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地理說課稿教學模板一:遼闊的疆域

宋佳221152 分享 時間:

   中國人口是中國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識,是學生學好中國地理,尤其是學好我國工業(yè)、農業(yè)、交通、城市等知識以及分區(qū)地理知識的基礎。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某醵蟽缘乩碚f課稿教學模板,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初二上冊地理說課稿教學模板一:遼闊的疆域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遼闊的疆域》是八年級第一章的內容,它是中國地理的基礎章節(jié)。僅從教材內容看,它既是學習中國地理的起點,又是聯系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橋梁。就本節(jié)課而言是學生認識中國位置特點的延續(xù)和深入。教材通過大量的讀圖活動讓學生獨立獲取知識,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知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我國瀕臨的海洋、領海、內海、島嶼、半島及鄰國,知道我國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摇?/p>

2、能力目標

通過閱讀,查找地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讀圖用圖能力;通過分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中國遼闊的疆域及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難點和重點

1、重點:要求學生理解我國地理位置及優(yōu)越性是本節(jié)的重點。

2、難點:要求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和課后活動是本節(jié)的難點。 (沒有難以理解的知識,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難點)

二、教學方法

1、讀圖分析法:在“世界政治地圖”中查找我國陸上疆界找出14個鄰國,沿我國海上疆界找出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2、討論比較法:在學習我國的優(yōu)越時,設置課本P3的活動,對比我國與俄羅斯等國位置的比較,從而使學生對我國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理解。

三、學法指導:

1、指導學生認真閱讀地圖,記憶地理事物空間分布方法。

2、指導學生運用地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讀圖能力和地理空間概念。

3、開展謎語活動,活躍課堂氣氛。

四、新課講述:

導入:用謎語導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藍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雞在其中,南北兩分它在北,東西二分它居東,頭指世界洋,尾靠全球陸。”謎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現象(中國的地理位置)。

(一)、位置優(yōu)越

1、半球位置

我國位于北半球、東半球。

2、緯度位置

我國領土,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qū),屬于北溫帶,沒有寒帶。

3、海陸位置

我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摇?/p>

活動:評價我國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

1、與俄羅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國的緯度位置有什么不同?所說我國緯度位置的優(yōu)越性。 (圖)

答:中國大部分在中緯度,溫帶面積廣大,有少部分在熱帶,為發(fā)展多種農業(yè)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2、與蒙古、日本相比,我國的海陸位置有什么不同?說說我國海陸位置的優(yōu)越性。 (圖)

答:我國疆域遼闊,海陸兼?zhèn)?。東臨世界的大洋太平洋,能帶來豐沛的降水,使我國東部氣候濕潤,又有利于海上的對外交往。

(二)、 國土遼闊

1、國土:是指主權國家管轄下的領土、領海和領空的總稱,通常涉及領土和領海。

(附圖)我國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匯合處(東經135°),那里是祖國每天最先迎接太陽的地方,每年夏至日的日出約在凌晨2點20分。

我國最西端:新疆烏恰縣帕米爾高原上(東經73°),過國境線不遠處是塔吉克斯坦的喀拉湖。

我國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緯4°)這里是一個隱沒水下的珊瑚暗礁,暗礁點距離海面還有17.5米。我國漁民歷來在這里捕撈作業(yè),海軍與科學考察船經常在這里巡行和調查。

我國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北緯53°)夏至日白晝長達17小時,東至日白晝短至7小時,是全國白晝最長與最短的地方,有“北極村”之稱。

2、中國的陸地領土面積是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俄羅斯1707,加拿大997)

3、我國的疆域綿長: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4個。

4、東臨“四海一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及太平洋。

5、我國的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分布著臺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和南海諸島。

活動:

1、閱讀世界政治地圖,按逆時針方向沿我國陸上疆界找出14個鄰國,沿我國海上疆界由南向北找出6個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

(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3、閱讀下圖,說說我國東西端的晨昏差異和南北的季節(jié)差異,并解釋原因。

(三)補充:我國的領海與內海

領海

1、領海是指毗連某一國家海岸的水域,這個國家對這些水域實行專有管轄權。世界所有國家領海寬度都是由各國自行確定的,從3海里到200海里不等。我國確定領海寬度為12海里,一切外國飛機和軍用船舶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許可,不得進入中國的領海和領海上空。

2、我國瀕臨的海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臺灣島以東的太平洋海域。

3、我國領海及內水的面積為37萬平方千米,管轄的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海洋大國之一。

4、我國有美麗多樣的海洋環(huán)境,有富饒多樣的海洋資源。(參看教材上的閱讀材料)

