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教學資源 > 教案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簡單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

幼兒園簡單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

明偉0 分享 時間: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幼兒園簡單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大家品讀!

幼兒園簡單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篇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猜味、嘗味、說味、畫味活動,啟發(fā)幼兒發(fā)揮想象,大膽地運用語言和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審美力。

2、激發(fā)幼兒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培養(yǎng)自覺追求美的生活情趣。

二.教學準備:

各種味道的食品

甜:奶糖、甜麥仁、餅干等

辣:多味豆、胡椒粉、辣醬

薄荷:薄荷糖

苦:咖啡

勾線筆、紙、油畫棒、貼紙

三.教學過程:

(一)游戲“猜味道”

1、今天夏老師要和小朋友來玩?zhèn)€游戲,游戲的名稱是“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猜什么呢?你們知道嗎?我要請你們來猜味道。

2、講解玩法

夏老師帶來了一個百寶箱,里面就裝了各種味道,請小朋友上來品嘗里面的東西

要求:

(1) 不能說出來你吃的什么東西,也不能說出來是什么味道,因為呆會你要請小朋友來猜的。

(2) 告訴大家你吃了以后,你感覺怎樣,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事情?

3、老師啟發(fā)性示范

(1)我們先請客人老師來嘗嘗味道好嗎?(薄荷味)

(2)請客人老師說一說你吃了以后有什么感覺?你想到了什么?

(3)客人老師覺得很清涼、很涼快,好象看到了藍藍的天空、綠綠的樹林,你們猜猜,客人老師嘗到的是什么味道?

(4)為什么你覺得客人老師吃的是薄荷味的東西?

師:客人老師吃了薄荷的東西有涼快的感覺,還想到了藍色、綠色呢?。?/p>

4、幼兒品嘗

幼兒品嘗,教師強調要求

說出感覺、想象到的東西,請其他小朋友猜一猜。

引導幼兒感覺味道和色彩的關系

(二) 游戲“畫味道”

1、猜味道的游戲真有趣,接下來我們再玩?zhèn)€ “畫味道” 的游戲。

2、怎么來畫出味道呢?你嘗了以后把你的感覺,好象看到的東西,想到的顏色、事情畫出來。

3、要求講解游戲的玩法

小朋友用勺子從小盤子取一樣東西細細品嘗,然后閉上眼睛慢慢體驗是什么味道,再想想,把想到的東西大膽地畫出來。

4、幼兒兒結合自己的感受畫味道,教師巡回啟發(fā)指導。

啟發(fā)幼兒抓住自己的感覺,大膽發(fā)揮想象,大膽落筆,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所要表達的味道。

(三)游戲“說味道”

1、先畫好的小朋友請客人老師猜猜你畫的味道,也可以請先畫好的小朋友猜一猜

2、幼兒介紹自己的畫

3、幼兒互相觀摩、交流、評價誰畫的味道最生動最有趣。

現在每人手上都有一個小獎杯,可以把獎杯貼到你認為畫得最有趣的畫上。

四、 結束活動

我們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但猜出來了許多味道,還把感覺到的味道畫出來了呢!生活中還有許多其他的味道,以后,小朋友在吃東西的時候,也要細細品嘗,你也可以試著把品嘗到的味道畫出來。好嗎?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的主要是讓幼兒感受不同的味道,并畫出你最喜歡的味道的創(chuàng)作畫,不是單一的畫表情。最后在幼兒展示的時候,有的幼兒說話都沒有完整,我由于緊張也沒有注意,事后才發(fā)現。還有我上課聲音太輕,小動作太多,以后還需改進。

幼兒園簡單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動物有自我保護的本領,初步了解一些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

2.能積極參加討論,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知識。

教學重點:知道動物有自我保護的本領,初步了解一些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

教學難點:積極參加討論,能夠了解一些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

教學準備:故事課件;《幼兒畫冊》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①①①師:一天,小鹿出門玩,沒走多久就碰到了大灰狼。小鹿害怕極了,它撒開腿就拼命地向森林里跑去。

提問:猜一猜,在逃跑的路上,小鹿會遇到誰?

二、教師邊講述故事,邊鼓勵幼兒續(xù)編故事。

1.提問:小鹿在路上遇到了小壁虎,小壁虎會為小鹿出什么主意?

2.啟發(fā)幼兒說說接下來遇到的動物們(黃鼠狼、花狐貍、青蛙)為小鹿出了什么主意。

3.提問:小鹿最后是怎樣躲過大灰狼的?(保護色)

4.教師和幼兒一起完整地講述故事。

5.小結:

故事中,小鹿為了躲避大灰狼,共遇到了哪幾個動物?它們是如何幫助小鹿出主意的? 你還知道什么動物會用哪些方法保護自己?

