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教案
政治是一個多要素的綜合系統(tǒng),是人們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導下,在品德行為中表現(xiàn)出來的較為穩(wěn)定的心理特點、思想傾向和行為習慣的總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教案4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教案1
一、課標要求:
1、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通過對希臘城邦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學生理解地理環(huán)境對城邦制度的影響,增強學生分析史料,解決問提的能力。
(2)通過對伯利克里執(zhí)政時期雅典民主制度具體內容的學習,增強學生歸納歷史信息和資料的能力。
(3)通過對雅典民主制度意義和衰落的原因的學習,增強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希臘文明產(chǎn)生原因的學習,使學生學會分析歷史事件的方法。
(2)通過對伯利克里執(zhí)政時期雅典民主制度具體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學會分析和處理歷史資料的方法。
(3)通過對雅典民主制的特點、作用和衰落的原因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運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現(xiàn)象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雅典民主政治“黃金時代”的重要內容,使學生感受古代希臘文明的輝煌。 (2)通過對代希臘文明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及其歷史局限的學習,使學生感受人類文明的源遠流長。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伯利克里時期的民主政治; 難點: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實質和歷史作用。
四、主要教學方式與教學用具
教學方式:啟發(fā)式、討論法、合作教學。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課本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討論:什么是民主政治? 【學習新課】
一、古希臘民主政治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
1、自然地理環(huán)境及其影響:
1)地理:海洋為依托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 2)政治:小國寡民的城邦體制 3)經(jīng)濟: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
4)外部因素:亞非文明的影響
2、城邦(或城市國家)
①基本特征:小國寡民,獨立自主
父母祖籍均屬本城邦 ——排斥外邦移民
②公民資格:擁有一定財產(chǎn)——排斥奴隸
能自備武器服兵役的成年男子 ——排斥婦女
③影響:
1)小國寡民,,便于公民更直接地參與城邦政治,更積極地追求民主權利;
2) 在海外貿易和工商業(yè)比較發(fā)達的城邦, 新興工商業(yè)階層追求民主權利的渴望更加強烈。
二、古希臘民主政治的發(fā)展過程: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梭倫改革 (1)時間:公元前6世紀初 (2)內容:
1)根據(jù)財產(chǎn)的多寡,把公民分為四個等級,財產(chǎn)越多者等級越高、權力越大;
2公民大會成為最高權力機關,各級公民均可參加;
3建立四百人議事會,前三級公民均可入選;
4)建立公民陪審法庭;
5)廢除債奴制。
(3)意義:動搖了舊氏族貴族世襲特權,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1)時間:公元前6世紀末 (2)內容:
1)建立十個地區(qū)部落,以部落為單位舉行選舉;
2)設立五百人議事會,由各部落輪流執(zhí)政;
3)各部落選一名將軍組成十將軍委員會;
4)繼續(xù)擴大公民大會的權力;
5)實行“陶片放逐法”。
(3)意義:基本鏟除舊氏族貴族的政治特權,公民參政權空前擴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確立。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頂峰——伯利克里改革 (1)時間:公元前5世紀 (2)內容:
1)所有公民可以擔任幾乎一切官職;
2)所有公民都可以參加公民大會,商定城邦重大事務;
3)五百人議事會的職能進一步加強;
4)陪審法庭成為最高司法和監(jiān)察機關;
5)為公民發(fā)放“觀劇津貼”。
(3)意義:雅典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被稱為“黃金時代”。
三、對古希臘民主政治的評價:
1、積極意義:
1)雅典民主的理論與實踐,為近現(xiàn)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2)促進了雅典的思想文化的繁榮。
2、局限性:
1)雅典的民主僅局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公民。對于婦女、外邦人、廣大奴隸而言是沒有公民權的。
2)雅典的民主是小國寡民的產(chǎn)物,其民主是直接民主。而過于泛濫的直接民主,成為政治腐敗、社會__的隱患。
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教案2
一、教學目標
二、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2.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歷史條件,使古代希臘文明得到充分發(fā)展,呈現(xiàn)出輝煌景象,主要體現(xiàn)在以雅典為代表的古代希臘城邦奴隸主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為希臘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空間。以雅典為代表的古代希臘政治思想和制度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搖籃。教材從梭倫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內容和作用,揭示了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歷程。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一課的中心內容是:以雅典為代表的古代希臘奴隸主民主制度的產(chǎn)生發(fā)展、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征、歷史作用和影響。
本課重點:伯利克里時期的民主政治。
本節(jié)難點: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實質和歷史作用。
第一目“希臘文明的搖籃”,主要介紹了古代希臘城邦的產(chǎn)生、特征、
典型代表和以雅典為代表的古代希臘民主制度的建立、初步發(fā)展。
人類早期文明多發(fā)生在大河流域。古希臘文明的發(fā)軔和興盛則以海洋為依托。古希臘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huán)境對希臘城邦的形成有重大影響。古希臘地處地中海東部的巴爾干半島,東鄰愛琴海,海岸線崎嶇,天然良港多,海島星羅棋布。古希臘是海的寵兒。希臘半島上重巒疊嶂,山勢陡峭,難以翻越。公元前8~前6世紀,希臘處在氏族制度瓦解、奴隸制確立的過程中。由于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希臘出現(xiàn)了兩百多個奴隸制小國,史稱“城邦”或“城市國家”。古希臘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國寡民,其政體有民主制、貴族制和君主制等。其中,實行貴族制的斯巴達和實行民主制的雅典是古代希臘城邦的典型代表。
