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學正能量的青春勵志文章4篇

華藝221147 分享 時間:

  前行路上的插曲,沒有任何一條路可以風風順順,只有在風雨中不怕失敗的打拼才會看到最美的彩虹,只有奮斗、沒有失望、不會迷失,鼓勵自己還要加油,要奮發(fā)、不垂頭、不喪氣、保持的信念依然堅定!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大學正能量的青春勵志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你可以戀愛,但別忘了努力

  最怕的是比你優(yōu)秀的人還比你努力。

  桃子和荔枝是大學室友。她們都是從外地考來帝都的學生。

  桃子是地道的北方女生,高高瘦瘦,十分清爽。荔枝作為南方女生,則完全遺傳了南方的嬌小清秀,給人一種想要保護的感覺。

  雖說有南北差異,剛來到大學的桃子和荔枝還是興趣相投,成了好朋友。

  她們一起參加學校的社團,一起加入學生會,平時沒事了就去圖書館學習,偶爾再一起出去逛街,吃美食。日子過得充實而快樂。

  大一結束了,在她們的努力下,一起拿到了獎學金。

  她們學的工科專業(yè)本就男生多,女生少,自然有很多人追她們。

  桃子在大二的時候答應了學長李子的追求,開始了甜蜜的熱戀期。

  “荔枝,我今天要去約會,就不去參加社團活動了。”

  “荔枝,我要去和李子一起逛街,就不參加辯論賽啦。”

  “荔枝,我等會要去和李子一起吃飯,不去圖書館啦。”

  桃子每天都忙著約會,以前早起是背單詞,現(xiàn)在早起是化妝打扮;以前晚睡是看書,現(xiàn)在晚睡是聊天;以前周末是去圖書館,現(xiàn)在周末是去約會。

  “桃子,其實,你們也可以一起學習,約會不一定非要去玩才算約會,你們可以一起努力啊?!崩笾ψ鳛楹门笥岩苍鴦襁^桃子。

  “雖然我也知道,但我和他在一起就沒心情學習?!碧易右勃q豫過,為了戀愛耽誤學習真的值得么?

  “期末好好復習總不會掛科的吧,這樣也不算耽誤學習?!碧易幽参孔约汉笥掷^續(xù)沉浸在她的愛情里。

  荔枝雖說是南方小女生,骨子里卻有一股不服輸?shù)钠磩拧?所以荔枝并沒有因為無人陪伴而丟掉去圖書館自習的習慣,她還是每天早上早起背書,有時間就去圖書館自習。除了四六級,也開始準備考各種與專業(yè)相關的證書。

  大二的課相對還算輕松,期末抵抗約會的誘惑拼了一把的桃子的確沒有掛科,她也就更放心的和李子約會了。

  一年下來,荔枝得了獎學金,也得了很多證書,桃子已經(jīng)不再有獎學金了。

  大三的時候,荔枝和與自己同屆的一個老鄉(xiāng)木瓜在一起了。

  她不像桃子一樣只顧談戀愛,她會偶爾和木瓜一起去看電影,去逛街,像平常的情侶一樣。但她和木瓜的約會最多的地方卻是自習室。

  荔枝和木瓜相約一起考研,有了共同的目標,他們就更認真的去學習。那些一起努力的日子過得倒也很快樂。

  大三的最后,桃子掛科了。這個時候桃子才意識到,自己究竟錯過了什么。該考的證她都沒考到就算了,竟然連專業(yè)課都掛科了。

  最后一年,李子和桃子說了分手。桃子難過了很久,她找不回李子了,也彌補不了曾經(jīng)因談戀愛錯失的時光。

  最后一年,荔枝和木瓜一起努力考上了理想學校的研究生。

  桃子畢業(yè)了,她并沒有在大學充實自己的簡歷,因此找工作四處碰壁,最終她放棄了希望,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找到了一份和自己期待相差甚遠的工作。

  而荔枝和木瓜研究生畢業(yè)后,在帝都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安家在了帝都。

  努力考來帝都的人基本上很少有人想要離開??蛇@里本就是一個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城市。這里沒有眼淚,沒有人情,只有能力。

  不止帝都,任何地方都是一樣。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它從來不會虧待努力的人。

  親愛的,我想告訴你,如果你還在上大學,請你記得,你可以戀愛,但你一定別忘了努力。

  勵志文章2:要怎么樣,大學才算沒有白讀?

