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祿》電影的個人觀后感范文
《焦裕祿》講述了焦裕祿在蘭考工作期間,以堅強的毅力、熾熱的情懷帶領全縣干部群眾治理“三害”、戰(zhàn)天斗地、撼人心魄的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焦裕祿》電影的個人觀后感范文,希望能幫到各位。
《焦裕祿》電影的個人觀后感范文1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在各級法院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為了配合這次活動,單位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焦裕祿》。
又一次的觀看,又一次的流淚,又一次的感動,又一次的振奮,又一次的被激勵。
焦裕祿,這位影響了兩代人的我們黨的好干部,他用自己的真誠,感動著千萬個老百姓;他用自己的奉獻,帶領蘭考人民改天換地;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優(yōu)良品質(zhì)。他是一個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黨員,他是老百姓的帶頭人,老百姓的貼心人。
捫心自問,我們和焦裕祿相比差距在哪?我們心里都很清楚。我們和焦裕祿相比,工作少了一份熱情,對人民少了一份愛心,對事業(yè)少了一點忠誠,難怪老百姓會不滿意,難怪老百姓會有怨氣。
一個黨員干部如果不能俯下身子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不能事事都設身處地的為老百姓著想,而是把自己的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怎能讓老百姓信服?怎能讓老百姓滿意?
有細心人士做過統(tǒng)計,黨的報告中“人民”一詞出現(xiàn)過145次,這充分體現(xiàn)了黨的人本理念和為民情懷。人民是啥?人民是水,水的力量有多大,大家都知道。我們的黨只有始終保持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怎樣做?如何做?做個焦裕祿式的黨的好干部,這是每個黨員干部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我們?nèi)朦h時的誓言還能記住嗎?我們?nèi)朦h時的激情還有嗎?幾十年過去了,我們是向焦裕祿那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了嗎?不求做到最好,最起碼也要做到問心無愧吧。
黨員干部如何對待群眾,這不僅是思想政治問題,更是黨性原則問題。我們黨的領導干部都應該向焦裕祿那樣,時時處處將群眾的冷暖安危記掛在心上,時時處處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走黨的群眾工作路線,以群眾需求為最大的己任,以群眾利益為追求的目標,以群眾滿意為唯一的標準。堅持法官的職業(yè)操守、中立立場、良好的人格品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群眾中樹立法官真誠為民、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在此次活動中力求從思想上、行動上都有一個大的改觀。
人要講良心,人要講真情,焦裕祿就是我們的榜樣和旗幟,做一個一切為了人民,處處為人民著想的黨員干部,才能活的踏實,才能活的有價值,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稱贊。
走群眾路線,一切為了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是衡量黨員干部工作的唯一標準,也是我們?yōu)橹畩^斗的目標。
《焦裕祿》電影的個人觀后感范文2
為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切實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引向深入,5月9日下午,我們?nèi)龝x幼兒園組織后勤領導及全體老師觀看了《焦裕祿》影片。影片中焦裕祿同志全心全意為革命事業(yè)而奮斗終身的品質(zhì)和精神給我以強烈的震撼和啟迪,使我進一步理解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深刻內(nèi)涵。
片中,患有嚴重肝病的焦裕祿憑著一個共產(chǎn)黨員堅定的信念,一心為偏僻窮苦的山區(qū)蘭考,為蘭考人民過上好日子,鞠躬盡瘁的工作。忘記了妻子、兒女更忘記了自己。吳縣長派人分給他二斤大米,這在當時來說相當?shù)恼滟F,可以讓家里人吃上幾頓香噴噴的飯。可他卻一點也沒動,讓家人原物奉還。他帶頭廢除了干部生活調(diào)節(jié)費,為補助一些一輩子任勞任愿而犯所謂的“錯誤”去別的縣買米。因此遭到了無所事事之人的誹謗和中傷。但困難并沒有嚇倒他,反到增強了改變蘭考窮困面貌的決心。每當他的肝病發(fā)作,疼痛難忍時,他就采取了獨特的治療方法“壓迫止痛法”用茶缸、抽屜或者桌角頂住腹部來減輕分散身體上的疼痛。在一次考察中,他的舊病復發(fā),一陣一陣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斷的從額頭冒出,承受著巨大病痛的卻不哼一聲。
在他生命終止的一刻,他還想著黨交給的任務沒有完成,蘭考的災情還掛在他的心上。他讓女兒采來一束麥穗放到他的枕邊,讓他一直聞著麥香離去。這就是一位堅強的共產(chǎn)黨員臨終前的遺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遺愿都融入所走過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給世人悲壯的一幕。
焦裕祿同志逝世后,人們在他的日記本上,看到了這樣一段話:“我想,作為一個革命戰(zhàn)士,就要像松柏一樣,無論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在冰天雪飄的嚴冬,永不凋謝,永不變色;還要像楊柳一樣,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葉茂,茁壯旺盛;要像泡桐那樣,抓緊時間,迅速成長,盡快地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這就是對焦裕祿同志一生所走過道路的最生動的寫照。
影片再現(xiàn)了這樣一個不朽的共產(chǎn)黨員形像,生動、親切、真實可信地表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所閃耀的精神的光芒,聚焦成同一個璀璨奪目的閃光點,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從焦裕祿同志身上,我們看到一種精神,即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公而忘私,不搞特殊的精神。焦裕祿精神是共產(chǎn)黨人先進性的集中體現(xiàn),是黨員作風建設的好教材。
不管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們都要向焦裕祿同志學習,像他那樣,把黨的一切工作當作自己終生的任務和責任,時時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在推動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各項工作中,帶頭貫徹黨的宗旨,勇于創(chuàng)新,勇挑重擔,廉潔奉公,勤政為民,求真務實,勤奮工作,讓焦裕祿精神永遠成為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處處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我們一定要以焦裕祿同志為榜樣,以焦裕祿精神為動力,學習焦裕祿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盡心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為人民多做好事、實事,為推動我園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向黨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焦裕祿》電影的個人觀后感范文3