①小壁虎——斷肢——章魚、蚯蚓

②黃鼠狼——放臭屁——章魚、烏賊(放煙)

③花狐貍——裝死——負鼠

④小青蛙——保護色——駱駝、斑馬、白熊?

三、交流與討論:給故事取個名字。

師:今天,老師講的這個故事還沒有名字呢,想請小朋友幫忙為這個故事取個名字。

四、引導幼兒看翻閱《幼兒畫冊》上的相關故事并與同伴交流故事內容。

師:今天,老師講的這個故事有趣嗎?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動物遇到危險時,總有保護自己的方法。

小朋友想不想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呢?那么,現在請小朋友打開《幼兒畫冊》,邊看圖畫邊試著與同伴交流故事內容。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時的學習,幼兒的安全意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在說一說:自我保護的方法時,小朋友表現得十分積極。通過相互討論,幼兒自我保護的方法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什么的情況用什么方法更能保護好自己。不足之處就是自我還不夠放松,不夠淡定。聲音小了點,應變能力不夠靈活。領導、老師也給了我一些很好的建議:建議我能在區(qū)域放些材料讓幼兒繼續(xù)探索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和自我保護的方法。建議我自己講述故事,這樣不但可以鍛煉我的膽量還可以讓我在語言、表情方面有進一步的提高。這樣我知道,不僅要上好一節(jié)課,課后的鞏固、擴展也是很重要的。

幼兒園簡單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篇3

一、案例介紹

主題活動:“我是小小消防員”是我園結合119消防日,對大班幼兒進行的一次軍訓活動。活動為期8天,每位幼兒身穿整齊劃一的綠色軍裝,每個班配有一名消防戰(zhàn)士,每一個班就是一個團隊(野狼隊、雄鷹隊、飛虎隊、黑豹隊)?;顒悠陂g,消防戰(zhàn)士就對幼兒進行各種技能訓練和學習,如:隊列訓練、軍體拳訓練、救火演習訓練、軍歌學習、國防知識學習等等。同時幼兒還和消防叔叔一起參觀了消防隊和農村、觀看了救火演習等,整個期間實施了一系列有關消防知識的活動。待幼兒一系列內容學習完畢后,園內就組織了一次幼兒軍訓匯報活動,邀請了消防隊人員、家長等一些其他社會同仁。匯報活動中幼兒展示了為期8天來所學到的各種技能,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評和贊賞。

二、在整合活動中運用的理念和手段

1、教育觀念的整合

我園根據自己園本特色并結合119消防日生成了這個愛國主題,旨在目的就是培養(yǎng)幼兒的愛國之情,并讓幼兒懂得生命的珍貴。從案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活動打破了傳統(tǒng)書本知識的傳授方式,變得更為開放、自主、新穎?;顒又杏變赫嬲蔀閷W習的主人,他們樂于接受、喜愛學習。尤其是幼兒在和消防叔叔一起參觀農村、參觀消防隊過程中,消防叔叔為幼兒進行的模擬救火訓練和隊列操練等活動,博得了孩子們的陣陣掌聲、給孩子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同時,小朋友還參觀了消防叔叔的寢室、圖書室、展覽室、并對不同型號的消防車和消防工具有了一定的認識。有關“引起火災”“預防火災”“火災自救”等的漫畫、各種安全標記,深深地烙在了孩子們的腦中。這次參觀活動,孩子們懂得了119的含義,并對解放軍有了更深厚的感情,大大提高了他們遵守紀律的自覺性和從小學好本領的志向。

在和消防叔叔參加農村的過程中幼兒深切感受到了消防叔叔的勤勞和不怕苦、不怕臟的優(yōu)良品德。他們一起感受農村豐收的氣息,走上鄉(xiāng)間小路體驗農村景象:一片金黃、一片碧綠、大家都被這美麗的田野風光所吸引、所迷戀。孩子們和叔叔一起割稻子、刨山芋、踩黃豆、看奶牛擠奶,玩的不亦樂乎!課程里的知識就這樣一覽無遺的呈現在孩子的眼前,就這樣使孩子們更懂得“鋤和日當午,汗滴和下土”的道理,農民伯伯的勤勞和智慧更銘刻在孩子們的心間。

同時在大型主題:“我是祖國小衛(wèi)士”下還引出了一系列的子活動:如《能干的小小消防員》匯報活動;《怎樣會引起火災》討論活動;《怎樣預防火災》討論活動;《著火了怎么辦》討論活動;結合11.3衡陽火災事故,我們又開展了《消防隊員了不起》的討論活動等等。

