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00后大學生的勵志文章激勵人的文章
在成功的道路上,沒有止境,但永遠存在險境;沒有滿足,但永遠存在不足;在成功的路上最基本的根本就是:學習,才是出路。 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適合00后大學生的勵志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一個人的自信到底從哪里來?
1.
美國有一位外科整形醫(yī)生,以善做面部整形手術聞名遐邇。在他的手術刀下,許多“丑小鴨”變成美麗的“白天鵝”。但奇怪的是,幾乎每天都有人找他說,還是覺得自己不好看,不自信,手術沒成效??v然站在客觀角度來看,他們的容貌已經變漂亮很多了。
這位整形醫(yī)生得出結論,一個人的美與丑,并不在于TA的容貌,而在于TA如何看待自己。
我想起一位熱衷整形的姑娘。她割雙眼皮、打肉毒桿菌、墊鼻子、削骨,后來整個臉都僵硬了,素顏嚇死人,只能濃妝。我問她,為什么喜歡整容?她說:“因為我覺得自己不好看,自卑?!倍聦嵣?,她本來已經很漂亮了。
一個人會因為自己的容貌而不自信,也會因為沒有錢、不聰明、不會社交、甚至別人的一句評價而自卑??墒?,我們回想一下身邊那些散發(fā)著自信光芒的人——
可能一個姑娘長得并不漂亮,卻可以自信地和條件比她好的男生交往;可能你的同事能力并不比你強,但是他可以坦然自信地接受有挑戰(zhàn)的任務;可能你的同學來自偏遠小鎮(zhèn),卻可以自豪地談論自己的家鄉(xiāng)……
他們的自信到底從哪里來呢?
2.
真正的自信源于無條件的自我接納。這意味著你愛自己真實的樣子,認可自己的價值和存在。
為什么我們在自我接納上出了問題?回想一下你小時候,當你取得一些成績的時候父母的態(tài)度。
上一輩很多家長信奉“挫折教育”,認為贊美會讓孩子驕傲,只有批評打擊才會激發(fā)孩子的奮斗精神。所以,當你考了第二名的時候,他們會說,向第一名看齊;當你終于考了第一,他們又會說,下一次的冠軍不一定是你。而你如果成績一直很差,他們會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你看看誰誰誰,成績好又懂事”。
年幼時,外部世界的規(guī)則,像一個密不透風的透明玻璃罩罩著你。你的困惑是:我永遠不夠好,不能滿足他們的期待。長大后,那些規(guī)則會內化成自我的一部分,所以你總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挫敗感和自卑感如影隨形,做事情束手束腳,永遠沒有自信。
而那些在原生家庭里獲得了無條件的愛和接納的小孩,會把自我接納內化到他們的性格里,有信心去面對成年后的世界。你會發(fā)現(xiàn),哪怕事情已經很糟糕了,他們仍然有自信,認為轉機會出現(xiàn),可以掌控事情的局面。
年幼的時候,我們無法選擇父母的教育方式。但是,在你成年之后,自信依然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和練習來重建。
3.