  前幾天同學聚會,聊天中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高中畢業(yè)之后就沒有繼續(xù)讀書了,有的人拜師學藝學習理發(fā)技術,染發(fā)、燙發(fā)、理發(fā)樣樣精通,如今自己在老家開了一間理發(fā)店,生意興隆月入數(shù)萬。有的人跟著大廚學習烹飪技術,燒的一手好菜,如今自己開了一間小飯館,雖然店面不大,倒也門庭若市,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我不禁思考,他們即使沒有上大學,如今的收入相當于我大學畢業(yè)之后做到中層的待遇了。我應該在大學里收獲什么,大學才算沒有白讀?

  想了很久,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1、精通專業(yè)知識

  據(jù)我所知,很多童鞋并不喜歡自己所讀的專業(yè),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童鞋是被調劑到如今的專業(yè)的。即使不喜歡自己所讀的專業(yè),也要精通專業(yè)知識,并且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僅要掌握好理論知識,更要把專業(yè)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因為每個專業(yè)所對應的的行業(yè)是一定的,企業(yè)在招聘時總希望能夠招聘與崗位匹配度最高的員工,在專業(yè)滿足崗位要求的前提下,只有精通專業(yè)知識才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使自己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就像我那些從事理發(fā)、廚師的同學一樣,他們正是由于對本行業(yè)的精通,才會有如此的成績。

  還有一個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行業(yè)的前景。不同專業(yè)對應著不同的行業(yè),有的行業(yè)處于上升期,有的行業(yè)在走下坡路。舉個例子,在七八十年代,書記員是個不錯的職業(yè),字寫得又好又快的書記員許多單位都搶著要;到了九十年代電腦剛出現(xiàn)的時候,打字員的就業(yè)前景很好,但是到了如今,這個幾乎人人都會上網(wǎng)打字的時代,打字員這個職業(yè)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所以要盡早的了解自己所在專業(yè)的就業(yè)前景,或上網(wǎng)查詢,或向學長學姐咨詢,了解一下一些已經(jīng)畢業(yè)的學長學姐就業(yè)情況如何,自己所在專業(yè)的就業(yè)方向有哪些。如果如今的就業(yè)形勢較為嚴峻,可以考慮輔修第二專業(yè)。我的一個機械專業(yè)的大學同學,憑著輔修的會計專業(yè)進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還有一個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的同學,也憑借了第二專業(yè)參加公務員考試,如今獲得了面試資格。所以呀,如果本專業(yè)的就業(yè)形勢不容樂觀,可以嘗試著輔修第二專業(yè)。

  2、掌握自學能力

  記得上高中的時候,每一個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老師都會講解得十分透徹,甚至相應的習題,舉一反三反復練習。但是到了大學,掌握自學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就我所在的專業(yè)而言,每門專業(yè)課的大作業(yè),都需要自己自學一個軟件,或者自學一種編程語言,才能完成。如今知識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要想掌握更多的技能,到達一個更高的平臺,自學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大四上學期為了參加某國企的招聘考試,考綱范圍內的五門科目,我們學校只教了一門,其他四門科目我也只能硬著頭皮自學,還好最后順利通過了。我身邊電氣專業(yè)的同學,也憑借著自學順利拿到了會計證。一個讀漢語專業(yè)的同學,也憑借著自學順利拿到了教師證。所以呀,要想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機會,自學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形成自己的判斷力

