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職場勵志文章正能量文章
機遇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看你是否去尋找,在平凡的事情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來。一切不平凡的業(yè)績都出于平凡,把每件平凡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不平凡。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經典職場勵志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年輕人,下了班一定要瞎折騰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很是喜歡。電影叫《朱莉與茱莉亞》,講的是兩個女人和美食的故事。但它顯然不僅僅關于女人和美食,還關于生活、愛和期待。
茱莉亞的故事發(fā)生在20世紀40年代。她來自美國,跟隨自己的外交官丈夫去到法國。不喜歡無所事事的生活,于是熱愛烹飪的她在巴黎重新上了烹飪學校。她從煮雞蛋、削土豆、切洋蔥學起,在烹飪學校里和一群男廚師PK,堅決不輸給任何人。
靠著烹飪,本是一名文員的她重新拾回對生活的熱望,在異域,在他鄉(xiāng),在她近40歲的年紀里。
她的食譜變成了一本叫做《掌握法式烹飪藝術》的書,沉甸甸的,全是她的過去。
朱莉的故事則發(fā)生在20世紀90年代。她是個年輕的美國姑娘,是個郁郁不得志的小白領,每天為公司接聽投訴電話,生活被垃圾一樣的留言甚至咒罵擠滿,卻無處逃脫。
她和丈夫住在紐約皇后區(qū)一處狹窄、陳舊的公寓里,坐在廚房略顯骯臟的地板上感嘆:“為什么會這樣?”然后日復一日穿越地鐵里擁擠的人群,滿目厭倦,和我們的城市里無數的年輕人一樣。
終于有一天,她決定要改變。于是,她開通了一個烹飪博客,每天下班后照著茱莉亞的食譜做一頓飯菜,然后記錄在她的博客里。
她描述黃油在烹飪中的絕妙用處,描述處理蘑菇時的小訣竅,在糟糕的工作之后做個美味的荷包蛋犒賞自己。
就這樣,越寫越開懷。深夜里,她抱著新鮮的食材滿心希望地看向流光溢彩的城市,用歡快的語調講述生活中的一切,再也不是那個地鐵里表情懨懨的姑娘了。
人人都說,下班后的八個小時決定我們的人生。可是,細細數來,我們下班后的生活,再也數不出充沛的、美好的、專心致志的八個小時,卻只剩下了“看劇、玩手機、買買買、網聊……”
每個人都像網癮少年一樣,將手機里的視頻刷到無可再刷,將朋友圈里的消息看了千遍萬遍,卻忘了年輕的我們,最應該做的事其實是“瞎折騰”。
我們抱怨,抱怨生活的無趣,卻忘記了如何去創(chuàng)造生活的有趣;我們吐槽,吐槽人生的艱澀,卻忘記了如何去平緩人生的艱澀。
因為一根網線,我們越來越接近這個世界上的新聞,卻越來越遠離了真正的自己。
我們看過了全世界隨時上演的生離和死別,卻還是沒學會該怎么擁抱深愛之人、該怎么打掃好眼下的一片狼藉。
很慚愧地說,現在的我也是如此,全然忘記了以前那個愛折騰的自己,全然忘記了我曾如何努力地將生活過得極盡有趣。
如今再回憶我的青春,最感激的不是拼命去考的高分,也不是拼命去拿的工作業(yè)績,而是學習之外、下班之后干的那些“瞎折騰”的事兒。
于外人看來,我做過的好多事都是“無用的小事”,但是誰也不知道那些無用的小事在我的生命里究竟播下了什么樣的種子。
我讀過很多無用的書,那些書沒有教材有用,與我的升學、求職似乎都全然無關??墒嵌嗄曛?,我總是想起一生落魄的尼采,死后卻如燈長明;總是不經意間想起書里集結著人類最璀璨智慧的句子,不知它們曾多少次治愈過孤獨的我。