第二目“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主要講述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的確立過程。
梭倫和克利斯提尼統(tǒng)治時代是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的出現(xiàn)和初步發(fā)展時期。公元前6世紀初的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梭倫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按財產(chǎn)的多少劃分公民等級。改革進一步打擊了舊氏族制度的殘余勢力,為奴隸主民主制奠定了基礎。公元前6世紀末,在梭倫改革的基礎上,克利斯提尼進行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緣部落,設立五百人會議,成立十將軍委員會,實行陶片放逐法等。 克利斯提尼的改革消滅了氏族制度,大大削弱了氏族貴族勢力,確立起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
第三目“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主要介紹雅典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高峰時期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征。
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統(tǒng)治時期是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的“黃金時期”。擔任首席將軍的伯利克里進行了改革。這場著名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各等級男性公民可以擔任除十將軍以外的所有官職;改革最高權力機關──公民大會,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參加并有發(fā)言權和表決權;改革五百人會議的成員構成和擴大權限;提高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和監(jiān)察機關──陪審法庭的權力和地位;擴大十將軍委員會的權力,規(guī)定首席將軍執(zhí)掌國家軍政大權;制定“公職津貼”制度,為參政公民發(fā)放工資和津貼;鼓勵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向公民發(fā)放“觀劇津貼”,等等。伯利克里改革進一步發(fā)展了雅典奴隸主民主制,把古代希臘奴隸制民主政治推向頂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全體公民是統(tǒng)治者,參與政治,集體掌握國家最高權力;公民集體內部相對平等;法律至上。但實質上,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之上,真正能夠享受到城邦民主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
課文還介紹了以雅典為代表的古代希臘民主制的實質、歷史作用以及古代希臘民主制產(chǎn)生發(fā)展的歷史條件、古希臘民主制衰落的原因等。
以雅典為代表的古代希臘民主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作用。它重視公民的個體自由和責任感,鑄就了希臘人渴求知識、樂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古代希臘在眾多文化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產(chǎn)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其民主政體的理論和實踐為后來歐美資產(chǎn)階級提供了思想基礎。古代雅典的奴隸主民主政治制度與實踐成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實踐的源頭。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之所以得到如此輝煌的發(fā)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實行民主制是政體上的表現(xiàn)形式,其根本目的是要保證城邦的獨立和發(fā)展,維護奴隸主的統(tǒng)治地位和利益;民主制中有不少內容源自原始社會的民主習慣,可以說是對歷史的繼承和發(fā)展,當然也是小國寡民體制的產(chǎn)物;雅典公民共同的利益和價值觀、以及古代亞非文明的影響等都推動了古希臘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和繁盛。但是,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維護的是奴隸主貴族的統(tǒng)治地位和利益,其實質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之上,真正能夠享受到民主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隨著奴隸制經(jīng)濟政治的進一步發(fā)展,再加上城邦內部的混亂和城邦之間的戰(zhàn)爭,希臘奴隸主民主制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公元前338年,馬其頓王國征服了希臘。
建議把教學重點放在第三目。地理環(huán)境對雅典民主政治的產(chǎn)生有重要影響,但是要注意避免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第二目是鋪墊,但是要講清基本概念,如什么是城邦及其基本特征,等等;第三目應加以強調,并盡量充分展開。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講述本課教材用1課時。本課內容在《課程標準》中的要求是“知道希臘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本課通過梭倫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內容和作用,揭示了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內容、特點和走向頂峰的過程。
學生對政治文明的內涵不甚了解,對古代西方的歷史更是陌生,而本課涉及的內容中專有名詞深奧難懂,與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建議教師在本課的設計中,宜注意將知識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從問題入手,進行探究。通過學習,培養(yǎng)運用正確的方法分析理解歷史現(xiàn)象的能力,并幫助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觀。
本課導入,教師可采用多種方式,如:運用世界地圖,利用本課導言引導學生從華夏大地移向地中海世界,共同尋找西方文明之源。這樣可使學生的學習與前一單元相銜接,從空間入手探尋世界的另一個文明的區(qū)域。由此引出題目,開始本課學習。還可以這樣導入:介紹奧運會的故鄉(xiāng)──希臘,從競技體育談到希臘國家,從為國家履行義務談到賦予權力,引出與之相關的希臘雅典城邦。從這樣的導入中,展開對本課的學習。
