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教學模板

夢熒4371 分享 時間: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基礎教學科目,語文中的語言活動是一種人際交往方式。以下是小編準備的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教學模板范文,歡迎借鑒參考。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教學模板【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山溝的孩子們起早貪黑的去上學的情景,感受他們學習的艱難,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品質。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3.續(xù)寫“孩子們是怎樣學習的”。

教學重點:

課文的1——5自然段,了解山溝的孩子們起早貪黑地去上學的情景,感受他們學習的艱難,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教學難點:

課文的6、7自然段,知道“金鑰匙”指的是什么,體會文中所表達的贊頌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情感。

同學們,我們已經上了四年學了,那誰能說說你們每天都是怎樣來上學的呢?

總結:聽了你們的發(fā)言,老師真的很羨慕你們。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多關心你們呀,每天都起得很早,為你們準備早點,送你們上學。一年365天,天天如此。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更是關愛有加。那你們知道生活在大山的孩子他們每天又是怎樣上學的呢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大山,去看看大山的孩子是怎樣上學的。齊讀課題《山溝的孩子》。

提問: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歸納整理學生的問題:

①山溝的孩子每天是怎樣上學去的?

②他們?yōu)槭裁匆@樣辛苦的上學?

師: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中,請你趕快在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采用自讀、畫批、交流感悟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結合課文的內容思考上面的兩個問題。用“——”劃出說明干溝的孩子怎樣上學的語句。用“~~~”劃出說明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的語句。

3.把你劃出的語句認真地讀讀,看看你有什么想法嗎?把你的想法在書商進行簡單的批注,然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三、全班交流,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交流第一個問題:通過讀書,你知道山溝的孩子是怎樣上學的了嗎?

①先讀讀你劃的句子,再說說從中你所了解到的。

②引導學生進行朗讀:山溝的孩子上學的路這樣遙遠,你能夠通過讀讓別人感覺到嗎?

③結合課文引導想象:這么遠的路,而且還是山路,你能想象出他們在上學、放學時的路上會遇到什么困難嗎?

師:是啊!山路彎彎曲曲,山路磕磕絆絆,遠處,狼在嚎,犬在叫,黑夜中一閃一閃的星星好像是狼的眼睛。孩子們走在這樣的山路上,心情怎樣呢?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④指導朗讀1——5自然段。

⑤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加深理解,教育自己:

山溝的孩子就是這樣上學的,與你們自己進行對比,此時此刻你有什么話要說嗎?

過渡:山溝的孩子上學既然這樣困難,可他們?yōu)槭裁催€要去呢?

3.交流第二個問題:山溝的孩子為什么要上學?

①讀讀你找到的句子,談談你的理解。

②提問:什么是“金鑰匙”?山溝里真的有這樣的鑰匙嗎?你是怎樣理解課文中的“金鑰匙”的?

③他們?yōu)槭裁匆獙ふ疫@把神奇的金鑰匙呢?結合書上的語句進行回答。指導朗讀第六自然段。

④山溝的孩子能找到“金鑰匙”嗎?為什么?指導朗讀第七自然段。

師:山溝的孩子為了能夠改變家鄉(xiāng)改變山溝貧窮落后的面貌,克服了許許多多的困難。我們相信,祖國也會相信,山溝的孩子一定能夠找到這把神奇的金鑰匙的!齊讀第六、七自然段。

四、德育滲透。

山溝的孩子就是以這樣的一種態(tài)度、這樣的一種精神來對待學習的,那么想一想你是怎樣對待學習的呢?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對學習有了什么新的看法嗎?

五、品味賞讀,背誦積累。

1.選擇你喜歡的段落或語句讀一讀。

2.與全班交流,比一比,看誰讀得有感情。

六、續(xù)寫結尾,課外延伸。

師:山溝的孩子們?yōu)榱藢ふ腋淖兩綔县毟F面貌的“金鑰匙”,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從黑夜啟程,在他們的努力下,他們一定會迎來絢爛的黎明。

“絢爛的黎明”是什么意思?它后面的省略號省的是什么?你能結合課文進行想象,把省略號補充完整嗎?想一想寫成一段話。(回家作業(yè),明天交流)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教學模板【篇2】

知識與技能:

1、在預習時,通過自主努力,學習本課13個生字的讀音,會寫9個生字。

2、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段落結構。能將課文分為三部分,抓住重點理解課文最后兩段的意思,并體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3、體會課文所描述的孩子上學、回家情景,讀出自己的理解、情感。