2、活動形式的整合

在這次軍訓活動過中,我們要求幼兒把軍訓的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家長無意中就參與了進來。每天,孩子們有新鮮、有趣的事都會回家滔滔不覺地講給爸爸媽媽聽,家長們更是興奮,聽著孩子們的講述他們都迫不及待地記錄下來寫成文章還特意送給班主任老師。他們共同體驗當兵的樂趣,共享親情的快樂,并把這種濃濃的天倫之樂表達在文章中,看了使人感動。作為教師就地取材,把這些連接著兩代人共同成長的文字展示在教室門口,并取名為《軍訓快訊》,它聚焦著家長的目光,同時也讓幼兒感到親切。

119消防日到了,為了進一步讓孩子了解消防日的意義所在,就布置家長和孩子一起制作消防工具。孩子們的興趣可濃了一回家就沉浸在探索中,和爸爸媽媽一起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成各種惟肖惟妙、琳瑯滿目的消防工具并把它帶到教室,自豪地相互作介紹。如:消防栓、云梯、消防車、滅火器等等。把整個活動室變成了一個“消防隊”。通過家長參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不僅在物質上、體力上、方式上給幼兒園以極大的幫助,還能從精神上感染幼兒,使得幼兒更熱愛幼兒園,更樂于積極地投身到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同時,它也是一帖親情的黏合劑。

3、活動內容的整合

軍訓期間我們?yōu)楹⒆觽兞粝铝藷o數珍貴和美好的回憶,老師們將這些美好的回憶以及和孩子、家長一起收集的資料、海報等布置成一幅幅美麗的墻飾。還別有匠心地設置一個個豐富多彩的游戲區(qū)角:新聞臺——我來采訪消防叔叔(孩子們每天會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做小記者去采訪消防叔叔的新聞);圖書區(qū)——我和消防叔叔的故事(孩子們將自己和叔叔一起的趣事用繪畫的形式展現出來制作成圖書放在圖書角供大家閱覽等等)。為此在大班的走廊區(qū)我們還特意制作了三十多幅幼兒軍訓期間的放大照片有藝術的掛在整個走廊中,讓每位家長天天感受到孩子成長的足跡,讓孩子天天感受到自己當小衛(wèi)士的風采!

4、教育資源的整合

幼兒園在119消防日那天,特出版了我園的“小蜜蜂”園報,園報上大力刊登了孩子們軍訓期間的照片和家長的文章、幼兒的文章:像大3班王笑寒小朋友口述媽媽整理的“消防叔叔我愛你”,大4班李雨柔口述媽媽整理的“難忘的一天”;有的則是家長親自執(zhí)筆,像“陶陶穿上了迷彩服”“女兒軍訓了”等都為我們的園報增添了一份新色彩,也為宣傳消防貢獻了一份微薄的力量!整個軍訓活動結束后園內特意制作了一盤小衛(wèi)士VCD送給每位幼兒,里面攝入了每一個孩子精彩的畫面:參觀消防隊時好奇的神情、隊列表演時整齊的動作、軍體拳表演時認真的態(tài)度,模擬救火做游戲時的小英雄模樣(模擬游戲:跨欄滅火、滅火救娃娃等)。幼兒園為幼兒留下了這些童年珍貴的回憶,使得孩子的心更加熱愛這個集體,更拉攏了幼兒與幼兒園之間真摯的情感。小衛(wèi)士的風采留在了每個人的回憶里,從此孩子們更懂得生命的珍貴、集體的力量!

三、效果

1、內容呈現方式進行了變革

在整個主題活動中,我們以拍照、攝影等形式為幼兒留下活動中熱火朝天的場面。走廊的美就是孩子成長的過程;小蜜蜂園報更是社會、家庭、幼兒園的綜合結晶。小衛(wèi)士VCD是孩子們童年的美好回憶。

2、幼兒學習方式的變革

如何倡導幼兒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這個主題中體現的更清晰、透徹。在各班一個個豐富多彩的游戲區(qū)角中便是更好的體現:新聞臺——我來采訪消防叔叔;圖書區(qū)——我和消防叔叔的故事等。另外,參觀消防隊無意識中幼兒認識了五花八門消防器具、了解了其特征和用途;掌握了“引起火災”“預防火災”“火災自救”的知識;參觀農村過程中幼兒飽覽了農村風光,不知不覺中感受了秋季特征。

3、互動方式的變革

幼兒與幼兒的互動體現了幼兒的集體意識,培養(yǎng)了幼兒合作、自信、勇敢的品質;家長與幼兒的互動拉近了家園之間的聯系,拉攏了兩代人的心;老師與幼兒的互動密切了師幼間的關系,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幼兒與消防叔叔的互動使幼兒學到了課程以外的知識,開闊了眼界,提高了社會交往能力。

總之,教育資源的整合是與教育內容緊密相關的,教育資源中蘊涵了多種教育內容,對教育資源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內容的整合,有利于拓展幼兒教育的空間,豐富幼兒教育的方法、形式和手段。幼兒園、家庭及社會都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應充分地加以運用,并進行有機的整合,使它們真正協(xié)調一致地對幼兒的成長產生積極的、有效的影響。