講述“希臘文明的搖籃”一目,建議教師把握四點:第一,古希臘文明的發(fā)源。教師提供用PPT制作的計算機課件《古代希臘示意圖》,結合地圖對古希臘作空間的定位──古希臘文明的發(fā)軔和興盛是以海洋為依托。以便加深學生對古代希臘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huán)境的了解,有助于學生理解地理環(huán)境對古希臘城邦產(chǎn)生發(fā)展的影響。第二,“城邦”或“城市國家”的特征。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使這里出現(xiàn)了兩百多個小國,即城邦。古希臘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國寡民。第三,城邦的公民可直接參與城邦政治,有對民主權利的渴望。
“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一目內容,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學習中的難點。主要是要通過對梭倫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內容的了解,進一步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初步發(fā)展。建議教師在講述梭倫改革時,概括改革的背景,歸納改革的主要內容,突出分析改革的作用,并要強調梭倫的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公元前6世紀末,克利斯提尼在梭倫改革基礎上繼續(xù)改革。這里要突出改革的四項內容,注重對公民大會權力繼續(xù)擴大的講述。這次改革基本上鏟除了舊氏族貴族的政治特權,公民參政權空前擴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確立起來。對克利斯提尼執(zhí)政期間實行的“陶片放逐法”,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歷史縱橫]的資料和插圖進行自學。在對上述兩個改革的講述,可調動學生在課下分組搜集有關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圖文資料,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地交流,加深學生對雅典民主改革的內容和改革的進程的理解。
“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一目內容,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建議教師對這部分內容分三個層面作設計。
首先,講述伯利克里改革。①先介紹伯利克里其人,他是一位廉潔奉公、品德高尚、思想崇高、氣質高雅的領導人。在他擔任首席將軍期間進行改革,是古代雅典著名的民主派政治家。②歸納改革的主要內容,通過逐項材料的分析加深對改革內容的理解。③對改革進行評價。伯利克里的改革進一步發(fā)展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把雅典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這是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要適當補充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相關材料,引導學生從材料中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歷程。
第二,對雅典的民主政治進行總體評價。①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全體公民是統(tǒng)治者,參與政治,集體掌握國家最高權力;公民集體內部相對平等;法律至上。②歷史作用:它重視公民的個體自由和責任感;鑄就了希臘人渴求知識、樂于探究的民族性格;其民主氛圍創(chuàng)造的空間,使古代希臘在眾多文化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雅典民主的理論與實踐為近現(xiàn)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③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質和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維護奴隸主貴族的統(tǒng)治地位和利益,其實質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之上,是少數(shù)人的民主。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民主對婦女、外邦人、廣大奴隸而言,是遙不可及的,它與現(xiàn)代民主是不同的,它窒息和限制了社會另一部分成員的自身發(fā)展能力,帶有很大的局限性。④關于雅典民主制產(chǎn)生發(fā)展的條件:要從根本目的(保證城邦的獨立和發(fā)展)、公民共同的價值觀、小國寡民體制的產(chǎn)物、亞非文明的影響四個角度進行歸納。
第三,雅典民主制的衰落。雅典民主是小國寡民的產(chǎn)物,真正能夠享受民主的人只是少數(shù)。過于泛濫的直接民主逐漸成為政治腐敗、社會__的隱患,再加上城邦內部的混亂和城邦之間的戰(zhàn)爭,那種狹隘的城邦體制,與日益迅速發(fā)展的政治、經(jīng)濟難以匹配,城邦民主政治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公元前338年被馬其頓王國所征服。希臘城邦民主政治,湮沒在歷史的塵封中。
在對本課內容的分析過程中,建議教師對講述中出現(xiàn)的專有名詞進行必要的、通俗的解釋。如:民主制、貴族制等概念及區(qū)別,對雅典民主政治制度進行理性的剖析和透徹的領悟。
在本課的總結中,建議教師帶領學生共同總結梭倫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幫助學生總結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梳理整合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發(fā)展脈絡。為便于記憶和理解,可以通過設計下列表格完成。表格是對本課知識內容的歸納,并能呈現(xiàn)雅典民主政治的發(fā)展進程和取得的成果。學生在對表格的填寫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古希臘文化的輝煌,在分析其發(fā)展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它是承繼發(fā)展、不斷創(chuàng)新的產(chǎn)物。由雅典開創(chuàng)的民主體制,是對全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貢獻,是珍貴的遺產(chǎn)。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導入新課
方案一:希臘、羅馬側兩個國家的古典文明在兩三千年前的地中海世界各領風騷,交相輝映,為今天的世界文明留下了寶貴的遺產(chǎn)。尤為讓我們關注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羅馬的法律制度。我們所熟悉的民主、政治、自由、法律、共和國等專有名詞,就誕生在古希臘的雅典。
在愛琴海的希臘半島上,雅典人開啟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他們圍繞著公民的基本權利進行了幾百年民主政治的改革,確認了平民的權利和義務,并對今后漫長的歷史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由此導入新課。
方案二:采用直接設問的方法來導入新課。希臘是古代民主思想與實踐的搖籃,近代西方啟蒙學者和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家提出的三權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來自于古希臘的經(jīng)驗。古希臘的民主制究竟是在怎樣的條件下產(chǎn)生的?它是怎樣具體實施的?對當時和后世來說,它有什么利弊得失值得我們借鑒與深思?