  大學畢業(yè)無非就三個選擇,考研、出國、就業(yè)。有相當一部分人缺乏自己的判斷力,聽見別人說出國好,留學回來公司搶著要,于是他也想出國;聽見別人說今年的就業(yè)形勢非常好,有很多大企業(yè)來學校招聘,于是他也想就業(yè);聽見別人說考研好,雖然比別人多讀了兩三年,但是就業(yè)起點高,之后升遷機會大,于是他也想考研。

  其實,對于大學生而言,上大學最重要的收獲就是思維方面的提升。讀了越多的書,看問題的角度就應該更多樣化,分析問題就應該更全面。要逐漸形成自己的判斷力,在做任何選擇和任何決定的時候,要經(jīng)過自己的一番分析與判斷,千萬不要人云亦云。

  4、提升人際交往能力

  上高中的時候,仿佛提高學習成績就是唯一宗旨,大家只需要埋頭學習、學習,不用考慮其他。而大學仿佛是個小社會,人際交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平時與同學、朋友的相處中,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身邊有哪個同學人緣好,就想想他哪方面做得好,值得我學習。身邊有哪個同學是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就想想他是哪方面做的不好,自己身上是否也存在相同的問題,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并且增強自己的時間觀念,做事考慮他人的感受,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相信在大學收獲了這四點,你的大學就算沒有白讀!

  勵志文章3:畢業(yè)后,怎么才會知道自己有沒有進步?

  步入社會后,我覺得與學生時代最明顯的差異就是,沒辦法很明顯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當我們作為學生時,每個學期都有考試成績、綜合測評、獎學金、獎狀等實實在在的憑據(jù)來一眼看出自己是否進步了。

  而在職場、社會上,這種非常顯而易見、并可用于衡量的憑據(jù)越來越少了。很多人感嘆時間過得快,也有很多人感覺自己一年到頭過得都是同樣的日子,更有甚者,覺得年復一年不過如此。

  這種「一成不變」與「波瀾不驚」很危險,對周遭改變不敏感是很多人在遇到大時代時不能很快跟上腳步的主要原因。那培養(yǎng)對當下保持敏感性的其中一個方式,就是對自己的改變要有所知悉,要知道自己是進步還是退步。具體怎么做呢?

  一、觀察你的賺錢方式

  坦白說,現(xiàn)在我們賺錢的方式本質上就是交換的方式。你為他人提供價值,他人付你薪酬。而大多數(shù)人剛步入社會,基本靠兩個途徑賺錢。一個是靠時間,一個是靠技術??繒r間的職位有高速公路收費站的工作人員、事業(yè)編制的員工等等,只要每天工作時間達到要求,那么這個月工資就能如數(shù)打到工資卡上??考夹g賺錢的崗位的發(fā)展空間,自然是比靠時間賺取要廣的。因為這些技術大多數(shù)情況下,并不能在3個月內就熟練掌握,比如電子工程師、醫(yī)生、律師等等。

  還有一種賺錢方式,比靠技術賺錢來得更容易,就是靠資源賺錢。好比很多公司里的副總裁、高管或是高級銷售人員,你每個月見不到他來公司幾回,但是他為公司創(chuàng)造的收益卻占了很大一部分。那么這類人,就是靠資源賺錢。

  很顯然,單純從收入上看,收入排列是:靠時間賺錢<靠技術賺錢<靠資源賺錢。而收入也從主動收入占比較多,慢慢轉為被動收入占比較多。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自己的賺錢方式或是收入流來看看自己是否有進步。比如,你原先是靠坐班就能賺到錢,現(xiàn)在轉為靠你的一項技術來賺錢,實現(xiàn)了時間—技術的賺錢方式的轉變,甚至某一天,你還能靠資源賺錢。而且,從你的收入數(shù)額上也能明顯看到這個轉變。你的賺錢方式每前進一步,你就進步了一大步。