首先,重新建立內在“父母-小孩”的關系。
試著問自己,如果可以回到童年,你希望和父母建立什么樣的關系?那就在內心和自己建立什么樣的關系吧。你希望父母和他人鼓勵你、認可你,那么,你就在內心鼓勵自己、認可自己。
比如,當你搞砸了一個事情,試著不要第一時間責備自己沒用,而是告訴自己說,沒關系,人都是會犯錯的。比如,當你的閨蜜換了你羨慕的大房子,試著告訴自己,我有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目標,人生不是比賽,和別人比較毫無意義。
重新學會接納自己,喜歡自己真實的樣子,告訴自己:這就是我,雖然不完美,但獨一無二。
然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特長。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也許你永遠學不會社交場合侃侃而談,但你可以寫出打動人心的好文章。也許你永遠彈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但你可以在羽毛球場揮灑自如。
我從小學開始,每次運動會都是倒數(shù)第一;上舞蹈課,肢體不協(xié)調,動作很夸張;我上臺演講,永遠會臉紅。那些年我也在自卑里成長,發(fā)現(xiàn)很多事情我都不擅長,但是呢,我的作文經常被老師當作范文,后來還發(fā)表了很多有影響力的文章。
找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特長,然后專注于你擅長的事,把事情做好的過程,也會讓你變得越來越自信。
你還可以試試自我暗示+積極行動。
比如,在做匯報的時候,你可以暗示自己,我準備得很充分,客戶一定會喜歡我的方案;和陌生人交談的時候,也可以暗示自己,對方很欣賞我,我可以大膽說出我的想法。
當一個人自信的時候,他會把事情做得更好,表現(xiàn)得更出色,然后得到正向的反饋,自信心就真的建立起來了。
行動起來,給自己犯錯和成長的機會。只有在真正深入做事的時候,你才會獲得啟示和磨練,學會碰壁了之后調整方向,內心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自信的人,從來不是必須優(yōu)秀或者完美。真正的自信來源于自我接納!從現(xiàn)在開始,愛自己、接納自己,加上有意的練習,你也會變得越來越自信。
勵志文章2:苦難不會長久 堅持終會出頭
人人都有過受迫害的青春。那段時間里,我們不被理解,活得很難受,就像是一條離開水的魚??墒腔仡^看看,總不是一無所有的。感情受挫友情來彌補,友情受挫親情來彌補,親情不夠愛情來填。其實誰都沒有輸光手里的最后一張牌。下一步,怎么出牌,全在自己手里。幸??倳淼摹V皇?,也許不是現(xiàn)在而已。
我有一個朋友A,以前和人表白狠狠被拒。后來初戀,對方劈腿,分手。就此有些沉淪,游戲人間,再也不肯拿出一顆真心去愛別人??偸强粗麨榱藙e人的錯誤在懲罰自己,然后繼續(xù)去折磨著別的無辜的人。他不快樂。被他傷害的人也不快樂。而傷害他的人,如今也不見得過得有多好。
我有一個朋友B,以前因為一些事情,和同學幾年沒有說過一句話。每天獨來獨往,小心謹慎地做人,任何事都努力做到最好,只是怕被不喜歡的人嘲笑。總是看見他掙扎地活著,活得很累,很辛苦,不知道為了證明什么卻依舊會去證明下去。他不快樂。他說,幸好我堅持了下來,沒有崩潰??墒撬难劾?,深深在疲憊。
我有一個朋友C,關于她的緋聞和傳言在傳播。她很苦惱,自己只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活著,沒有對不起任何人,也沒有傷害任何人??墒菫槭裁茨兀€有人會去編造關于她的流言蜚語。居然還有人會去信以為真,以為她是那種品行不佳的人。她不快樂。她別無所求,只是期待一個公平的對待。
我有一個朋友D,從小和家人關系不好。父母更偏愛年長的哥哥,也不重視她。不記得她的生日,不會給她買東西,也不知道她愛吃的菜。她也曾經很想問父母,既然你們不愛我,何必又要生下我。她不快樂。她渴望能和別人一樣,家庭和睦,其樂融融。
我們站在此處,名為青春的路口。能不能問自己一句:親愛的,你快樂嗎?想想,其實也是不快樂的。想得的得不到,不想要的偏偏也會來打擾。可是再想想,自己又何必。未免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辭強說愁。
小時候,以為自己的世界很小,看見一片天空就以為是全部。長大了,才知道自己的世界很大,天無邊海無涯。小時候,總會為了缺失一點什么,就覺得整個天地都變了顏色。后來,慢慢學會了百毒不侵。我們都會告訴后來認識的人自己之前的故事,總會描述得悲慘一些。其實自己想想,原來那些歲月,不過如此。 如果真的悲慘得讓人無法呼吸,那我們又如何會波瀾不驚長大。我們不是逆來順受了,只不過看穿了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毫發(fā)無損得獲得全部的幸運?;钪?,總會失去一些什么。例如“我手里拿著刀,無法擁抱你,我放下刀,無法保護你。”
那個游戲人間的朋友A,有著很支持他的朋友們一直陪在他身邊不離不棄。那個獨來獨往的朋友B,有著一雙很愛他的父母,時時傾聽著他的心聲。那個被人誤解的朋友C,有著別人羨慕的才華,深受長輩的賞識。那個不受寵愛的朋友D,有著一個對她很好的戀人,想要一輩子陪著她。
勵志文章3:成長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什么才是的人生?
