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青春勵志的美文摘抄三篇
每一個人的成功之路或許都不盡相同,但我相信,成功都需要每一位想成功的人去努力、去奮斗,而每一條成功之路,都是充滿坎坷的,只有那些堅信自己目標(biāo),不斷努力、不斷奮斗的人,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青春勵志的美文,希望能幫助你們!
青春勵志的美文1:你應(yīng)該為夢想全力以赴,而不是到最后甘愿認(rèn)輸
尼采說過一句話:所有不能殺死我的,都會令我更加堅強。如果你認(rèn)同這句話,那生活展現(xiàn)給你的一切苦惱和困難,就有可能一瞬間全部成為假象。
因為,只要自己還活著,就有重新再來的可能,也有重新逆襲的希望。既然我們不是行尸走肉,有呼吸有感覺,那就有不向命運低頭的脊梁,也有不向生活屈服的力量。
很多時候,就算你找到一千一萬個認(rèn)命的理由,其實最后也會發(fā)現(xiàn),那只不過是想騙一騙懦弱的自己,好在面對艱辛的時候不讓自己太難過。但最后你會生氣地反悔,甚至承認(rèn)是因為自己的軟弱,才造成了無數(shù)次的遺憾和錯過。
我的一位朋友,一直打算離職以后組建一個視頻工作室。年初我們聊天的時候,他還是一副壯志凌云的樣子。
我跟他說:你想好了就去做,一步步來。兩個月以后,我問起這件事,他似乎比上次少了一些信心,他告訴我: " 現(xiàn)在器材太貴了,我還需要湊點錢,另外找人合作也挺難。 "
最后補了一句: " 我還是再想一想吧。 " 上個月,我看到一家新媒體正在招聘攝像師,連忙推薦給他。結(jié)果曉亮前怕狼后怕虎,始終拿不定主意。最后的結(jié)果是:離職不成,創(chuàng)業(yè)也沒戲。
英國小說家艾略特說: " 這世上沒有一個偉大的業(yè)績,是由事事都求穩(wěn)操勝券的猶豫不決者創(chuàng)造的。 " 很多時候,你不是沒有夢想,也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因為舉棋不定。
要知道,有些機會是流星,一旦錯過,就再也回不來了。而有些機會即便是恒星,如果不鼓起勇氣,它就會和你保持1萬光年的距離。最后,一次次的猶豫累積起來,就是一個失敗的人生。
事實上,但凡能做成一點事情的人,ta的身上總有一種特質(zhì),那就是:敢于做決定。當(dāng)然,沒有誰一生下來就是善于決斷的人,果斷行事就像鍛煉肌肉和思維一樣需要積累。
周杰倫剛出道的時候,其實并不順利。他當(dāng)時在吳宗憲的音樂公司里,只是個幫大家打雜的小助理,做些端茶水買盒飯的瑣事。后來他開始嘗試寫歌,但沒想到接連遭到劉德華和張惠妹的拒絕。但是他沒有放棄,更沒有因此怯懦,而是堅持去尋找新的突破。
終于,他迎來了一個出專輯的機會。他靠一箱方便面苦熬了十天,一口氣寫出來50首歌。吳宗憲從里面挑了10首制成專輯,這就是周杰倫的第一張個人專輯《JAY》。后來的故事就不用多說了,他靠自己的不斷努力,最終成為亞洲流行天王。
仔細想想,雖然吳宗憲對周杰倫有知遇之恩,但是最終決定周杰倫成為周杰倫的人,其實還是他自己。難怪后來有人說:就算給你十個吳宗憲,你也成不了周杰倫。
其實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他給予每個人一天24個小時,不會多也不會少,但是我們利用這段時間的方式卻千差萬別:有的人度日如年,覺得每天都難熬;有的人日理萬機,覺得一天不夠用。最后,前者被時代慢慢淘汰,后者成為生活的王者。所以,命運不是世界決定的,是你自己對待世界的態(tài)度決定的。
如果你覺得命運能完全決定你的一生,那你就聽他擺布。但是如果你認(rèn)為命運只能決定一部分人生,那你就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雙手,扭轉(zhuǎn)那剩下的一部分。命運這根繩子一直都在你手里,只不過,膽小的人提前把它丟棄了,膽大的人敢于把它拽向自己想要抵達的方向。