我寫過很多無用的字,那些字不是上學時的學術論文,也不是工作后的項目報告。后來它們中的一部分變成了一本書,記錄下了我曾閃耀過、也曾黯淡過、卻從未迷失過的青春。
我甚至走過很多無用的路,在不是名勝景點的冷門城市,但路過的人,都住進了我的身體里。
如今,我真想重新找回那個愛折騰的自己。去做一切無用的小事,去結交一切好玩的人,去用溪流激起波瀾,再用微光燭照黑暗。
我終于懂得,是有趣的人去造就豐盛的生活,而不能依賴于生活來造就我。
那部影片看到最后,才驚嘆它是兩個充滿奇跡的真實故事。
茱莉亞的食譜《掌握法式烹飪藝術》被反復加印,后來的人們稱她為“廚神”。她和丈夫九十多歲離世,一生如星河般燦爛耀目。
而朱莉呢?朱莉和愛人搬離了那間狹窄破舊的公寓,還寫了《朱莉與茱莉亞》。隨后,這本書變成了熒幕上一個如此美好的電影,讓無數沉醉廚房、熱愛美食的女子閱畢難忘。
那些下班后瞎折騰的時光,最重要的不是為她們創(chuàng)造了事業(yè)上的第二個春天,甚至不是讓她們功成名就,而是——讓她們重新?lián)肀Я藧廴撕兔篮糜譁厝岬纳睢?/p>
就像朱莉,她為朋友們的聚會準備了一桌豐盛的美食。她舉起斟滿紅葡萄酒的杯子,望向她深愛的男人,眼底是流淌的波光,嘴角是盈盈的笑意。
她說:“你是我面包上的黃油,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呼吸。”
而這句話,來自于茱莉亞的丈夫。他亦曾這般告白,對著他摯愛的妻子。
誰會不為之感動呢?那些無用的小事兒,那些下班后瞎折騰的時光,都是我們面包上的黃油,和生命里不可或缺的呼吸。
不管是畫幅小畫,沿著長長的海邊散步,還是走遠路去采摘野莓,給久未聯(lián)系的摯友寫封書信……
不管是親手烘焙一塊戚風蛋糕,種下春天里的第一顆櫻桃種子,還是去看一場音樂會,再學會一個新的日語單字……
它讓我們從工作闃寂甚至黝黑的深井中爬出來,看到井外,原來是一片湛藍的天空,和鉆石般鋪滿夜色的晶亮星子。
它讓我們從生活冰冷甚至嚴酷的寒冬中走出來,一直向前,走到一片如春水長流、溫柔的澄澈里。
我們不是朱莉,也不是茱莉亞,但我知道我們都能找到面包上的黃油,生活里的呼吸。
這才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這才是龐大城市里的不朽榮光。
夢想,和榮光,都屬于愛折騰的你。
勵志文章2:我們的距離不在于工資的數字
之前一篇很火的文章《窮人都是省出來的》被轉瘋了,我也把文章轉到了朋友圈,有時候在朋友圈轉發(fā)不是為了 mark下來覺得對自己有價值,而是我想讓某些特定的人看到卻不能光明正大地一對一發(fā)給 ta,因為有些道理本身講出來會顯得有點沒禮貌,就比如上面這一篇,很容易造成看不起對方的不必要誤會。
前段時間一位好友有點苦惱說他貌似得罪了他的同事,他倆在爭論功利主義跟權利主義執(zhí)是執(zhí)非的辯題上聊到社會資源分配一說,他隨口說了一句 “難道你窮你有理了? ”其實常人一聽就知道這個所謂的 “你 ”不具備任何指代性,然而他的同事恰巧是個農村背景的窮小伙,一句話就這么結束了一場本來實力相當的舌戰(zhàn)。要說到現在的社會地位,同事之間拿著相當的工資,處在相當的平臺,卻對言辭痛點的反應懸殊,真是說句話都嫌費勁。