現(xiàn)在的我,會這樣認為,成功的人生不是實現(xiàn)了你設立的某種比較遠大或者某些現(xiàn)實的目標,比如建立一個公司,比如賺多少錢,比如有一個很好的家庭,比如有一份讓人羨慕的工作,比如讓別人都尊重認可你,比如……
前兩天與一位與我有許多相同教育觀念的家長聊天,她說她希望將來她的女兒能夠自己決定自己要學什么,要做什么,要成為什么樣的人,而不是按照家長或他人的意愿去做。
于是我談起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說這一理念真正偉大之處是讓每個不同的孩子自由生長成他們應該成長成的樣子。
我舉了個例子,比如這個孩子是一顆蘿卜種子,那他就應該努力自由生長成為一棵他所能長成的最好的蘿卜,如果這個孩子是一顆青菜的種子,那他就應該成長成一棵他所能長成的最好的青菜!
切記,不是最好的蘿卜青菜,而是他所能長成的最好的蘿卜青菜,他不需要做世界上最好的蘿卜青菜。
他只需要較完美地實現(xiàn)自我就行了,不必和別人比!
而不是,不管他是蘿卜種子還是青菜種子,一律必須長成一個樣子,必須長成西紅柿的樣子!
你自己做到了最好的自己——你自己成功了,你就成功了——你的人生就成功了。
回歸到那句話——Be the best you can.——做最好的自己。
由于受到了成長環(huán)境,文化,歷史的影響,我們一味地追求一些看似已經樹立在遙遠處的現(xiàn)成的目標:工作,錢,房子,家庭,朋友圈,地位,名聲……
為了達到那個或遙遠或高高在上的目標,我們不惜犧牲自己的快樂,犧牲自己的心靈,甚至犧牲某些人性。
有誰在傾聽自己內心的召喚?
有誰知道自己的內心究竟渴望著什么?
我們需要成長成我們內心所希望的那樣,而不是別人所希望的那樣。
我們需要做內心所渴望的事情,而不是別人認為你所渴望的事情。
再簡單一點說,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
我想到了F1賽車里的偶像級人物冰王子萊科寧,前年還是去年,他在鼎盛之時毅然放棄了萬眾注目的F1賽場,毅然離開了熱愛他的萬眾車迷,而選擇了去參加那種低級別的轎車比賽。
很多車迷都覺得可惜萬分,可是萊科寧的臉上卻不再有冰王子慣有的冷峻,而是洋溢著陽光般的笑容。
我為什么要按照你們認為的那樣活?——每個孩子,每個成人都應該問自己這句話。
活出你自己,而不是別人認為你應該做到的自己。
傾聽你內心的呼喚,找到你內心所渴望的,然后,努力朝著你本應該的樣子做,你本應該的樣子活。
假如你是一棵白菜,那就讓自己成為你可以成為的最好的白菜。
這樣你才會快樂,才會是真的自己,才會是——人生的成功。
所以——如果你還不明白,我再羅嗦一點——假如你是一棵白菜,但卻按照人們所希望你的那樣子,長成了一棵世界上最好的蘿卜,那你的人生也不會是成功的人生。
正如那些渴望變性的人們,一個認為自己是女孩子的男孩子,或者渴望做女孩子的男孩子,即便是他做到了最成功的男人,比如美國總統(tǒng),或最成功的老公,他的內心也不會感到真正快樂。
因此,人生成功與否,不是別人說了算,而是你自己說了算,你的內心才是你的主宰!
時隔多年,終于繞回到了我非常欣賞的這句印度哲人的話——最遠的行程是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