù)向里走,有知名烈士紀念館,例如鄧中夏、羅登賢,在這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yōu)榱诵麄鞲锩孛芙⒌叵掠∷S的故事。

雨花臺烈士陵園埋葬了十萬余名烈士,這些烈士在這里英勇就義,長眠于此,我們應(yīng)該永遠緬懷他們,感謝先烈們,是他們用生命換來和平的生活。我們想要一個完全沒有戰(zhàn)爭和武器的星球,我們要除掉全部疾病和破壞,實現(xiàn)全人類的和平,以告慰烈士的亡靈。

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4

去南京期間,在朋友的熱情邀請下,瞻仰了雨花臺烈士陵園,實在是很受教育,不虛此行。

南京雨花臺原本是江南著名的風景區(qū),明清時代被列入“金陵十八景”。然而從1927年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政變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這里成為國民黨屠殺共產(chǎn)黨人及愛國志士的主刑場。這二十二年中,約有近十萬的共產(chǎn)黨人、工人、農(nóng)民、知識分子等革命的志士、愛國人士在此被殺害,壯烈犧牲,這里撒滿了烈士們的鮮血。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屆第二次人民代表會議作出建設(shè)雨花臺烈士陵園的決議。雨花臺開始全面綠化造林、修建道路的工作。1950年建起了奠基紀念碑,在烈士殉難處建立了紀念性標志。1984年4月破土興建雨花臺烈士紀念館,1988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據(jù)說以前雨花臺烈士陵園也是收門票的,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免費開放,供群眾緬懷為國捐軀的烈士們。雨花臺的建筑古樸典雅,簡潔莊重,具有民族風格,

走進白色花崗巖墻面的雨花臺紀念館,展廳陳列的烈士大多非常年輕,犧牲時平均年齡不足30歲,有些還沒有結(jié)婚甚至沒有戀愛過,年齡最小的烈士是年僅16歲的袁咨桐,他在臨刑前一天,在一張自己的照片背面寫下了“永別人世”的絕筆,這張斑駁的相片如今陳列在展館里。170位烈士中,約有60%受過良好教育,從介紹和留下來的照片看家境優(yōu)越,很多都是名牌大學畢業(yè):著名工人運動領(lǐng)袖鄧中夏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許包野烈士曾留德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施滉烈士當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獲得碩士學位。英名榜上有2401位烈士,還有許許多多不知名的烈士們長眠在這里 。

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5

雨花臺烈士陵園,位于南京中華門外雨花臺,是新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紀念性陵園。烈士就義群雕、紀念觀和紀念碑是主要紀念性建筑。整個陵園蒼松似海、翠竹成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區(qū)。

進入風景區(qū),我們首先來到莊嚴的革命烈士雕像前,在烈士們的注視下,我們凝視黨旗在紀念碑前莊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擁護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wù),執(zhí)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共同表達對黨的事業(yè)的無比忠誠和對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的無限緬懷。

通過參觀,我們了解到,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后,把雨花臺變?yōu)橥罋⒐伯a(chǎn)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鄧中夏、惲代英、羅登閑等無數(shù)優(yōu)秀的中華兒女在雨花臺被殺害。自1927年——1949年,約有10萬革命烈士殉難于此。

在烈士紀念館,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聽取了革命烈士的先進事跡,并觀看了館內(nèi)陳列的烈士遺物、珍貴圖片和文獻資料,心靈經(jīng)受著巨大的震撼。這些偉大的革命先烈們,就義的時候還是那么的年輕,在國難當頭的時候卻能夠義無反顧地英勇前行。在奉獻自己的生命時,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恪守共產(chǎn)黨人的氣節(jié),一心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鞠躬盡瘁。照片上他們的稚嫩卻又充滿堅毅的神情,一直烙印在我們的心底。