我工作幾年了還是一分錢也沒剩下,但我的每一分鐘都活得很好,就是那種知道下一秒世界末日也能笑著死去的活法。在公司里我有一個關系較好天天結伴跑廁所的同事,她跟我一樣 “出身貧寒 ”,來自湘西的農村,家里現在還是靠燒柴火做飯,回一趟家要在大山里兜轉好幾個小時。她是個節(jié)省到極致的妹子,租住的地方在城中村環(huán)境很惡劣,我曾經還看過她連續(xù)一周每天只吃自己做好帶過來的米飯和白菜,老實說我真的看了很沒食欲。不是說自己站著說話不腰疼,當我有次無意中看到公司的工資條列表后發(fā)現她工資比我高,我就真的不懂她為什么不嘗試更輕松一點的生活方式。別人在外面一頓飯錢,她就能平攤到每天多吃上一個肉菜,真的有必要為這點錢讓自己吃苦么?后來我了解了她的經歷,因為父親離世上學常常面臨欠學費的困境,很小的時候就要攥著衣角獨自戰(zhàn)戰(zhàn)兢兢站在班主任面前求她再寬限一段時間,偶爾還會有不懂事的同學對她指指點點。這個年紀輕輕的 90后已經有了定期存款的習慣和決心,她的存款對我來說算得上是個小富婆,但她的貧窮是來自內心深處的,那里像有個冰庫一直在發(fā)冷,告訴她只能靠自己,一定要備足糧食去面對可能突如其來的絕境。
而我呢,我出生在南中國一個人口不到三萬的海邊小鎮(zhèn),三面環(huán)海一面臨山,有點與世隔絕的意味。初中以前我?guī)缀鯊膩頉]離開過那個 “破地方 ”,在那里你甚至感覺不到階層的存在,因為那時幾乎沒有同齡小孩穿著帶牌子的衣服,就算有也不會有人知道,因為看不懂。腦子里不存在牌子的概念,我們只知道我穿的是紅色的你穿的是白色的他穿的是藍色的,僅此而已?,F在大城市的各校方推說穿校服是為了避免攀比心理,我們估計都省了這事兒了。當然我覺得避免攀比心理純屬扯淡,這種對比是打從心里生出的,是觀念指導行為,而不是通過簡單的明令禁止就能扭轉觀念。你外套統(tǒng)一了,難道能剪掉街上那些 “不小心 ”露出的 ck內褲頭么?
雖然我是窮小孩堆里的一員,但我從來沒有低人一等的感覺, “自我感覺良好 ”得簡直喪心病狂。首先因為小鎮(zhèn)這個池塘把我圈養(yǎng)得很好,沒有鯨魚的捕殺,沒有色彩斑斕的熱帶魚游過來顯得我很丑。我的目光所及是縣級頂多市級的小世界,因為老家靠海資源豐富還比周圍的小鎮(zhèn)富余得多,每次說起自己是XX鎮(zhèn)的,自豪感炸裂得像是08 年的劉翔。說到這里估計大家都覺得這小孩長大了要往無知跟鼠目寸光的方向發(fā)展了,然而并沒有,因為我有一對幫我營造健全體魄和樂觀心態(tài)的父母,就算爸爸拿的是很低的公務員工資,除了確保我日常的衣食住行無憂外,從來沒有多余的錢帶我去旅行增長見識,也不能讓我像其它小孩那樣從小就學鋼琴舞蹈自我增值。他是個普通知識分子,擅長畫畫書法,很小的時候我每晚就躺在他的懷里聽他講笑話故事。直到上大學,我才知道原來 lv比 zara貴好多,原來我父親是個連一件衣服都買不起的窮光蛋。然而我的大學,身邊全是于我而言很富有的朋友,她們去大商城買衣服的時候我常常連試都不想試,因為我知道好看也買不起,但是我從來不羨慕不嫉妒,因為父母給我的教育是該有的總會有,我注重當下自己活到了力所能及最好的狀態(tài)就好。閨密家庭條件優(yōu)越,有次她爸爸從老家飛來學??此?,他突然問我 “XX,你會自卑嗎? ”這句話我一直記得,并沒有抱持任何負面的成分,我只是在想,是什么原因讓這位我非常尊敬的長輩問出這樣的問題,就因為我是窮地方來的,我拿的是很落后的手機,我穿的是路邊攤,所以他覺得我應該會自卑,所以我自卑是 “水到渠成 ”的?當時我那句堅定的回答 “不會,從來沒有耶 ”在記憶里也還是擲地有聲。
《變形記》大家看得津津有味,把差距造成的戲劇效果當一場戲劇來欣賞。我曾經也作為一個局外人沉溺在這種看似合理甚至必然的劇情當中,直到有次我機緣巧合得到了《變形記》的一期拍攝腳本,而且是對我非常有觸動的一期,我發(fā)現腳本上面連人物的反應表情都仔細注明了。的確,我們看的真的是戲,但如果說我們能如此入戲,是不是就意味著編劇對這種差距的解讀其實符合大眾的認知呢,是不是這就是經我們認可了的理所當然的現實?
