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勵志的文章5篇:請做取悅自己的貴族

華藝221147 分享 時間:

  生命之長短殊不重要,只要你活得快樂,在有生之年做些有意義的事,便已足夠。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讓人勵志的文章5篇,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請做取悅自己的貴族

  在以前住的那幢大廈,我常常碰到一對老夫婦,這兩個老人,你很難對他們沒有印象,這么說吧,他倆像兩棵行走的圣誕樹,每次出現(xiàn)也穿得七彩繽紛,非常耀眼。

  有一次,我跟朋友說起這對夫婦,才知道她原來也認識他倆,聽說老先生經(jīng)營一盤小生意,頗有積蓄,兩老早就退休,最大的嗜好是穿衣打扮。在他們身上,你從來不會看到黑、白、灰這些單調(diào)的顏色,有時是男的嫩綠,女的桃紅,有時是男的鮮黃,女的粉橙,姹紫嫣紅開遍,多恩愛,也多甜蜜?這一生,多么難得有個人和你一樣熱衷打扮,品味和你如此接近,你喜歡的衣服他也喜歡。

  也許有人會笑話他們,都什么年紀了?穿得像孔雀開屏??伤麄儌秸l了?自己覺得好看,跟別人有什么關(guān)系?我們又憑什么認為這樣的相濡以沫比不上兩個同樣愛讀書、愛研究或者愛極地冒險的人?

  他們是由衷地熱愛裝扮,甚至不介意讓身上的衣服成為主角,自己退居配角的位置。別人若懂得贊美,固然是好,不懂也沒關(guān)系,那是你不懂欣賞他的好。要是連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同,那活得多累啊。

  有人可能會說穿得像圣誕樹哪里有品味?可是,美和品味豈止一個標準?有的人喜歡黑、白、灰,有的人就是喜歡五顏六色,不必去深究為什么,要是每個人都喜歡黑、白、灰,這世界將會是什么顏色?

  愛穿和會穿是兩回事,就像愛吃和會吃、愛做菜和會做菜壓根兒是兩碼子的事,但你不會取笑愛吃和愛穿的人。我甚至覺得那些喜歡穿得七彩繽紛的人特別善良,他們都有一顆不老的童心。

  剛剛離世的87歲紐約街拍鼻祖比爾·坎寧漢幾十年來風雨無改,每天騎著一部自行車在紐約街頭捕捉穿得好看和有趣的路人,他是真正的街拍大師。

  有一位老太太 安娜·皮亞姬一直是 比爾·坎寧漢 鏡頭下的寵兒,她穿得古靈精怪,標奇立異,臉上永遠擦著兩坨紅紅的胭脂,就好像每次都豪氣地把一輩子能用的腮紅全部用上了。比爾·坎寧漢 卻特別欣賞她,說她是一個穿衣服的詩人。

  誰說詩和田野只能在遠方?眼前和遠方不都是同一個地方嗎?就像此岸即彼岸,眼前沒有詩,遠方也不可能會有。

  同樣是厚厚的粉底和兩坨紅紅的胭脂,小丑卸妝之后卻覺得感傷,因為他是娛樂別人。我曾經(jīng)常常遇到的那對七彩的老夫婦和紐約街頭那位斑斕的老太太,你說他們像蝴蝶、像馬戲團團長,像空中特技人或者像魔術(shù)師和女助手也無所謂,他們活著是為了討好自己和燦爛自己,而我們總是害怕惡心到別人,害怕出糗,也害怕被人取笑。

  誰說燦爛的顏色穿在身上就一定俗氣?我忘了是哪一位法國時裝設(shè)計師被問到她最欣賞的打扮,她回答說是落難貴族的打扮。就是啊,那些破爛、斑駁和流蘇的設(shè)計,那些被時光褪掉了的顏色,自有一種體面的美。有些大師,即使再多的顏色,從他手里甩到衣服上,也決不會俗艷,這就是功力。

  我曾經(jīng)擁有過為數(shù)不多的 羅密歐·吉利 的衣服,他的設(shè)計滿滿是落難貴族的味兒,他也的確是貴族,母親是女伯爵,父親是古董書籍收藏家,他的童年是在意大利一幢16世紀的別墅中孤伶伶地度過,陪伴他的,是數(shù)之不盡的書。成名好多年后,他也真的成了落難貴族,跟生意伙伴拆伙,他名下的店全都沒有了,錢也沒有了。