紀念館外,是優(yōu)雅的烈士陵園風景區(qū)。也許風景秀麗,也許氣候宜人,但在這塊埋葬著無數(shù)先烈的土地上,我們步履蹣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黑暗統(tǒng)治的腥風血雨中,先烈們表現(xiàn)出了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和信念,這正是我們今天要弘揚的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他們?yōu)榱斯伯a(chǎn)主義事業(yè)的獻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們始終要樹立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yōu)榱嗣褡褰夥攀聵I(yè),頂住各種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正是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的革命遺志和遠大理想。作為一名領(lǐng)導干部,我們要用先烈的精神激勵自己,鞭策自己,努力提高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zhì),一切從我做起,從本職做起,腳踏實地,勤奮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為社會主義事業(yè)貢獻力量,為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

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6

我們五(6)班的6位同學組織起了“雛鷹假日小隊”準備出發(fā)前往“雨花臺烈士陵園”參觀。

說到雨花臺,我們自然會不約而同的想到那些曾經(jīng)在戰(zhàn)場上披淋彈雨中壯烈犧牲的戰(zhàn)士們。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國共產(chǎn)黨依靠和發(fā)動工農(nóng)群眾,與合作,掀起了反帝封建的大革命。而在這同時也有許多的戰(zhàn)士們?yōu)榇藸奚?,如中國工人運動的杰出領(lǐng)袖鄧中夏、東北抗聯(lián)的創(chuàng)始人羅登賢、陳景星、史硯芬……但最令我難忘的還是中國青年熱最熱愛的領(lǐng)袖:惲代英。惲代英出生于湖北武昌,1930年5月在上海被捕,1931年2月來南京,4月犧牲,而那時他年僅36歲。雖然只有36年,但他的36年是不平凡的,是偉大的,是有意義和價值的。

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當選中央委員,1929年任中共中央組織部秘書長,1930年任中共滬中、滬東區(qū)委書記。在參觀的過程中,我也看到了惲代英曾今寫過的一段話,而這段話任然讓我記憶由心,他是這樣寫的:“國不可不救,他人不去救,則為靠我自己。他人不能不救,則為靠我自己。他人不靠真心救,則為靠我自己。自己要不是真心救,就是亡國奴的本性了!”看完這段話后,讓我深有感悟。而從這段話中,也可以看出惲代英是一位愛國愛民的烈士,而這種難而可貴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心在沸,心在燒,在這恐怖的夜里,他死了!他死了!在這白色恐怖的夜里,我們的小同志,槍殺的,子彈丟進他的胸膛,躺下了——小小的'身子,草地上,留著一片鮮紅的血!”多好的詩呀!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能反映出一個個烈士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死亡對他們的不公平。每個烈士們都走在死亡的邊緣,但他們卻抱著一顆很好的心態(tài)?!熬退闶撬溃惨赖霉鈽s”這是當時烈士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棟梁,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當年一個個戰(zhàn)士們壯烈犧牲的痛苦之上的,我們應(yīng)該把握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以后,回報社會,回報祖國。為了讓讓祖國的明天一片光明,加油,加油,加油!

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7

“五一”期間,恰逢兒子十四周歲生日,舉家去了歷史文化古都——南京,同時給他一個別樣的“生日禮物”——參觀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從中,讓他明白應(yīng)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是多么幸福與自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少年強則中國強,他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一次紅色之旅等于給少年時期的他上堂生動的歷史課。

南京雨花臺,不僅自古以來就是兵家角逐之地,許多著名戰(zhàn)役發(fā)生在雨花臺及其周邊,而且還是一處融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名勝之地,歷朝歷代許許多多文人墨客流連于此。