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的朗讀為基礎,以讀為主線,以讀代講,以讀促講,通過朗讀,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參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山溝里的孩子起早貪黑去上學的情景,感受他們學習的困難,感悟山溝里的孩子熱愛學習的可貴品質,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疑

出示河南山區(qū)一所小學的一位同學所穿的破舊鞋子

二、初讀課文

播放輕音樂伴奏帶《高山流水》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給課文分段

三、精讀課文

第一部分

1、播放自制動態(tài)圖片:課文插圖“上學路上”的電閃雷鳴,在課文中畫出描寫山溝孩子每天上學情景的句子。

2、播放音頻文件《狼嚎》,想象孩子們在上學路上遇到的困難,體會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孩子們的上學心情。

3、播放視頻文件《安康小學生大火把上學》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的內容

第二部分

1、播放視頻《山溝里的孩子》紀實片,想象山溝孩子學習時的情景,并用文字表達出來

2、連續(xù)靜態(tài)圖片,展示山溝學校、桌椅、師生上課的靜態(tài)圖,思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第三部分

組織小組編組,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學習情境

1、理解“黑夜”“……”的深意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對比自己現(xiàn)在的學習情景,體會山溝孩子不怕困難,感悟刻苦學習的精神。

四、鞏固應用

布置作業(yè):想象山溝孩子學習時的情景,再寫一兩段話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教學模板【篇3】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要讓學生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2個。能正確讀寫“平坦、所謂、階梯、蔥蘢、游覽、機械、慚愧、辛勞”等詞語。學生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學習課文時,要引導學生運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峨眉道上鋪路人不畏艱險、默默奉獻的精神,教育學生要尊重普通勞動者和它們的勞動。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了解峨眉山的鋪路人是怎樣鋪路的,認識到鋪路人“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教學構想

本文語言簡潔,感情充沛,便于進行朗讀,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從中受到啟發(fā)教育。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留意影視中或身邊的普通勞動者,關注他們的勞動;查找有關峨眉山的資料。制作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從中受到啟發(fā)教育。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名山大川數(shù)不勝數(shù),大家游覽過哪些名山大川?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一起去我國的風景區(qū)峨眉山游覽一下,你們愿意嗎?(出示課題)

2、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縣城西南7公里,有山峰相對如峨眉,故名。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哪些自然段的內容是看到、聽到的,哪些是想到的,做上記號。

3、指名回答。

三、學習課文,體會感情。

(一)學習第一段。

1、自由小聲讀第1段,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2、讀了第一句“前面沒有平坦的路了”你知道了什么?

3、作者在峨眉道上攀登的路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你從哪里讀懂的?(理解“豎”“天梯”)

4、走在這樣的路上,我們的感覺是什么?

5、指導朗讀。

(二)學習二——六段。

1、自由讀2—6段,思考:我們在途中遇到了十幾個人,他們有什么特點?是干什么的?

2、路是怎樣鋪成的?指名說,誰還想說一說?

3、讀了這幾段,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體會?

4、指導朗讀。

(三)學習七、八段。

1、作者由峨眉道上的鋪路人想到了什么?默讀7、8段邊讀邊畫:表現(xiàn)鋪路人辛勞的詞語。

2、指名讀。

3、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認真讀課文,根據(jù)課文內容進行想象和體會,引導學生歸納鋪路人的辛勞:

游覽路線:二百多里

石板數(shù)量:數(shù)不清

鋪路方式:不能用機械,只能用人工。

鋪路時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4、想到這里,我內心感到一陣愧疚。理解“愧疚”(慚愧不安)我為什么感到愧疚?

5、鋪路工人為什么這樣做,為什么稱他們是“真正的無名英雄”?鋪路人有哪些貢獻?

6、齊讀本段最后一句,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7、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峨眉道上的鋪路人說點什么?

五、朗讀課文、指導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作業(yè)設計

1、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峨眉道上的鋪路人說點什么?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2、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進一步學習課文,用邊讀邊想的方法領會作者是怎樣表達對鋪路人的艱辛勞動的敬佩。

學生學習過程

一、檢查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1、臉對臉齊背,互相檢查。

2、開火車輪流背。

二、復習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我”在峨眉道上遇見鋪路人,知道了他們工作的艱辛)

2、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為什么說鋪路人是真正的無名英雄。(從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找答案。)

三、進一步體會感情,學習表達。

1、出示句子,進行比較。停步仰望…豎在前面樹木蔥蘢的陡坡上。停步望去,只見石階出現(xiàn)在前面的坡上。

(1)邊讀邊想,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寫的好?為什么?

