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作勵志文章
老師,是我們?nèi)松分械穆窐?biāo),指引著我們走向了成功之路。對此小編為大家推薦了教師工作勵志文章,希望對大家有用。
教師工作勵志文章【1】
先說第一個人。
他叫張朝南,鄉(xiāng)村教師,樸實敦厚,典型的山里漢子。他有太多的事跡可以讓那一方人永遠記住他,為了二十幾個學(xué)生能順利上學(xué)讀書,他變賣了所有的家當(dāng),住在學(xué)校里,苦苦地支撐著幾個村唯一的小學(xué)。作為一個極貧困偏遠山區(qū)的民辦教師,他的工資不僅少得可憐,而且被長年拖欠著,他甚至連家都沒成。每年漲山洪的季節(jié),他都要親自去接送各村的學(xué)生,在危險地段,他更是背著學(xué)生趟過河水。他的事跡上過報紙,可除了得到一點虛名外,對于他,對于他的學(xué)校,沒有帶來絲毫的改變。
直到暴發(fā)那場最大的泥石流。那一次,張朝南在生死邊緣走了無數(shù)次,救下了21名學(xué)生,卻終有一個孩子被泥石流吞噬了生命。他自責(zé)自怨,無法面對那如花的生命在面前殞落。那次災(zāi)難之后,他放棄了教師的職業(yè),成了無數(shù)普通山里人的一員。
再講講第二個人。
此人叫凌厲。人如其名,他在那個圈子里絕對是人人談之色變的人物。他是一個保鏢,花高價雇他的人極其放心。他的身手,10個經(jīng)過專業(yè)訓(xùn)練的大漢也不是對手,他冷酷無情,毫不心慈手軟。
雖然他也曾有過太多次生死懸于一線的時刻,可他卻把這些當(dāng)成了一種刺激。那幾年之中他到底賺到多少錢,沒人計算得清。不過再刺激也有落幕的時候,他終因遇人不淑,在拼死保護一個大毒販時,被警方生擒。神話終結(jié)之處,是蕭蕭的鐵窗生涯。
還有一個人。
這是一個企業(yè)家,叫封平,年近半百才開始創(chuàng)業(yè),他在短短幾年內(nèi)就將一個小門面發(fā)展成了大集團公司,讓許多業(yè)內(nèi)人士和記者驚為天人。令人感到驚奇的是,他竟然是單身,不知是喪失了親人還是終身未娶。只是在他的辦公桌上,擺著一張小女孩的照片。
然而,封平一夜之間賣出了自己在集團中所有的股份,甚至,那些天文數(shù)字的財產(chǎn)他全都捐了出去,而且一下子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中,連那些為挖新聞無孔不入的記者也尋不到他的蹤跡,就像他從未曾出現(xiàn)過、輝煌過。
張朝南,凌厲,封平,3個人,三種人生,仿佛來自3個不同的時空,他們卻震撼了太多的人。
現(xiàn)在,接著把這3個人的故事講完。
張朝南不當(dāng)教師以后,卻依然惦記著山里的孩子,為他們的教育問題困擾。最后,他決定去城里打工,想多掙些錢以改變山里的教育現(xiàn)狀??墒沁M城不久,他便發(fā)現(xiàn)了掙錢的艱難,而樸實的他也因錢的誘惑而慢慢偏離生命的正軌,開始為了快速掙錢而拼命。于是,保鏢凌厲出現(xiàn)了。變成凌厲之后,他的錢掙得越來越多,每一次想收手時,都想著再干一次,終于身陷囹圄。10年刑滿后,他出獄了,由于給太多的大老板當(dāng)過貼身保鏢,經(jīng)歷的商場事件也無人能及,他開始了自己的商場生涯。幾年之后,企業(yè)家封平橫空出世。他這次及時身退,這些年賺的錢被他捐出建了多少所希望小學(xué),只有他自己知道。如今的他,正在一個遙遠的山區(qū),在一個嶄新的希望小學(xué)里,做著遲緩的敲鐘人。在他住處的桌子上,仍然擺著那個小女孩的照片,那女孩,就是在那場泥石流中逝去的學(xué)生。
不忘初衷,及時悔過,便永遠不晚。也許,更多的時候,人生走出的是一條曲線,終點又回到起點,生命才是最圓滿的吧。
教師工作勵志文章【2】