雨花臺的英烈中,有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重要領(lǐng)導人惲代英、鄧中夏、羅登賢;有與共產(chǎn)黨人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的左派領(lǐng)袖鄧演達;既有擔任要職的中共領(lǐng)導干部,也有普通共產(chǎn)黨員和革命志士。這些先烈們無論環(huán)境如何險惡,敵人如何兇殘,他們對革命的前途始終充滿必勝的信念,不為金錢所誘、不為甜言所惑、不為官位所動、不為酷刑所屈。他們,決不用信念、黨性、人格和氣節(jié)換取生的希望和榮華富貴;在獄中、法庭內(nèi)和刑場上,都凜然不可犯;對為之奮斗的真理始終忠誠堅貞,矢志不渝,用鮮血和生命譜寫出了一曲曲壯烈的篇章。英烈雖逝,但他們?yōu)檎胬砗驼x事業(yè)獻身的氣概卻光耀千秋、永世長存?!扒嗌接行衣裰夜恰保昊ㄅ_的盛名和光榮,永遠與革命先烈的不朽精神永存。

在這塊埋葬著無數(shù)先烈的土地上,我們步履蹣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細雨還在淅淅瀝瀝下著,煙雨籠罩下的雨花臺愈發(fā)顯得莊嚴、肅穆,仿佛被英雄精神感動,在訴說著一段段難忘的歷史。如今,生活似乎一如既往的平實,可我們?nèi)詴远ǖ卣f:“我們也有著不輸于前輩的愛國熱情和報國信心?!币晃粋ト苏f過:“忘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叛!”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牢記使命,不忘歷史、不忘恥辱、不忘艱辛、不忘苦難,更不會忘記革命先輩們?yōu)榻⑿轮袊冻龅乃醒c淚。當沐浴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感到自己再次擁入偉大祖國的懷抱之中,感覺心靈也已植入這片神圣大地,接受一場靈魂的洗禮。祖國在心中!

十四歲的兒子一直用心聆聽解說員的講解,也似乎明白了我們此行的真正意義。臨走時,他用自己平時節(jié)約下的零花錢買下了雨花臺革命烈士事跡介紹,有《雨花忠魂》、《南京英烈》、《永遠的豐碑》、《鐵窗歲月》等,對他來說這將是非同尋常的一個假期,也是一個意義深遠的生日。

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8

利用星期二的下午時間,我們學校組織大家參觀了南京著名的雨花臺烈士陵園。

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都知道:1927年以后,雨花臺淪為國民黨統(tǒng)治者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決定在此興建烈士陵園。

從陵園北大門步入園內(nèi),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巨型烈士雕塑群像。它也是雨花臺烈士陵園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它就坐落在主峰南面的任家山上,這些群像是由179塊花崗石拼裝而成,像高10.3米,寬14.3米,重達1300多噸。我仔細地數(shù)了一下,這組群像共塑造了9位烈士的光輝形象。雕像周圍松柏常青,象征著革命烈士的忠魂永垂不朽。

在雨花臺共有三處烈士殉難處,這里是北殉難處,也是1927年至1937年國共十年內(nèi)戰(zhàn)時期殺害的烈士最集中的地方。

在雨花臺烈士陵園中主要的建筑物是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和忠魂亭還有雨花臺烈士群雕。雨花臺烈士紀念碑的館名都是由鄧小平同志題寫的,紀念碑上有一個以“寧死不屈"為主題的青銅圓雕?,F(xiàn)在這個紀念碑已有29年之久。上面的碑文都是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撰寫、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書寫的。

忠魂亭由南京市30萬共產(chǎn)黨員交納特殊黨費興建。該建筑由"忠魂亭"、"忠魂廣場"、《思源曲》水池、《忠魂頌》浮雕四部分組成,于1996年7月1日竣工。"忠魂亭"由江澤民題寫亭名。西面亭裙刻有南京市30萬共產(chǎn)黨員捐資興建的標識。

我們參觀雨花臺烈士陵園,并不是去走馬觀花的。正如當今頌歌無盡的新中國一樣,我們要珍惜這用革命烈士鮮血換來的江山,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從歷史與現(xiàn)實的對比中,讓我們更清醒,從而明智。讀讀歷史,看看現(xiàn)實。

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9

10月17日團委組織我們大一團支書參觀雨花臺烈士陵園烈士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