(2)你體會到山勢怎樣?(陡峭)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鋪起路來呢?(艱辛)

(3)范讀、指導朗讀。

(4)小結:我們邊讀邊想,找出兩組句子有何不同,通過比較,知道哪些詞用得好,為什么好,再有感情地朗讀,現(xiàn)在我們就用這種方法繼續(xù)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2、出示句子:

他們在十多里外開山取石……沖毀的路。

他們開山取石,做成石板,運上山去重鋪沖毀的路。

(1)邊讀邊想,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寫的好?為什么?

(2)你體會到鋪路人怎樣?(艱辛)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

(3)范讀、指導朗讀,邊讀邊想象鋪路時的情景。

3、自學:

(1)出示自學方法

A.一邊讀,一邊想,兩組句子有什么不同

B.從哪里看出鋪路人的艱辛,為什么?

C.邊讀、邊想象

這數(shù)不清……背上山來的嗎?

這些石板,不都是背上山來的嗎?

這么長時間,他們吃了很多苦,流了很多汗

這樣日復一日……多少汗

(2)學生交流,集體訂正。

3、按內容填空

如果沒有(),沒有(),就沒有(),就沒有(),也就沒有()。

四、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峨眉道上的鋪路人說點什么?

1、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

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根據(jù)課文的描述,把你想象的峨眉道上的路畫下來。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教學模板【篇4】

一、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積累本課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3.學習作者一家人正確對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贈器官,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二、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三、 教學用具:小黑板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一)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二) 練習復述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練習復述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齊讀題目。

2.本文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為題?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

(二) 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讀課文,并糾正讀音。

2.練習復述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1) 詳細地復述課文

(2) 簡要地復述課文

(3) 提示:文中都有誰捐贈了角膜?(母親——→父親——→女兒)

(4) 用幾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課文記敘了作者的三位親人死后捐獻角膜,使他人重見光明的感人故事)

(三) 再讀課文

1.分別指名讀"母親、父親、女兒"捐贈角膜這三部分內容。

2.自由讀課文,分組討論:為什么寫女兒溫迪捐獻角膜的經過要簡略地寫?

3.指名回答。

(四) 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生字,讓學生組詞

達( )命( )腫( )肺( )訪( )

組( )勇( )敢( )驕( )擁( )

教師重點講解:"肺"字的最后一筆是豎,右半部分不要寫成"市"。

2.積累本課詞語

突如其來 栩栩如生 熱淚盈眶 與世長辭 才華橫溢

3.按拼音填空

yì 才華橫( )、文( )、回( )、容( )、翻( )、( )思、友( )

jiāo( )陽、( )傲、( )花、( )氣、上( )、香( )

zǔ( )擋、( )織、( )力、( )國、( )成

(五) 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抄寫本課四字詞語

第二課時

一、 教學目標:

(一) 深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三、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回憶課文

1.提問: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

(二) 深讀課文,并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部分:母親捐獻角膜

(1) 默讀課文,找出"我"對父親同意母親捐獻眼角膜這件事態(tài)度的句子,體會一下當時"我"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不理解)

(2) 畫出父親說的話:

父親平靜地摟著我,"你所能給以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的死亡之軀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① 自由讀父親說的這段話,思考:父親認為怎樣的死是有意義的?(我們的死亡之軀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這樣的死是有意義的.)

② 聽了父親的話,"我"的情感有了怎樣的變化?

③ 指導背誦這段話。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2.學習第二部分:父親捐獻角膜

(1) 自由讀課文,畫出父親的心愿:

他愉快地告訴我:"我去世后要捐贈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個盲童能夠借助我們的幫助重見光明,并像你女兒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有多美妙!

①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② 體會父親說這些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高興、愉快)

③ 指導背誦這段話

(2)"我"將父親的心愿告訴了溫迪,溫迪有什么表現(xiàn)?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出示句子:孩子熱淚盈眶,過去緊緊地擁抱外公。

(體現(xiàn)出溫迪對外公的敬佩之情。)

(3) 父親也遵照遺愿捐贈了他的角膜,這使溫迪有了怎樣的認識?

體會最后一句句話:

在這一刻,我領悟到父親所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還有輝映在我女兒眼睛里的一種驕傲!

① 指名讀句子

② 自己默讀這句話

③ 體會"驕傲"指的是什么?

