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央視感動中國節(jié)目觀后感
每年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都會帶給我們很多感動和鼓舞,對我們們來說更有榜樣意義。感動中國節(jié)目你看了么?有什么感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央視感動中國節(jié)目觀后感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感動中國觀后感1
今日,我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這次頒獎典禮中,有為了讓失聰?shù)膬鹤永斫庹=逃?,和兒子同?6年的陶艷波;默默捐款二十余年從不留名的普通市民張紀清;打擊暴恐分子囂張氣焰,被譽為沙漠“飛鷹”的新疆民警木拉提·西日普江……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十三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的孝女朱曉暉。
朱曉暉的父親在2002年患了彌漫性腦梗塞,生活不能自理。她為了更好地照顧父親,辭去了工作。為了給父親治病,她將房子賣掉了,但依然欠下一身債務。她和父親便在社區(qū)的車庫里安家,一住就是十三年。他們生活的唯一來源是她父親每月一千余元的養(yǎng)老保險,常常只能讓父親一人吃飽,她也有十余年沒買過新衣服,生活的重擔使她才41歲就頭發(fā)灰白……
她的故事,我忍不住問自我:“她在那么艱苦的情景下也能將”孝“這個字的本意作出最好的詮釋,那我呢?”我想,我以后也要和她一樣孝敬自我的父母,盡一份孝心,做一個孝順的人,讓父母更歡樂!
感動中國觀后感2
短短的2小時,我的心在顫抖,眼淚不停地往下流,我不知道這樣的2小時能在我心中持續(xù)多久。會不會一夜之后,揮別淚水,再提起她們的名字,已為陌生。我想,我應該買幾盆馬蘭,帶在身邊,給我提醒,讓我相信,這個世界有值得讓我相信的東西。激動地看過《感動中國頒獎禮》之后,我的內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禮-------縱死終令汗竹香的林俊德,孝更絕倫足可矜的陳斌強,何處春江無月明的何玥,悲莫悲兮生別離的高秉涵,爝火燃回春浩浩的高淑珍,動人以行不以言的陳家順,冰雪為容玉作胎的張麗莉,能受天磨為鐵漢的李文波、清香傳得天心在的周月華、艾起,長使英雄淚滿襟的羅陽,他們的這些行為符合了我們共同的價值標準,給人以力量,給人以鼓舞,它觸動了所有人的心靈。
在震撼與眼淚背后,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無法言喻的那份感動。
歲月無痕,當我們驀然回首,翻閱著自己的心靈,總有一段段記憶在你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跡。 每當我們想起它時,心里總涌動著一絲久違的沖動,這便是感動。
從不會有人刻意得去尋找感動,因為它是一種樸素的真實,一種心靈的震顫。父母牽掛的目光,一天一天憔悴的背影是一生一世的感動, 一條祝福的短信是給飄落在遠方的你的慰籍, 不經(jīng)意間的一聲招呼,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點緣分……便是一種感動,久了,便是深刻,
甚至是一生的刻骨銘心。這些溫馨的記憶,當我們孤單寂寞時會不自覺的涌出,備感溫馨,
所以,每每捧著一張偶然翻出的舊照片,不要驚詫自己為何淚流滿面,也許那模糊的身影是你曾經(jīng)的牽掛。
所以,夢里飄來一片紅葉,不要驚詫于它的無端,或許它是你一段塵緣的珍藏。
所以,臨窗偶讀一篇精致的小品,不要驚詫于自己為何指尖微顫,也許那一段哲理演繹的正是你走過的滄桑。
而感動也需要懂得體驗與回味,在別人給你愛的同時,你是否也想過付出?
其實我想,別人,感動著中國。也許我們身為學生,無力是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用心努力為別人做些什么,為集體做些什么,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們也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 哲人說,只要慧心獨具,即使隨處拈花微笑,也能感受也一份愛意!這何嘗不是呢?
謝謝!