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位于南郊一座小山崗上,崗上風景秀麗,松柏蔥郁。就是這么一處風景絕佳的地方,在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卻成了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先后有近10萬革命先烈在此慘遭殺害。新中國成立后,為緬懷先烈英靈,在雨花臺上建造了這座烈士陵園。陵園以自然山林與名勝古跡為依托,綿延數(shù)里。這里山丘疊繞,松柏高聳,沿路灌木成林,綠茵如氈。山上紅土遍布,卵石盡顯。

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大雄偉的烈士群雕。抬頭望去,那視死如歸的眼神,寧死不屈的氣概,實在是泣鬼神憾天地,魂蓋蒼穹啊!它是雨花臺烈士陵園的標志。建于1979年,高10.03米,寬14.2米,厚5.6米,由179塊花崗巖拼裝而成,總重量約1300噸,是目前我國同類題材花崗巖雕塑之最。它主題突出,層次分明,上實下虛。大家請看:那戴著鐐銬、蔑視敵人的工人;橫眉冷對的知識分子;怒目圓睜的農(nóng)民;臨危不懼的女干部;咬緊牙、抿著嘴的小報童;身陷囹圄、充滿勝利希望的女學生;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九位先烈在就義前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光輝形象。

進到烈士紀念館內(nèi),正門上有鄧小平親筆題寫的“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橫額的上方用花崗巖雕鑿出日月同輝的圖案,象征烈士精神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墻壁上掛滿了烈士的照片以及他們的英雄事跡。玻璃柜里陳列著他們的遺物。不難聯(lián)想當年的腥風血雨:清晨,空曠的中華門外大街上傳來沉重腳鏈的撞擊聲。全副武裝的敵人露出猙獰的面容,押著一列共產(chǎn)黨人,他們衣裳襤褸,傷痕累累。他們的腳下流淌著斑斑鮮血:“帶鐐長街行,告別眾鄉(xiāng)親。殺了我一個,自有后來人……”這悲壯的歌聲響徹黎明前的夜空。這些年輕的共產(chǎn)黨人面對死亡,長嘯當歌,一身正氣,威壓敵頑。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紀念館外,是優(yōu)雅的烈士陵園風景區(qū)。也許風景秀麗,也許氣候宜人,但在這塊埋葬著無數(shù)先烈的土地上,我們始終步履蹣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黑暗統(tǒng)治的腥風血雨中,先烈們表現(xiàn)出了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和信念,這正是我們今天要弘揚的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他們?yōu)榱斯伯a(chǎn)主義事業(yè)的獻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們始終要樹立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yōu)榱嗣褡褰夥攀聵I(yè),頂住各種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正是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的革命遺志和遠大理想。

可如今,仰望藍天白云,俯瞰蔥蔥山林,生活似乎一如既往的平實,相對和平的時代,已經(jīng)不需要我們實踐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壯志,不得不承認,新一代的我們存在著一些弊病與缺點,也遭受著長輩的質(zhì)疑,可我們一定會堅定的說,我們也有著不輸于前輩的愛國熱情和報國信心,一位偉人說過:忘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只是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牢牢緊記。不忘歷史,不忘恥辱,不忘艱辛,不忘苦難,更不會忘了革命先輩們?yōu)榻⑿轮袊冻龅乃醒c淚。

作為青年人,很多人不忘主動肩負起革命與社會的責任,一批批的青年人主動積極的加入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曾經(jīng)在電視上看見的場景始終忘卻不了,所有人莊嚴地舉起右手,向黨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擁護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wù),執(zhí)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本o緊握住的右拳,堅定不移的深刻表情,難掩他們的激動心情,也昭示著我們新一代人對祖國的忠誠于崇拜。

當我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再次擁入偉大祖國的懷抱之中時,我感覺心中已植入這塊神圣的凈土,接受了這場靈魂的洗禮。祖國在我心中!