幼兒園簡單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熱愛動植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探索研究能力。

3、拓展幼兒對昆蟲的認識,了解部分昆蟲的特征與特殊本領。

活動準備:

1、各種昆蟲的圖片、標本、仿真實物若干。

2、關于昆蟲的錄象和課件。

3、彩色手工紙與彩色卡紙。

4、橡皮泥與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參觀昆蟲大世界,了解一下昆蟲的世界是怎樣的,它們是怎樣生活的。在參觀的時候,請小朋友保持安靜,認真聽導游阿姨給我們的講解!要愛護展臺上展出的昆蟲,還要注意仔細觀察。

(二)參觀昆蟲大世界導游:小朋友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昆蟲大世界參觀。我們在這里為小朋友們提供了許許多多不同種類的昆蟲,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有草叢里跳的,它們有的是害蟲,有的是益蟲,而且他們都還有著自己特殊的本領。下面就讓我們去認識這些可愛的小昆蟲吧!

(1)首先我們來到的是仿真實物區(qū),在這里小朋友看到的是還原我們生活中真實昆蟲樣子的模型。小朋友們看看這些小昆蟲是不是很可愛啊?是不是想摸摸它們啊?但是我們要愛護它們。

(2)小朋友們跟我來。下面我們來到的是圖片展區(qū)。在這里你們不僅看到各種各樣的昆蟲。還可以看到小昆蟲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習性。小朋友們看,這里有蝗蟲、蝴蝶、蜻蜓、蜜蜂、毛毛蟲、蜘蛛、蝸牛……

(3)現在我們要去下一個展區(qū)了,小朋友不要掉隊。這里是標本展區(qū),這里面陳列著許多小昆蟲的標本,有蝴蝶、蜻蜓、蟬、還有瓢蟲和甲克蟲等等。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標本是怎樣做成的嗎?(不知道)那我來告訴小朋友。我們先把捉來的小昆蟲固定在一個扳子上,然后將它們放在一個干燥通風的地方涼干,最后再把他們陳列玻璃的展示盒里,這樣一個漂亮的昆蟲標本就做成了。比如蜻蜓,它可以吃象蚊子,蒼蠅這樣的害蟲,所以它是益蟲。象蟬,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知了,它專吸樹木的汁液,所以它是害蟲。

(4)最后,我?guī)∨笥讶ノ覀兊姆庞硰d。在這里,我將為小朋友們放映昆蟲生活和尋覓食物的錄象,請小朋友們認真觀看。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去參觀了昆蟲大世界,在里面我們也見到了許許多多不同種類的昆蟲。那么讓你們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昆蟲呢?它們有什么特殊的本領嗎?

教師小結:總結幼兒說出的昆蟲的特殊本領。

(三)給昆蟲進行分類小朋友們通過參觀知道了許多昆蟲的知識,那么我們就對這些昆蟲進行一下分類吧。

(1)首先,我們按照它們的活動方式來進行分類:飛行、爬行、跳躍。出示昆蟲的圖片,讓小朋友說出它是哪一類的,然后按照類別把它們固定在黑板上。

(2)按照它們的活動方式分類小朋友們都知道了,那老師再換種方法讓小朋友們分類,下面我們按照它們是益蟲還是害蟲來進行分類,并且我要請小朋友回答出它為什么是害蟲或者為什么是益蟲。(播放分一分和搶答問題的錄象)教師小結:我們通過分一分的游戲,知道了哪些是害蟲哪些是益蟲,所以以后我們要消滅害蟲,同時也要保護益蟲,蜻蜓可以吃蚊子蒼蠅等害蟲,我們以后還能不能去撲捉蜻蜓啊?

(四)美工活動展現多種多樣的昆蟲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昆蟲,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各種工具和材料,把你最喜歡的昆蟲通過繪畫或做手工展示出來,一起來布置我們班的昆蟲大世界,好嗎?手工組:可以用手工紙折昆蟲;繪畫組:繪畫自己喜歡的昆蟲;泥工組: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歡的昆蟲;拼圖組:拼出各種昆蟲的樣子。小朋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不同的組去把這些可愛的小昆蟲展現出來。 教師小結:對幼兒作品進行評價,布置展板。

活動反思:

多元整合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活動的內容我們也把學習活動的內容于我們的課題研究進行有機整合,把孩子對昆蟲積累的經驗等其他方面經驗的收集進行有機整合,使孩子對兩個不同的內容出發(fā)收集相關的學習資料,便于孩子在活動過程中得以體現。

