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適合晨讀勵志文章10分鐘

華藝221147 分享 時間:

  人生的旋律是在狂風(fēng)暴雨里拼搏的絢爛,人生的旋律是在驚濤駭浪中奮進(jìn)的高昂。夢想是種子,我們便可揮舞著犀利的羽翼在人生這片沃土上播種著春天的希望。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適合晨讀勵志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你總要被孤單打敗過,才能學(xué)會好好生活

  1.

  有個小姑娘在后臺留言問我,“為什么有的人就能成為朋友們的中心呢?明明沒什么特殊,卻眾星捧月一般。我也好想成為那種被人惦記著圍繞著的人啊?!?/p>

  她上大一,并沒有知心好友,覺得自己是個可有可無的人。沒有誰下課后等她一起離開,也沒有誰會買完飯等她一起回宿舍。

  我回她一句,“意欲取之,必先與之。沒有人等你的話,你就試著等等別人?!?/p>

  半晌,她回我一句:我一直都是在等別人,生怕別人走了漏掉我,但是別人走又不一定會等我,好尷尬。

  其實,長到我這個年紀(jì),大概可以從很多不同的角度告訴她應(yīng)該如何如何,比如掌握一些讓人無法拒絕的話語技巧;比如學(xué)幾個讓對方產(chǎn)生虧欠感的小伎倆;比如去尋找那些同樣很害怕孤單的同類,然后跟對方緊緊地結(jié)合。但我終究沒有這樣回復(fù)她。

  因為,逃離形單影只的痛苦很容易,避免獨自吃飯的尷尬很容易,可人生路上那個最難打贏的boss,它不叫失敗不叫破產(chǎn)、不叫怨憎不叫別離,它就叫做孤單啊。

  2.

  我第一次感到孤單的壓力,是在跟朋友們的一次聚會后。

  那時,我也剛上大一,最怕寂寞。盛夏的一天,我們五個女孩子坐在咖啡廳里聊了一下午,該回學(xué)校的時候犯了難。搭公交車要三十幾站還沒空調(diào),熱得像個烤箱,可是打出租車又坐不下。

  其中一個姑娘對我說,你不是本地的嗎,要不你回家吧,我們四個剛好一輛車。

  明明是合情合理的安排,可當(dāng)目睹著她們四個有說有笑打車離開的背影,我還是很難過。不僅僅因為“一個人”而難過,而是那孤單背后巨大的陰影:你是個無關(guān)緊要的人,她們其實也沒那么喜歡你。

  我試過很多種方法對抗孤單:跟微信群里并不熟悉的人掏心掏肺;一遍又一遍刷著微博;倉促給自己找了個舍友;每天發(fā)五六條狀態(tài),每隔十幾分鐘就拿起手機瞅瞅,又多了幾個贊。

  但有時候,孤單并不是身邊多一個人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有一次,我剛剛獨立做完一個項目,有滿肚子的感受想要跟飯桌上的男朋友講,他卻接到了重要客戶的電話,一邊談一邊記筆記,只留一個抱歉的眼神給我。直到一個小時后,他掛掉電話,賠笑著問我,“你剛剛想說什么來著?”

  我不生氣,卻再也沒了興致。明明那個很親密的人近在咫尺,卻依舊是兩個不同的星球。

  所以,我想篤定地告訴那個姑娘:即使有個人等你下課,陪你吃飯,二十四小時跟你在一起,你也依舊可能會被孤單打敗。在你今后的很多很多年中,它會敲碎你的玻璃心,時不時將一桶冷水沖你兜頭而下,并且反復(fù)告訴你一個事實: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不是萬人迷。有時候,你甚至不是誰的小甜心誰的好閨蜜,你只是你,你只有你。

  3.

  我認(rèn)識一位很厲害的學(xué)姐,在一家著名金融公司上班,會三門流利的外語,還常常做“空中飛人”,一年中有半年都在出差。更讓我佩服的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還出了一本自己的畫冊。

  某天,我大概因為跟男友鬧了小別扭,心情差到極點,神差鬼使地發(fā)了條微信給她,說,“你也會感覺到孤單嗎?”

  “會?!彼牖?,“而且常常?!?/p>

  我驚嘆,“怎么可能?!那你怎么還能把生活過得那么豐富多彩?”

  她很認(rèn)真地回復(fù)說,“那怎么辦?本來就很孤單了,還不善待自己,難道要自暴自棄嗎?毀掉了自己的生活,傷的又不是別人?!?/p>

  “你無法打贏孤單的?!彼f,“無論多么有聲有色、有錢有愛的生活,都不能。你能做的只是將它慢慢馴服,習(xí)慣了每個人都是一顆不同的星球,所以不再刻意渲染自己的情感,博取別人的側(cè)目。人與人的差異,并不在于是否孤單,而在于你如何對待自己的孤單?!?/p>

  我頓時醍醐灌頂。的確,到底是拼命發(fā)狀態(tài)刷存在感,像藤蘿一樣癡纏某個人尋求陪伴;還是能夠在孤單中靜下心,看完一本書、寫完一帖字、跑完五公里、畫上一幅畫?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但你如何對待孤單,生活就如何回饋你。一個人獨處的能力,會決定他的人生。

  大多數(shù)的我們都是普通人,正因為無法徹底打敗孤單,才只能學(xué)著慢慢馴服它:善待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并不以之來綁架他人;珍惜每一個細(xì)小的美好瞬間,即使心知肚明它即將逝去;尊重自己的每分每秒,來讓自己變得更好,讓生活多幾縷顏色。

  既然只能做自己,那就好好做自己。

  愿你成為一個,懂得馴服孤單的人。

  勵志文章2:年紀(jì)輕輕的,別總把沒意思掛在嘴邊

  1.