  這位學建筑出身的時裝大師,他的衣服,美到凄涼,我好后悔我沒留著。是的,那么絢爛的美,美到極致,有一種凄涼,就好像我們有天一覺醒來才發(fā)現(xiàn)從來就沒有永遠。

  真正的貴族,家財散盡,品味猶在,那份優(yōu)雅是別人拿不走的,是一夜暴富的人再花幾十年也學不來的。品味是心中的一縷詩意。

  我認識一位家道中落的老太太,跟 比爾·坎寧漢的歲數(shù)沒差多少,即便在家里見朋友,她的化妝打扮也一絲不茍,她在客廳從來不穿拖鞋,只穿皮鞋,她的拖鞋是在睡房里穿的,廚房也有廚房專用的拖鞋。她喜歡色彩繽紛的衣服,她的衣服一點也不貴,都在小店里買,然后自己配搭。她臉上的粉是擦得厚了點,可能因為年紀大了,眼睛老了,對顏色沒那么敏感。她年輕時可是放洋留學的清秀的大美人呢。

  一個老太太粉底擦得厚了點、胭脂擦得紅了點,又傷到了誰?我由衷地敬佩她對生活的莊嚴和熱情,不像我,在家老愛踢掉鞋子,赤著兩只腳穿睡衣,朋友來了,我也是這樣子。我對生活,甚至對生命的熱愛和好奇永遠比不上她。

  窮得有品味,那得要多少年的修煉和教養(yǎng)?又得要有多少堅持、沉淀與謙遜?遇到這樣的人,你得好好認識他,學習他的詩意。

  你也肯定遇過一種人,當你悉心打扮的那天,他走過來不懷好意地笑著問你:

  「穿成這樣是去喝喜酒嗎?」

  你真想罵他說:「你才去喝喜酒!」

  一個人難道不可以偶爾懷抱著赴宴的心情愉悅自己嗎?人生是一場秀,我們每個人都走秀,都有自己的姿態(tài),當你不在乎別人的想法和目光,你才能夠走出自己的姿態(tài)。

  多少年來,你一直努力取悅別人、取悅你想要取悅的人、取悅這個世界,又要多少年后,你才懂得取悅自己?

  無論你喜歡做什么,無論你喜歡誰,只要沒傷害別人都可以,惡心到別人無所謂,別惡心到自己就好。多少人為了名聲和財富、為了權(quán)力、野心和其他一切,做著惡心到別人也惡心到自己的事?而你不過是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喜歡的生活。若有人因為你喜歡做的事而覺得惡心和取笑你,那是他們的事。

  真正蒼白的,是期待別人的認同,尤其是那些與你無關(guān)的人,那才是落難,卻成不了貴族。

  勵志文章2:你不是熬夜努力,你是缺乏自律

  熬夜成了一種癮

  某位媒體人下班途中猝死,報道著重指出他常常熬夜加班。媒體人們心有戚戚焉。熬夜導(dǎo)致過勞死,這幾年屢見不鮮。昨晚和閨蜜見面,她勸了我好幾遍:少熬夜。少熬夜。少熬夜……這話已經(jīng)成了一句口號。天天喊著要做,卻從未落實過。熬夜的危害,人盡皆知。聽過許多道理,熬夜還是繼續(xù)。對有些人來說,熬夜是因為真的忙碌;而對有些人來說,熬夜成了一種庸碌。

  比如我。我每天半夜十二點推送公眾號,之后和異地戀男友聊一聊,一兩點在朋友圈分享個文章鏈接,以表明自己還沒睡。不知何時,熬夜也成了朋友圈分享的內(nèi)容之一。十二點刷朋友圈,你會看到一兩句,“終于下班了”;凌晨一點刷朋友圈,你會看到幾句感慨:“這個點還不睡的,只有廣告狗了吧?!辈?,朋友圈里沒睡的,除了廣告狗,還有公號狗,還有創(chuàng)業(yè)狗,還有設(shè)計狗,還有考試狗,還有打游戲的單身狗……熬夜的理由數(shù)不勝數(shù)。每一個都冠冕堂皇。熬夜成了一種慣性,一種癮。