幼兒園簡單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篇5

主題生成背景: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代生活中用某一特定的符號來表達一個意思、一定的規(guī)則已成為了一種文明的傾向,它時刻提醒著人們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在開展“我們走進e時代”之活動“電腦里的標志”時,我們發(fā)現小朋友對電腦里的各種小標志充滿了好奇,有的主動請教班里的“電腦小博士”,有的自己操作點擊小標志探個究竟;還有的自己翻看幼兒電腦書籍……小朋友們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探究標志的內在含義,同時對生活周圍的各種標志產生了興趣。維果斯基曾經說過:“符號是活動不可缺少的中介因素,對幼兒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借助“標志”這一特殊的符號可幫助幼兒積累和鞏固學習經驗,提升生活質量,同時我們借鑒了省中小學教研室編著的《幼兒園綜合活動叢書》——大班之《規(guī)則和標志》主題活動,結合本班幼兒學習的需要,開展了“標志小家族”這一主題活動,和孩子一起進入標志的世界。

主題目標:

1.從多元的角度讓幼兒收集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標志、標記,并進行分類探索;從標志的顏色、圖案、形狀去理解他們的意思。

2.讓幼兒在科學、藝術、社會、健康等領域游戲中,根據活動的需要,學會使用相關的標志進行游戲,讓它們更好地為自己的活動服務。

3.根據班級、幼兒園的環(huán)境及活動的需要,嘗試用簡約化的形式設計標記,激發(fā)幼兒善于關注生活周圍發(fā)生的事件,形成一定的社會規(guī)范意識和小主人意識,和孩子們一起認識和感受生活,盡情享受探索、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

主題生長樹: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生活周圍的各種標志、標記,讓幼兒對他們有些初步的了解。

(幼兒標志記錄表見附錄)

你找到什么樣的標志?

你在什么地方找到標志?

你知道標志的意思嗎?

2.老師請教大學有關教授了解標志、標記的概念,以及它們的從屬關系,便與教學中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

:作標識①表明特征的記號②顯示。

:表明某種事物的記號。

:作商品標記的特定圖案、文字等。

3.設置各種活動區(qū)域,提供相關的活動材料。

活動區(qū)域

游戲安排

展示區(qū)

在墻面上張貼各種各樣的標志(見附錄)

將幼兒收集的各種食品、服裝、公益標志展示在丫丫論壇版里;

在活動室、寢室、衛(wèi)生間里貼上一些所需提示的標志;

益智區(qū)

四驅賽車(遙控汽車、模擬跑道、各種交通標志);

分類游戲(分類板、各種圖形、顏色、形狀、大小標記);

電腦游戲我們來找錯、幼兒繪畫;

交通棋;

美工區(qū)

制作“我的標志”(卡紙、彩色筆);

泥塑;

運動區(qū)

快樂跳舞毯(按音樂的節(jié)奏踩←↑→↓四個標志)

表演區(qū)

小小宣傳員

活動設計:

活動一:快樂大搜集——各種各樣的標志

目標:

1、幼兒互相合作以小組的形式將自己尋找的各種標志制作成標志圖表,根據不同的角度對標志進行分類。

2、用連貫的語言大方地向同伴介紹自己收集的標志及其含義。

準備:幼兒已收集了生活中的各種標志、卡紙、彩色筆、膠水、

教師提供部分標志圖表的背景圖、

過程:

1、教師提出談論話題,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

師:我們小朋友最近收集了各種各樣的標志,非常的豐富。這么多的標志,大家在使用的時候確實很不方便,咱們還得想個好辦法。(教師舉例自己設計的標志圖表,啟發(fā)幼兒互相討論)

小組討論情況:

星星組:我們很多小朋友收集了馬路上的標志,我們想一起設計交通標志圖表;

太陽組:我們剛剛發(fā)現許多紅色的標志都是一些提醒大家不能做的事情,所以我們想設計紅色標志圖表;

月亮組:我們這有幾個小朋友都喜歡玩電腦,收集了很多電腦上的圖標,大家決定一起用電腦制作電腦標志圖表;

……

2、幼兒分組合作共同制作標志圖表;

(幼兒可利用教師提供的圖表背景圖,也可自己根據標志的意思自行設計)

3、以小組的形式互相交流。

評析:從幼兒制作的標志圖表來看(見附錄),孩子們對這樣的活動形式比較感興趣,每位幼兒都能參與其中。幼兒從不同的角度對收集來的標志進行重新認識,有的根據它們的用途設計了交通、公益、食品、運動等標志圖表,有的根據標志的顏色設計紅色、藍色、黃色標志圖表,有的還根據標志的作用設計了生活中、游戲中、學習中的標志圖表,老師感覺到孩子們觀察和感受事物的能力有了明顯的改變。在講述過程中,他們都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制作的圖表。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fā)覺孩子們對于標志的了解出乎了老師的意料,那些似乎與他們認識范圍較遠的標志也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確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深刻地體驗到只有激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才能讓幼兒真正地深入其中。

延伸:

1、將幼兒的標志圖表張貼在展示區(qū),讓他們利用游戲時間相互交流;

2、繼續(xù)觀察、搜集生活周圍的標志。

活動二:我和標記來游戲(系列活動)

目標:

1、讓幼兒在科學、藝術、社會、健康等領域的游戲中,學會使用相關的標志開展游戲;

2、體驗各種標記給我們的游戲活動帶來的便利。

準備:三次分類板、各種不同形狀、顏色、大小的圖形、特征標記、模擬跑道、遙控賽車、各種交通標志

音樂模擬標記、體育游戲記錄表、電腦、

過程:

一、幼兒自由結伴進行小組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些都是大家平時收集的標志、標記,今天我們一起來和它們做游戲吧!