“聽了一堆大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我講了這么多,可面對出身階層和那些我們無能為力的先天困境,還是只能一臉懵逼。有些距離不在于日后你拼命追趕就能超越的工資數字,是那些從你出生就被父母階層地位定性了的先天 “基因 ”,再加之后來漸漸又被他們的思想素質加深了的后天塑型。我們沒有一按就能重啟人生模式的魔法按鈕,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多看看書里現實中接觸不到的東西,武裝自己的腦袋,起碼就算掙不到錢帶我們的小孩去環(huán)球旅行,也還能有信念和思維的力量,去裝飾他們精神的小世界。
勵志文章3:追求夢想,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了林書豪的紀錄片。那是“林來瘋”之前,他一次又一次的坐冷板凳,甚至連上場的機會都沒有,就被球隊給轉賣了。他在不斷被打擊和受挫中,滿懷失望卻不放棄。
腦海中場景切換,我聯(lián)想到前陣子新聞臺播報,某家餐廳打出買一送一的廣告,吸引消費者大排長龍?!梆囸I營銷”的手法奏效,部分搶不到好康2的消費者卻在現場大打出手,成了廣為人知的新聞事件。
兩件不相干的事,卻在心中不斷交錯。反復思考,大排長龍的消費者,真的了解他們付出大量時間取得東西的價值嗎?會不會其實他們連自己人生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
在被臺灣日漸窄化的媒體引導下,是不是每個人只在“小確幸”中自我安慰或隨波逐流,而忘了曾經夢想的初衷?也許,我們不能像林書豪那樣創(chuàng)造奇跡,但難道不能活出獨特的人生?
要活出獨特的人生,要先知道“Who Am I”。
不認命的黑手學徒
將人生倒帶回轉。
十六歲時,我是一個黑手建教高中生。但是從不認命自己只能當個黑手,因為我有一個音樂夢。
雖然高中上第二志愿絕對沒問題,還是選擇就讀大安高工機械科3。當時我們三個月在校上課,三個月在制罐工廠工作,每個月可以領三千元,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工廠的作業(yè)環(huán)境單調,但必須全神貫注,否則就慘了。我曾親眼目睹學長恍神,活生生軋斷一只手。
我不喜歡機械,更怕變成獨臂怪客,但因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我必須賺錢,賺得愈多愈好。賺得愈多,就能幫助終于掙脫可怕婚姻的媽媽減輕負擔,幫忙拉扯弟弟長大,甚至離暴力老爸愈遠愈好。雖然知道老頭子無事就會回來要錢,有幾次還把媽媽拉下水,差點害媽媽惹上官司。
苦悶的青春歲月啊!只有在音樂中,我才能得到救贖。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存零用錢,就是為了買卡帶。一個一個硬幣慢慢累積,就可以實現一個小小的希望。我常常躲在棉被里,一遍又一遍地聽卡帶,音樂讓我逃離了不堪的現實,醫(yī)治撫慰我傷痕累累的身心。