  二、觀察你的圈子

  大多數(shù)人的圈子都是和工作生活相關的,可能就是家人、發(fā)小、同學、同事。但有一天,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的圈子里并不完全是這些人,你開始鏈接到越來越多的人,他們不是你的發(fā)小、同學及同事,而是你從其它渠道認識的人,那么,這時候你就在慢慢進步。

  感受到圈子由小變大,圈子里的人由熟悉固定到陌生多樣,這往往意味著你和更多人產(chǎn)生了鏈接,如果和你鏈接到的人多是有深度、有思想的人們,那么你就容易被帶著一起進步了。

  三、觀察你的影響力

  正如圈子一樣,在最開始可能你能影響到的人就是你周遭的人。有同學會因為你每天早起朗讀英文最后說得一口流利外語而把你立為榜樣,有朋友會因為你每周三次風雨不動地去健身房運動而跟著你去踐行,當有一天,有陌生人會因為你做的某件事而開始像你一樣去做的時候,很顯然,你進步了。

  就好比小閑姐,剛開始只是每天5點鐘早起打卡,后來慢慢地有一群人跟著她一起早起打卡,再后來有了5點鐘俱樂部,大家每天5點起床,之后讀書、寫作、健身等等,把日子過得向上又充實。小閑從剛開始影響身邊人的力量,慢慢擴大到影響了幾千人。這就是一個大大的進步。

  四、觀察你的能力和簡歷

  古典老師提出的「職場清零術」是很好的一個檢視自我是否有提升的方法。首先,我們要清零能力,即每隔2年需要重新評估自己的能力。

  我們可以這么做:

  先問自己“現(xiàn)在我有哪些能力?”把能想到的全都寫下來,能寫多少寫多少。

  然后,再打開招聘網(wǎng)站,看看這些能力在現(xiàn)有的招聘市場能為你謀到怎樣的崗位?這些崗位分別的薪資是多少?相較于你現(xiàn)在的薪資水平是高了還是低了?

  之后,再認真反思,自己的這些能力,其中哪些是在升值?哪些又是在貶值的呢?又有哪些市場需要、升值空間更大的能力是你有可能會發(fā)展獲取的呢?

  當然,除了清零能力這一系列的自省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清零簡歷來察覺自我。

  我們應當每年對自己的簡歷進行一次更新,而不是等到需要的時候,才拿出來去做增減改動。每年對簡歷進行更新,及時刪除不那么有價值的能力和資歷,然后增加新的進去。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沒有新的內容可以增加了,那么你需要保持警惕了,你是不是故步自封了呢?如果連續(xù)兩年,你的簡歷都沒有什么變化的話,你需要給自己敲個大大的警鐘了,你應當意識到,你需要主動去做些改變了。

  以上4個方式,就是對已不是學生的你來說,比較好的衡量自己是否有進步的工具??傊?,我們需要保持機警,意識到時代一直在改變,如果自己不變,則是退步。永遠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等到大趨勢來臨的時候,這樣就比較容易借著風口飛起來。

  勵志文章4:本科出身是否決定一切

  最近畢業(yè)季快要到了,很多同學都在找工作。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你們必然會遇到很多苦惱,尤其是關于學歷的,比如說,很多人會相信一種特別的理論,也就是所謂的“本科出生論”,或者“第一學歷論”。

  “本科出身論”指的是,現(xiàn)在招聘不看人的當前層次、而把注意力和評價標準放在“第一學歷”上的問題。

  根據(jù)網(wǎng)絡上的描述,尤其是精英云集的著名論壇知乎,本科出身論的表現(xiàn)包括并不限于:

  比如說,有些公司招聘只要求某一類名校的本科,即便你是這個名校的研究生,但如果本科是普通院校的,他們也不會要。

  再比如說,很多高校招聘教師,如果應聘者大學時代上的不是重點,即使你現(xiàn)在是北大清華,乃至海外名校的博士,也會被拒絕;少數(shù)學校招聘教師要求你大學、碩士、博士三個階段上的都是名校。

