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海上鋼琴師》電影優(yōu)秀觀后感作文
觀《海上鋼琴師》電影優(yōu)秀觀后感作文5篇
《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托納托雷執(zhí)導(dǎo),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里主演的劇情片,于1998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觀《海上鋼琴師》電影優(yōu)秀觀后感作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觀《海上鋼琴師》電影優(yōu)秀觀后感作文1
一個人,沒有父母,沒有名字,沒有任何能證明他存在的法律文件。他在嬰兒時期被遺棄在一條叫“維珍尼亞號”的蒸汽船上,然后一生在船上度過,不曾踏上過陸地一步。他的職業(yè)是“維珍尼亞號”上的鋼琴師。當“維珍尼亞號”廢棄的時候,好友前來的勸解未能改變他與船共存亡,同船一起在海面上毀滅的決定。記錄了他曾活在這個世界的唯一痕跡,是一張他彈奏的唱片模版。當然,唱片中的琴聲絕大多數(shù)人聽不到,即使聽到也不知道琴聲的另一邊是誰。
音樂,是一門國際通用的語言,不用解釋,就能打動人們的心弦。與生俱來的天賦,造就了這位海上鋼琴師。他是一位天才,一位在鋼琴領(lǐng)域才華橫溢的天才。而一場震耳欲聾的爆炸場面,不僅僅讓我們震驚和深感遺憾,也使世界失去了一份奇跡。天妒英才,用在這位海上鋼琴師的身上,我不知道合適與否?但人們總說上帝是公平的,他拿走你些什么,總會還給你些什么,就當關(guān)上了一扇門時,他總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如此看來,上帝也是方圓有度的。
小學(xué)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就告訴我們“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賦。”現(xiàn)在看來,這似乎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偉大的發(fā)明家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很重要,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還要重要?!敝两駷橹?,我們可以十分確定我們都還不是天才!我們沒有如這位海上鋼琴師般的天賦,但很慶幸的是我們有一個健全的身心。“鍵盤有始有終,你確切知道88個鍵就在那兒,錯不了。它并不是無限的,而音樂,才是無限的'。你能在鍵盤上表現(xiàn)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我能輕松應(yīng)對!”他喜歡做他能輕松應(yīng)對的事,他覺得陸地上的太多的未知他無法應(yīng)對,會使他崩潰。他選擇了怯步,停下的踏向陸地的步伐,為心靈加上了一把枷鎖?;貞浺幌拢瑦鄣仙鸀槿祟愰_啟電燈時代做了多少次的嘗試!生命因嘗試而勇敢,人生因嘗試而更加富有意義。這位鋼琴師沒有讓音樂離開他的身邊,未能用自己的琴音點亮別人的世界。如果多一點嘗試,多一份勇敢,也許他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不一樣的自己,不一樣的世界。
一聲轟響,巨大的火花在海上開放,他帶著他尚未奏完的樂曲飛升至天堂。故事到此完結(jié)了,但我們生活還在繼續(xù)。疲憊的奔波于這個紙醉金迷物欲橫流的世界,拷問自己靈魂的深處,我們?yōu)榱耸裁炊?,我們怎么活,又是什么支撐著自己,我們是否能像這位鋼琴師做到忠于自己的價值觀,不被利益所左右呢?雖然很遺憾,但不得不說,這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藝術(shù)家,他有著真正藝術(shù)家所擁有的高貴的自尊。
人生最大的悲劇莫過于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或堅持,或放棄,如當我們?nèi)∩嵊械?,則常足!
