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偉人錢學森觀后感范文1500字三篇
為了學習優(yōu)秀黨員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更是為了緬懷這位享譽海內外為中國軍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西壩河第三小學黨支部組織本校全體黨員、積極分子觀看了電影《錢學森》。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觀看偉人錢學森觀后感1500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觀看偉人錢學森觀后感1500字<一>
錢學森是我國導彈、火箭以及航天事業(yè)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人們心目中的科學圣人,他的身上有著豐厚的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他的奉獻精神,他的民族氣節(jié),他的堅強毅力,他的艱苦樸素,他對父母師長的繾綣情懷,他對愛情的忠貞不渝,有力地顯示了他的品格、情操,無不令人景仰。但其中給我最突出印象和強烈感動,是其愛國主義者的情懷。作為愛國主義典范的錢學森,愛國主義是貫穿他整個生命的主旋律,當他身在異國、羈縻難歸時,在美國法庭上以黃鐘大呂般的恢宏聲音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熱血只圖報國。我的根在中國。他在經歷了長達五年的囚禁,終于踏上了祖國的熱土后,他顧不上洗去一路的風塵就投身到了新中國的科技建設中,這位享有國際威望的大科學家,以一個普通的科學工作者的姿態(tài),穿行在風沙彌漫的西北荒漠,成功研發(fā)了兩彈一星,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的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錢學森的業(yè)績對于我一個從事農業(yè)研究的研究生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但從他身上使我對愛國這兩個字的理解由模糊變得逐漸清晰,愛國,就是要把祖國放在心間,以祖國利益至上;愛國,就是要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奮發(fā)向上,為我們的祖國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愛國不僅是一種心情,在落實為實際行動的過程中更需要一種堅定的信念。錢學森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幾十年來,他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信仰、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對祖國和人民無限忠誠,始終把愛祖國、愛人民作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覺把個人志向與民族振興緊緊聯系在一起,為祖國強盛和人民幸福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不論遇到多少艱難困苦,都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在研發(fā)兩彈一星的過程中,條件非常艱苦,可以說是一窮二白,國家又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和_的天災人禍,但他始終臥薪嘗膽、勵精圖治,為新中國軍事科學技術發(fā)展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我也從一次次的嘗試中明白了堅定就是一種信念,在動搖時鼓勵自己堅持下去?,F在,從錢學森的故事里我更體會出堅定這個詞語的新解:執(zhí)著地做事、為民族做事、為祖國做事!
有了愛國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如何將它轉換成生產力呢?《錢學森》向我們展示了一位科學家的創(chuàng)新的力量。錢學森28歲時就與導師一起完成卡門錢近似公式,創(chuàng)立火箭與航空領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開創(chuàng)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兩門學科,不僅為中國人的科學創(chuàng)造留下閃光足跡,對人類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也作出重要貢獻?;蛟S緣于此,時任美國海軍副部長的金貝爾就認定,錢學森在任何情況下都抵得上35個師的兵力!這就是科學的力量和科學家的價值。進入21世紀的今天,一個國家和民族真正實現崛起,主要表現在文明創(chuàng)造,反映在科技發(fā)展上。一個偉大的民族只有為人類文明提供了大量創(chuàng)新成果,方可證明自己、成就自己。所以,正在崛起的當代中國,弘揚錢學森的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對于引領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走向極其重要。而對于我們普普通通的一員,我們也需要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任何事情,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有發(fā)展,才能更好的為國家和人民服務。
錢學森回到祖國后,也為祖國創(chuàng)造了許多了許多東西,最偉大的是導彈和原子彈結合起來融為一體。錢學森知道這是一件非常難完成的。在做之前他向毛主席和周總理保證在8年之內完成這項工程。
錢學森的創(chuàng)作開始了,剛開始一項很順利,后來在東風2號中失敗了。全軍都想放棄,但是被錢學森的一句話給振作起來了:失敗了,我們可以再來。最后在錢學森的鼓勵下成功發(fā)射了東風2號全軍都高興得不得了。從此,錢學森在中國成了有名的高級人物。