自然地理學上:內海是伸入大陸內部的海,面積不大,僅有狹窄的水道與大洋或邊緣海相通(如渤海)。

內海

政治地理學上:內海是指國家內水的一部分,,包括海港、領海基線以內的海域,以及為陸地所包圍但是入口較狹的海灣和通向海洋的海峽(瓊州海峽是政治地理上的內海)。

  初二上冊地理說課稿教學模板二:《中國人口》

一、說教材

《中國人口》是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第三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教材主要講述我國人口的基本國情和人口分布的情況。是中國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識,是學生學好中國地理,尤其是學好我國工業(yè)、農業(yè)、交通、城市等知識以及分區(qū)地理知識的基礎。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只有從這一基本國情出發(fā),才能合理布局工業(yè)、農業(yè)、交通和城市。因此,學好本節(jié)教材,掌握我國人口的分布概況,將為學好后面各章節(jié)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1、 說出我國人口總數,

2、 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的趨勢并簡陋分析建國后我國人口增長快的原因。

3、 學會制作人口增長曲線圖

4、 運用人口分布圖說出我國人口分布概況

5、 使學生明白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估國策,是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出路,也是我們每一位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我國人口的基本國情和人口分布是本節(jié)教材的重點,為我國人文地理的學習打基礎。

如何交換學生分析圖表和動手作圖是本節(jié)的難點。本節(jié)教材出現了四種類型的圖表:如扇狀統計圖、柱狀統計圖、線狀統計圖、人口密度分布圖,因此,如何教會分析上述圖表和繪制人口增長曲線圖是本節(jié)的難點。

四、說學情

經過七年級世界地理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地理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世界地理中世界人口的學習,使學生已經具備了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概念和人口分布圖的閱讀能力,這將為本節(jié)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八年級的學生散漫、不勤于思考和不重視地理課也將使本節(jié)課的難點突破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

五、說教法、學法

計算機多媒體輔助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下,主要是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教師加以點撥。

六、說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情境創(chuàng)設:第13億個公民誕生的圖片資料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入《中國人口》的學習

新課學習:

活動一 感受130000000

a. 多媒體展示《2000年世界人口構成餅狀圖》,中國占21.2%

b. 多媒體展示《我國省級行政單位人口數量圖》找出5000萬以上人口大省,9個。

c. 生活中人口擁擠的畫面:下班的路上、海濱浴場、春運的候車室

說明:讓學生感受13億不再空洞、不再抽象。直觀地在他們的腦海中建立起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形成為我國的基本國情之一,從而解決了本節(jié)的一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

活動二 我們來發(fā)現:

我國人口達13億,那么我國人口的發(fā)展狀況如何呢?

a. 展示 我國人口增長示意圖 公元0年---- 公元2000年的變化狀況,這主要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

歸納:慢

較快

飛速發(fā)展(基本國情),解決了教與學的重點。

b. 師生共同完成建國以來我國人口增長的曲線圖,教會學生作人口增長曲線圖,從而突破了教學難度。這個難點的突破體現師生互動、師生合作的教學理念。

c. 在自制的我國建國后人口增長曲線上進行自主分析,自主發(fā)現問題:

1949-1990 變

1990-2005 化 變慢,原因:計劃生育

d. 計劃生育的國策

說明:整個活動中,主要是學生自主活動,去動手做,去觀察,去發(fā)現,不

僅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而且也初步樹立樹立學生正確的人口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活動三 探討人口分布的特點

13億人口在我國有的地區(qū)多,有的地區(qū)少,分布如何呢?

a. 人口密度的復習:比較中、俄、美、世界。橫向比,我國的人口密度大

b. 展示各省級單位的人口密度圖,找出d小大的省區(qū)、分布概況。

c. 展示人口密度圖 歸納總結:東多西少

以上探索的過程遵循了學生的認知過程,使由簡---難,由分析、推測---科學證實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又突破了教學的另一個重點人口分布特點。

課后拓展延伸:探究

1. 為什么我國人口東多西少

2. 我國人口過多帶來了哪些人口問題

七、說板書

一、 人口多,是世界第一

1、 人口多

2、 人口增長快、原因 國情→國策

3、 國策:計劃生育

二、 人口分布不均:東多西少

這篇八年級地理說課稿:《中國人口》說課稿就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大家喜歡!

  初二上冊地理說課稿教學模板三:常見的天氣系統

一、 說教材

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教材緊緊圍繞大氣環(huán)境與人類生存和發(fā)展關系這一主線,其中前四課主要介紹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布、運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本課是在前四課的基礎上,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fā),論述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jié)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本課的學習還為后面第四單元氣象災害臺風、寒潮等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

說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記住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

理解鋒面系統的分類,掌握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理解低壓系統和高壓系統的區(qū)別,記住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2、 能力目標:通過閱讀冷鋒、暖鋒、低壓、高壓等各類圖,提高學生閱讀識圖能力。

通過閱讀天氣形勢圖,使學生學會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通過閱讀各類圖形,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說教材重、難點的確定

初二上冊地理說課稿教學模板一:遼闊的疆域范文相關文章:

126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