觀《海上鋼琴師》電影優(yōu)秀觀后感作文2
很久沒有一部電影讓我有那么多感觸了,它就仿佛是個持續(xù)發(fā)酵的面包,不斷填充著我疑惑的思緒。對于這部傳聞中被譽為經(jīng)典的影片,我在看它前并未查看相關(guān)的簡介和影評,因為沒有比帶著幾分好奇走入一個故事更有趣了。
我想這部片子每個人看時都會有許多不同感觸,不得不說在故事開端的一段時間,我都以為它是略帶黑色幽默的喜劇,雖然講述故事的MAX看起來有些落魄,但從他的描述中,無論是那些第一個在船上看到自由女神大喊“America!”的人,還是收養(yǎng)1900的善良黑人船工Danny,都展現(xiàn)出了一種充滿希望的樂觀精神。幼年的1900也著實是個讓人喜愛而心疼的孩子,船上的人們微笑著去包容愛護他,給了他如同家人的溫暖,但隨著1900慢慢長大,故事在他的養(yǎng)父Danny遭遇意外后,漸漸透露出其中深藏的陰云,我想1900那幼小的心一定覺得上帝給他開了個很大的玩笑,同時也賜予了他異于常人的天賦。
當他在寂靜深夜彈奏出動人的曲子時,我和故事中的人們一樣感動,而那說話古板刻薄的船長,也讓人漸漸感到他其實是個內(nèi)心溫柔卻不善表達的人,因為故事雖然沒說接下來1900到成年這十幾年中的事,但不難推測,船長一定也給予了他許多幫助。
這部影片中最讓我喜愛的一段就是MAX和1900的相遇,導(dǎo)演的鏡頭在展現(xiàn)MAX為了應(yīng)聘入樂隊賣力表演時,掃到那高高站在船的圍欄邊,合著MAX的曲子用手指敲擊節(jié)奏的修長背影,相信此時所有觀者一定和我一樣期待他是否就是成年后的1900。
于是,故事仿佛突然又充滿了快樂的元素,帶我走入了MAX上船后遭遇的第一個暴風(fēng)雨夜,那時的MAX就像喜劇演員一般可愛,當他感覺自己就像只快死的老鼠時,1900淡定的出現(xiàn)在他面前,說能治好他的暈船病,就這樣MAX在糾結(jié)和懷疑中,隨著1900的音樂,感受到了大海的魅力,雖然我很質(zhì)疑他們坐著的椅子沒和鋼琴固定,如何能隨著鋼琴同步游走而不跑偏,但導(dǎo)演此刻展現(xiàn)給觀眾的無疑是最優(yōu)美的視聽感受,所以還是不要想太多了,單純的享受吧,就像MAX在回憶中的自述,他感覺當時的自己像在和大海跳華爾茲,多么奇妙!
故事另一個精彩部分是1900和當時著名的爵士鋼琴演奏家Jelly Roll Morton的斗琴,善良的1900甚至在起初根本沒理解這決斗背后暗藏的惡意,并不是所有演奏家都是像他那樣單純的,那自稱是爵士樂發(fā)明者的人,最終變成了自己導(dǎo)演劇目中的小丑,而這角色他本來是想留給1900的,當他灰溜溜的下船時,在旁人看來已毫無起初的光彩,這個被世俗物欲名利等纏繞的靈魂,此刻竟是如此丑陋??吹竭@,我不免想起老子說過:“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一個人如果忘記謙遜而自大,是難免失敗的。大道無邊,學(xué)無止境。
在MAX講述之后的故事中,對于1900始終都不愿下船這個問題,我也感到很糾結(jié),1900說“陸地上的人們浪費了太多時間去問 為什么 ”,他不想過那樣的生活??吹竭@我突然覺得他這句話,和以前我認為人應(yīng)該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單純的活著一樣,是想讓心靈不要被太多世俗的表象迷惑。所以,在1900時不時冒出的哲理性話語中,我覺得他是個人生的頓悟者,雖然他從未下船去看看真實的陸地世界,但在過往無數(shù)的人群中,他能很透徹的去觀察到細微的變化,這種間接經(jīng)驗仿佛是給他展現(xiàn)了很大的視野,卻也成了束縛他的圍欄。我有些理解為什么MAX在知道1900放棄下船后會為他落淚,也許有些選擇真的是一旦放棄就很難再拾起了,我很想假設(shè)如果1900當時走下船,是否會遇到那可愛的初戀女孩,過著像MAX給他形容的快樂日子,或者是成為享譽歐洲的著名鋼琴家?但對于放棄的1900來說,這些假設(shè)已不可能存在,他的觀點的確也有他的道理,一個不知道自己從哪來又要到哪去的人,站在那看不到盡頭的陸地世界中,的確是充滿疑惑恐懼的?,F(xiàn)實中的我們何嘗不是總會為許多未知的事而煩惱,1900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想讓心靈被束縛,所以作為觀者,如果站在他朋友MAX的角度去看,是無法認為1900懦弱或固執(zhí)不愿改變的,在他樂觀的背后,那依舊如孩子般寂寞缺乏安全感的心,也許真的只有大海和音樂才能填補。