  熬夜造成努力的幻覺

  熬夜常常和拼命和努力聯(lián)系在一起。一定程度上,我們宣揚熬夜。從那個傳聞中的,凌晨四點半的哈佛圖書館,到田小姐標榜自己長期缺覺導(dǎo)致藍色大腦,都讓我們產(chǎn)生幻覺,熬夜就等同于努力,缺覺就等同于拼命。其實,很多時候,你之所以熬夜,是為了假裝努力和感動自己。你只看到自己努力,以為熬夜就很了不起,卻忽略了自己曾自暴自棄。熬到很晚,復(fù)習到十二點,加班到第二天,還不忘發(fā)個朋友圈。復(fù)習一定要拖到考前一晚,工作一定要拖到截止期限,最后一刻才開始趕,你早干嘛去了。你有時間刷朋友圈,有時間跟朋友聊天,有時間看電影追劇,有時間玩手機游戲,就是要拖到半夜才去工作學習。還安慰自己,這是因為努力。你不是努力,你只是效率低下而已。你不是熬夜努力,你是熬夜裝逼。

  熬夜是給自己畫了條延長線

  我有段時間熬夜,咖啡喝太多導(dǎo)致徹夜難眠。頭痛欲裂,心律不齊。整個人如同被抽干,仿佛眼睜睜就能死給自己看。接下來幾天,惡性循環(huán)。后來,我深刻反思:所有的死,都是自己作出來的。你不是真的沒時間,不得不拿命去換錢。你熬夜,是給自己畫了條延長線。習慣拖延,白天拖延再拖延,反正你能犧牲睡眠,你有的是時間。正是因為你知道自己會熬夜,覺得自己時間多,才會肆無忌憚去揮霍,才會一點一點慢慢磨。你熬夜時流的淚,都是你偷懶時腦子里進的水。你不知道,從睡眠那里偷來的時間,逃不過上帝的法眼。你對身體的虧欠,你很快就能看見?!鞍疽沟奈:?,舉個例子?”“不舉?!边€有,眼睛干澀,視力衰退,皮膚變差,腰酸背痛,記憶力下降……等等等等等。

  你本可以不熬夜

  大部分的熬夜,其實都可以避免。明明工作已經(jīng)很忙,閑暇時候,你還是去唱K,撩個妹,在深夜去酒吧喝個大醉。你知道的,你本可以不熬夜。你不是真的努力,你是缺乏自律。早睡,就相當于給自己定截止期限。知道一天很短,才會有緊迫感。這世上,沒有什么緊急的工作,一定要熬夜完成。沒有任何事情,比身體還重要。把這份不熬夜宣言,分享到朋友圈。少一點打臉,多一點實踐。共勉!

  勵志文章3:幸福是真實的,面子是虛無的

  “還不是為了面子?!边@個說法并不少見。

  職業(yè)好,不管自己背地里多委屈,父母覺得跟外人說起來有面子也算是安慰;戀人有顏值,自己看著舒服,就算心里憋著氣,面子上過得去就好;辦婚禮講究排場,必須顯得有面子;爭論時在氣勢上壓倒對方,方能不損面子;酒桌上一飲而盡,才算給面子……

  面子這東西,說起來沒分量,看起來沒形狀,卻無處不在,處處有形。

  人人愛面子。

  追求面子沒有錯,但若為了面子不顧里子,里子腐朽破爛,面子往哪里放?

  每一年填報高考志愿的季節(jié),聽到不少聲音,學某某專業(yè)畢業(yè)找不到正式工作多丟人,學某某專業(yè)可以做什么什么,多體面;畢業(yè)的時候,又有一陣聲音響起來,去世界五百強工作多體面,或者,就那么一點工資讓我們臉往哪兒放……

  面子這方面,陌生人不放過,最愛的人往往也會以愛的名義給予無形的壓力。

  興趣和天賦,夢想和執(zhí)著,在面子底下藏得那么深,別人看不到,只是用一套世俗的標準評價,不容置疑。

  于是,大家馬不停蹄地追求一種叫做面子上過得去的生活,仿佛有了面子就有了一切。

  之前住在我樓下的M君,畢業(yè)那年家里逼著考公務(wù)員,腦袋好使再加上家人打點,機關(guān)內(nèi)謀得了不錯的崗位。工作一個月之后,M君死活不想去了。M適應(yīng)不了那種環(huán)境,不快樂,辭職了。