感動中國觀后感3
2月18日晚8時,《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四川省達州市的張渠偉成功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張渠偉,四川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被評為“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扒橄缔r(nóng)村,情系農(nóng)民,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睆埱フf,這就是一個扶貧干部該做的事。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張渠偉同志自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為渠縣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由于長年熬夜和超負荷工作,患上嚴重“耳石癥”和“青光眼”,2017年,張渠偉幾次眩暈在崗位上,視力下降到0.04和0.2近乎半盲,醫(yī)生告訴他,必須馬上動手術,否則可能會完全失明。但他不懼怕失去生命和雙眼失明的危險,晝夜戰(zhàn)斗在攻堅一線。而真情的付出是有回報的,渠縣四年減貧136610人,貧困發(fā)生率從12.1%降到0.6%。從張渠偉同志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優(yōu)秀黨員干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樹立一個好榜樣,敢為人先,不懼艱難,乘風破浪。
堅守對工作的激情、對群眾的熱情,張渠偉贏得了贊譽,也感染了身邊無數(shù)人。在柏水鄉(xiāng)碾坪村幫扶期間,為了縮減往返交通時間,加快實施基礎建設,張渠偉一連幾天都住在自帶的帳篷里。于是,“帳篷局長”這個“綽號”不脛而走,成為一段佳話。局里有個年輕干部吳靖,新婚剛過也立馬把“家”搬到了村里,他說,佩服局長的干勁,他都帶著帳篷在扶貧一線,自己怎能迷戀“溫柔鄉(xiāng)”。在張渠偉的示范帶動下,渠縣2萬余名公職人員與貧困戶“結對認親”,增強了幫扶工作的實效性。張渠偉笑著說,“以前的群眾煩干部上門,現(xiàn)在的群眾都想干部、盼干部上門,這樣的改變源于真情幫扶,干部做了群眾貼心人?!?/p>
扶貧工作不能形式化,我們的幫扶干部一定要擺脫送物送錢的幫扶思想,轉變幫扶思路,根據(jù)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發(fā)展思維,拓寬視野、尋求適合該村民發(fā)展的渠道,結合各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做好幫助計劃,力求方案由村而生,計劃因戶而成,做到計劃方案具有針對性,扶貧成果取得真實效。張渠偉為讓產(chǎn)業(yè)覆蓋所有幫扶的貧困村,他建議發(fā)揮在外渠商的資源優(yōu)勢、人際優(yōu)勢、信息優(yōu)勢,打“親情牌”、“老鄉(xiāng)牌”,引導他們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為家鄉(xiāng)招商引資牽線搭橋。如今,通過他的不懈努力,動員回引“天下渠商”,投身脫貧攻堅,已有2000余名鄉(xiāng)友回鄉(xiāng)進入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投資項目140個。全縣也引進了萬隆錦繡、碩源果業(yè)、德康養(yǎng)殖等企業(yè),帶動12億元工商資本進農(nóng)村,建成特色種植基地16.8萬畝,建立鄉(xiāng)村“扶貧車間”30個,帶動12500名貧困戶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此外,為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張渠偉還策劃開展了“六個一”愛心扶貧活動。目前,全縣認捐認助社會扶貧資金7.2億元,修路333公里,建橋18座,建山坪塘206口,建房137座,發(fā)展種植業(yè)9.1萬畝、養(yǎng)殖業(yè)34.5萬只(頭),資助孩子1746個。
當前,脫貧攻堅正處于關鍵期和決勝期,作為黨員干部我們應該學習像張渠偉同志身上這樣的優(yōu)秀品質,應有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擺正心態(tài),強化擔當實干精神。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始終做到信念如磐、意志如鐵、勇往直前、攻堅克難,真正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經(jīng)得住磨礪,啃最硬的骨頭、挑最重的擔子、攻最難的關隘。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們的幫扶干部肩負著促進農(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改善群眾生活水平的使命,一定要強化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強化責任擔當,做好扶貧工作。在這場脫貧攻堅戰(zhàn)中我們應有”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堅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zhàn)!