再美好的故事都會有結(jié)束的時候,1900將一生都留在了這艘生養(yǎng)他的船上,二戰(zhàn)摧毀了許多人的信念,曾經(jīng)豪華的郵輪已變成一艘破舊的醫(yī)療船,1900在船上用樂曲來減輕傷兵們的痛苦,在這樣的環(huán)境和過程中,他應(yīng)該是早已看透了生死。當他作出那個決定時,我和MAX一樣難過,我甚至希望MAX能夠打暈他,帶他離開,讓他重新找到希望,但故事中的MAX并沒有那樣做,的確作為1900的知己,他不能也無法那樣做,因為窮苦潦倒的他幾乎連夢想都失去了,戰(zhàn)爭的折磨讓他無法給一生的摯友更真實的希望,只能聽著1900最后一個有些自嘲的笑話,悲傷離去,祝福他找尋到屬于自己的天堂,淚奔~~~
我想如果1900沒有經(jīng)歷過二戰(zhàn),是不是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人生中還有一個像MAX這樣的知己好友會為他悲傷落淚,還有聽到他曲子而感動不已的陌生人,一切都是有新的轉(zhuǎn)折點的,傳奇的句號不該就這樣畫下啊!
觀《海上鋼琴師》電影優(yōu)秀觀后感作文3
記得幾年前,偶然加上上學(xué)時候“校草”學(xué)弟(同齡)的QQ號,長得白凈,體育好,眼睛愛笑,總之是那個時期大多數(shù)女生都會喜歡的男生類型,已經(jīng)畢業(yè)幾年的他,越發(fā)成熟的氣質(zhì),看得出來雖然畢業(yè)了,但依然會看書,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QQ空間經(jīng)常會分享電影影評,或者讀書的片段,翻著翻著,就看到了《海上鋼琴師》,已經(jīng)記不太清他的影評了, 但是,我卻記住了這部電影。
直到上周,我偶然看到我的好姐妹朋友圈發(fā)了一條感悟,推薦了幾部電影,其中就有《海上鋼琴師》,還有《活著》…,只有這部,我一直沒看。(好姐妹暗戀了校草三年..)于是,當下馬上搜索點了觀看。
軟床,暗燈,一杯熱水,一個卡通靠枕,洗過臉,也泡過了腳,一個面膜正敷在臉上,會員HDR模式,開始期待并做好了盡情享受這部電影中的準備。
開頭有幾次想要關(guān)掉的沖動,因為實在是太平淡了, 腦海里一直有個聲音提醒我,這是一部經(jīng)典影片,人生必看電影l(fā)ist推薦之一,終于“1990”到小男孩長大,可愛聰明的小孩雖然總是被船長訓(xùn)斥,但卻也給這艘船的人們帶來了很多歡樂,他從一出生,就在這艘船上,某一天,過人的天賦讓無師自通的1900在鋼琴前忘我的演奏著,動人的旋律打動了眾人,從此,1900就展開了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也因此吸引了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旅客。
如果你正心煩意亂,靜下心來,跟著鋼琴優(yōu)美的旋律放松就好,就像那架沒有固定腿腳的鋼琴,在暴風(fēng)雨的海浪上,優(yōu)雅的滑行
電影的劇情是循序漸進,引人入勝的。
和爵士之父的斗琴,還有一次次馬克斯勸說他下船,我仿佛也身在船上,能聽的懂他的琴聲,能感覺到他的情緒,也很多次在心里想,為什么他就不愿意下船試試呢?也許最后他下船了?畢竟遇到了喜歡的姑娘,最后成為著名的鋼琴家,是個美好的結(jié)局,直到他穿著馬克斯的外套,站在舷梯上,這一幀就像一幅畫一樣,1900停住了,他在想什么,我無數(shù)次猜想,最終,他又回到了船上。
“每個人都有不同選擇的權(quán)利,即使你不贊同?!?/p>
我想,1900此刻停頓在舷梯上,看到一望無際的高樓,這座從出生就沒有看到過的一棟棟建筑搭建成的城市,心里多少帶有一點恐懼的吧?