  老爺子炫耀過的話收不回來了,直接把M掃地出門,斷了口糧。M也不示弱,自己出來租房子,有國際注冊會計師證書做底氣,過得相當“體面”。

  直到現(xiàn)在M君還和家里人處于半隔離狀態(tài),誰都不愿意低頭。

  有時候,在面子面前,幸福好像顯得不那么重要,甚至在最親的人面前,也難以避免。

  有一個好朋友,談了幾年的女朋友,父母一直都是十二分的反對。理由只有一個,又矮又丑。

  男孩表明立場,在他心中這是個100分女孩。媽媽還是竭力反對:一家人都是天生的好模樣,身材好,相貌好,氣質(zhì)堂堂,這么一個兒媳婦到家只會讓人看笑話。

  兩年抗爭無果,女孩選擇了分手。

  男生和母親之間也有了隔閡,甚至賭氣這輩子單身。

  面對在乎的人,是他的幸福重要還是您的面子重要?每個人都會給出一個毋庸置疑的答案,幸福面前,面子算什么。但在關(guān)鍵時候,不肯放下的也是面子。

  在我們傳統(tǒng)觀念里,人情和面子很重要,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早已根深蒂固,枝繁葉茂,無法撼動。這一點在婚喪嫁娶上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葉子講她的一個高中同學,婚期定了之后進入緊張的籌備之中。一些關(guān)系好的同學朋友也早早訂好機票,參加婚禮。

  沒想到,在婚期的前一天,婚禮取消了,兩個人分手分得也不算體面。于是,大家飛過去安慰了這位受傷的女同學,又各自回家。

  問題出在這位女同學的媽媽身上,各種籌備都要講究排場,什么都要最好的,提出了高規(guī)格的宴請要求。男方的經(jīng)濟實力有限,多次協(xié)商無果。

  女孩拗不過媽媽,哭成淚人也不能打破媽媽“夠面子”的要求。在婚禮前一天,兩家人鬧翻了。女孩和男孩彼此喜歡,只是這婚是結(jié)不成了,好好的一份感情也在這場鬧劇中遍體鱗傷。

  這些看上去像是電視劇里的場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是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面子大于天,幸福輕得像塵埃。

  眼睛看到的“有面”固然重要,看不見的賢惠淑德、情投意合也可以羨煞旁人。真正有面子的是,戀人成雙成對出現(xiàn)時,彼此臉上都是掩飾不住的幸福。

  就像好看的衣服是不錯,要在穿著舒服、可承受范圍之內(nèi)才好,畢竟一個人身上散發(fā)出來的安寧祥和,內(nèi)心的富足從容,才是最有魅力的。

  拋開面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于一些人來說,面子像毒藥一樣,扼殺著靈魂,侵蝕著生活。

  堂哥被他的狐朋狗友叫出去胡吃海喝,總是搶著買單。之前家里經(jīng)濟寬裕還好說,后來事業(yè)遭遇了變故,手頭并不寬裕。表哥還是特別好面子,維持著“闊綽”的形象。

  但是十一歲的女兒上學買輔導(dǎo)書跟他要幾十塊錢都百般推脫,家里買日常用品也總是推給嫂子買單,哪怕是信用卡還不上,也還是喜歡在外面打腫臉充胖子。

  嫂子勸說過很多次無果。堂哥在女兒心中的英雄形象也總是因為一毛不拔而大打折扣。

  像表哥一樣,有多少人還在膚淺地愛著面子,為了面子不惜犧牲掉自己本該有的快樂,徒增無限煩惱?

  這樣的面子變成了一種包袱,在外面做事說話,都以為別人會在乎,要給別人留下一種自以為的“高端大氣”的形象。

  酒桌上講究面子,出門講究排場,連孩子的穿衣打扮都要互相攀比。隨時揣測著別人會不會看不起你,隨時在意著自認為很重要的面子,即使拿幸福來換,即使讓真正在乎你的人承受著委屈。

  你會在意身邊人的一舉一動并且記住很長時間嗎?顯然不會。

  同樣道理,那些一時逞強留足了“面子”的陌生人,從來不負責我們的幸福。偽裝得再厲害,明眼人幾個眼神下來,就能看出來哪些人是“半瓶水咣當”,哪些人是深藏不露,不說而已。也許,你所謂的“面子”在轉(zhuǎn)身之后就成為了他們的談資和笑柄。

  還是那句話,生活是自己的,面子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若一直追求面子上過得去的生活,實實在在的生活會失去本來該有的簡單和快樂。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初次跟女生吃牛排時,女生對服務(wù)員說要八分熟,應(yīng)該說些什么來緩解尷尬?

  拿這個問題問朋友,他說,這有什么尷尬的。帶女朋友吃川菜她問能不能不放辣椒,吃羊肉泡她不知道默認的是幾個饃,吃烤鴨她不會卷餅,也沒有覺得尷尬啊,都很正常。吃飯我們是甲方,不就是怎么舒服怎么來,怎么一句八分熟牛排就尷尬了。還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少見多怪,虛榮心作祟。問這個問題的男生,這么愛面子,還要女朋友做什么?