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10

10月17日團委組織我們大一團支書參觀雨花臺烈士陵園烈士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

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位于南郊一座小山崗上,崗上風景秀麗,松柏蔥郁。就是這么一處風景絕佳的地方,在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卻成了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先后有近10萬革命先烈在此慘遭殺害。新中國成立后,為緬懷先烈英靈,在雨花臺上建造了這座烈士陵園。陵園以自然山林與名勝古跡為依托,綿延數(shù)里。這里山丘疊繞,松柏高聳,沿路灌木成林,綠茵如氈。山上紅土遍布,卵石盡顯。

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大雄偉的烈士群雕。抬頭望去,那視死如歸的眼神,寧死不屈的氣概,實在是泣鬼神憾天地,魂蓋蒼穹啊!它是雨花臺烈士陵園的標志。建于1979年,高10.03米,寬14.2米,厚5.6米,由179塊花崗巖拼裝而成,總重量約1300噸,是目前我國同類題材花崗巖雕塑之最。它主題突出,層次分明,上實下虛。大家請看:那戴著鐐銬、蔑視敵人的工人;橫眉冷對的知識分子;怒目圓睜的農(nóng)民;臨危不懼的女干部;咬緊牙、抿著嘴的小報童;身陷囹圄、充滿勝利希望的女學生;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九位先烈在就義前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光輝形象。

進到烈士紀念館內(nèi),正門上有鄧小平親筆題寫的“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橫額的上方用花崗巖雕鑿出日月同輝的圖案,象征烈士精神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墻壁上掛滿了烈士的照片以及他們的英雄事跡。玻璃柜里陳列著他們的遺物。不難聯(lián)想當年的腥風血雨:清晨,空曠的中華門外大街上傳來沉重腳鏈的撞擊聲。全副武裝的敵人露出猙獰的面容,押著一列共產(chǎn)黨人,他們衣裳襤褸,傷痕累累。他們的腳下流淌著斑斑鮮血:“帶鐐長街行,告別眾鄉(xiāng)親。殺了我一個,自有后來人……”這悲壯的歌聲響徹黎明前的夜空。這些年輕的共產(chǎn)黨人面對死亡,長嘯當歌,一身正氣,威壓敵頑。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紀念館外,是優(yōu)雅的烈士陵園風景區(qū)。也許風景秀麗,也許氣候宜人,但在這塊埋葬著無數(shù)先烈的土地上,我們始終步履蹣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黑暗統(tǒng)治的腥風血雨中,先烈們表現(xiàn)出了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和信念,這正是我們今天要弘揚的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他們?yōu)榱斯伯a(chǎn)主義事業(yè)的獻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們始終要樹立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yōu)榱嗣褡褰夥攀聵I(yè),頂住各種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正是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的革命遺志和遠大理想。

可如今,仰望藍天白云,俯瞰蔥蔥山林,生活似乎一如既往的平實,相對和平的時代,已經(jīng)不需要我們實踐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壯志,不得不承認,新一代的我們存在著一些弊病與缺點,也遭受著長輩的質(zhì)疑,可我們一定會堅定的說,我們也有著不輸于前輩的愛國熱情和報國信心,一位偉人說過:忘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只是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牢牢緊記。不忘歷史,不忘恥辱,不忘艱辛,不忘苦難,更不會忘了革命先輩們?yōu)榻⑿轮袊冻龅乃醒c淚。

作為青年人,很多人不忘主動肩負起革命與社會的責任,一批批的青年人主動積極的加入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曾經(jīng)在電視上看見的場景始終忘卻不了,所有人莊嚴地舉起右手,向黨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擁護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wù),執(zhí)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本o緊握住的右拳,堅定不移的深刻表情,難掩他們的激動心情,也昭示著我們新一代人對祖國的忠誠于崇拜。

當我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再次擁入偉大祖國的懷抱之中時,我感覺心中已植入這塊神圣的凈土,接受了這場靈魂的洗禮。祖國在我心中!

在新中國成立__周年,獻上我們青年人最真誠的祝福。

616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