一個當(dāng)攝影教師的朋友有一天發(fā)了這樣一條朋友圈,那上面寫著她自己在五年前考研究生時給偶像寫的信,信中她寫道,“我的夢想是讀研,當(dāng)老師,然后出書。”五年后她說,“如今,美夢竟然都實現(xiàn)了,人生真的有吸引力法則的。”不久之后,朋友圈上另一個朋友曬出嘉倩的書,那固執(zhí)的姑娘用幾年時間穿越整個中國寫就的作品終于出版了,我的朋友寫道“世界太奇妙了,09年在豆瓣看到她的文章,瞬間讓我驚為天人一樣的文字,對當(dāng)時迷茫中的我,像啟明星一樣,然而幾次聯(lián)絡(luò)都未果。但世界就是這么奇妙,七年前的偶像,竟然跟我約了新書首發(fā)的讀后感。七年,你真的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有夢就去追吧……”
我久久不能從這樣的感懷中抽身,這讓我想起來那些改變了自己人生的正能量。
那大概是至少五年前,我從電視上的一個相親節(jié)目中知道了老馬。那是一個三十幾歲的男人,相貌普通卻一身坦蕩,站在臺中央和女嘉賓們講述自己無房無車一直遠行的日子,連一點心虛都沒有。節(jié)目中老馬播放了一個視頻,幾個來自異國的人圍坐在一個青旅里,手中有酒,懷里抱著吉他,聊著有關(guān)夢想的正經(jīng)事。視頻結(jié)束的那一刻,在場所有的女嘉賓接二連三地給老馬滅了燈,我的心卻嘭地亮起來,那種與世俗格格不入的男人,我尤其向往站在他身旁。
我迅速加了老馬的微博,他的微博低調(diào),大多是關(guān)于遠行的內(nèi)容,偶爾在某個視頻下面寫著詩歌一樣的話,令我讀到內(nèi)心溫?zé)?。為了顯示我和那些滅了他燈的女孩子有多么不一樣,我思前想后,決定用這樣的話作為開場白:
“老馬,請給我介紹一本書吧。”
老馬給我介紹的第一本書是路內(nèi)的《少年巴比倫》,我在網(wǎng)上找到的,盯著電腦屏幕不吃不喝,用一天的時間看完,眼前一片白茫茫,心里的空虛卻被填滿了。
于是我興奮地匯報,“老馬,我看完了,再給我推薦一本吧。”
老馬說,“看看劉瑜的《民主的細節(jié)》。”
我特意買了一個本子,記錄下所有意味深長的話。
接著,第三本是劉瑜的《送你一顆子彈》,第四本是她的《余歡》。
我猜自己那一年瞬間喜歡上屏幕上的老馬,大概不是因為把他當(dāng)做一個愛人,而是因為他是我想成為的那類人,過著我不曾有勇氣去過的人生。在我所居住的北方城市,居民熱情卻狹隘,我就在那些每天坐在小區(qū)里聊著別人家閑話的老太太,還有那些看不慣大姑娘二十五歲不結(jié)婚的婦女們之間長大,那是我第一次如此接近一種不一樣的生活方式,看到原來一個人還可以這樣活,活出點只屬于自己的意義來。更有意思的是,我漸漸地不愛老馬了,我開始愛上了劉瑜。劉瑜的文字對我影響至深,那能侃政治,也能寫小說的才智,讓我看到女人博學(xué)聰明的魅力。美國也成為一個夢想的符號,我發(fā)誓要去那里看一看。
那是我大學(xué)時代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劉瑜讓我對書籍產(chǎn)生了至大的興趣。我第一次認識到,一個女人可以不必靠長相博深情,知識是比那更嫵媚的符號,我花長久的時間泡在圖書館,什么都讀,從英文短篇到兇殺案,什么都做筆記,看得津津有味。那時班級里的英文課新出現(xiàn)一個外校調(diào)來的老師,她和我們說,“我每天坐校車來學(xué)校,只為能用這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看一個電影。”我在這位博覽群書精通電影的老師的影響下,又開始愛上看電影,每天在寢室里五點半起床,趕著在八點半上課之前看完一個電影。就在那一年我知道了希區(qū)柯克,伍迪·艾倫,大衛(wèi)·芬奇,克里斯托弗·諾蘭……一向不愿參與集體活動的我,竟然參與了學(xué)校的戲劇節(jié),在那上面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無人生還》改編成一幕蹩腳的劇,在戲劇節(jié)上得了末等獎,卻沾沾自喜地安慰自己“大衛(wèi)·芬奇第一部電影不也是如此不賣座?”