  點贊最高的回答大概是說,看到倆人在必勝客把沙拉叫涼菜,把披薩叫餅,菜點得高興,吃得精彩,旁人看著也有趣。“飯吃你,又不是你吃飯。”

  跟朋友說的是同一個道理,吃飯開心就好了,何必這也尷尬,那也尷尬。那么要面子,還來吃飯做什么?

  生活是要落地的,在細微之處,面子更要自然而然地為幸??鞓纷屛弧T谌撕腿酥g的那份和諧面前,面子真的是再微不足道的事情。

  薄薄的一層面子,捅破之后便什么都不剩。大家都很忙,沒有人會記住一個路人的行為和舉止。那么緊張別人,你自己累不累?你在乎的人快樂嗎?

  把自己的生活過得飽滿,讓周圍的人開心快樂,這才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一代宗師》里有一句經(jīng)典臺詞:

  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例子。而只有里子,才能贏得真正的面子。

  真正的有面子,是臉上洋溢的幸福,融化在骨子里的教養(yǎng),內(nèi)心深處的愛與付出的能力。

  沒有人會因為一件昂貴的衣服愛上另外一個人,因為一個如沐春風的笑容倒是有可能。沒有人會因為一個人酒桌上給足了面子而記住另一個人,因為一句提筋拿骨的話倒是有可能。

  幸福是真實的,面子是虛無的。

  不要讓幸福輸給薄薄的面子,一點一滴都不行。

  勵志文章4:生活從來不會一蹴而就,也不會永遠安穩(wěn)

  大學畢業(yè)那會兒,擺在我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接受我父親的安排去一家事業(yè)單位;另一條路是我自己揣著畢業(yè)證和會計證,去人才市場找工作。我選擇了第二條路。

  經(jīng)輔導(dǎo)員推薦,我有幸去一家工廠實習,廠子的效益好到?jīng)]話說。一時間,我春風得意。我染了頭發(fā),買了時裝,涂了口紅,做了指甲,儼然一副“白領(lǐng)女性”的派頭,在偌大的辦公室里,沖泡著廉價的速溶咖啡,和同事們愉快地聊著天。

  兩個月之后,我被主管叫到了辦公室,她說:“很抱歉通知你,我覺得你不適合在我們工廠工作,看你工作的狀態(tài),我覺得你還是去干點別的吧?!?/p>

  鬧鈴準時在六點半把我叫醒,我躺在床上突然意識到我被炒魷魚了,這是我職業(yè)生涯中第一次受挫,我很沮喪,并且一度懷疑我自己。

  父親火冒三丈,他說:“你早該聽我的,沒那個能耐還不讓我安排,現(xiàn)在居然還丟了這份工作,我都丟不起這個臉!”我和家里的關(guān)系鬧得很僵,我迫切需要找到一份工作,免得父母成天唉聲嘆氣。

  就在我重整旗鼓決定重新找工作的時候,我錯過了校園招聘的黃金季。和我同一寢室的 H,應(yīng)聘到了一家銀行上班;大學時和我玩得最好的 F,找到了廣州一家知名企業(yè);甚至隔壁班財政學的 W,也簽了中石油。我投了好多簡歷,很多都石沉大海,沒有回音。這才發(fā)現(xiàn)前面的路并沒有那么寬。

  冰箱廠有回應(yīng)了,說你來吧,不過前提是需要在車間實習至少三個月,什么時候轉(zhuǎn)正看實習期表現(xiàn)。我答應(yīng)了。有活干,總比閑在家里被父母念叨強。

  生產(chǎn)旺季來臨的時候,我們連續(xù)幾個月都沒有休息過一天。那時候也就這么撐過來了。我拿著微薄的收入,一年下來,我從冰箱廠跳到了一家包裝廠,工資也只有 1200 元一個月。

  我從家里搬了出來,在廠附近租了間房子住。什么都要錢,房租、水電、吃飯穿衣、化妝品等等,每個月的錢緊緊巴巴。那時候有個外地的同學出差路過合肥,想和我聚聚,我摸摸兜里的錢,還是找個理由拒絕了。我頭一次意識到自己活得很拮據(jù),我想做些兼職,給自己的生活多一些補貼。我想到了擺地攤。