  另外,不少學校在研究生復試中,也有已公開化的潛規(guī)則:考生大學時代上的是普通高校,就是優(yōu)先淘汰的對象;以大專學歷考研者,更是首當其沖。哪怕你初試成績再高、復試表現(xiàn)再好,都照刷不誤。

  還有,許多企業(yè)招人的時候,就算你是北大研究生,第一學歷是三本,也會對你說抱歉。

  更過分的是,有很多企業(yè)明確公開表明,只招收某一類學生,如果你不是這一類學校本科畢業(yè)的,即便你是211,985,他們也不會要你。

  以上是網(wǎng)絡精英的看法,尤其是,著名精英論壇知乎上的,鍵盤精英們的主流意見,下面,作為一個曾經(jīng)做過獵頭,為各大企業(yè)做過招聘,也為我自己招過下屬,現(xiàn)在是一個擁有人權,財權,事權的黑心小老板,我來說一說,我自己的看法,可能和大學沒畢業(yè),或者剛畢業(yè)沒幾年的網(wǎng)絡精英們的看法,不太一樣。

  首先辟幾個謠:

  謠言一:“清華大學在零幾年的時候,頒布了新規(guī)定,一切二本三本的學生不允許考清華的研究生?!?/p>

  事實上,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國內所有大學研究生,都是基于國家統(tǒng)一招生考試的,從未發(fā)布過,不招收某種特定群體的規(guī)定。

  不管是明規(guī)則還是潛規(guī)則,都不會有任何一所大學,敢公開這種明晃晃的,學歷歧視的規(guī)定,否則不要說外界,光是清華本校的學生,都會把母校罵出翔。

  我身邊的朋友,就有好幾個從二本院??忌锨迦A北大的,他們的學業(yè)和技術水平都很棒,畢業(yè)后的發(fā)展也都很好,如果網(wǎng)絡精英們說的是真的,那么請問,為什么還會有很多二三本院校學生,考上名校研究生的事跡。

  綜上,學校并沒有區(qū)別對待,具體到某個系,也是嚴格按照筆試,面試進行打分錄取。

  那么,本科的好處到底在什么地方?好處不在于暗箱操作,而在于保研名額,不需要去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累死累活地搶奪少數(shù)幾個錄取名額,有很大的機會直接保送。

  謠言二“找工作的時候,企業(yè)非常重視本科學歷,即便你是名校的研究生,但本科一般他們也不會要”。

  這個說法純粹是扯雞巴蛋,完全是妖言惑眾,無知者無畏。

  網(wǎng)易算是一家好公司吧,為啥我還是能見到,為數(shù)不少的本科非名校的員工。

  你說企業(yè)非常重視本科學歷,請問是什么樣的企業(yè)?是所有這樣的企業(yè)都重視嗎?這樣的企業(yè)大概有多大?屬于什么行業(yè)。

  你去問這些具體的問題,這些混蛋們就一問三不知了。

  這類謠言最有殺傷力的,就是“模糊性描述”,他們無法清楚地說出,職場的具體情況,因此,只能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把小概率事件無限擴大到全部整體,說成是普遍存在,這樣就讓人辯無可辯,完全不講究任何邏輯和道理,讓人十分惡心。

  以上的謠言是,知乎精英所生活的世界,下面,我們來看看,普通人生活的真實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1,學歷關鍵詞篩選系統(tǒng)確實存在。

  很多大企業(yè)在做校招的時候,他們內部的企業(yè)投遞系統(tǒng),都有學歷關鍵詞檢測,非目標學校的人投遞,進不了面試。

  這么做,并不是為了進行學歷歧視,而是因為好的企業(yè)投遞人數(shù),實在是太多了,跟絕大部分人所想像的,那種伯樂相馬式的浪漫傳奇完全不同,企業(yè)招聘是一個耗時耗力,成本巨大的工作,為了節(jié)約成本和時間,使用學歷關鍵詞進行初篩,是非常常見并且合理的。

