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shù)學入學教案
使學生會用1~5各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知道1~5的數(shù)序,能認、讀、寫1~5各數(shù),并注意書寫工整。一起看看一年級數(shù)學入學教案!歡迎查閱!
一年級數(shù)學入學教案1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能力目標: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初步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情感目標: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文試表述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驗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教具準備:喜洋洋的貼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從貼臉游戲,引入課題。
1、師:同學們,今天陳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瞧:
(課件出示喜洋洋圖片)
2、出示喜洋洋圖片1。
問:你們覺得這兩個喜洋洋有什么不同?
3、學生講,老師貼。
4、學生觀察,兩者間有什么關系?
5、引入課題,喜洋洋為了感謝大家?guī)退一亓吮亲雍妥彀?,現(xiàn)在給我們當導游,帶我們一起去游玩,在生活中去學習上下位置關系。板書:上下。
二、理解上下,培養(yǎng)空間觀念。(重點)
出示主題圖,這是我們學習的第一站,南京長江大橋,圖中有什么交通工具呢?
學生觀察。
1、初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
出示汽車和火車,你能說說它們的位置關系嗎?
引導,誰能完整的說一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2、詳細體會上下位置關系
出示火車和輪船,你能再說說它們的位置關系嗎?
引導,誰能完整的說一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小結:在位置關系不變時,對于兩個物體,上下位置關系是絕對的。
2、體會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難點)
出示汽車、火車、輪船,你能說說它們的位置關系嗎?
引導,一會說火車在上面,一會又說火車在下面。對嗎?
同桌討論。生回答。
小結:對于三個物體來說,參照物不同,上下位置關系也會不同。例如:火車對汽車來說,火車在汽車的下面?;疖噷喆瑏碚f,火車在輪船的上面。
三、創(chuàng)設活動,加深理解,促進情感體驗
(1)擺一擺
現(xiàn)在,喜洋洋帶我們來到第二站教室。
將你的數(shù)學書擺在課桌的上面,然后將你的文具盒放在數(shù)學書的上面,再從文具盒里拿出一支鉛筆放在文具盒的上面。
并說說,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擺一擺,說一說。
生操作,師巡視。
(3)寫一寫。
四、鞏固理解、增強應用意識。
1、游戲,喜洋洋做,學生跟著做。
游戲兒歌:上上下下
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向上爬,(雙手握拳相互繞圈從下往上至頭頂)
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向下滑。(雙手握拳相互繞圈從上往下至腳面)
太陽出來了,(雙手在頭兩側(cè)伸直打開,手心向前)
花兒也對我咪咪笑。(手腕靠攏在下巴處做花朵狀微笑點頭)
上,下,(雙手伸直上舉,再彎曲至耳朵旁)
上,下,(重復上面動作)
休息一下。(雙手在臉側(cè)做睡覺狀)
2、第三站,動物器材室。
3、第四站,喜洋洋的房間。
4、第五站,回到教室。
聯(lián)系生活,叫學生觀察所處的教室,有哪些物體存在著上下位置關系。
五、小結。
今天,喜洋洋帶我們游玩了這么多地方,你收獲了什么?觀察所處的教室,比如,講臺和黑板,第一小組和第二小組間存在哪些位置關系?這是我們后面幾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
一年級數(shù)學入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學會分類的方法。
2、學生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4、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
學會簡單分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類
出示例1
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樣分類呢?
揭示課題,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
2、鞏固發(fā)展體驗分類
按形狀來分一分,怎樣記錄分的結果呢?
討論匯報。
板演分法。
還可以怎么分?
二、鞏固提升發(fā)散創(chuàng)新
1、課件出示練習七1、2、3題,學生集體完成。
2、開放練習拓寬思路(分正方體)師:同學們拿出你們的另外一袋學具,請給這些物品分類。學生小組活動(4分鐘)匯報交流
三、課堂小結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對你有什么幫助?