A、形娃娃找家:幼兒自由選擇大小、顏色、形狀標記,對老師提供的各種圖形進行三次分類。

B、模擬賽車:教師小結,體驗各種標志給我們的生活、學習、游戲帶來的便利。

評析:這一系列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在各類游戲中接觸不同的標志,學會根據活動的需要選擇相應的標記,感覺到標記時刻存在于他們的生活、學習、游戲中,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最后在談話活動中,幼兒各抒己見,表達了他們的感受和體驗,以此看出孩子的觀察力有明顯的發(fā)展。其實活動中的幾個游戲,我們從大班就開始和孩子們在不同的活動中開展過,只是沒有特別強調標記的作用,這次系統(tǒng)地將他們集中起來,讓幼兒有了更深層次的體驗和感知。

延伸:啟發(fā)幼兒根據活動的需要或解決游戲中遇到的困難,自己設計標記、規(guī)范、提醒自己和同伴。

活動三:我們的標志

目標:

1、啟發(fā)幼兒根據幼兒園、活動室、寢室、衛(wèi)生間環(huán)境和活動的需要,自由設計各種標志;

2、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關注周圍事件的習慣。

準備:卡紙、彩色筆、封塑機

過程:

一、提出談論話題,引發(fā)幼兒思考,為設計標志提供思路;

師: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經常發(fā)生許多不愉快的、有麻煩的事情(教師舉例)那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呢?

(幼兒自由談論、進行設想)

幼兒討論情況:

湯澤庭:我們班的衛(wèi)生間門口經常有小朋友進進出出的,總是會相撞,我想設計一個標志,提醒大家從右邊進去,從左邊出來;

鄭陳卓野:我想在午睡室設計“請把小鞋放放好”的標志,提醒小朋友每天睡覺前擺好自己的小鞋子;

潘恬恬:我們的塑膠操場上需要“禁止穿高跟皮鞋”的標志,提醒爸爸、媽媽們和我們一起愛護我們的操場;

祁宇軒:我想在桌子上設計“三個一”的標志,提醒大家在畫畫、寫字的時候注意保護眼睛;

何佳成:我想設計“四凈”的標志,提醒大家吃飯的時候要做到桌子、衣服、碗子、地上干凈;

嚴笑杰:我想給玩具柜設計標志,這樣大家就不會送錯玩具了;

……

二、幼兒自由結伴商量、設計標志;

三、幼兒將自己設計的標志張貼在相應的位置。

評析:一個標志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它或美觀大方、或生動活潑、或簡潔明了。通過前一階段時間幼兒接觸、使用標記,真實地感受到它的造型美、色彩美。這一活動的開展,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如何把一件想表達的事情利用美的藝術手法表現出來,同時引發(fā)幼兒關注周圍的事件,培養(yǎng)獨立能力的過程,促進其社會性的正確發(fā)展。我們發(fā)覺幼兒設計的標志非常有新異,還能根據所提醒的內容給它們設計相應的顏色,引起大家的關注。我班的幼兒是幼兒園里最大的孩子,我覺得他們不但為園所內的環(huán)境設計志,還應標該向弟弟、妹妹們宣傳它們,讓大家共同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同時讓孩子們也體驗一種成功感和自豪感。

延伸:請幼兒做“小小宣傳員”向其他幼兒介紹他們設計的標志,提醒大家一起來關注。

活動四:開心標志

目標:

1、幼兒圍繞“開心標志”這一話題進行自由談論。

2、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欲。

準備:幼兒利用業(yè)余時間認識、收集自己喜歡的標志

過程:

一、引出談論話題,導入活動

師:我們一起認識、收集了許多的標志,這些標志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那其中肯定有你喜歡的,能告訴我們嗎?還有你喜歡的理由?。。ㄓ變鹤杂烧務摚?/p>

二、師生從形狀、顏色、功能幾個角度去評價喜歡的標志。

評析:這一活動已進入了主題的尾聲階段,幼兒經過前一階段的活動,認識、接觸、使用和設計了很多的標志,在輕松、活潑、和諧的氛圍中,幼兒自由暢談,從標志的作用、寓意、色彩、造型等不同角度談論自己的見解,表現出獨自審美的萌芽,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的觀察力、思維方式、表達能力、創(chuàng)造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對周圍事物的充滿了探索的興趣。