  但是,絕大部分公司并不會卡死本科學歷。

  2,公司招聘渠道多種多樣,校招,網(wǎng)申只是其中一種

  絕大部分人一說找工作,他們的自然條件反射就是“應屆大學畢業(yè)生找工作”,很少有人會認為,已經(jīng)在職的白領和經(jīng)理人,也需要找工作。

  也就是說,絕大部分人對社招完全沒有任何概念,但是,對于任何一個企業(yè)來講,校招都不是最重要的,社招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只有社招才能帶來熟練員工,才能飛快上手,立刻就好用,任何一家公司,其實本質上,都更愿意去招有經(jīng)驗的人,而校招只能去找一張白紙的大學生,還得用心用力地去培訓,培訓好了,還擔心TA會跳槽。

  社招和校招不是一個邏輯,校招很多看的就是,學歷和學生活動,但校招失敗,并不代表世界末日和徹底完蛋。

  社招看的是,人脈關系內推,業(yè)績,經(jīng)驗和能力展示。

  所以校招沒能進好公司的同學,仍然有可能在一年或者兩年后的社招,扳回一局。

  3,找工作的渠道也是多種多樣的

  有很多知乎的小朋友,出門去參加校招,或者進行網(wǎng)申,最后發(fā)現(xiàn)到處都要求學歷,處處都受限,于是趕緊回知乎,叫苦一番,作為一個找不到工作的失敗者,告訴大家,考不到好學校,你一輩子就全完蛋了。

  但是,這些人找不到工作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學校不好,而在于其他因素。

  什么叫其他因素,我來舉個例子,比如,同一個學校去應聘同一家公司,為什么有的人能拿到Offer,有的人連簡歷都通不過;同一個學校,有的同學能拿到名企的Offer,有的同學連工作都找不到,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其他因素。

  找工作的渠道也是分很多種類的,即便是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也不單單只有網(wǎng)申,校招,群面這些渠道。

  什么叫很多其他渠道,我舉個例子:眾所周知,我在知乎被很多精英們痛罵,造謠和污蔑,這些精英中絕大部分是大學生,點開他們的主頁,你會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人都在發(fā)愁,未來畢業(yè)的工作和生計在哪里。

  而與此同時,有些小朋友并不會罵我,反而積極地給我留言,問我需不需要助理和文字編輯,即便免費,也想跟我實習,一開始,我是拒絕的,因為首先,我開不出高工資,其次,我覺得在我這里,工作資歷也拿不出手,但是他們真的非常熱情,而我又確實非常需要人幫忙,我便滿心愧疚的接受幫助,有不少人還是異地的網(wǎng)絡兼職。

  后來,工作時間久了,我問其中一個小姑娘,為啥一定要跟我實習,我感覺我這里,實在是沒什么可值得稱道的地方,她說:“奶爸,這點你就想錯了,不管怎么樣,你也是公眾號大號,我現(xiàn)在跟你實習,意味著我就已經(jīng)正式進入了,網(wǎng)絡新媒體這個行業(yè),以后你的號和你的公司,只會越做越大,到時候必然會有新的需求,哪怕沒有需求,我也有了,一份在新媒體行業(yè)的正式工作經(jīng)驗,可以去應聘很多網(wǎng)絡新媒體大公司,比如搜狐,網(wǎng)易,騰訊,虎嗅,36氪等等,而且,我有這份資歷,以后說不定,還能去應聘咪蒙那種月薪5W的助理職位。對我來講,有沒有高薪,能不能留下來,都不重要,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找到入行的機會。

  聽了這番話,我自己都感慨萬千,同樣是大學生,同樣是整天逛互聯(lián)網(wǎng),有的人整天當噴子,罵罵這個營銷號,罵罵那個狗大V,而有的人,已經(jīng)敏銳的意識到,這個行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并且積極為自己尋找入行機會了。