焦裕祿同志的事跡和精神,從學生時代便有所耳聞,但當時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知道個大概,并沒有切身的體會。上周我觀看了電影《焦裕祿》,又在網(wǎng)上查閱了很多有關焦裕祿同志的生平事跡,結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的學習,使我對焦裕祿精神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內(nèi)心很受感動、很受教育。
焦裕祿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已為我們作了闡述。他在2009年視察蘭考時把焦裕祿精神概括為“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是一種公仆精神、奮斗精神、求實精神、大無畏精神、奉獻精神,其精神的內(nèi)涵和本質(zhì)集中表現(xiàn)為“為民務實清廉”。在今年調(diào)研指導河南蘭考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diào),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凡事探求就里、“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lián)Q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精神,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焦裕祿同志用熱血和生命詮釋了對國家和人民的赤膽忠心。在蘭考,他帶領全縣人民進行封沙、治水、改地的斗爭。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則;風沙最大的時候,他帶頭去查風口,探流沙;大雨瓢潑的時候,他帶頭踏著齊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勢;風雪鋪天蓋地的時候,他率領干部訪貧問苦,登門為群眾送救濟糧款。他經(jīng)常鉆進農(nóng)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農(nóng)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為人民鞠躬盡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成就了焦裕祿精神的永恒。這種精神也成為我們奮斗的榜樣和力量。
焦裕祿同志是縣委書記,是一名黨員領導干部,他是每一名黨員干部的楷模,也是每一名人民公仆的榜樣。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干部,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就是要學習焦裕祿同志那樣凡事探求就里、“吃別人嚼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和“敢教日月?lián)Q新天”、“革命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精神。要學習焦裕祿同志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焦裕祿同志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他長期帶病工作,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較困難,可是他堅決拒絕給他救濟。吳縣長送來的大米他送給了技術員;他把錢救濟了困難群眾,兒子沒吃上紅燒肉;別人送的魚,他又讓孩子送回去;孩子沒有好衣服而讓同學嘲笑……點點滴滴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無私、清廉、崇高的革命精神。
對于年輕黨員干部來說,貌似與反腐倡廉還沾不上邊。但我覺得,這個階段恰恰是打牢“清廉”品格根基的關鍵時期。要在這個思維活躍、價值取向多變的時期,努力培養(yǎng)健康向上的興趣愛好,鍛造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樹立廉潔奉公的執(zhí)政理念,牢記黨的宗旨,立足本職崗位,扎扎實實工作,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鞠躬盡瘁。
《焦裕祿》電影的個人觀后感范文4
近日,我又一次看了電影《焦裕祿》,這部多年前由著名演員李雪健主演的老片子再一次讓我熱淚盈眶,我深深地被電影中主人翁那種“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所感動。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在語文課本里就有《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那時雖然在老師的引導下,熟讀課文,甚至背誦部分章節(jié),卻只知道焦裕祿是一個可敬的人。但當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特別是深入到基層貼近農(nóng)村、貼近農(nóng)民,更感覺當年焦裕祿在縣委書記崗位上的難能可貴,因為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黨員領導干部勤政為民、鞠躬盡瘁的諍諍誓言。
1962年冬天,正是豫東蘭考縣遭受內(nèi)澇、風沙、鹽堿三害最嚴重的時刻。這一年,春天風沙打毀了20萬畝麥子,秋天淹壞了30多萬畝莊稼,鹽堿地上有10萬畝禾苗顆粒未收,就在這時節(jié),黨組織派焦裕祿來到了蘭考,面臨困難,重重困難,他沒有退縮,挺胸挑起了這副重擔。他首先從干部作風入手,從徹底改變蘭考一窮二白的面貌上下功夫。深入鄉(xiāng)村、深入農(nóng)戶調(diào)查研究,哪里有風沙哪里有他的身影,哪里群眾需要他,他就出現(xiàn)在哪里,真正把老百姓的疾苦當作是自己的疾苦,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自己的心坎上,從嚴律己,寬于待人,清正廉潔,用自己務實求實的工作作風,帶領全縣人民與天斗、與地斗,戰(zhàn)勝了一切不可戰(zhàn)勝的困難,改變了蘭考的面貌。
屈指,焦裕祿同志在蘭考縣委書記的工作崗位上僅僅工作了一年零四個月,但他那種不朽的精神卻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他那“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干部不領,水牛掉井”等一連串樸素而閃光的語言,至今仍影響著許多人。望著他當年的遺物,那一床早已說不清顏色.摞滿補丁的被褥(被子上46個補丁,褥子上35個補丁),更是肅然起敬,他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眾做到的,自己帶頭做好。嚴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嚴格要求自己身邊的人,心系百姓,情系事業(yè),功在千秋,像這樣的領導干部老百姓除了愛戴和擁護,還能說點什么呢?