感動中國觀后感4
在看的過程中我看到了,當選的感動中國人物是:為新中國核事業(yè)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朱光亞,為官清廉的公安戰(zhàn)線楷模劉金國,為人民群眾奉獻一生的`黨的基層干部楊善洲,中國肝膽醫(yī)學年屆九十依然工作在手術臺上的醫(yī)生吳孟超,堅持12年愛心長征,改變山區(qū)麻風的病疫村的臺灣愛心人士張平宜,在危急時刻奮力救下墜樓嬰兒的最美媽媽吳菊萍,從成都到高原地區(qū)扎根支教的教師夫婦胡忠、謝曉君,靠賣羊肉串資助貧困學生的慈善家阿里木,從八歲開始伺候癱瘓養(yǎng)母12年的孝順女兒孟佩杰,自小失去雙臂卻創(chuàng)造出生命奇跡的鋼琴師劉偉。
我印象最深的是為新中國核事業(yè)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朱光亞。朱光亞1966年參與了第一枚空頭航彈,首次導彈原子彈結合事業(yè)任務,1967年朱光亞參與組織了中國原發(fā)的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就完成了兩個階段的跨越。他讓中國人挺直了脊梁。他都是去講別人或者說這個事情是大家一起去做的。2011年2月26日87歲的朱光亞離開了人世,2004年以他的名義取名的朱光亞星懸掛在蒼雄之上,低調持久的放射著光芒??吹街旃鈦單铱吹搅怂蛡ゴ?,他做什么事情都想到了別人,不為自己。他是一名科學家,一名研制核武器的科學家,一名為國家做貢獻的科學家,一名為祖國爭光的科學家。他的事跡告訴我們:做人,就要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我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讓我獲益匪淺。他們崇高思想境界、優(yōu)良道德情操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感動中國觀后感5
這“感動中國”四字,他們當之無愧。
五天前,我看了感動中國20_頒獎晚會,那一個個偉大的人、偉大的事跡,
黃旭華老人一生為了核潛艇事業(yè)付出,為了保密,他被迫與親人疏遠,不被親人們諒解,他的心里,該是很苦的吧。正如他所說,血一滴一滴的流,但為了國家的需要,他仍保持著自己的滿腔熱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87歲高齡的他一心想的還是中國的核潛艇能更上一層樓。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劉盛蘭老人,自73歲以來,他每年將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給貧困的學生。工作沒有了,他就撿廢品攢錢,他每天吃的飯大都是撿來的。那一分一角的硬幣,一角五角的紙幣,都是他辛辛苦苦的存下的血汗錢。殘年風燭,發(fā)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陳俊貴,一次暴風雪中幸存者。他的命,是當年班長那一個饅頭救下的。他遵守了當初的諾言,辭去了工作,帶著妻兒去為戰(zhàn)友們守墓。只為風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為我們守住心靈的最后陣地。灑一碗酒,那碗里是歲月崢嶸;敬一個禮,那是士兵最真的情義。雪下了又融,草黃了又青,你種在山頂?shù)乃?,巋然不動。
“格桑德吉,不想讓鄉(xiāng)親的夢,跌落于懸崖。門巴的女兒執(zhí)意要回到家鄉(xiāng),堅守在雪山、河流之間。她用一顆心,脈動一群人的心,用一點光,點亮山間更多的燈火。
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他們把一份夢想世代相傳,一顆油菜花的種子,蘊含著一家兩代人35年的辛勤追夢。
胡佩蘭,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y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你是仁醫(yī),是濟世良藥。
好村長段愛平,偉大母親姚厚芝,相信善良的方俊明??這一份份感動,我都珍藏心底。
感動中國,你們當之無愧!
2021央視感動中國節(jié)目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