就像《我們是真正的朋友》里阿雅在熱氣球上的恐高,萱一直安慰阿雅鼓勵阿雅要勇敢,勇敢的站起來,大S這時候說“我們要尊重她的恐懼。”這句話真的很贊。“我知道恐懼對人來說是什么,所以我們要尊重彼此的恐懼?!?/p>
直到影片的最后,馬克斯問他,下船的時候你看到了什么為什么不下船呢?1900說:“陸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dān)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游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不羨慕”
看到這句話,我好像一下子理解了1900,他不是恐懼,而是終于找到了自己。音樂是他的全部,而下船,面臨的是沒有盡頭的世界,有太多可以選擇的東西和欲望,便無法隨心所欲的彈奏音樂。他只想要音樂,他只想做自己。
船上慕名而來聽他演奏的人一波又一波,總會出現(xiàn)第一個叫著看到“美國”的人然后大家蜂擁著相繼下船,相比之下,此刻看著大家下船的1900似乎是孤獨的,但我想他只是孤獨過,最終,最終他的內(nèi)心從孤獨中得到了安定。
當我聽到他說:“我不下船了?!钡臅r候,我跟麥克斯一樣已經(jīng)淚流滿面,讓人心疼又真得特別理解他,想讓他得到最好的世界,又不得不尊重他的選擇。
有很多人說,1900是自閉癥,我不盡然,電影之所以經(jīng)典,離不開這樣讓人聯(lián)想的劇情,人物設(shè)定,和結(jié)局,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電影就不同。
雖然1900從未下過船,但船上的人來人往,他的心里更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麥克斯說整個世界都會傾聽他的音樂,但我想,只有孤獨的人才需要被人傾聽吧... 1900擁有音樂,他并不孤獨,反而擁有自我滿足的安全感。
觀《海上鋼琴師》電影優(yōu)秀觀后感作文4
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這一點在影片中被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首先,因為1900是個棄嬰,沒人知道他的生日、出生地、原父母,他沒有身份證、出生證明等等一切正常公民應(yīng)有的證件,因此在這個世界看來,他可以說是根本不存在的——他并不存在與所謂的人間,他更像是一個誕生在大海上的精靈,與世俗的人們截然不同。
這樣類似于神話的元素在影片中有更多體現(xiàn)。當幼年的1900透過舞廳大門看向舞廳內(nèi)時,他所看到的場景是模糊而迷蒙的,仿佛是尚未接觸過人間的精靈(我并不同意稱他為天使)撥開朦朧的云層,或是滾動的海水第一次看向人間。既然人們眼中的神怪世界是虛幻朦朧的,那么反過來,從神怪,或者1900這樣的精靈的角度,人類世界必定也是一片迷幻而不真切——“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出自《莊子》)
第三處神話元素是這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片段——邁克斯與1900的相遇。初次登上輪船,因為途遇風(fēng)暴,受不了船只的顛簸而頭暈?zāi)垦5倪~克斯為了找個可以嘔吐的盆跌跌撞撞地摸索到了有著鋼琴的舞廳附近。接著邁克斯的頭頂傳來一個聲音:“嘿,康恩牌,怎么了?”在這里,我認為1900對將邁克斯小號的品牌名用作邁克斯的稱呼很巧妙,因為尚未密切地接觸人間的1900心中幾乎只有大海與音樂,而當他逐漸與人間建立起聯(lián)系后,“康恩牌”就變?yōu)榱恕斑~克斯”,直到最后他親自斷絕了與人間的聯(lián)系后,“邁克斯”又變回了“康恩牌”。