案例二 古代希臘的地理位置
師:課前制作計算機課件:《古代希臘示意圖》,重點體現(xiàn)古希臘地理位置的特點。海的寵兒──位于地中海東部的巴爾干半島,東鄰愛琴海,海岸線崎嶇,天然良港眾多,海島星羅棋布。今天的希臘人仍喜歡用他們最古老的名稱“?!狈Q呼自己的國家,稱自己為“海倫”。教師一邊講解古代希臘的地理位置,一邊提問學生一些與本課教學有關的問題。如:從地圖上看,希臘半島的海岸線非常曲折,幾乎所有城邦離海洋的距離都在40千米內。其中,古希臘東部海岸線比西部海岸線曲折。古希臘文明的發(fā)軔和繁盛是以海洋為依托,也稱“海洋文明”。(出示幻燈片《柏拉圖》和他關于古希臘優(yōu)越地理位置的名言)。古希臘著名思想家柏拉圖說:“我們環(huán)繞著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環(huán)繞著水塘?!惫畔ED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梢砸龑W生結合柏拉圖的名言和地圖信息,分組討論:地理環(huán)境與古希臘城邦的形成有什么關系?
生:(思考、回答)希臘東鄰愛琴海,海岸線崎嶇,天然良港眾多,海島星羅棋布。希臘半島上山巒起伏,山勢陡峭,很難翻越,形成一個個地理上相互隔絕的小單位。半島山多平原少,土地貧瘠,農業(yè)耕作條件先天不足。其有限的陸地被山嶺分割小塊,無法形成地理上的政治中心,不適合統(tǒng)一國家的形成,卻有利于一系列獨立自治的城邦國家的形成。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為希臘城邦制度的形成與發(fā)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
案例三 “陶片放逐法”
師:克里斯提尼的改革中,還采用了“陶片放逐法”。
生:閱讀教材和相關材料
師:陶片放逐法,又稱“貝殼放逐法”,是古雅典民眾大會中的一種特殊投票法,約創(chuàng)于公元前6世紀末克里斯提尼當政期間。每年舉行特別公民大會,公民將其認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記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數(shù)(通常認為是六千票),則被放逐國外十年,期滿可回國,或提前召之回國,歸還其財產(chǎn)并恢復其公民權。這一做法,對威脅城邦民主的人有震懾作用,迫使他們言行謹慎,不敢恣意妄為,成為維護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雅典瓶畫:陶片放逐投票的一個片段──點票)
記載著放逐者名字的陶片碎塊
案例四 伯利克里
伯利克里(約前495—前429),是古代希臘的政治家,出身貴族。公元前443年起,伯利克里連任十將軍委員會的首席將軍15年,成為雅典的最高統(tǒng)治者。執(zhí)政期間,主張擴大雅典海上勢力和平民的權利;大興土木,修建雅典衛(wèi)城和比雷埃夫斯港,建成了雅典和比雷埃夫斯港之間的長墻,鞏固了陸地防御力量,確保了雅典與海外的交通;加強海軍,擴建三層槳座艦達400艘;獎勵學術,提倡文藝,一時雅典人才輩出,文化昌盛。同時,他進一步改革政治制度,規(guī)定一切官職向所有等級的公民開放,執(zhí)政官用抽簽法產(chǎn)生;公民大會成為最高的權力機構,十天召開一次,決定內政、外交、戰(zhàn)爭、和平等重大問題,凡年滿20歲的男性公民都能參加;陪審法庭由每個部落在30歲以上公民中用抽簽方式各選出60人,共600人組成,是最高的司法機關;十將軍由公民大會舉手選出,是最高的政府官員,統(tǒng)率軍隊,掌握實權。為了使貧窮公民出任官職,他規(guī)定“公職津貼”制度,并給一般公民“觀劇津貼”,以吸引公民參加社會活動。他把雅典的奴隸主民主政治推進到高度發(fā)展階段。
案例五 伯利克里改革
師: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利克里統(tǒng)治雅典時期,進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被稱為“黃金時代”。出示幻燈片:《伯利克里》。伯利克里改革有哪些主要內容?