(4)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部分

3.學習第三部分:女兒溫迪捐贈角膜

(1) 齊讀"奧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來信的內容"

(2) 理解句子:

我那金發(fā)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① 指名讀句子

② 結合題目"永生的眼睛"來理解這個句子的意思。

③ 請同學說一說

(3) 學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讀第三部分內容,老師適時指導

(三) 回讀課文內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談感想:學習了這篇課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請談一談。

3.小組內交流并匯報

(四) 布置作業(yè)

將你的感想寫下來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回顧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所要表現(xiàn)的崇高品質

(二)針對課文內容進行鞏固、擴展練習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人物所要表現(xiàn)的品質。

三、教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加深對題目的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課文內容,進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這個題目的意思

3.指名回答

(二)自由讀全文,體會人物所要表現(xiàn)的品質

1.自由讀課文

2.討論:①說說全文要歌頌的是什么精神?(歌頌了盡自己的一切所能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②那些句子體現(xiàn)了這種精神?

3.指名回答

4.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擴展練習

1.請你結合實際說說,你是如何看待"死后捐贈角膜"這件事的?

2.指名說

(四)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板書設計:

18永生的眼睛

母親 父親 女兒 (捐贈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響)("我"的態(tài)度)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教學模板【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按照買項鏈和退項鏈把課文分為兩個部分,并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出課文大意。掌握生字新詞。

教學準備:課件(柔美的音樂)、生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真情無價。

2、教師示范讀,學生跟著讀。

3、教師引導談話:同學們,你覺得什么是真情?能用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說一說嗎?

二、配樂朗誦、,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柔美的音樂,認真傾聽老師朗誦。要求:畫出生字新詞,思考:課文中無價的真情發(fā)生在誰和誰之間?

2、教師出示本課的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強調要點。

字音:“櫥”是卷舌音。

字形:“龐”是半包圍結構,“廣”字頭書寫的大小要能藏得住里面的“龍”,另注意“龍”上的撇和點都不能丟。

3、教師再次出示含有這些生字的詞語,大家一齊讀一讀,在讀中鞏固生字,積累詞語。

4、指名反饋:文中的真情發(fā)生在誰和誰之間?

5、教師小結:姐姐和妹妹間的是血濃于水的親情,而妹妹和店主之間則是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間的真情,這更是難得的。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細細體味這種感人至深的人間真情。

6、教師播放課件中的柔美音樂,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讀后說,理清文章的條理。

1、再次播放音樂,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哪些自然段寫的是妹妹買項鏈,哪些自然段寫的是姐姐退項鏈。

2、指名反饋。

3、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按照買項鏈、退項鏈的過程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讀了幾遍課文,你們一定和老師一樣被文中的姐姐、妹妹、店主的真情打動了吧!他們都擁有一顆集真、善、美為一體的心,真是太令人感動和羨慕了。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兩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想像畫面,知道店主為什么會把貴重的項鏈以幾枚硬幣的價格賣給小女孩,體會姐姐、妹妹、店主的真情。

2、總結全文,拓展思維,啟發(fā)學生用真心換真心,用真誠對待真誠。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姐姐退項鏈的那一部分內容。

教學重點:知道店主為什么會把貴重的項鏈以幾枚硬幣的價格賣給小女孩。

教學準備: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項鏈手帕不勝枚舉寂靜臉龐小心翼翼得意洋洋滿心歡喜連蹦帶跳

2、教師導讀: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寫的是發(fā)生在姐姐、妹妹還有一家商店店主身上的感人故事。這個感人的故事是圍繞一條項鏈展開的。你能不能用這根項鏈把這個故事串起來。

妹妹想送項鏈給姐姐-妹妹到商店買項鏈-店主把項鏈賣給妹妹-姐姐來退項鏈-店主把項鏈送給姐姐

3、師導:作者圍繞條項鏈,為我們展示了人間用真情買不到的真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個故事,去感受這無價的真情。

二、深入探究,體會真情。

1、教師導讀: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無價的真情分別體現(xiàn)在姐姐和妹妹之間、妹妹和店主之間、姐姐和店主之間?,F(xiàn)在請大家讀課文,用文中的具體事例來說明。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讀文探究。

3、集體反饋

4、教師導讀:妹妹要送項鏈給姐姐,是因為――(學生讀課文第三自然段中妹妹說的話)

5、教師質疑:可是,店主為什么要把貴重的項鏈以幾枚硬幣的價格賣給妹妹呢?請大家把店主人說明原因的句子找出來。

6、指名反饋后引導學生想像:同學們,當?shù)曛魅肆私饬嗣妹靡患业木秤?,體會到了妹妹這份真情的時候,他看著眼前的這個小女孩水想些什么?