看著影片中再現(xiàn)焦裕祿冒雪站在火車站注目外出逃荒人流中焦熾的情景;他俯身來到貧苦百姓家動情地告訴他:“我是您的兒子,毛主席派我來看您來啦!”的時候;看著他在暴風雪中親自觀察洪水流勢變化,查風口探流沙的舉動;以及在他為民積勞成疾被大家強行送往醫(yī)院時百姓傾巷相送的畫面,我倍受感觸:而今工作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一切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干部有幾個能做到焦裕祿那樣廢寢忘食的忘我工作,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心心相印、魚水交融呢?多少領導干部能夠做到在老百姓需要的時候就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而今在我們的干部隊伍中,不少干部已淡漠了共產(chǎn)黨人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貪圖享受,貪圖安逸,揀輕怕重,攀比待遇,不比政績比升遷,不比奉獻比資歷,為官一任沒有造福一方,以權謀私,作風霸道,讓群眾側目和聲討,面對焦裕祿同志應該感到汗顏和捫心自問…….
焦裕祿同志離開我們已45年了,但他生生不息的精神仍然光照人間,最近河南省委提出在全省廣大黨員干部中開展“講黨性修養(yǎng)、樹良好作風、促科學發(fā)展”教育活動,號召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牢記宗旨,心系群眾,“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大興服務之風;學習和弘揚焦裕祿勤儉節(jié)約、艱苦創(chuàng)業(yè)、“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的奮斗精神,大興艱苦奮斗之風;學習和弘揚焦裕祿實事求是,調(diào)查研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求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學習和弘揚焦裕祿不怕困難,不懼風險,“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大無畏精神,大興知難而進之風;學習和弘揚焦裕祿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為黨和人民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奉獻精神,大興敬業(yè)奉獻之風。
焦裕祿同志,為廣大黨員干部樹立了一座豐碑,他那高大形象,不因歲月的流逝而黯淡;不因時代變遷而過時。他那崇高的品質(zhì),高尚的情操,不朽的精神,將永遠閃爍在人們的心中…….
《焦裕祿》電影的個人觀后感范文5
焦裕祿,一個中國人民熟悉而親切的名字,他是人民公仆的榜樣,也是中國人的道德楷模,更是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豐碑。雖然他離開我們四十多年了,我們卻從未停止對他的呼喚。中央電視臺播出電視連續(xù)劇《焦裕祿》的每個夜晚,我都會準時守在電視機前,從新走進他、傾聽他、感知他,和他一起感受一個全新時代的脈動與心跳。
1963年元月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祿臨時召開縣委會。他沒有宣布議程,而是把大家?guī)У交疖囌?,去目睹成批成群災民逃荒的令人痛心的場面……有著同樣逃難經(jīng)歷的焦裕祿下了決心,就是拼上身家性命,也要把蘭考的“三害”治住。他毅然把消極的“勸阻辦公室”改建為積極的“除三害辦公室”,先后抽調(diào)了120多名干部、老農(nóng)和技術人員,組成一支“三害”調(diào)查隊,在全縣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追洪水、查風口、探流沙的調(diào)查工作。
許多同志考慮到焦裕祿的病,勸他不要參加野外調(diào)查了,他說:“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睘榇耍啻巫∵^老飼養(yǎng)員肖位芬的牛屋,向他討教治沙的“真經(jīng)”;他同新分到林業(yè)局的兩位大學生交朋友,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鼓勵他們做泡桐研究。每當風沙最大的時候,也是他帶頭下去查風口、探流沙的時候;雨最大的時候,也是他帶頭冒雨涉水、觀察洪水流勢和變化的時候。他就是在這種流動的“辦公桌”上認識了蘭考,找到了治理“三害”的具體方法。
“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 這句話細察其意,就是強調(diào)領導者要多動腦筋,重視深入實際調(diào)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只有這樣,方能取得指導工作的發(fā)言權,擬出切合實際的工作方針,說出令人折服的道理。焦裕祿的這句話,強調(diào)的不僅是領導干部的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倡一種求真務實精神。 焦裕祿對同志對人民滿腔熱情。他常說,干部不領,百姓掉井;共產(chǎn)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xiàn)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他的心里裝著全縣的干部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 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被肝癌奪去了生命,年僅42歲。他臨終前對組織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面臨許許多多的新挑戰(zhàn)新考驗。只有像焦裕祿那樣,繼續(xù)保持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身先士卒的作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腳踏實地,心無旁騖,堅定信念,奮力進取,才能把我們的各項工作做得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