當(dāng)我讀到大三時學(xué)校里組織去美國的活動,那時在心里埋藏很久的去美國的夢想又被挖掘了出來。我在美國的一次聚會上認識一個泰國男生,他大概喝醉了,跑到我身邊,和我說鄭重地說,“我特別特別熱愛音樂。”那時我正在為前程擔(dān)憂,出國前父母明確對我的寫作夢想提出反對,讓我不知這四五個月的夏令營過后,我將面對怎樣的人生。可是這個男生,在那樣一個晚上,給我看他拍的視頻,那里面他帥氣很多,唱著我聽不懂的歌詞,眼神里都是夢想的光彩。就在那一刻,我看到一份夢想的難能可貴,也決定要把寫作這件事決絕地堅持下去。
回國之后,我一心想寫作,自顧自地創(chuàng)作了幾個短篇小說,給幾個雜志投去稿件。那些稿件石沉大海,我于是在夜里給那個泰國男孩發(fā)去郵件,像是在說給自己聽一樣地告訴他千萬別放棄夢想。至今想想也覺得奇怪,那時我連他的rap一句都完全不懂,他也無法明白我寫的中國字,但夢想竟然在兩個追夢的年輕人之間拉起一條紐帶,傳遞一種難言的力量。在一個夜晚,一個雜志的編輯給我回話,讓我修改稿件,數(shù)次過后,他遺憾地告訴我這文章沒有被選入,但他說,“你這么執(zhí)著一定會成為作家的。”我把這句話當(dāng)真,又在這時看到柏邦妮的《饑餓是很好的鍛煉》,她的文筆細膩囂張,讓我看到文字靈動的一面。我從她的微博上窺足了夢想的那一端,我也憧憬著這樣的人生,更用力去寫字。我特別想成為那樣一個女作家,有高超的廚藝和高雅的情調(diào),要把一本本自己寫的書郵寄到愛書人手中,帶著我手寫的問候。
大學(xué)畢業(yè)前,一本書又改變了我對未來的想法。那時學(xué)口譯的老師,無意中說道新西蘭打工度假簽證,我也從朋友的口中得知這個難得的機會。就在那時,吳非的《打工旅行:一年實現(xiàn)一個夢想》出現(xiàn)在我面前。我把這本書從頭到尾看了至少三遍,這是我第一次對新西蘭這個陌生的國家產(chǎn)生真實的向往。我把所有有關(guān)打工度假簽證的內(nèi)容記錄下來,又在網(wǎng)上找到他的博客,把那些沒有放進書里的內(nèi)容也細細研讀。后來讀到巴道的書,更加堅定了我出去走走的信念。
生活從不會辜負一個有夢想的人,我就這樣出了國。國外的生活并不順利,一個把雙手荒廢了十幾年的人要擔(dān)負起生活的重擔(dān),拋掉國內(nèi)原本可以坐辦公室的工作到異國做打工小妹,身心都肩負壓力。我開始看《北京人在紐約》,現(xiàn)在想來,這部劇是我人生中幾乎最重要的里程碑。我在打工打到自尊心崩潰的時候,看王啟明放棄拉大提琴去餐館洗碗,我在窮得難堪被人嘲諷的時候,看王啟明在大年三十騎自行車去送盒飯,我在日記本上深深寫下“我一定要做作家”的時候,看王啟明一個人喝啤酒慶祝自己的工廠開了張……就是這部劇教會我足以銘記一生的道理,一個人,最不可被摧毀的就是意志力,那是能夠成就夢想的最重要的因素。那時我又遇見了高木直子,那個只有150cm的小姑娘在自己的漫畫書中寫著當(dāng)初一個人從家鄉(xiāng)的小地方來東京闖蕩,打兩份工去支付自己的生活和插畫課,我覺得那些故事,統(tǒng)統(tǒng)是寫給一個在異國飄蕩的我。
我的生活進入正軌后,一度也走入了孤獨的境遇。孤獨可怕么?這是種無形的力量,它超越貧窮,超越窘迫,比想象中更有殺傷力,曾讓我尚好的生活顯得痛苦??墒?,我在那樣的時間里遇見了書中的李欣頻,她一天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每年去一個國家的經(jīng)歷給了我十足的向往,后來讀到嚴歌苓,那書里面的苦留學(xué)生形象和她自己對待寫作鐵一般的意志力,讓那時同樣在窮困中讀書的我有了掙扎的力量。后來再讀到村上春樹的人生,那份他曾經(jīng)厭惡至極的酒吧生意讓我激起了多少共鳴,我學(xué)著和他一樣,在工作的間隙里寫作,也在春天里開始跑步,這是多好的開端,我終于瘦下來,那種熱愛人生的感覺,竟然越來越深重地體會著。在跑步半年后,我瘦掉十公斤,并且第一次超越了他的月跑步記錄,那成為我為自己爭取的,熱情也體面的生活態(tài)度。
直至今天為止,我還在承蒙正能量的關(guān)照,這些正能量漸漸讓我成為一個熱愛生活不斷進步的人,我也榮幸成為一個正能量的傳遞者。我寫著的文章,不介意剝開那曾經(jīng)貧窮和窘迫的生活,如果可以讓一些經(jīng)受著我曾受過的苦的年輕人看清未來的路——有些路雖注定不順暢但最終一定會通向夢想,這豈不是會成為一些人的生命轉(zhuǎn)折?我堅持跑著的步,自制的生活,很高興讓一些苦惱于身形或其他什么的姑娘們再一次充滿希望地啟程,我發(fā)起的#用三十天堅持做好一件事#的活動,讀書看TED每天跑七公里,真心希望著那些迷茫的朋友重新找到目標(biāo)。我常常心懷感激地想,再沒有什么樣的成績,能比看到一個接著一個的留言這樣說“看了你的文字,堅持了你發(fā)起的活動,我變成了更好的一個人”,更讓我開心幸福。