  一個周末,我揣著 200 元錢去城隍廟批發(fā)了一批發(fā)夾,跟一個關(guān)系不錯的同事一起,就在一個小區(qū)的門口擺起了地攤。好容易來了個小伙子,看起來應(yīng)該是想給他女朋友買發(fā)夾來著,對著兩只五元錢的發(fā)夾挑來揀去,看樣子是有選擇困難癥。多虧跟我一起的那個同事耐心,足足磨了半個多小時的嘴皮,總算成交了。這年頭想掙點錢真難。

  剛成交一筆,又有個大媽過來了,還沒說兩句,突然看到很多擺攤的人慌忙收攤,一問才知道——城管來了。

  后來有個土豪買下了我所有的發(fā)夾,這位土豪不是別人,是公司的銷售部主管。這件事很快在公司炸開了鍋。我們部門老大更是臉色鐵青,她說:“你真的差這幾百元錢嗎?有這工夫不如好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怎么也比擺地攤強。怎么樣,現(xiàn)在知道擺地攤的艱辛了吧?”

  我真心體會到每個人活著都不容易。家門口那家賣包子的,八年了,每天早上六點多就開門,一直到晚上九點多才關(guān)門;菜市場后面那個賣涼皮、米線的老頭,整整六年了,每年五月到十月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配的湯味道非常好,每次買的人都排了很長的隊;還有巷子里那家重慶小面館,十來年了,每天晚上十點多才打烊。

  專注、特色以及堅持,幾乎是平凡人生成功的不二法門。

  下過車間,擺過地攤,工作當中的那些苦那些累對我而言突然就變得沒那么沉重了。每件事情我都盡十二分的力去做好,我知道自己天資不足,在嘗過了生存的艱辛后,發(fā)現(xiàn)有一技之長居然是一件無比榮幸的事。

  后來,我正好有個機會去一家電子廠做財務(wù)經(jīng)理,我的經(jīng)濟狀況才漸漸有所好轉(zhuǎn)。

  我時常會想起以前。我很難說哪條路就是對的或者就是錯的,偶爾我也會冒出一個想法,那就是如果當時我順從了父親的意愿去了事業(yè)單位,那么今天的我又會怎樣?

  我有個朋友在海關(guān),是個公務(wù)員,每天為繁雜的事務(wù)以及盤根錯節(jié)的人際關(guān)系傷透了腦筋;我那個在銀行的同學,后來我去拜訪過她,因為銀行效益下滑,她從財務(wù)崗位轉(zhuǎn)到了業(yè)務(wù)崗位,過著外人眼里羨慕的穩(wěn)定生活,但她說自己很清楚,如果離開了這個單位,自己幾乎沒有立身之本;還有一位在地稅局上班的朋友,最近也常常找我吐槽。

  就像一位朋友曾經(jīng)感慨的那樣,或許,每個人的路都不一樣,有的順暢一些,有的就充滿坎坷,在看不見希望的漫漫長夜里,你的父母包括你自己都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你會懷疑自己的選擇,甚至質(zhì)疑自己的努力,但如果這是你自己的選擇,請一定要再堅持一下。

  是的,再堅持一下。

  我想,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放在我面前的依然是當初的兩個選擇,我想我還是會選擇今天的路。

  其實這世間本就沒有最好的選擇,無非是你按照自己的心愿選擇了之后,為了證明當初的選擇,你會拼盡全力,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勵志文章5:好的生命狀態(tài)比選擇更重要

  01

  那天被友人拉進了一個微信群,旁聽了一節(jié)微課堂。主講人是一位曾在巴西圣保羅大學留學的女子,爾后歸國在一家外企擔任高管。她分享了自己是如何申請到留學的全額獎學金,又是如何從零開始學習葡萄牙語,再到受邀登臺用葡語做演講,而這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留學畢業(yè)后歸國結(jié)婚生子,爾后進入外企工作,事業(yè)風生水起。她分享了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實現(xiàn)當初的目標的,她的每一個階段都走得穩(wěn)妥而踏實。

  在演講的最后,她用一句精彩的話語作結(jié):“你的一個選擇,并不足以決定你的人生質(zhì)量,你一直以來的狀態(tài)才是決定因素,凡事用心,凡事盡力,我相信用心的人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彼穆曇魷厝峒毮?,沉靜悠緩,卻又不失堅定的力量。她的微信頭像是她的生活照,披肩直發(fā)長相清秀,她笑起來有兩個淺淺的酒窩,如沐春風那般美好。人的生命狀態(tài)是可以通過一個人做事的態(tài)度,以及透過對方的長相呈現(xiàn)出來的,對此我深信不疑。

  我們總是在強調(diào)選擇的重要性,當途中遇到想法與實際發(fā)生沖突時,或者努力多時仍未見成效,就張惶失措開始懷疑、動搖了,甚至把過錯歸咎于對方或當初自己的選擇。