主題的思考和啟發(fā):

由一個小小的電腦標志引發(fā)了我們的這一主題活動,從預層到生成,我們在此之間找到了最佳的結合點,以班級、幼兒園、大社會這種小環(huán)境到大環(huán)境的教學導向,使幼兒從多元的角度去感知、體驗各種各樣的標志。在科學、社會、健康、藝術等游戲活動中,選擇和使用標志,解決實際操作中的困難,真實地感受它們的獨特魅力。由孩子們自己設計的標志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言行,比老師平時的說教效果明顯了許多。為此,老師也和孩子們一起融入其中,對標志領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他們共同成長,一起進步!通過實踐,我們發(fā)覺孩子們的自然觀察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語言智能等多元智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真切地感受到:“標志小家族”這一主題活動確實是源自幼兒生活,致力于提升生活質量,讓幼兒學會自我保護、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從而促進他們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幼兒園簡單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篇6

產生:問題——男孩有沒有頭發(fā)?

問題很快就得到解決,陳允頡摸到了自己的頭發(fā),一下子意識到男孩也有頭發(fā)。

第一階段:男孩和女孩的頭發(fā)有什么不一樣?

通過討論,幼兒發(fā)現男孩和女孩的頭發(fā)有很多不同之處:長短,扎辮子和不扎辮子,辮子還有很多的不同花樣……幼兒就開始把自己看到過的頭發(fā)或自己的頭發(fā)畫下來。

第二階段:卷發(fā),染發(fā)的奧秘。

在“理發(fā)店”里我擺了幾個假發(fā)套,一本發(fā)型書,引起了幼兒的注意。他們都對卷發(fā)和染發(fā)感興趣。于是我們來到了真正的理發(fā)店里,請阿姨為我們講解卷發(fā)、染發(fā)的奧秘。

第三階段:設計發(fā)型

幼兒對女孩子的各種發(fā)型感興趣,通過繪畫來表現各種發(fā)型。

第四階段:嘗試理發(fā)

當設計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后,幼兒想嘗試幫別人理發(fā)(梳辮子)。于是,我們提供了梳子,發(fā)夾、摩絲等。幼兒在嘗試中發(fā)現:怎么辮子扎不緊呢?卷過的頭發(fā)過了一會兒就不緊了?自己梳的頭發(fā)和畫的怎么不一樣呢?然后再集體討論,反思失敗的原因:手沒力氣,辮子的花樣太復雜等。

預設(教師)

生成(幼兒)

主題

午睡起床后教師開始幫孩子梳頭,陳允頡說:“男孩都沒有頭發(fā)的?!?nbsp;  教師提出疑問:男孩有沒有頭發(fā)呢?孩子們眾說不一,于是他們開始探索頭發(fā)……

主題網絡

男孩    沒有頭發(fā)  長

男孩也有  與女孩不同   短

各種各樣的頭發(fā)

環(huán)境與材料

1、發(fā)型書一本

2、增設理發(fā)店用具

3、假發(fā)套一個,自制的三個

4、為美工區(qū)提供材料:紙、記號筆、蠟筆、塑料繩等

1、俞逸菲、嚴影、朱琛楷從家里帶來了嬰兒時的頭發(fā)照片。

主題活動

1、觀察各種發(fā)型

2、講述活動:頭發(fā)

3、角色游戲:理發(fā)店

1、參觀理發(fā)店

2、繪畫活動:各種各樣的頭發(fā)

表達分享

◆陳允頡:好象頭上有一點點頭發(fā)。

教師:一點點,是有頭發(fā)嗎?孩子自己肯定,男孩也有頭發(fā)。

◆姚心宇:為什么戴老師的頭發(fā)是咖啡色的?

教師:怎么會有咖啡色的頭發(fā)?孩子們不知道染發(fā),教師建議孩子去理發(fā)店看看。

◆李輪家:外公的頭發(fā)是白色的。

劉蕾:爺爺的頭發(fā)也是白色的。

目標達成與經驗獲得

1、在合作游戲時,幼兒能邊玩邊討論:如理發(fā)店中各用具。幼兒先討論用具的玩法,再玩,或向教師求證和請教。

2、在討論中,能力強的幼兒能主動總結他人的經驗:如王心瑤說:年紀大了頭發(fā)都會白的。

3、在活動中,幼兒能主動向家長或其他人獲得資料:如主動將照片帶到幼兒園。

幼兒作品

朱一琳:想表現卷發(fā),就直接用單色筆畫。(我問她為什么要畫卷發(fā),她說:“我的頭發(fā)太短了,卷卷就長了。”