7、教師小結:是呀,姐妹間的真情深深地打動了店主,讓他看到了人世間不能用金錢買到的真情,所以他以幾枚硬幣的價格把貴重的項鏈賣給了妹妹。當姐姐來還項鏈時,他把項鏈送給了姐姐。他的行為一樣令人感動。他用自己的真情保護了姐妹倆的這份真情。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師導:同學們,小女孩、姐姐、店主這三個人,你想贊美誰?贊美她什么?

2、指名反饋:我想贊美,我贊美她。

3、教師引導學生說說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真情故事。

四、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這美麗的瞬間留在了姐妹倆的心里,也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里,感謝姐妹、店主,他們用真情喚起了我們所有人的這份真情。

五、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姐姐退項鏈”部分。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教學模板【篇6】

教學目標:

積累語言文字,給學生一個大舞臺,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

教學重點:

積累語言文字

教學難點:

積累語言文字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方法:

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學習"萬花筒"

1.出示生字,讓學生認讀。

2.比較字形,在小組內交流。

3.學生試著用這些字組詞c

4.指導學生在田宇格里描寫這幾個字。

二、學習"我能寫"

1.學生先自己獨立練習寫。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

3.全班匯報、歸納。

(1)表示"看"的詞語還有:凝視環(huán)視掃視仰視俯視等。

(2)表示"說"的詞語還有:談論議論聊天談話交談等。

4.指導學生平時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三、學習"我能猜"

1.課件出示謎面。指名讀。

2.幫助學生分析謎面特點。

3.學生交流自己的謎底??纯凑l猜得又快又準。(愛)

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舉行猜字謎比賽。也可以自己編個字謎哦!四、學習"百寶箱"

1.投影出示這些名言佳句。

2.學生齊讀這些句子。

3.學生交流對這些句子的理解。

4.學生試著在理解的基礎上,背一背這些句子。

5.學生交流自己一些名言佳句。

五、學習"大舞臺"

1.明確本次活動的要求一一介紹自己知道的一些花草的名稱。

2.引導學生做好活動前的準備。

(1)可以請教周圍種有花草的鄰居,問→問他們陽臺上那些花草的名稱。

(2)可以請教自己的爸爸、媽媽。

(3)也可以到圖書室或上查閱。

3.把自己知道的花草的名稱一一記載下來。

4.與小組同學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教學模板【篇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改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初步了解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感受對比說明的表達效果。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2、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當你按動遙控器看電視的時候,當你打開冰箱取飲料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與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能感覺到什么?(有這些先進的東西很方便,為什么會有如此方便的東西呢?這些先進的東西是在什么時候發(fā)明的呢?感受到了科學技術的威力,是在20世紀發(fā)明的)那么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這篇課文,感受20世紀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變化。板書課題:《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課題。

(2)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個題目時,你們會到誰?(想到神仙呀。因為他們能呼風喚雨!那誰能我們解釋一下呼風喚雨是什么意思呢?

呼風喚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風下雨,現(xiàn)在引申為“能夠支配自然的一種巨大力量?!?/p>

現(xiàn)在我們就和路甬祥叔叔一起感受生活的精彩。)

二、自讀課文,領會生字

要求:(1)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2)把讀不好的多讀幾遍。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讀、理解,相機出示圖片幫助理解詞語:

(農耕社會依賴潛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騰云駕霧、歸根到底、出乎意料)

2、讀句子,把自己讀不好的句子讀出來給同學們聽聽,糾正字音和斷句等。(長句不好讀,外國人的名字不好讀、多音字易錯、翹舌音度不準......)

三、初讀課文,感悟課文

1、默讀課文,找出課文圍繞哪句話來寫的?(找中心句)<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呢?靠什么呼風喚雨?用的是什么修辭方法(以自問自答的方式說明)

2、把你能感受到20世紀呼風喚雨的句子找出來,畫上橫線。并說說你的體會。(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lián)系緊密的“地球村”。)(體會到了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了生活和精神上的變化,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體會到了科學技術的巨大威力)

四、精讀課文,領悟變化

1、通讀全文,請同學解釋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的區(qū)別?課文中的這些科技產品那些是科學家發(fā)現(xiàn)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有區(qū)別嗎?哪些是發(fā)明的?哪些是發(fā)現(xiàn)的?同學自由回答!