  畢業(yè)找工作碰壁了,無法邁入用人單位設(shè)置的門檻,于是抱怨對方帶著有色眼鏡,抱怨自己的學校不好專業(yè)不好。工作幾年后仍舊平平庸庸,于是抱怨公司種.種不如意,又或后悔自己當初沒有選擇更好的平臺?;橐鲆彩侨绱耍羧崭星楹湍赖膽偃巳缃窨倿楝嵤聽幊巢恍?,互生怨恨,后悔自己當初選錯了人……可是,每個人所做出的選擇,難道不是當初的自己所認為的最合適最好的選擇嗎?而人生,也從來就不會有一勞永逸的選擇。

  選擇,僅僅意味著一場馬拉松賽跑的起點,一個漫漫長路的開始。而通往遠方更為關(guān)鍵的,是接下來如何走好選擇之后的路,而我們又將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在走。人是自己的根源,人生本我萬般諸事的成全,起主導(dǎo)作用的,只能是你自己,是你自己能否一路高歌且以歡欣之姿走向期待的遠方。

  02

  成功的定義是什么?看到一句關(guān)于成功較為中庸而貼切的定義,“所謂的成功,也許就是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生活。如果你覺得安于現(xiàn)狀是你想要的,那選擇安于現(xiàn)狀的生活就會讓你幸福和滿足,如果你不甘平庸,選擇一條改變、進取和奮斗的道路,在這個追求的過程中你也一樣會感到快樂。最糟糕的狀態(tài)莫過于當你想選擇一條不甘平庸,改變、進取和奮斗的道路時卻以一種安于現(xiàn)狀的方式生活,最后抱怨自己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所以關(guān)鍵在于,你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是否與你內(nèi)心的真實意愿相匹配。而最終能否匹配成功,取決于你是否有持續(xù)的行動力,即便有矛盾的碰撞,也能以沉靜從容的自在狀態(tài)去消融、去化解。而這個過程也會讓你變得更加豐盈、飽滿、堅韌有力量,并從你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和細節(jié)呈現(xiàn)出來,同樣的又反哺于你的生活,滋養(yǎng)你的生命。

  我曾就職于一家公司,我的boss是一位雷厲風行、叱咤商界的女強人,她創(chuàng)辦企業(yè)有近二十年的歷史,從創(chuàng)辦企業(yè)的那天起,她就一直致力于女鞋事業(yè)發(fā)展。她在商界中游刃有余閃展騰挪,她獨立自信、干練果敢,遇事也能沉著冷靜應(yīng)對,智商情商超高魅力超群。

  而生活中的她,又是另一面,她幽默風趣,充滿了活力,喜歡和年輕人打成一片。她總說她的年齡才二十多歲,而她保養(yǎng)得當心境年輕,看起來也像是二十多歲的樣子。但其實,她已經(jīng)是四歲寶寶的奶奶了。

  她也有小情小調(diào)的詩意情懷,她會把新租來的辦公室裝扮成精致的小花園,綠色濃密的枝葉順著辦公室的一樓手扶梯攀爬到三樓,我們每天上班走樓梯的時候,都仿佛置身在一片清新的綠意中。她做得一手好菜,偶爾興致來了她還會挽起頭發(fā),系上圍裙,為員工親自下廚。廚房中的她,又褪去了女強人的干練與強勢,化身為溫柔親切的鄰家姐姐,讓人覺得很舒服。

  跟她出差時,她會與我談起她過往的一些坎坷的經(jīng)歷,分享她的人生經(jīng)驗。她說,無論你在做什么,你的狀態(tài)尤為關(guān)鍵。人生就是痛并快樂著的一個過程,問題也總會有的。不要輕易放棄,信念也要夠篤定,那么人就會慢慢地靠近美好和遠方。所以我還是該干嘛就干嘛,作息規(guī)律生活方式很健康,照樣做事業(yè),照樣到處行走,享受生活。我認為我的每一步都很踏實。

  倘若你能在生活的細節(jié)中感受到那些溫潤而精微的美好,那么這份美好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滲透進你的生命里。你的生命也會在歲月中透出清明的質(zhì)地和光感來。

  而擁有好的生命狀態(tài),意味著人即使身處世間的繁蕪和逼仄,在跌宕起伏的山河歲月中行走,那么也會濾掉浮躁的因子靜下心來,把眼前的事情一件一件踏實地做好,在氤氳流動的軌跡中呈現(xiàn)出它該有的樣子來。