在高中建教班,每月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一點錢,我也都拿來買卡帶。聽著聽著,心中音樂的火種繼續(xù)燃著,不被現實澆熄。
當時,我莫名其妙地被選為班長,和淑玲談起純純的愛,還有幾個換帖好友,大伙笑鬧打屁,一起聽音樂。
記得有好幾次,我不管媽媽質疑的眼神,和淑玲待在房間里,一副耳機一人用一邊,陶醉在歌曲中。這些當紅的歌手,替我們唱出了喜怒哀樂,標記著我們苦悶懵懂又曖昧的青春歲月。
我的夢想,也在懵懵懂懂中開始飛翔。但這個夢想,我一直沒有說出口,因為對我身邊的人來說,太不切實際了。這個夢想是:我想成為一個會創(chuàng)作的音樂人,打造擁有很多歌手的王國。
嗅出自己的獨特
潛藏的音樂夢,偶爾要讓它透透氣,否則就悶壞了。光聽音樂已經不能滿足我,于是我開始興致勃勃地寫樂評,描述對歌曲的感受,大膽預測歌手可能的走向和定位,發(fā)表欲按捺不住,我不知天高地厚地將評論文章寄到滾石、飛碟等唱片公司和各家雜志社,結果當然是石沉大海。
“要從事音樂工作,怎么可能嘛?我是黑手耶,就算再去讀五專,也是黑手啊,哪有機會做音樂?”我常常在心中這樣自問自答,不停地挑起希望,又不停地否定自己,但音樂的種子已經深深地種下,等待將會出現的萌芽。對流行音樂的感受相當豐沛,就像一股股的涌泉,每聽完一首歌,就不停地冒出來。只有不停地寫,不停地寄到唱片公司和媒體,心中的激動才能找到出口,不至于泛濫成災。當年飛碟旗下的歌手蘇芮,以《一樣的月光》等歌曲,在流行樂壇刮起一陣旋風。在寫給飛碟唱片的樂評中,我毫不掩飾對飛碟在塑造藝人方面的激賞:
高亢的嗓音、痛苦表情和中性外表,神秘氛圍深深攫住聽眾的心。唱片公司成功地突顯了歌手的特色,席卷市場當仁不讓……
除了看法和分析,我還興致勃勃地對各個唱片公司提出建議,意氣風發(fā)無所畏懼的年少歲月呵?;叵肫饋?,這不就是未來營銷定位能力的起源嗎?
雖然一封封信都石沉大海卻不改其志,我憑借的不只是一股不認命的傻勁,更來自于嗅出自己的獨特。
從高中時期開始,作文課就是我最重要的揮灑舞臺。我的作品常被老師拿來當眾朗讀,或是貼在公布欄讓大家欣賞。至于我費心撰寫的樂評,只有淑玲和換帖兄弟擁有閱讀的特權。
“阿豐,你還會寫這種東西啊,很厲害喔!”從老師和好友們的肯定中,我漸漸相信,想從事音樂評論相關工作,并不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雖然如此,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媽媽,還是覺得我根本在做夢。憑著黑手建教生的一點薪水,我從家中搬出,自力更生,從此便主導自己的人生。
畢業(yè)后等待當兵的兩年期間,一心想賺錢,拉過保險,在餐廳端過盤子,到三溫暖折過毛巾,甚至在街上兜售英文教學錄音帶(其實我的英文很菜)。