再回去的路上,我想:錢學森真是勇敢,他為了回到自己的祖國不惜一切代價,最終回到了中國,他這種精神值得全民族人學習。
作為一個從事農業(yè)研究的研究生,我感到是很光榮的,能為中國最廣大的農民做一點事,是我一生最大的理想與追求。
觀看偉人錢學森觀后感1500字<二>
4月13日,我和朝陽區(qū)各校的許多黨員、積極分子一起到紫光電影城觀看電影《錢學森》。在錢學森的身上,讓我們看到了當代一個真正大寫的中國人。常言說,人到無求品自高。錢學森在金錢、名譽、地位上的淡定、低調、無求,恰恰證明了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潛心研究、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他一生的真實寫照: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chuàng)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赐觌娪?,愛國、淡漠名利和無私的奉獻,這些詞至今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電影《錢學森》是從講述從錢學森歸國受阻、在美國遭受盡迫害開始的。其中貫穿著新中國領導人營救錢學森,他歷盡千辛回到祖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兩彈一星偉大事業(yè)中的一個有一個感人故事。以前,在我的心目中,因為兩彈一星事業(yè)的神秘性,錢學森的形象是高大的,宏偉的,近乎神的;而觀看完這部影片后,我看到的卻是有血有肉的錢學森人物形象,他儒雅,安靜,淡然,無私,坦蕩。更重要的是,是他完美的詮釋了愛國、奉獻兩個詞的深刻含義。
影片中的錢學森的生活狀態(tài)呈現色彩鮮明的對比:回國前,由于錢學森對美國高科技軍事科研的貢獻和學術地位,一家人生活過的非常優(yōu)越,設備一流的實驗室,漂亮的別墅,汽車他家里的社交聚會,美國軍、政、商界人士均為座上常客,回國后的錢學森,除了一身樸素的軍裝,就是身著藍色中山裝,與普通工作人員毫無二致,他住的房子簡單窄小,和美國的生活環(huán)境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什么是愛國主義?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愛國主義!放棄步步高升的事業(yè)、放棄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從一窮二白開始,踐行祖國強大的夢想,這才是拳拳的赤子之心,這才是報效國家的有力證明。
作為中國航天科技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錢學森創(chuàng)造過無數輝煌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強大。 與他的輝煌成就相媲美的,是他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他在逝期間,美國方面也曾多次邀請他訪美,甚至提出,只要他來,就授予他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稱號。但是,他都拒絕了。錢學森說:如果中國人民說我錢學森為國家、民族做了點事,那就是最高的獎賞。我不稀罕那些外國榮譽頭銜!金錢、名譽、地位,在錢學森這里,沒有生存的市場。感動中國2007年人物評選推選委員陳章良在推薦錢學森的時候這樣說:他不僅以自己嚴謹和勤奮的科學態(tài)度在航天領域為人類的進步作出卓越的貢獻,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態(tài)度詮釋了一個科學家的人格本質。
反觀時下,一些人在社會上有了一些影響、在教學科研上取得一些成績、在政治上獲得一些榮譽后,便開始大肆炒作起來,便開始浮躁起來,開始不知天高地厚起來。
我們知道,腐敗不是憑空產生的,任何東西都有他滋生的土壤。目前腐敗現象的高發(fā),直接原因是缺乏對權力的制衡,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社會轉型中公民意識的缺位。正是大家對公共生活的漠不關心為腐敗提供了滋生的溫床。就貪腐者的內心來講,他們都抱有一種投機心理,但是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跳梁小丑永遠只可能一段時間得到利益,而歷史會還以他本來面目。
觀看影片《錢學森》對我來說是精神的洗禮,作為一名有著十多年黨齡的黨員,我深深的被錢老的愛國情懷,淡泊名利的精神所感動,從中獲得了真真實實的精神力量。
對照錢學森的品格和作風,自己感到臉紅。剛剛取得一些教學上的成績,就想著該如何慶祝;剛剛有了一些學生和老師們的認可就沾沾自喜我要像錢老那樣,永遠把祖國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永遠與腳踏實地的作風為伍,永遠與平等低調的品格為伴,用實際行動爭做思想優(yōu)、學習優(yōu)、業(yè)務優(yōu)的幸福三優(yōu)好黨員,用錢學森的品格和作風激勵著自己無畏前行。
觀看偉人錢學森觀后感1500字<三>
錢學森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我們熟悉他,是因為只要一提到他的名字,所有人都會很自然的脫口而出兩彈一星元勛但是對于錢學森同志的生平事跡,我們所了解的也僅僅只有這些,通過觀看電影《錢學森》,我們仿佛穿越了歷史,回到了那個紅色的年代,看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受到美國政府迫害,遭到軟禁,失去自由。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不惜釋放11名美軍高級將領作為交換,終于沖破種.種阻力回到了祖國。