  事情的本身不應(yīng)當成是任務(wù),茍且也不該是我們逃避的理由,這些也無非僅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以愉悅之心去對待,在凝神靜氣中自如呼吸,那么便會在做事的過程中,感受到靈魂在跳舞的一種喜悅,精神世界也會逐漸變得闊大而豐富。

  03

  我喜歡手藝人的世界,喜歡他們做事時專注和安靜的動人的神情。他們的世界很慢很慢,也就在這樣的慢動作慢鏡頭中,能夠清晰地看到時光所織就的一件作品,從無到有各個階段所呈現(xiàn)的生動的輪廓,并在生命中熠熠發(fā)光。

  日本東京有一家只賣羊羹和最中餅兩種點心的小店,店名叫“小笹”。店面小而樸素,只有3平方米,年收入?yún)s高達3億日元。沒有做任何廣告宣傳,還每天限量150個,每人限購5個,卻門庭若市,很多人在早上四五點就過來排隊了,遇上節(jié)日甚至凌晨一兩點就排隊等候購買了。

  羊羹的制作雖然簡單,無非是把用紅豆與面粉或者葛粉混合后蒸制,冷卻成型即可。但一件事情看似簡單,若要讓它自帶光芒,那么是需要用時間去精心打磨的。

  這家小店的老板叫稻垣篤子,他在高中畢業(yè)后便繼承了父親的點心店事業(yè)。但稻垣的父親是一個很嚴苛的人,稻垣在制作羊羹的最初十年間,遲遲未得到父親的認可。直到稻垣第一次“聽”到紫色光芒的聲音時,父親終于點了下頭。而為了讓這道紫色的光芒持續(xù),他又用了十年的時間對紅豆的產(chǎn)量和質(zhì)地、木炭的狀態(tài)甚至氣溫和濕度進行了反復(fù)的摸索、調(diào)和。每當看到這道紫色的光芒時,他都會生發(fā)出極大的喜悅感。如今他所做的羊羹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他的父親,而這,他用了自己一生的時間。

  稻垣對自己做事的態(tài)度要求嚴苛、自律,忘我而專注。他說,“一旦煉制羊羹時,就是我一個人的世界。那是誰都不能打擾的我和羊羹面對面的時候,是只能專注于這件事、心無雜念的時間?!?/p>

  他還說,“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什么事都可以?!薄艾F(xiàn)在慢一點沒關(guān)系,只要記得前進就好。”

  盡管世間浮華萬千,人煙囂盛聒噪,他們?nèi)砸佬亩?,專注一事。他們不隨波逐流,不急不躁,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以匠人之心往深處靜靜沉入,并把這件事情做到極致。他們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一件作品。

  04

  畢淑敏曾說,“人生的重大決定,是由心規(guī)劃的,像一道預(yù)先計算好的框架,等待著你的星座運行。如期待改變我們的命運,請首先改變心的軌跡。”因此我們需要修行,修一顆沉靜從容的心,讓自己的內(nèi)心變得豁達而強大,讓自己的生命狀態(tài)呈現(xiàn)出氣韻和生動來。而這樣的人,必定是一個冷靜而清醒的有智之人,即便身處困境,他也會游刃有余地去理清那些枝枝蔓蔓,未來終會云開霧散。

  我們需要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修行沒有時空的限制,而日常生活就是最佳的場地,從中洞悉細微之處一點一滴的美好。在洋溢著生活氣息的菜市場感受生活的熱烈和溫度,在廚房里下一頓餃子看那縷縷升起的煙火氣,在書房中捧書閱讀把歲月珍藏,或在旅途行走,尋一片草木情深,看夕陽在下山,黛青色的遠山淡入云層……隨清波婉轉(zhuǎn),賞風光霽月,千帆過盡依舊是萬種風情。

  無論身居何時何地,我們都可以試著心懷虔誠歡喜意,學習如何與當下的每時每刻交流,并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一種主客相融的共振和愉悅感,最終在自我與外界中達到一種靈動相諧的平衡,心平氣和地走向期待中的樣子。

  去保持拙樸的天真,去進行溫柔的試探,去慢慢靠近天地光陰的美好。以安靜沉凝的生命狀態(tài),度殘缺而繁復(fù)的人生,活出生命該有的樣子。

  鑒天地之精微,察萬物之規(guī)律。生活處處是修行,萬物靜觀皆自得。養(yǎng)一心靜氣以致遠,而這比什么都重要。

100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