  前不久見到表弟,他整個人發(fā)胖了不少。我笑著調(diào)侃他,看來你最近日子過得不錯,心寬體胖。表弟也笑了,就是吃得多,動得少唄。

  表弟已經(jīng)在銀行工作了大半年,我問起他工作怎樣,他心不在焉地說,就那樣。

  我一愣,那樣是哪樣?他說,就是按部就班。

  我點點頭,那也不錯。

  表弟問我,這有什么不錯?我解釋說,年輕人能夠有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衣食無憂,就是不錯。

  表弟撇撇嘴,可我總是覺得沒勁,這日子沒意思。

  我能夠理解他的想法,現(xiàn)在的年輕一代,已經(jīng)和我們當(dāng)時完全不同了。

  曾經(jīng)80后畢業(yè)后,能夠找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租得起房子,吃得飽飯,工作有前景,就是其他人羨慕的對象。而現(xiàn)在的年輕人,更看重的還有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

  曾經(jīng)我在面試新人時發(fā)現(xiàn),更多的年輕人考慮的不光是薪資,不光是前途,還有這份工作是否有意思,是否能給他更多機會,是否能讓他覺得有趣。

  2.

  生活沒意思,這句話好像我最近經(jīng)常聽到。

  有時是一些年長的人,他們有的已經(jīng)成功,有的還在渾渾噩噩,上有老下有小,談起話來老成,滴水不漏。稍微多說一些,就說生活沒意思,無非是一天天得過且過。

  有時是一些年輕人,他們有的長期做一份工作,有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都有各種壓力和負(fù)擔(dān)。稍有不滿,就說這日子真沒勁,還不如去窮游。

  面對生活,我們好像越來越多地給予了一些負(fù)面評價,釋放自己內(nèi)心的負(fù)能量,并且將這種情緒變作一堵墻,阻隔了與外界的聯(lián)系。

  表弟對我說,上班時動力不足,感覺渾身不舒服,明明沒有做多少工作,卻依然感覺很累?;氐郊医钇AΡM,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有人約吃飯,借口工作忙拒絕;有人約聚會,推脫不去。只要提到工作,就是煩透了;只要提到生活,就是沒意思;只要提到夢想,就是沉默,甚至是批判。

  表弟問我,我這樣是不是不對?我點點頭,可能真的出現(xiàn)了一點問題。在心理學(xué)上,這是慢性心理疲勞的一種,是自我的發(fā)展停滯狀態(tài)。

  表弟坦言,他曾經(jīng)設(shè)想過無數(shù)的生活狀態(tài),有的光鮮亮麗,有的刺激有趣,有的跌宕起伏,但最后,卻走上一條最平庸的路。

  我對他說,既來之,則安之。一個人不是在更好的環(huán)境下才能成為更好的人,而是你如何能夠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做好自己份內(nèi)的事。

  3.

  人總是對很多事情抱有幻想,期待自己的生活猶如影視劇般豐富多彩,最好是有一種猜得中開頭猜不到結(jié)尾的人生在等待著自己,每天都充滿著刺激和新鮮感。

  可長大后發(fā)現(xiàn),生活和期待落差巨大,并沒有那么精彩。雖然每天都在做著不同的事,但大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很少有一件事可以讓自己特別有成就感。

  喪失了成就感,實現(xiàn)不了自我價值,于是很多年輕人將自己的生活冠以“沒意思”這樣的概括。

  很多人越是長大,越是活得焦慮。這一點體現(xiàn)在他們將本應(yīng)關(guān)注自我的眼睛,放在了別人的身上。很多人看著別人成功的故事,不斷地進(jìn)行對比和羨慕,最終只剩下一聲嘆息。

  總是在糾結(jié)中活著,擔(dān)心未來,擔(dān)心自己不能實現(xiàn)理想,每一步都走得跌跌撞撞,這樣的日子,換做誰都沒辦法快樂地繼續(xù)。

  4.

  生活的無趣不是說它沒意思,而是生活不是過山車,不會永遠(yuǎn)都刺激,更不會天天都大起大落讓你感受價值。

  生活更像是一條緩和的拋物線,有時在頂點,有時在谷底,有時需要我們攀爬,有時需要我們俯沖。而這個過程,卻是漫長的,它會漫長到讓你以為日子是一成不變的,漫長到你以為自己的人生可以一眼就看到盡頭。

  可這個世界上,哪有這么篤定的一成不變?