“要吃頭路,就要懂得賺錢,像我一樣,不然就是撿角,沒出息啦?!标幓瓴簧⒈┝习殖D钸兜脑挘谖业男念^陰魂不散。
“我一定要賺很多錢給他瞧瞧,但絕對不要變成跟他一樣?!蔽野蛋档匕l(fā)誓。
打零工的日子里,被生活的壓力追著跑,但是心中夢想的光,卻一樣明亮。
追求夢想,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第一步,先找到自己的熱情,第二步,確認自己在有興趣的事物上具備能力,第三步,堅持去做,不要因為自己的出身妄自菲薄,也不要從眾,被別人的看法所左右。
由我從小的堅持,反觀現在的年輕人。很多人只會盲從,不知自己未來要做什么,或是怨嘆自己命不好,沒有好野人5老爸。但我是黑手的命,誰會想到我日后會成為一位音樂工作者呢?如果當初跟多數同學一樣,安安穩(wěn)穩(wěn)地當一名黑手,收入也會不錯啊!但我愿意不斷挑戰(zhàn)自己,走出一條和大家不一樣的路。
正在職場起步的年輕人,你也可以。
勵志文章4:把握今生,對自己負責
時光隨著月落風起,淡泊如水。等待的時空里白發(fā)染黑隨風輕舞。絲。也許就是因為等待,才會讓時光悄悄溜走,也只有等待,才會青絲染白發(fā)。
錯過的時光無法挽回,人就是這樣,在等待中期盼,在歲月中虛度,都感覺明天會更好,可是,有多少人錯過了今天,向往明天。明天也許會更好,但是,沒有今天的努力,明天一切都是虛無。
期盼就是再美好的愿望中等待,今天是時間錯過的最好風景,明天或許就是一聲嘆息。你在今天沒做什么,明天等來的就是一張白紙,日記是經過每天的記錄,理想是靠日積月累的打拼。明天的美好愿望,就是今天不懈的努力,就是這樣,也只有堅持不懈,你離成功才會越來越近,明天就是今天努力,才會讓你一切都如意。
紅塵過往都是在煙云,所有煙云都是自己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斷努力,不斷進取,才會讓明天更美好。沒有人會真正理解你,你的成功是所有人看到的最美的風景,你的失敗,是所有人對你不肖一顧的唾棄,沒有同情和憐憫,因為你的努力別人看不到,看到的就是你能不能成功。只有成就了你自己,在別人眼里,你才是最耀眼的光環(huán),別人的眼光才會圍著你轉。
你的靈魂里住著風,也許風戀的寒冷,也許暖風徐徐。別管咋樣,畢竟你的人生與眾不同。因為你沒讓時間虛度,你能夠在自己的時光里,做了時間真正的主人。把握自己,就是把握人生。沒有什么比這更重要。
時光的刻刀在你的臉上刻滿皺紋,童年隨風而去,青年在歲月中悄悄消失,中年隨著而來。你還想什么?還有什么能比自己的時間更加珍貴?你自己也搞不清楚,童年的時光在日出日落的時刻,都隨風輕舞。青年在自己努力打拼,為了理想和事業(yè),都忘卻了戀愛和結婚,等自己一切都明白了,自己的初戀女友變成了別人的新娘,自己也隨著父母的奢望和任務,草率結婚,事業(yè)一事無成,婚姻一塌糊涂,自己都不明白,自己這一輩子,究竟在為誰活著?