生:同學們快速閱讀教材“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一目的第一段文字。同學們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相互交流體會。
師:請在快速閱讀的基礎上歸納、概括伯利克里改革的內容,鼓勵相互交流。要求以教材內容為依托,用自己的話歸納概括,言簡意賅。
生:歸納概括伯利克里改革的內容,相互交流,回答。伯利克里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改革公民大會,改革五百人會議。提高陪審法庭的地位擴大十將軍委員會的權力,給參政的公民發(fā)放工資和津貼,鼓勵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向公民發(fā)放“觀劇津貼”。
師:伯利克里是古代雅典著名的民主派政治家。從公元前443年起,伯利克里連任十將軍委員會的首席將軍15年,稱為雅典的最高統(tǒng)治者。在他執(zhí)政期間,進一步改革政治制度。下面是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師:出示幻燈片《伯利克里改革》。對伯利克里改革中的規(guī)定進行分析:
(1)擴大公民參政范圍:除十將軍外,一切官職向所有等級的男性公民開放,執(zhí)政官用抽簽法產(chǎn)生;
(2)改革公民大會:公民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負責內政外交等重大問題,年滿20歲的男性公民都可以參加并有發(fā)言權和表決權;
(3)改革五百人會議的成員構成和權限:五百人會議的成員通過抽簽從10個部落中各選50人參加,分組輪流執(zhí)政,負責召集公民大會等事務;
(4)提高陪審法庭的權力和地位:陪審法庭是國家最高司法和監(jiān)察機關,由10個部落從30歲以上的男性公民中選舉組成,每部落各選600人;
(5)擴大十將軍委員會的權力:最高的政府官員十將軍由公民大會舉手選出,十將軍委員會統(tǒng)率軍隊,參與政治,首席將軍執(zhí)掌國家軍政大權;
(6)制定“公職津貼”制度:為參政公民發(fā)放工資和津貼;
(7)鼓勵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向公民發(fā)放“觀劇津貼”,等等。
與梭倫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相比,伯利克里改革進一步發(fā)展了雅典奴隸主民主制度,把古代希臘奴隸制民主政治推向頂峰。
師:引領學生歸納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1)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全體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機構是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和陪審法庭。(2)公民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內政、外交、戰(zhàn)爭、和平、重要官員任免等一切國家大事,都由公民大會討論決定。(3)國家最高常設行政機關是五百人會議,負責處理日常政務,召集公民大會。(4)陪審法庭是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和監(jiān)察機關,對公民大會的決議擁有最終核準權。(5)國家一切官職向各等級公民開放,國家官員由選舉產(chǎn)生。各級公職人員實行“公職津貼制”。
師:結合伯利克里改革的內容,請同學們分組討論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點。
生:(思考、討論、交流、回答)雅典民主政治追求的理想是全體公民參政,全體公民都是統(tǒng)治者。公民集體掌握國家最高權力;公民集體內部相對平等。如:為鼓勵和保證所有公民、特別是低等級公民積極參政,制定“公職津貼”制度,國家給擔任公職和參加城邦政治活動的公民發(fā)放工資和津貼。
師:向學生提出質疑:為什么說“全體公民參政”是理想?不是所有公民都參與政治活動嗎?
生:(思考、交流、回答)實質上參加公民大會的只是少數(shù)。
師:要求閱讀材料,出示四段資料(中英文):
材料一:“我們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稱為民主制,是因為權力不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里,而是由全體人民掌握?!??(材料取自教材,是伯利克里“在陣亡將士葬禮上的演說”的片段)
材料二:“對一個對政治毫無興趣的男人,我們不說他是那種‘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當作廢人?!??(材料取自伯利克里“在陣亡將士葬禮的演說”的片段)
材料三:有些人生來就注定應該服從,另有些人生來就注定要統(tǒng)治;??男子生來就是上等的,女子則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材料取自教材,是古希臘著名思想家亞里士多德的名言)
材料四:移民要想獲得雅典的公民權更為困難,不管他們在阿提卡(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島)居住了多長時間。這些外來人當時的官方名稱是邁提克,他們登記注冊時要寫明是生活在“庇護人”(即當?shù)匮诺涔?所在的區(qū)。從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開始,他們還要繳納“投票稅”。男人每年12德拉馬赫,女人每年6德拉馬赫,雖然數(shù)額不算高,但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卻有深意。雖然邁提克有可能獲得某種特權,但他們要想得到公民權通常是很難的。只有那些對雅典做出突出貢獻的邁提克,作為一種獎勵,在經(jīng)公民大會的特別投票通過后才能獲得公民權??傊?,居住在雅典是大批外國人,在經(jīng)濟和其他方面也享受到了公元前5世紀中期雅典擴張的好處,但要獲得公民權卻并不容易。理論上講,只有父母都是雅典公民的人才有公民權。既然如此,那么作為雅典公民的男子就不能與外國女子結婚,不管她們是出身于雅典盟國的貴族之家,還是居住在當?shù)氐倪~提克。
──馬克堯主編《世界文明史·上》
(要求學生思考)(1)材料一中的“全體人民”是指全體雅典人嗎?為什么?請分別用材料
二、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內容舉例說明。
(2)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的相同觀點。
(3)根據(jù)以上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認識和評價。
生:(思考、討論、交流、回答)略
師:(1)不包括全體雅典人。享有公民權的是那些占有統(tǒng)治地位族群的成年男子。奴隸、婦女(材料二和材料三)、外來移民(材料四)沒有公民權。(2)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之上,是少數(shù)人的民主,維護的是奴隸主的統(tǒng)治地位和利益,存在明顯的局限性。(3)以雅典為代表的古代希臘民主制,代表了希臘古典文明的最高成就,具有重要的歷史作用。它早就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和平發(fā)展環(huán)境;重視公民的個體自由和責任感,鑄就了希臘人渴求知識、樂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促進雅典的全面繁榮,使古代雅典在眾多文化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產(chǎn)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其民主政體的理論和實踐為后來歐美資產(chǎn)階級提供了思想基礎。古代希臘文化是西方和世界文明寶庫中的一朵奇葩,成為近代西方文化的搖籃。
案例六 雅典民主政體的主要機構──公民大會
師:(結合插圖進行講述)雅典城邦為民主制政體,公民大會是其最高權力機關,該遺址反映了當時雅典政治的特點。
師:展示材料
【開會去】
鄉(xiāng)間居民步行進城,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近郊居民至少要提前一小時動身,遠郊居民需提前六七個小時。
雅典的公民大會會場與講演臺遺址
公民大會時間長短不定,處理例行公事僅需一個上午,較大議案可能要拖一天。至于難以抉擇的重大問題,如戰(zhàn)爭與和平問題,常需開多次會議才能決定。