四、板書設計:
分類
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按形狀來分一分
按顏色來分一分
一年級數(shù)學入學教案3
《1-5的認識》:
教學內(nèi)容:本冊教科書第14~16頁,練習二中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1~5各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知道1~5的數(shù)序,能認、讀、寫1~5各數(shù),并注意書寫工整。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積極動手操作和認真書寫的習慣。
3、利用“野生動物圖”圖,使學生初步感知“用數(shù)學”的樂趣,同時滋生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良好愿望。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是1~5的基數(shù)含義和寫法。難點是1~5的寫法。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野生動物園”電腦課件、1~5各數(shù)的寫法課件、計數(shù)器;學生準備15根等長的小棒、1~5共5張數(shù)字卡片、計數(shù)器若干個(每小組一個)、教科書第16頁上的點子圖及“做一做”中的實物圖片5張。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14~15頁的野生動物園圖
1、創(chuàng)設動畫情景。
教師將“野生動物園”圖制成電腦課件動態(tài)展示:湛藍的天空一輪紅日,漂來4朵白云;一位教師帶4個學生來到野生動物園游玩;一頭大象從左邊徐徐走來;右邊大樹旁有2頭犀牛在休息,3只羚羊、3只長頸鹿從不同的方向進入視野;4只小鳥自由飛翔;草叢中5朵鮮花開放;然后畫面定格。
2、數(shù)畫面中的人和物。
讓學生觀察以上畫面,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說一說畫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個(或多少只)。學生說的時候,教師到各組巡視、傾聽,并加以指導。數(shù)畫面上人和物的數(shù)量時按一定的順序數(shù),先數(shù)數(shù)目小的,再數(shù)數(shù)目大的。
3、用1~5各數(shù)表示畫面中的人和物。
在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說出人和物的數(shù)量的基礎上,派代表按由小到大的順序說出圖中的人或物。當學生說“1個太陽、1頭大象”時,即將“1個太陽、1頭大象”圖動圖移放在主題圖下面(如教材所示),并告訴學生,一個太陽、一頭大象都用數(shù)“1”來表示。并在大象圖下面貼上“1”。同時讓每個學生找出數(shù)字卡片“1”,擺放在桌子上。并提問:“這幅圖中還有哪些東西的個數(shù)可以用1來表示?”學生通過認真觀察,可能有許多答案,如,“有一位老師;一朵藍色的花;有一只鳥飛向太陽”等。2、3、4、5的教學過程和1的教學過程相同。
4、1~5各數(shù)的形狀的認識。
在學生用1~5各數(shù)表示出圖中的人和物以后,閃動5張數(shù)字卡片,學生對著自己擺的1~5這5張數(shù)字卡片,每個人發(fā)揮想象,同桌的或在小組里說一說,1~5這5個數(shù)字各像生活中的哪些東西。學生說的也許是我們教師不曾想到的物體,對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不能隨意扼殺,應積極鼓勵。最后師生共同概括出1~5各數(shù)的形狀特征:1像小棒,2像小鴨,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鉤。通過這些形象的比喻,加深學生對1~5這5個數(shù)的形狀的正確記憶。
5、根據(jù)1~5各數(shù)的基數(shù)含義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教師:“請你拿出1根小棒,擺放在數(shù)字?1?的下面?!睂W生操作,可讓一名學生上臺演示。教師:“請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別放在數(shù)字卡片2、3、4、5的下面,并擺出你喜歡的圖形,擺擺看?!?/p>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學生拿3根小棒擺出的圖形除了三角形還有其他形式,只要是用3根小棒就可以;拿4根、5根小棒擺出的圖形除了正方形、五邊形外,還有許多由孩子的想象力所產(chǎn)生的各種圖形,可以讓學生上臺展示,讓他們體驗用數(shù)表示物體的樂趣。
(2)請學生舉例,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個數(shù)可用1~5各數(shù)表示。
6、做第16頁上的“做一做”。
教師端出3個蘋果,并提問:“不用出聲,在心里說老師拿出了幾個蘋果?請你用其它物體或數(shù)字表示和老師一樣多的蘋果數(shù)?!毕茸屆總€學生將課前準備好的圖畫卡片或數(shù)字卡片在桌上擺出來。然后請用不同方式表示的學生上臺展示。如,有人用3個手指表示,有人用3個圓片、3朵紅花表示;有人用數(shù)字卡片3表示。通過這個活動,加深學生對數(shù)的基數(shù)含義的理解。
二、教學數(shù)序
1、逐次感知1~5的數(shù)序。
教師用電腦課件動態(tài)展示:在計數(shù)器上撥上一顆珠,問:“教師撥了幾顆珠,用數(shù)幾表示?”學生回答后,在計數(shù)器上方標上“1”。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先在計數(shù)器上撥上1顆珠,然后教師提問,“再撥一上顆,是幾顆?1添上1是幾?”學生撥完并回答后,教師動畫展示“1顆添上1顆是2顆,即1添上1是2”的過程,并在計數(shù)器上方標上“2”。
在“2”的基礎上,依次讓學生在計數(shù)器上撥上1顆、再1顆、再1顆,然后教師利用課件清楚展示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的過程。
2、整體感知1~5的數(shù)序。
讓每個學生將學具卡片“點子圖”按從少到多的順序排列。然后教師提問:“1的后面是幾?”“5的前面是幾?”“3在誰的后面又在誰的前面?”
三、教學數(shù)的寫法
1、教學1、2的寫法。
①動畫展示1、2的書寫筆順(2遍)及在寫字格中的布局,讓學生用眼觀察;②在桌上劃(或書空)1、2的筆順;③在書上寫字格中描出1、2。提醒學生坐端正,眼與書之間保持一定距離,書寫要工整、美觀。教師巡視時,發(fā)現(xiàn)寫得好的拿上臺在全班展示,寫得不正確的要及時糾正,以鼓勵為主。
2、教學3的寫法。
教學方法與1、2的相同。提醒學生寫3時,兩個半圓組成的,開口的方向是向左。
3、教學4、5的寫法。
教學方法與1、2、3的相同。
四、課堂練習
做練習二中的'第1~4題。每道題先引導學生讀懂題意,然后再回答。
可將每題結果做成課件,供訂正時使用。
1、做第1題時,先讓學生看圖說一說,圈中是什么動物,然后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就在下面的括號里寫幾。寫數(shù)時,要認真、工整。教師巡視時,發(fā)現(xiàn)好的應及時鼓勵。
2、做第2題時,引導學生先看第一幅圖,提問:“有幾只口哨?用數(shù)幾表示?”動畫將口哨圖與2連起來。然后讓學生完成其余3題。連線時,應要求學生用尺畫線。
3、做第3題時,使學生明確應根據(jù)下面給出的數(shù)來涂色。學生涂完后應反饋對正。
4、做第4題時,引導學生先想想1~5的排到順序,然后在小旗上填數(shù)。
一年級數(shù)學入學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shù)學入學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