龔孜詣:像花瓣一樣的頭發(fā)。頭發(fā)像花瓣一樣就多了。

楊軻禹:黑頭發(fā)。(表現的較為真實。我問他為什么不用其他顏色,他說:“我的頭發(fā)就是黑色的呀?!碑嬛械膱A圈表示卷發(fā)。)

盧政峰:弟弟的頭發(fā)很短的。

陳允頡:染過的頭發(fā)。

活動反思:

通過讓幼兒看看、摸摸、比比、說說等多種形式,在游戲中感知頭發(fā)的秘密。活動中利用各種感官的有機結合,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掌握所學知識。

幼兒園簡單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宇航員的成長經歷,懂得認真學習和鍛煉身體的重要性。

2、對宇航員有敬佩的心理,有當宇航員的愿望。

活動準備:有關楊利偉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出興趣。

你們知道宇航員嗎?那中國第一位宇航員是誰呢?

二、介紹楊利偉的成長故事。

1、他是如何當上宇航員的?我們來聽聽楊利偉的成長故事。

2、講述故事“中國第一位宇航員——楊利偉”。

提問:

(1)楊利偉小的時候是怎樣學習的?

(2)楊利偉小的時候是怎樣鍛煉身體的?

3、再次傾聽故事。

提問:

(1)怎樣才能當上一名宇航員呢?(飛行技術好、身體棒、記憶力好等等)

(2)考上宇航員后,楊利偉又是怎樣學習的?

(3)為了防止自己會得“空間運動病”,楊利偉又是怎樣訓練的?

(4)登上火箭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楊利偉感到害怕嗎?為什么?(他的心里想到的是訓練和工作。)

三、討論:如何才能當上宇航員?

我們也想當宇航員,那我們現在應該怎樣做?(好好學習、多鍛煉身體、遇到困難不害怕能解決)

小結:只有向楊利偉那樣從小好好學習,堅持鍛煉身體,在學習中不怕困難,長大后才能成為一名勇敢的宇航員。

附故事:

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

2003年,中國“神舟五號”飛船載著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遨游在神秘的太空,這次“首飛”壯舉,是中華民族一次劃時代的偉大飛行!

擔任這次飛行的航天員楊利偉是從十四位優(yōu)秀的航天員中選拔出來的。楊利偉小的時侯,學習非常認真,特別喜歡看書,有一次考試拿了三個100分,中學時參加全縣數學競賽還拿了獎。

小時侯的楊利偉還很喜歡運動,什么打籃球、打乒乓球、溜冰、跑步,他都很喜歡。每天早上他都背著書包跑步來到學校,在學校的跳繩、跑步比賽中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后來,楊利偉考上了飛行學校,當上了一名光榮的飛行員,他飛過強擊機、殲擊機,飛行時間達到1200小時(大約整整50個日日夜夜),飛行技能出類拔萃。飛行技術非常棒!有一次,在飛到湖面上空的時候,聽到“砰”的一聲爆響,飛機一抖,一臺發(fā)動機突然停車。飛機側滑著往下掉,無線電信號也被高高的山隔斷,只能靠空中的其他飛機為他導航。他沉著冷靜,靠一臺發(fā)動機將飛機慢慢拉起,艱難地爬高了500多米,飛回機場,將飛機降落在跑道上。當他從機艙內下來時,渾身衣服已全部濕透,戰(zhàn)友們擁上前來祝賀他成功著陸。后來發(fā)現,發(fā)動機的一個葉片已經折斷了。

由于他的飛行技術好、身體棒、記憶力好,所以被選中參加航天員的訓練,他對自己說:“我的身體素質和飛行技術都很好,但是缺乏大量載人航天的知識。我一定要認真學習!”他牢牢記在心里,做好了發(fā)奮學習的思想準備,學習基礎理論的書,有厚厚600頁。書里有很多要背的東西。最初三年,他每天晚上看書一直到夜里十二點。在第一次考試中名列第一,他對自己說:“我能行,我能學下來。”

然而,楊利偉仍有很大的困難要克服,那就是在進入太空后的“空間運動病”和返回時的“過載”。對于這兩項挑戰(zhàn),他都早就做好了主動適應的準備。所謂“空間運動病”,通俗的說法就是進入太空后會暈。他就有意識地在訓練中加強了這方面的自我鍛煉。轉椅訓練是最難受的,但他每次都堅持做最長的時間,做最大的動作,以增加這方面的訓練強度。練到后來,教員說他這個課目可以免試?!斑^載”,他經過長期刻苦訓練,也有了這方面的體能儲備。他說,“我對載荷是有把握的?!?/p>

太空飛行是一件很有危險的事情。他沒有害怕,他說:“載人航天是多么偉大的事業(yè)啊,我不怕面對這種危險。我能代表祖國去“首飛”,我非常光榮!”

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小朋友們,相信你們經過努力,也會成為一名宇航員的!

1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