為鼓勵公民參政,大會向與會者發(fā)放補貼,起初為半天飯錢,后增加到一天半飯錢。這保證了廣大平民作為公民大會主體的地位。
下列人員不得在公民大會上發(fā)言:任何毆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贍養(yǎng)父母的人;任何未按指令服兵役和從戰(zhàn)場脫逃的人;任何揮霍掉從其父母或從其他人那里繼承下來的財產(chǎn)的人。
生:(閱讀、思考)加深對公民大會的理解。
案例七 小結
教師對本課進行總結,帶領學生歸納總結梭倫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和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梳理整合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發(fā)展脈絡。(為便于記憶和理解,可以通過設計下列表格完成)體會雅典民主政治的發(fā)展進程和取得的成果,感受到古希臘文化的輝煌,認識到它是承繼發(fā)展、不斷創(chuàng)新的產(chǎn)物。雅典開創(chuàng)的民主體制,是對全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貢獻,是珍貴的遺產(chǎn)。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這里的“全體人民”指哪些人?伯利克里心中的民主制度的本質特征是什么?
解題關鍵:讀懂材料,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概念。
思路引領:結合教材和材料,扣住關鍵詞指出“全體人民”的內涵,分析雅典民主制度的特征。
答案提示:這里的“全體人民”不包括全體雅典人,是指享有公民權的是那些占有統(tǒng)治地位族群的成年男子。而奴隸、婦女、外來移民沒有公民權。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特點是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即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全體公民,全體公民是統(tǒng)治者,參與政治,集體掌握國家最高權力。
【探究學習總結】
本課測評
結合史實,分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特點?
解題關鍵:聯(lián)系史實,歸納特點,史論結合。
思路引領:通過相關史實的分析,歸納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
答案提示:雅典民主政治追求的理想是全體公民參政,全體公民都是統(tǒng)治者。公民集體掌握國家最高權力;公民集體內部相對平等。如: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擔任幾乎一切官職,他們都可以參加公民大會,商定城邦重大事務。為鼓勵和保證所有公民、特別是低等級公民積極參政,制定“公職津貼”制度,國家給擔任公職和參加城邦政治活動的公民發(fā)放工資和津貼。
學習延伸
討論處于同一時代,但相隔萬里、彼此隔絕文明中的兩大思想家,對上述問題的看法為什么會如此接近?你怎樣理解這個問題?
解題關鍵:了解中國、雅典兩位思想家生活的時代,正確理解他們的思想內容。
思路引領:在探究的過程中,引領學生閱讀材料并準確獲取信息,聯(lián)系中國和雅典所處的社會背景,體會思想家對婦女社會地位的評價。從唯物史觀認識問題,一定時期的文化是該時期政治和經(jīng)濟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反映。
答案提示:第一要結合材料指出孔子、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內容;第二在比較中找出二者對婦女地位看法的接近之處,他們都對婦女有偏見,蔑視女性的社會地位;第三分析二者所處的社會背景、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分析其思想觀點接近的原因;第四運用唯物史觀認識歷史問題。
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教案3
【學習目標】
1、復習并掌握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基本歷史史實。
2、并對雅典民主政治??枷嚓P知識深入了解。 【重點】雅典民主政治的相關歷史史實 【難點】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評價
一、整體感知 1.夏商周歷史概要
夏(公元前2070—前1600)中國傳統(tǒng)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中原世襲制朝代。姒姓,開國國君禹,亡國者桀。
商(公元前1600—前1046)商朝又稱殷、殷商,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夏朝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于鳴條之戰(zhàn)滅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后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后,國都才穩(wěn)定下來,在殷建都達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稱為“殷”或“殷商”。末代君王商紂王于牧野之戰(zhàn)被周武王擊敗而亡。殷墟發(fā)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商朝處于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tǒng)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tǒng)治機構和軍隊。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tǒng)的文字符號。在商時期的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fā)達的非中原文明。子姓。開國君主商湯,亡國國君商紂王。
周朝(前1046世紀—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朝代。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fā)創(chuàng)建,定都鎬京(宗周),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洛邑(成周),此后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
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zhàn)國”,分為“春秋”及“戰(zhàn)國”兩部分。周朝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后一個世襲奴隸制王朝,其后秦漢開始成為具有從中央到地方的統(tǒng)一政府的大一統(tǒng)國家。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周朝行分封制,周王為“天下共主”。 2.分封制的概念
分封制也稱分封制度或封建制,是狹義的“封建”, 即封邦建國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王室成員、貴族和功臣分封領地,屬于政治制度范疇。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在家庭范圍是為宗法制,在國家范圍是為分封制。 3.分封制、宗法制與現(xiàn)實生活
分封制與宗法制雖然是先秦時期的政治制度,但對于今天的生活有很大影響。中國姓氏中,有許多的姓氏就起源于古代的封國,如宋、魯、鄭、陳等;中國的很多地名的簡稱也起源于四周時期的諸侯國國名,如山東省簡稱魯,山西省簡稱晉等。宗法制跟今天的關系更大一點,如中國人尊祖敬宗,
渴望情親的傳統(tǒng)觀念,修家譜祭祀祖先等習俗。
“燕”與“薊”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薊國的時候,還在北方分封了另一個諸侯國,這就是燕國?!妒酚?燕召公世家》記載:“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于北燕?!边@里所說的北燕就是我們所說的燕國。這樣一來,在西周初年的時候,現(xiàn)在的北京城及臨近的地區(qū),實際上有兩個西周的諸侯國,一個是薊國,另一個是在薊國附近建立的燕國那北京有哪些別名跟分封制有關呢?