  而一旦你認(rèn)定了自我生活的不變,就會生出負(fù)能量,甚至?xí)岩勺晕遥瑧岩蛇@個世界。

  你心里有夢想,卻在懷疑夢想;你內(nèi)心有期望,卻覺得它一文不值;你看著別人的成功,認(rèn)定那是運氣;你覺得任何的努力,最終都喪失了意義。曾經(jīng)意氣風(fēng)發(fā)的你,最終在現(xiàn)實生活中敗下陣來,成為一個渾身負(fù)能量的人。

  更重要的是,你期望未來,需要刺激,但卻懼怕失敗,畏懼未知,于是,或主動或被動地選擇了最普通的生活。到頭來又埋怨生活沒意思,這是誰的錯?

  人最怕的不是過不了想要的生活,而是明明你可以做得更好,卻因為自己的膽怯和彷徨,喪失了最佳的行動機會,連現(xiàn)在的日子也過不好了。

  一個人,別總想著在生活中尋找刺激,或許我們更應(yīng)該在平淡的日子里,成為那個有趣的人。你還那么年輕,別總把沒意思掛在嘴邊。

  勵志文章3:一個人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走上坡路的

  1

  我想你們一定遇見過這種人,自己從來不吃虧,卻總愛占別人的便宜。自作聰明,實則損失太多。

  前些年,一個朋友做生意,我給他介紹了不少客戶,這些客戶大多都是我生意上的伙伴。后來沒多久,他們其中一個人和我說,你那個朋友勸我從你這撤資,把錢轉(zhuǎn)投到他的企業(yè)。我知道此事后,并沒有和他挑明。

  一年后,他因為一筆貸款拿不下來,向我借錢做過橋資金,我在電話里就回絕了。凡事如此,誰都不傻,所有的便宜都只能占一次。被坑的人,雖然嘴上不說,但行動上自然會主動遠(yuǎn)離。

  得與失之間,只是一個人心的距離。

  2

  作家馬德在一篇文章里,寫過這樣一段話:一個人要贏得另一個人的信任很容易,那就是要學(xué)著吃虧。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喜歡愛占便宜的人,但所有人都喜歡愛吃虧的人。你想著吃虧的時候,就會贏得別人。

  之前有家企業(yè)和我合作一次活動,當(dāng)時整個活動策劃包括廣告都已經(jīng)準(zhǔn)備妥當(dāng),就差執(zhí)行之后結(jié)尾款。但由于這家企業(yè)的一些內(nèi)部問題,臨時放棄了這次活動,可我還是照約定收到了尾款。

  我得知情況,立馬和那邊的負(fù)責(zé)人聯(lián)系。我說,因為這種特殊情況,我們沒有具體執(zhí)行,只出了文字而已,你只付70%就行。對方堅決否定了,他說這是公司的問題,跟你們出的方案沒有任何關(guān)系,應(yīng)該按照合同付款。

  從那往后,我們成了朋友。因為合作總是很順利,無需提防對方用什么手段,只要提起這家公司的名字,總能讓我有種很省心的感覺,所以,合作和往來自然也多了起來。

  人與人之間,厚道是最好的回報。你不讓我吃虧,我自然也不愿讓你吃虧。

  3

  一位世界知名的頂級富商曾這樣解釋自己的商業(yè)秘訣:“假如對方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拿六分就可以了?!币簿褪钦f:他讓別人多賺兩分。所以,每個人都知道和他合作會占到便宜,因此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

  我們最喜歡哪種人?就是有數(shù)的人,不用別人說,做事自有分寸。

  兄弟合伙做生意,絕不少分你一分錢;托別人買東西,主動問多少錢,把錢給別人轉(zhuǎn)過去;借了錢,提前把錢還清;吃飯,輪流請客買單。

  工作上也是一樣。一個員工創(chuàng)造了效益,老板主動提漲薪,得到鼓勵的員工自然不愿辜負(fù)這份厚望,會更加努力。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桿秤,一面是錢,一面是感情。一旦這桿秤歪斜,面上雖不說,心中自然有所計較。所以,不讓別人吃虧的人,才是聰明人。

  4

  計較的人很難成大器。憑什么你這個月拿的比我多?憑什么讓我出差,我家里有事,我不想去,誰愛去誰去。剛才打車一共花了10塊,你們每個人給我3塊3就行。

  職場上,那個工作最努力、加班最多的人不是傻,而是他在用付出掙得欣賞和信任。朋友之間,總是搶著買單的人,不是因為錢多,而是他明白情義大過一切。所以,機會總是握在這樣的人手里,你說他是幸運,其實一切的幸運都有跡可循。

  沒有誰會平白無故地幫你,一定是從你身上看到了可取之處。因為這世上,懂得回報、明白有來有往的人要遠(yuǎn)比只圖一時之利的人多。

  有兩句話我很喜歡,一句是難得糊涂,另外一句就是吃虧是福。你以為是舍,其實是在得。怕吃虧的人會永遠(yuǎn)吃虧,不怕吃虧的人永遠(yuǎn)都不會吃虧。在這個世界上,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并不只有能力,還有他的格局。

10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