  所以你看,即便是在校大學生找工作的渠道,其實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意識的找實習,積累資歷,通過社交媒體,拓展人脈,通過實習機會,多交朋友,都能大大地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并且得到很多的企業(yè)內推機會。

  那么企業(yè)內推真的有可能抵消學歷的不良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以我個人的親身經(jīng)驗來說,在網(wǎng)易的時候,我作為甲方,如果有朋友或者前輩,給我推薦一個知根知底的人,那么即便學歷不太好,只要資歷和能力足夠,我都一定會要,而不愿意去網(wǎng)上招聘陌生人。

  還記得上面的那句話嗎,企業(yè)招聘并不是伯樂相馬的浪漫傳奇,更沒有半仙看相的神奇莫測,它就是個耗時耗力,成本巨大的雜事瑣事,基本上如果有合適的人推薦,大家都更傾向于讓他立刻到崗,而不是到網(wǎng)上公開招聘。

  所以,為什么有很多人明明學歷已經(jīng)很好,還是找不到工作,或者出去找工作處處碰壁,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在大學的時候就沒有,有意識地出去實習,積累資歷,發(fā)展人脈,導致自己各方面的資源都非常少,所以畢業(yè)時候,只能單純依靠校招,無法運用多個渠道和工具,建設自己的事業(yè)。

  4,社會是多元的

  整個社會,并不是winner takes all的模式,跟學校里流行的法則,可以說是截然不同,在學校里,分數(shù)就是一切,只有考第一才有意義,一旦得到第二,那么和最后面的,就沒有任何區(qū)別。

  但社會不一樣,社會是一個龐大的,多元的有機整體,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能力拿走一切,賺到市場上所有的錢,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在學校里,那種考第一,就能得到一切榮譽的情況。

  簡單的,拿手機行業(yè)舉例,蘋果是當之無愧的老大,按照學校里通行的邏輯,只有做成蘋果才有意義,別的人再去做手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但現(xiàn)實是,手機市場不僅有蘋果,還有三星,還有華為,還有小米,還有OPPO,還有VIVO,任何一家都賺得盆滿缽滿,創(chuàng)始人都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

  所以同理,從招聘角度上來說,有的公司非常看重學歷,有的公司不看重學歷,有的公司校招和社招都很看重學歷,而有的公司只有校招看重學歷,社招會放寬很多需求。

  目前來說,這一套人才篩選系統(tǒng)是比較合理的,一方面,可以通過學歷關鍵詞檢測,以最高的效率,找到滿足商業(yè)發(fā)展的人才,另外一方面,可以通過社招,獵頭,內推等手段,篩出很多當年的漏網(wǎng)之魚。

  所以,已經(jīng)找到好工作的同學,不代表這樣就上了保險,以后就高枕無憂了。

  沒有找到好工作的同學,也不代表就徹底完蛋了,你們的重點就是如何成為漏網(wǎng)之魚,這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和別人相比,而要和過去的自己相比,慢慢利用工作和資源積累,在未來,還是能夠自我升級,得到和名校學生一樣的平臺資源。

  在改革開放已經(jīng)快40年的今天,社會的變化越加迅速,社會的構成也越加復雜,在這樣多元化的社會浪潮之下,傳統(tǒng)保守的“一考定終身的思維”早就已經(jīng)遠遠落后了,一次失敗就導致人生徹底無望,這種案例以后只會越來越少。

  至于說,知乎的求職版塊,一旦涉及到學歷討論,都透露著一股濃濃的恐怖主義,即上不了好學校,就找不到好工作,繼而你的一生就全完蛋了。

  抱有這種思想的人,就讓他們先完蛋好了。


相關文章:

1.關于正能量勵志人生勵志文章5篇

2.關于正能量的青春勵志文章5篇

3.大學正能量的勵志文章

4.關于大學生校園勵志文章5篇

5.勵志或正能量的文章精選6篇

6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