二、深入學習
總結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三大特點。
三、遷移運用
(2013年安徽文綜,37)(13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后(武則天)欲以武三思為太子……二人(狄仁杰與王方慶)同辭對曰:“……姑侄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廬陵王(武則天兒子李顯),則千秋萬歲后常享宗廟;三思立,廟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焙蟾形?,即日遣徐彥伯迎廬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帳中,召見仁杰語廬陵事。仁杰敷請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還爾太子!”
——《新唐書·狄仁杰傳》
材料二中國的縣志中有豐富的女性資料,它們清楚地表明,婦女的貞節(jié)是當?shù)貥s譽的象征??對風俗的描述,列女志的前言,甚至許多地方志的編纂體例都清楚地顯示,女性貞節(jié)是向外部世界描繪地方道德標準的綜合價值觀的組成部分。來自長江下游的一些例子很有說服力,其中有如下描寫:“歙欲稱閨門鄒魯(指文教興盛之地),蓋山川清淑之氣所獨鐘,抑亦程朱之教澤。”
——鄧小南等《中國婦女史讀本》 材料三中國婦女解放的要求,不但是精神上的,而且是身體上的。??我以為按照中國婦女地位,在決定“男女平等”這個問題之前,更要緊的問題,是決定女子也是個“人”。我們中國的詩禮人家,有客來訪時,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著門簾回答說:“我家里沒有人?!边@就是中國的婦女不自算是個“人”的鐵證。所以中國婦女,第一必須取得法律家所謂“自然人”的資格,然后才能夠說到別的問題,才能夠說到和別人同等權利。
——陳獨秀《我的婦女解放觀》(1921年3月8日) (1)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使武則天“感悟”的歷史因素。(2分)
(2)依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程朱理學何以對女性貞節(jié)作為地方道德標準產(chǎn)生影響。(5分)
(3)依據(jù)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清末民初有關婦女解放的主要史實,并對上述三則材料所反映的婦女地位分別進行辯證解讀。(6分)
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教案4
【課標要求】
(1)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雅典民主制確立的過程,熟悉并理解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點,認識雅典民主制的積極作用與局限性。分析雅典民主的利弊得失,初步培養(yǎng)全面、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聯(lián)系時代背景,從雅典民主政治的興衰發(fā)展過程中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分步驟、分層次掌握運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現(xiàn)象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地理環(huán)境對古代希臘民主政治形成的影響;感受雅典民主政治的輝煌及對后世產(chǎn)生的影響;體會人類文明的源遠流長。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伯利克里改革的內容和作用
難點: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實質和歷史作用
三、教學內容安排(1學時) 第一目“希臘文明的搖籃”
教學要點:1. 地理環(huán)境:臨海、多山;2. 歷史條件:小國寡民的城邦;3. 經(jīng)濟因素:奴隸制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4. 人文條件:公民共同的價值觀。
主要介紹了古代希臘城邦的產(chǎn)生、特征、典型代表和以雅典為代表的古代希臘民主制度的建立、初步發(fā)展。人類早期文明多發(fā)生在大
第 1 頁 共 5 頁 河流域。古希臘文明的發(fā)軔和興盛則以海洋為依托。古希臘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huán)境對希臘城邦的形成有重大影響。古希臘地處地中海東部的巴爾干半島,東鄰愛琴海,海岸線崎嶇,天然良港多,海島星羅棋布。古希臘是海的寵兒。希臘半島上重巒疊嶂,山勢陡峭,難以翻越。公元前8~前6世紀,希臘處在氏族制度瓦解、奴隸制確立的過程中。由于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希臘出現(xiàn)了兩百多個奴隸制小國,史稱“城邦”或“城市國家”。古希臘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國寡民,其政體有民主制、貴族制和君主制等。其中,實行貴族制的斯巴達和實行民主制的雅典是古代希臘城邦的典型代表。
第二目“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
教學要點:
1、梭倫改革(公元前6世紀初)2. 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紀末)
梭倫和克利斯提尼統(tǒng)治時代是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初步發(fā)展時期。公元前6世紀初的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梭倫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按財產(chǎn)的多少劃分社會等級。改革進一步打擊了氏族制度的殘余勢力,為奴隸主民主制奠定了基礎。公元前6世紀末,在梭倫改革的基礎上,克利斯提尼進行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緣部落,設立五百人會議,成立十將軍委員會,實行陶片放逐法等。克利斯提尼的改革消滅了氏族制度,大大削弱了氏族貴族勢力,確立起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