丘吉爾說: " 你若想嘗試一下勇者的滋味,就一定要像個真正的勇者一樣,豁出全部的力量去行動,這時你的恐懼心理將會為勇猛果敢所取代。 "
其實,丘吉爾的話無非是要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只要你敢于為夢想全力以赴,生活就會獎勵你一條通向成功的平坦大路。很多情況下,我們之所以輕易丟下了自己人生的控制權(quán),只是出于一時的疲倦和脆弱。
但你應(yīng)該明白,今天對一件事認(rèn)慫,并不意味著一輩子都要對所有事認(rèn)命。如果你還沒有被生活擊倒,那現(xiàn)在就爬起來重新站好,人生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也根本不值得你向它求饒。
青春勵志的美文2:你要特別努力,才能過上理想人生
導(dǎo)演李安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不只是坐著等待,好運就會從天而降。就算命中注定,也要自己去把它找出來。 "
看到這句話,我忽然想起李安在6年的家庭煮夫生活里,并沒有浪費一點一滴的時間。他一邊包攬了所有的家務(wù),一邊看書看片寫劇本,為日后成為國際一線導(dǎo)演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和生活。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的人坐以待斃,有的人臥薪嘗膽,有的人相信宿命,有的人改變命運。不同的態(tài)度,一定會帶來不同的結(jié)果。所以說,你選擇今天怎么過,幾乎就決定了你未來的生活。
I
前一段時間,有一條新聞特別勵志:杭州外賣小哥登頂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冠軍。在節(jié)目現(xiàn)場,董卿說: " 祝賀你!你不僅戰(zhàn)勝了所有對手,你更戰(zhàn)勝了你自己,更戰(zhàn)勝了生活!你是一位生活的強者! "
他中專畢業(yè)以后就開始外出打工,做過餐廳服務(wù)員,也做過市場銷售。有一年,他被電視劇《俠客行》里的一首詩所打動。此后,就把大量業(yè)余時間用來背誦詩歌,就連送外賣的間隙里也沒有忘記背詩。每天一首,雷打不動。
他在奪冠以后十分感慨: " 我當(dāng)時讀詩、背詩,純粹是出于對詩詞的熱愛。我真的沒有想到,13年前讀詩背詩,能讓我今天站在央視的舞臺上。 " 雖然他為感到登頂央視有些意外,但是誰都知道這絕非偶然,因為機會總是留給有準(zhǔn)備的人。
即使是一個普通人,身處最普通的崗位,做著最普通的工作,但是只要踏實地為了自己的夢想去努力,生活就會不斷給予他獎勵,甚至是驚喜。
外賣小哥的故事,讓我想起另一個普通人的奮斗經(jīng)歷。北師大的一名90后保安,每天除了工作,還要花上十幾個小時用來復(fù)習(xí)。最后,他成功脫下保安制服,成為北師大的一名研究生。
II
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更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成功模式。但是無論最后通過什么方式成功,最開始都必須站在行動的起點上,最后才有可能走向自己一直渴望的夢想。
吳京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 " 我走過很多的路,換過很多的方向,不敢說有什么成就,到今天我覺得唯一能夠讓我拿出來炫耀的,可能就是我不害怕從頭開始。 "
吳京6歲開始習(xí)武,15歲投身專業(yè)訓(xùn)練,17歲拿了全國冠軍。這一切,讓吳京看起來仿佛是一顆即將冉冉升起的功夫巨星,但是當(dāng)時很少有人知道,他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
他6歲摔斷鼻子,8歲跌破腦袋,14歲險些癱瘓,全身上下縫過100針,就連婚禮都是拄著拐杖去的。后來,拍攝《太極宗師》時打斷了手指,拍攝《小李飛刀》時又炸傷了右眼。