一個人在沒見過這個世界的時候,大抵不確定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那些帶著正能量的人,給我展示了一種生活,也提供了未來人生中可出現(xiàn)的選擇。如果沒有這些正能量,我哪里知道這世界上有些人十幾年風(fēng)雨無阻地堅持每天跑十公里?哪里肯相信一個人能夠靠自己遠走他鄉(xiāng)?哪里知道一個人可以用一年看那么多的書?哪里見識到一個有夢想的人就算出身不好也注定可以靠堅持成功?哪里肯承認這人生就是要不惜代價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正能量就是這樣改變了我的人生,緩慢踏實,它讓我這個原本愚笨的姑娘知道,原來一個人可以找到那么多方式,成為那個最好的自己。
我在微博上再次搜索了老馬的名字,很遺憾沒有找到他。太多的老馬,他們做公司,搞銷售,做城市中的佼佼者或普通人,固執(zhí)守著自己的夢想,只可惜不是我從前知曉的那個人。不過這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和那些當(dāng)年家鄉(xiāng)里坐在小區(qū)中聊別人閑話的人不一樣,我終于過上了自己想要的那種人生。
教師工作勵志文章【3】
有一女教師,在很多年之前,她的丈夫就在一場車禍中喪生了,而她一個人卻培育了三個博士生女兒。同時,她所教的很多學(xué)生也都成績優(yōu)異,讓同事和朋友們都感到不可思議。
在一次采訪中,她向記者透露了她教學(xué)與教子的秘訣:不要指望別人都和你的見識一樣!接著,她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十多年以前,她的小女兒正在上幼兒園。有一天,她看到了女兒的一張繪畫作品。當(dāng)時,她一下子就怔住了。孩子總是充滿了想象,孩子的世界也應(yīng)該是一個充滿了想象的世界??墒?,在她女兒的一幅名為《陪媽媽逛街》的畫中,既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車水馬龍,更沒有琳瑯滿目的商品,有的只是數(shù)不清的大人們的腿……
奇怪!她拿著女兒的畫沉思了很久,終于解開了疑惑。原來,幼小的孩子只有幾歲,身高只能達到大人的腰部,走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將孩子遮掩著,孩子除了能看到大人們的腿,還能看到什么呢?
女教師如夢初醒。是啊,孩子們上街看到的不是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而是大人們的腿,這是他們的身高決定的;學(xué)生對很多問題疑惑不解,這是由他們的年齡、智力和見識決定的;企業(yè)的員工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工資待遇和發(fā)展前途,而不是公司的整體運行和未來發(fā)展,這是由他們所處的位置和環(huán)境決定的。
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和大人有相同的視角來看待社會;并不是每個學(xué)生都能和老師一樣有相同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并不是每個員工都能和總裁一樣站在公司的全局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
女教師說,不要埋怨別人無知,不要指望別人和你站在同樣的高度。其實,一個人所處的高度,決定了他的見識。與其埋怨別人,不如用一種親近的態(tài)度和平和的心態(tài),去和別人交流、溝通、兼融……這樣,你就可以做一個好家長、好教師、好經(jīng)理。
善待別人的高度,不要指望別人和你的見識一樣。教子、教學(xué)、為人處世、管理一方,其實就是這么簡單。
感悟:
我想,善待別人的高度,還應(yīng)該有一層意思:不要總以為自己是對的。
有的人一輩子去過很多地方,也只能叫做旅行,而不是見了世界。而有的人一輩子都待在一個地方,卻看見了全世界。
一個人的眼界決定了他的未來,眼界寬者其成就就大,眼界窄者其作為就小。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人缺乏理想,不敢輕易冒險,結(jié)果只能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勉強度日;而有的人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想要一蹴而就,結(jié)果四處碰壁,前途暗淡。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凌絕頂,才能一覽眾山小。一個人的視野之所極,經(jīng)歷之所極,眼界之所極,其實就是心之所止的地方。
世上本沒有對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常常用別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分寬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求同存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