(發(fā)現(xiàn):指人們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規(guī)律。

發(fā)明:則是創(chuàng)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發(fā)現(xiàn)在第4自然段“人類登上月球……天體”。(發(fā)現(xiàn)的)

“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遠洋船舶”。(發(fā)明的)

2、精讀第三第四自然段,為什么說現(xiàn)在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都不敢想的?過去的人們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中?體會比較法的妙處!(因為現(xiàn)在的科學技術,在王公貴族那個年代是不能達到的。所以他們當然連想都不敢想。過去的人們生活是沒有電燈,沒有收音機,沒有汽車,他們只能用蠟燭照明,馬車代駕,蒲葉代扇,飛鴿傳書等等是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人們只能在......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比較法的好處:突出20世紀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其威力是連過去王公貴族都不敢想象的)

3、課件出示:“人類在上百萬的歷史中……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簡介農耕生活的特點: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小農經濟,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人們順從自然,依賴自然)

雖然他們當時不能改變自然,但他們有美好的愿望嗎?(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的神仙。)聯(lián)系生活說說“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的神仙都實現(xiàn)了嗎?哪兒實現(xiàn)了?

(A、千里眼是電腦上安的可視屏,可以通過電腦看見對方;

千里眼還有望遠鏡,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還有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地球以外的星星。真厲害!天文望遠鏡看得太遠了。

B、天上的飛機在天上飛就像是騰云駕霧。

C、電話就是順風耳,千里之外一通電話就聽見了,電話上還可以實現(xiàn)千里眼,電話上有可視屏,一撥電話一邊用上千里眼,一邊用上順風耳了。)

小結:我們祖先的這些幻想都實現(xiàn)了,其實,何止這么一點點幻想變成了現(xiàn)實,誰能再舉出一種嗎?

(實現(xiàn)了祖先想到水底去看一看的愿望。還有宇宙飛船,祖先不可能到外太空去看看。以前挖土都是用鋤頭,現(xiàn)在用挖土機,用大卡車運。有機器、汽車來幫忙。)

4:在人類歷史的上百萬年間,我們20世紀利用科學技術實現(xiàn)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實在太令人驕傲了!文中有一句詩對此進行了稱贊,哪句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并說說詩的出處和含義?

(這句詩出自唐朝詩人岑參寫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形容紛紛大雪好似梨花開放。如果把20世紀的科學成就比作這場大雪,覺得怎樣?(多、大、快,一夜之間,時間很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詩里面既能讀出快,又能讀出多,難怪作者會說正是這些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百萬年的總和。)

小結:20世紀我們實現(xiàn)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我們怎能不說(手指板書)。

(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五、回應開頭,突出中心

1、課文學到這兒,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無論是和過去的對此,還是舉出的實例,說說都是在圍繞哪一句話?這句話就是本文的中心句。那現(xiàn)在讓你讀這句話,你會用什么情感去讀呀?

中心句: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自豪、激動、高興的心情。

2、帶著對課文的體會,帶著豐富的情感把整篇文章再讀一遍。

六、課外延伸,突發(fā)奇想

1923年,英國數(shù)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的確,20世紀,讓我們感受到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了,在新的世紀,現(xiàn)代科學技術必將繼續(xù)創(chuàng)造一個個奇跡,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你還希望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奇跡?

(我希望汽車把汽油換成太陽能,這樣就能更加美化環(huán)境,沒有空氣污染了。很不錯,是個有環(huán)保意識的孩子!我能像在飛機上一樣,到宇宙航行,到星球上安家,想什么時候去就什么時候去。我覺得現(xiàn)在大都是白煙,希望以后做出摩托車不污染環(huán)境。那生活多么好啊,環(huán)境多清潔呀!乘空中客車上月球旅游;機器人保姆。孩子們,你們太有想象力啦,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奇跡會出現(xiàn)的!)

七、總結全文

同學們,法國科學家居里夫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要把生活變成科學的夢,然后再把夢變成現(xiàn)實?!币胱屛覀兊膲糇兂涩F(xiàn)實,我們小學生現(xiàn)在能做些什么呢?思考寫下了!

(應該好好學習,將來長大了鉆研科學,為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我覺得應該好好學習,長大了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1、你們的志向遠大。讓我們行動起來,讓我們的21世紀也成為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四、作業(yè):

1、把你的奇思妙想動筆畫下來,講給爸爸媽媽或長輩聽,也請他們說說科學技術發(fā)展帶來的變化。然后運用今天學到的說明方法寫一篇小練筆《我的奇思妙想》。

五、板書:呼風喚雨的世紀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人類自問自答

作比較

科技→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

129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