歸國后,他潛心研制導彈,在生產技術落后,缺乏專業(yè)人員,蘇聯撤回專家,三年自然災害等的重重困難阻撓下,他已然沒有動搖自己的信念,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fā)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我的事業(yè)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影片中曾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讓我印象深刻;當錢學森的導師想極力挽留他留在美國時,他對他的導師說道抱歉,我在來美國之前曾經下定決心,學成后歸國,報效自己的祖國。這樣堅定的信心,讓他無論是在美國方面的強行軟禁還是不擇手段的極力挽留下都沒有動搖。他沒有留戀美國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沒有依賴美國先進的科學研究條件,毅然決然的選擇回到祖國,當美方科學家好心提醒他中國沒有航天科學時,他依然淡然一笑道我愿意以一切形式報效我的祖國,哪怕是種蘋果。想想看,如今,多少人以能在國外工作發(fā)展為榮,多少人將定居海外視為自己的遠大理想,然而在那樣一個年代,錢學森在年輕時就憑著自己出眾的才華幾乎擁有了別人所夢寐以求的一切,但是他卻渴望能夠回到祖國,回到那時還物資貧乏,科技落后的祖國,愿為祖國的發(fā)展付出自己的全部,這樣的精神,無論是在那個時代,都閃耀著一種永不退色的光彩,它鼓舞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克服重重困難,向著同一個目標奮斗。
影片結束時,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傳奇的一生所帶給我們的感動與震撼仍然在心中涌動著,回蕩著,我想在每一個觀看完電影,走出影院的人的心中,錢學森已經并不只是兩彈一星元勛他是一名才華享譽世界的科學家,是一個有著崇高理想和愛國情懷的中國人,更是一名愿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全部的優(yōu)秀共產黨人。在看完這部電影后,我又在網上查閱了有關錢學森同志的生平事跡的相關資料,在查閱中更深入的了解了他的事跡,對他的敬仰也隨之加深,在這些資料中我發(fā)現,錢學森同志在晚年任然關注這中國的教育事業(yè),在溫家寶總理探望時,病榻上的錢學森也不忘提出中國教育的弊端,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fā)展起來, 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yǎng)科學技術發(fā)明創(chuàng)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他說,想到中國長遠發(fā)展的事情,我憂慮的就是這一點。我想,其實不止是科學技術方面人才,其它方面的人才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現在的教學制度重視學生全面發(fā)展,但大多數學校把全面發(fā)展視為學科成績的全面提升,本應該是學生的興趣所在,卻變成了更多的課業(yè)壓力,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中丟掉了自己的興趣,又對學習學科知識失去了興趣,這樣死記硬背的教育方法雖然能夠提高成績,但實際上學生并沒有得到有意義學習,學習到的知識只是為了考試,考試過后就會遺忘,這樣的學習并不能稱得上全面發(fā)展。
錢老說:現在的學生對知識沒有興趣,老師教到什么程度,學生學到什么程度,這樣的教育是不行的,教材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教師。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們要根據各年級個班學生的學習特點安排相應的教學計劃,要深入的了解當代學生的心里,將他們感興趣的事物融入教學過程,讓學生對課程按興趣,有學習新知識的渴望,作為教師,應當在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對學生多進行啟發(fā)誘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并將終身學習的理念貫穿教育始終,使學生在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后有能力學習更多自己需要的、感興趣的知識。
身為一名黨員,在觀看過《錢學森》后,我被錢學森同志深厚的愛國情懷所感動,身為一名教師,我更是感到我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我將向所有優(yōu)秀的共產黨人學習,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我將向所有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學習,進我所能,教好每一名學生。
當我翻閱關于錢學森同志的相關資料時被一條相關新聞所震驚,2010年7月,力學所懷柔試驗基地遭持續(xù)暴力拆毀。聲明中稱,該試驗基地是錢學森先生回國后親自選址和創(chuàng)建的,是我國第一個火箭研究與試驗基地,初步統(tǒng)計直接損失高達1700余萬元。但是目前無任何一方站出來承認是強拆方。看到這條新聞時,心中說不出的悲憤與惋惜油然而生,正是這樣一個多少人傾注畢生心血的地方,見證了兩彈一星研發(fā)的地方,竟然在錢學森同志離開我們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便在無知者的手中化為廢墟,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一個民族的悲劇。
時光流逝,時代的舞臺上不斷上演著新的故事,一些偉大的人物和他們的事跡離我們越來越遙遠,有些甚至被遺忘,但他們?yōu)閲野l(fā)展所做出的貢獻,卻留給了我們一代有一代,我們不應忘記他們,因為他們的精神鼓舞著我們不斷前進,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將他們的思想傳承下去,通過我們的努力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篇章!
觀看偉人錢學森觀后感1500字相關文章:
8.電影錢學森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