吳京如此拼命,可事業(yè)依然不見起色,直到去年那部炸裂影壇的《戰(zhàn)狼2》橫空出世,他才真正確立了功夫巨星的地位。觀眾們也終于明白,《戰(zhàn)狼2》之所以如此震撼,是因為那4077個鏡頭里每一幀都滴著他的血。
III
這個世界上是沒有誰可以隨隨便便成功。任何一個今天做出一點成績的人,都經(jīng)歷過隱忍和磨難、痛苦和糾結(jié)、懷疑和彷徨。
我記得有一次,李嘉誠曾經(jīng)被記者問過一個問題: " 您的企業(yè)在選拔使用年輕人的時候,什么樣的人您不敢用? " 李嘉誠回答說: " 不腳踏實地的人,是一定要當(dāng)心的。 "
我忽然想起《杜拉拉升職記》里的主角杜拉拉。她沒有好的教育,沒有好的后臺,但是從來沒有停止過努力,最后一點一點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助理成為一名專業(yè)的人力總監(jiān)。仔細算下來,她走到這個位置前前后后一共花了8年時間。正是因為她擁有了李嘉誠所說的腳踏實地,最終才獲得了職場的肯定和認(rèn)同。
生活浮浮沉沉,我們沒有辦法預(yù)知遙遠的未來,自然也就無法確定下一個十年自己的樣子。但是我們完全有能力把握今天的生活,也可以安排當(dāng)下的每一分每一秒要怎么度過。
甚至一個偶然的決定,就會影響你未來的人生。你要相信,今天你選擇怎樣度過,它就決定著你未來的生活。希望認(rèn)真拼搏過的我們,都能過上理想的生活。
青春勵志的美文3: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
有人曾說,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fā)現(xiàn)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二是發(fā)現(xiàn)再怎么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時候。
一位老師分享過這樣一段經(jīng)歷:
他剛剛做老師的時候,總是關(guān)注那些在課堂上不喜歡他的課程的人。越關(guān)注那些不喜歡他課程的人,他就越想迎合這部分人,讓這些人也喜歡他的課。
后來,他發(fā)現(xiàn),他錯了。
有時候,無論他怎么做,總有一部分人就是不喜歡他的課。后來,他開始把關(guān)注點放在那些特別喜歡他的課程的人身上,沒想到,情況真的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一來,在他眼里,都是喜歡他課程的人,那些學(xué)生的反饋給予他更多的能量,在這樣的激勵下,他講得越來越好。
逐漸地,那些原本持中立態(tài)度的部分人,和之前不喜歡他課的部分人,也被老師的激情和才華以及班級的氛圍所感染,最后整個場域發(fā)生了變化,他的課越來越受歡迎。
其實,這世上有20%的人,見到你就是,莫名地喜歡你。有20%的人,見到你就是,莫名地討厭你。
如果你總把關(guān)注點放在那些不喜歡你的人身上,那每天就會煩惱不斷;
但是,如果你把關(guān)注點,放在20%喜歡你的人身上,每天會感覺如沐春風(fēng)。
人的經(jīng)歷、認(rèn)知和觀點難免不同,別人參與不了你的生命,左右不了你的軌跡,你的人生也不應(yīng)為誰而改變。
別奢求所有人都懂你、在乎你,只有做好自己,才對得起自己。
很多事情,不是所有人一致認(rèn)同后,你才去做;很多話,不是需要所有人點贊,你才可以說。
和懂你的人,談你們之間懂的那些話,不懂你的人,你可以去影響,但不必強求。
世間人這么多,只要有1%的人懂你,就已然足夠。
懂你,會與你有著心照不宣的默契,會愿意花時間去了解你,會無條件地信任你。
懂你的人,也許不在身邊,但一定在心里。
人世間的事情,勉強終歸不能如意,強求勢必不會甜蜜。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