聽到聲音,邁克斯抬起頭,發(fā)現(xiàn)一位從未見過的青年衣冠整齊,在不斷搖晃的地板上站得筆挺,臉色還掛著愉快的笑容。在這之前,邁克斯就聽說過關(guān)于海上鋼琴師的傳聞,但此時在陰暗空曠的舞廳里,伴隨著窗外的電閃雷鳴,眼前的人比起鋼琴之神,更像是幽靈。隨后1900帶邁克斯走向鋼琴,1900步伐輕快而絲毫不晃動一下,邁克斯卻踉踉蹌蹌,幾乎站不起身來。這鮮明的對比正反映出1900不同于常人之處,仿佛有什么超自然力量讓他對滔天巨浪的搖撼無動于衷。
還有很值得一提的是一個重要的意象——煙。影片中,邁克斯以及意大利農(nóng)民都為1900遞過香煙,并都被拒絕了;1900走下舷梯準備迎接陸地時,畫面也給了足夠的空間呈現(xiàn)出緩緩上升的黑煙;1900與杰尼“斗琴”時,香煙作為一種比賽道具頻繁的出現(xiàn)……無數(shù)個關(guān)于煙的鏡頭,我認為這大約也反映了1900“不食人間煙火”般的特殊,不知這是否有些牽強。
諸如此類的鏡頭都指明:1900并不是活在世俗中的“人類”,他是一個由海洋與音樂組成的純粹的精靈,不受半點塵世里追名逐利風(fēng)氣的污染。當人們的眼中都投射著城市林立的大廈時,他的雙眼中是海洋起伏的波濤。他以旁觀者的視角俯瞰在人世掙扎的蕓蕓眾生,他可以為貧民帶來快樂,也可以犀利地洞察富人內(nèi)心的秘密(他對所有人類并沒有憐愛或同情,這也是為什么他不能被稱作上帝或天使)。他曾被吸引著踏上陸地,但人間的復(fù)雜與污濁讓他透不過氣——人們在無限的欲望和利益中掙扎,因此永遠無法得到無限的幸福。于是他返回了自己的海上世界,將與生俱來的純粹延續(xù)至生命的盡頭。
觀《海上鋼琴師》電影優(yōu)秀觀后感作文5
影片全部內(nèi)容是在一艘弗吉尼亞號的海船上一一展開的,主人公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角色,嬰兒的他被船上的鏟煤工在高等艙的餐廳里發(fā)現(xiàn),被取了個長長的名字,因為當時是新世紀的第一天,所以“1900”就被鏟煤工順理成章地加在了他的名字里,于是人們就叫他1900。
從此后,他留在弗吉尼亞號,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不是他不愿意去追尋夢想,而是這艘輪船是他人生的起錨地,是他生命的載體,也是他的安全港,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舍棄所有登陸的機緣。在他八歲時,船上的人們無意間聽到一段奇妙的音樂,那就是1900彈奏出來的。他的曲子從來沒有章法,就如他的內(nèi)心世界一樣,根本不存在什么規(guī)則、標準之類的東西,但是他有驚人的音樂天賦,那是一種超忽常規(guī)的能量,以超強的觀察力去審視這個世界,用自己的內(nèi)心去感悟人生百態(tài),可惜的是他最終無法脫離自我圈定的人生枷鎖。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海上鋼琴師就是我們身邊那些生存在自我空間里的人們的縮影。他們熟識于一如既往的生活圈,熱衷于彈奏屬于自己的音樂,一旦環(huán)境有變,就會感到無所適從,與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他們需要時間、精力來重新適應(yīng),或者無法適應(yīng)。他們在自我封閉中要么頹廢無功,要么創(chuàng)造奇跡,用自己的方式來排遣內(nèi)心的孤寂落寞,展現(xiàn)心靈深處一直向往的世界。
試想,如果1900放棄所謂的堅持,那他的人生是否會是另外一番景象呢?當然,一個真正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一定會選擇與命運抗爭,走向更廣闊的天地,而不是選擇逃避,放棄生命,走向絕望。人生的旅途很短,短暫到有如那一段段跳躍的音符,轉(zhuǎn)瞬即逝,我們只有敞開心扉,包容一切,去努力適應(yīng)一切,才能演繹出精彩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