第三目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
教學要點:“雅典民主制度的內容和評價 ”
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統(tǒng)治時期是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的“黃金時期”。擔任首席將軍的伯利克里進行改革。這場著名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各等級男性公民可以擔任除十將軍以外的所有官職;改革最高權力機關──公民大會,20歲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參加并有發(fā)言權和表決權;改革五百人會議的成員構成和權限;提高國家最高司法和監(jiān)察機關陪審法庭的權力和地位;擴大十將軍委員會的權力,規(guī)定首席將軍執(zhí)掌國家軍政大權;制定“公職津貼”制度,為參政公民
第 2 頁 共 5 頁 發(fā)放工資和津貼;鼓勵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向公民發(fā)放“觀劇津貼”,等等。伯利克里改革進一步發(fā)展了雅典奴隸主民主制,把古代希臘奴隸制民主政治推向頂峰。這是古希臘輝煌的重要體現(xiàn)。 以雅典為代表的古代希臘民主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作用。它重視公民的個體自由和責任感,鑄就了希臘人渴求知識、樂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古代希臘在眾多文化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產(chǎn)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其民主政體的理論和實踐為后來歐美資產(chǎn)階級提供了思想基礎。古代希臘文化是西方和世界文明寶庫中的一朵奇葩,成為近代西方文化的搖籃。
四、教學方法和學習指導策略
1、導入:《荷馬史詩》節(jié)選“有個地方叫克里特,在酒綠色的海中央,美麗又富裕,四面是汪洋,那里居民稠密,有數(shù)不清的數(shù)量,九十個城市林立在島上?!庇墒吩姾喴榻B希臘歷史的分期: 愛琴文明:青銅器時代,約BC2000-BC1200。 荷馬時代:鐵器時代,BC11世紀-BC9世紀。 城邦時代:BC8世紀-BC6世紀。 古典時代:BC5世紀-BC4世紀。
BC338年后,馬其頓、羅馬、奧斯曼土耳其等相繼控制希臘,直到19世紀??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希臘文明的搖籃——民主政治產(chǎn)生相關因素 (1) 地理環(huán)境:臨海、多山
演示課件:《古代希臘示意圖》。教師一邊講解古代希臘的地理位置,一邊提問學生一些與本課教學有關的問題。如:從地圖上看,希臘半島的海岸線非常曲折,幾乎所有城邦離海洋的距離都在40公里內。其中,古希臘東部海岸線比西部海岸線曲折,對古希臘的發(fā)展有什么意義?又如:希臘半島上山巒起伏,山勢陡峭,很難翻越,形成一個個地理上相互隔絕的小單位。這與希臘有許多城邦的政治格局有什么重要影響?
第 3 頁 共 5 頁 (2)歷史條件:小國寡民的城邦
分析城邦的特點:小國寡民,同一血緣人群的共同團體、共同地域和政治經(jīng)濟的絕對獨立。
(3) 經(jīng)濟因素:奴隸制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
結合教材“歷史縱橫”,出示以下文字資料讓學生得出結論。正如《劍橋古代史》所說:雅典公民“不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欖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魚,品嘗腓尼基的椰棗和西西里的干酪,可以穿波斯的拖鞋,睡愛爾蘭的床鋪,枕迦太基的枕頭?!? (4)人文條件:公民共同的價值觀 教師補充教材講解傳統(tǒng)的公民權。
3、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
(1)梭倫改革(公元前6世紀初)——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教師分析改革內容,并歸納其實質,教給學生根據(jù)內容歸納實質的基本方法。
內容:①按財產(chǎn)多寡劃分公民的等級 ②廢除債務奴隸制
③公民大會成為最高權力機關 ④設立四百人議事會 ⑤建立公民陪審法庭
影響:動搖了舊氏族貴族的世襲特權;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 (2)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紀末)——雅典民主政治確立 要求學生自己讀書并和梭倫改革進行比較,歸納雅典民主制度確立的方面。
4、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 分析伯里克里改革的內容,結合梭倫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讓學生歸納雅典民主制度的內容。
結合學生的歸納,給出圖示,講解民主制度包括民主機關、職權范圍、選舉方法和鼓勵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措施。
第 4 頁 共 5 頁
5、對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
結合蘇格拉底被放逐的史實和伯里克里的話,讓學生分組討論雅典民主制度的特點、積極性和消極性。
特點:(1)內容:直接民主 (2)方式:輪番而至
(3)實質:奴隸主階級的小國寡民 積極性
奠定近現(xiàn)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最初基礎 推動雅典精神文化領域的輝煌 局限性
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少數(shù)人的民主 抽簽選舉、輪流坐莊導致民主被泛化
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教案相關文章:
★ 高中歷史教案
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