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幾月幾日2020
2020年立秋時間幾點幾分 2020年立秋是哪一天?下面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立秋是幾月幾日2020,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2020年立秋時間:
2020年08月07日(農歷六月十八)星期五,09:06:03。
立秋三候:
一候:涼風至
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熱風。立秋后,我國許多地區(qū)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
二候:白露生
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強烈,夜晚的涼風刮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空氣中的水蒸氣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了一顆顆晶瑩的露珠。
三候:寒蟬鳴
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這時候的蟬,食物充足,溫度適宜,在微風吹動的樹枝上得意地鳴叫著,好像告訴人們炎熱的夏天過去了。
立秋的小常識1、立秋,也稱七月節(jié),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3個節(jié)氣。每年公歷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
2、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3、立秋三候: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一候為5天,立秋15天,逐漸變涼。
4、立秋到了,并不是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來了。劃分氣候季節(jié)要根據(jù)候平均溫度,即當?shù)剡B續(xù)5日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時節(jié)。除長年皆冬和春秋相連無夏區(qū)外,我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秋季的地區(qū)。
立秋是秋天嗎
含義上,立秋是秋天的開始;氣候上,立秋還不是立秋。氣象學上采用的候平均氣溫的秋季標準是:炎熱過后,五天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22℃以下時就算進入了秋季 ,低于10℃時秋季結束(平均氣溫:同一天內0時、6時、12時、18時四個時間段的溫度平均值),進入冬季。2020年立秋在2020年08月07日(農歷六月十八)09時06分03秒到來,即為上午到來。
按照時間點來劃分,0點-12點為早立秋,12點-24點為晚立秋,所以2020年為早立秋。俗話說,“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從氣候特點看,立秋時節(jié)由于盛夏余熱未消,秋陽肆虐,特別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區(qū)仍處于炎熱之中,因此,民間有“秋老虎”之說。氣象資料表明,這種炎熱的天氣,往往要延續(xù)到9月的中下旬,天氣才真正能涼爽起來。
此前,天文學家表示2013年的立秋時間在8月7日下午,“晚立秋”會不會導致我國出現(xiàn)高溫干熱的“秋老虎”天氣??是否出現(xiàn)“秋老虎”尚無定論
立秋標志著秋天的開始,是一年中氣溫由升變降的轉折期,但立秋不是真正秋天的到來?!皬臍庀蟮慕嵌龋掌骄鶜鉁剡B續(xù)5天低于22℃,才可認定為秋天。而目前,炎夏的余熱未消,我國大部地區(qū)距這個標準仍有較大距離?!敝醒霘庀笈_首席預報員林建說。至于立秋之后會不會出現(xiàn)“秋老虎”,氣象監(jiān)測尚不能肯定?!叭绻睙釒Ц邏涸谀下溥^程中長時間控制南方地區(qū),就會出現(xiàn)‘秋老虎’”。
立秋后如何養(yǎng)生
常大笑:常笑宣肺,經常大笑可以使肺部擴張,反復擴張收縮的肺部是在給呼吸道做“清潔”,使呼吸更順暢,經常大笑會吸收更多的氧氣,使血液更加暢通。公號,奇門遁甲法術
常呼吸:經常深呼吸有清肺的作用,具體做法可以選擇在空氣清新的地方,快速吸滿一口氣后緩慢吐出,空氣在肺里停留的時間長,會讓肺部氣體充分交換,更利于肺部排濁。
常運動:立秋之后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戶外運動,登山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人在登山過程中能夠增強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增大。另外,立秋后山上的空氣中有更多負氧離子,對人體神經系統(tǒng)有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
常喝水:喝水益肺,秋季天氣干燥,使人體更容易缺水,秋后建議多喝白開水,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更有利于肺部健康。
食補潤肺:中醫(yī)認為肺臟嬌弱,喜歡滋潤。秋季養(yǎng)肺可以吃一些養(yǎng)陰生津的食品,使得肺臟滋潤。常見的潤肺食物有梨、蜂蜜、芝麻、銀耳、蘿卜等。宜少吃辛辣食物,多食山藥、大棗、蓮子、百合、甘草等補益脾肺的食品。
如何防秋燥?
1、飲食調養(yǎng),“清潤”為宜。秋季易傷津液,平時要適當多飲些開水、淡茶、豆?jié){以及牛奶等飲料。還應多吃些蘿卜、番茄、豆腐、銀耳、梨、柿子、香蕉等,這些食物具有潤肺生津、養(yǎng)陰清燥的功效。要禁煙、酒以及辣椒等燥熱之品。暮秋時節(jié),人們的精氣開始封藏,進食滋補食品較易被消化、吸收和藏納,有利于改善臟器的功能,增強人體素質。對體弱多病的老年人,更有康復、祛病和延年之功效。這時可適當多吃些雞、鴨、牛肉、豬肝、魚蝦等以及蓮子、大棗之類的食品。同時在飲食上還應注意暖腹,禁食生冷。
2、勤習吐納,防燥保健。中醫(yī)素有“腎液為唾”之說,認為唾液的盈虧與腎的盛衰息息相關。公號,奇門遁甲法術,因此,老年人應常做漱泉術。即每日清晨洗漱完畢,于靜室內閉目靜坐片刻,先叩齒36下,然后用舌在口中攪動,待唾液滿口后分3次咽下,并用意送至丹田,再緩緩將氣從口中呼出,呼氣時口唇微張,但不要出聲,如此反復36次,稍停片刻,兩手握拳,左右各做3次。若按此法早晚各做一次,對預防秋燥大有裨益。另外,老年人在起居上應做到早臥早起,以收斂神氣,從而保持肺的清肅功能,抵制燥邪的侵襲。
3、加強鍛煉,適應“秋凍”。秋天的氣候變化較大,早晚溫差懸殊,體質較好的老年人衣著以輕薄為宜,不可頓增厚衣,應適當受些寒涼,以逐步增強抗寒能力。故在我國民間素有“秋凍春捂”的說法。抵抗力較弱的老年人,為避免舊病復發(fā)或增患新病,宜逐漸增衣,切不可頓增頓減,以防寒氣侵襲,誘發(fā)新病。另外,老年人可根據(jù)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做操、練拳、打球、郊游等。
立秋是幾月幾日2020相關文章:
★ 立秋飲食禁忌
★ 立秋是什么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