能把握自己的,是理想靠岸的方向找對了坐標。因為自己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能戰(zhàn)勝一切,人有時候卻不能戰(zhàn)勝自己。每個人都會感覺,自己是最優(yōu)秀的,人往往就是這樣,能看清別人,卻往往不能看清自己,總感覺自己沒有缺點。人就是這樣,看到的是別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有這么一句話,我不是哲人,只是自己看不到而已,等一切都明白了,也許自己就燈枯油盡了,等待的就是細數自己過往的時光煙云,讓自己隨著時光漸漸消失。
等待是最不理智的選擇,時光如梭,容不得你繼續(xù)等待。錯過今天,沒有明天會比今天更好。明天虛無縹緲,今天才是最現實的一天。女人的人老珠黃,男人的惰性的等待,都在時光中慢慢殆盡,紅塵滾滾,往事如煙。還有什么值得留戀?只有自己沒有努力的今天,才會讓人感到惋惜。一切都是煙云,一切往事隨風都是夢。
枕著理想談紅塵,隨著落花空入夢。在你的時空里,你錯過多少姻緣?你錯過多少機遇?事業(yè)也好,愛情也好。沒有什么比把握自己,把握人生更重要。誰是時間的主人?只有你自己,你不把握,沒有人會在你的人生道路上,給你指明方向。
你是時間的主人,莫讓落花隨風輕舞。一年四季,四季都是落花覆蓋塵土。人的一生有多少個四季輪回?紅塵戀戀莫哀怨,一切往事隨云煙。你的世界里只有你最懂,你懂得自己今生該何去何從。路是自己走的,沒有什么比自己選擇更重要,你錯過今天,或許明天就是自己更黑暗的日子。選擇自己人生的道路,就是最好的把握自己,沒有人會在你最窮困潦倒的時候幫你一把,只有自己會拯救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等待,是在自己努力的過程中等待,因為只有自己努力,前程才會更美好。守株待兔只是寓言,它代表不了現實,在自己不斷的努力過程中,享受整個努力的過程,只有努力才會成功,況且努力還未必成功,不努力空等,那只是自己在做夢。
誰是時間的主人?只有自己,你能把握自己,卻不能阻止時光的飛速流轉,沒有什么能把握今天才會掌控自己的命運,也沒有什么,能讓自己為了理想和目標,不斷努力最現實了?;淝傧业膰@息,流水落花的無情。當春風隨著美妙樂音翩翩起舞,你的人生是否會隨著你的心情一起舞動?只有自己無愧今生,才對得起自己來著人世間匆匆一遭,不浪費時間,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承諾。
人由生到死,就是一個過程。別管是誰,都逃離不了生老病死這條無可奈何的必經之路。短短幾十年,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覺自己就老了。人活著不單單是一個過程,人活著活的內容不一樣,活著就是活出一般人所不具備的活著的質量?;钪母哔|量,就是對得起自己的一生,無怨無悔,等自己走的時候,不留什么遺憾。努力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就是整個的努力過程。
活著真好,活著就是活出人生的價值,活著就是活出人生的精彩。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沒有觀眾,只有自己,自己在自己最精彩的一刻,別忘了自己給自己鼓掌。只有自己,才會不斷的鼓勵自己,鞭策自己,讓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當你出生,一家人都笑了,當你死了,全家人都哭了。自己撒手人寰,與紅塵絕戀??纯醋约?,能有多少自己舍不得的東西,牽掛,留戀,但是你啥也帶不走,帶走的只有一刻不肯安分的心,還有就是你還沒有完成的遺愿。那么多的遺憾和牽掛,都隨著時光悄然流逝。
什么叫蓋棺定論?就是當一個人離開塵世,蓋上棺材蓋,你的一切都不復存在,時光久遠,沒有人在你的身前背后再去議論你,別管成功與否,一切都與你無關。落葉如塵土,紅塵歸于自然。所有的一切,只能等后人評論,但是,你聽不到。
把握今生,別想來世。掌控時間,就是對自己負責。還有什么比時間更重要?真的,等你散手人寰,真是塵歸塵土歸土,琴弦之外的鳥音都是落花的孤獨。與你何干?自己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但是,自己能做時間的主人。不浪費一分鐘,你的人生就會很精彩。你的努力過程,就是最好的見證。不在人前談論是非,因為這一切都與你無關。別人給不了你什么,給你的這有評價和憐憫,起不了作用。努力吧,年輕人,所有活著的人,只有自己對得起時間,才會對得起自己,因為你才是時間的主人,沒有什么比自己努力更重要。
勵志文章5:啃著面包去追夢
我常在簽名時寫上“有夢就追”四個字。對我來說,有夢就追,及時地追,是我的生活態(tài)度。我總希望,在人生有限的時光中,我們的缺憾可以少一點,成就感和幸福感都可以多一點。錯只錯在我對“有夢就追”這幾個字,解釋得不夠多?!坝袎艟妥贰?,在實行上有它的復雜性,特別是在夢想與面包沖突的時候。
我不認為夢想與面包一定相違背,本來只想追求夢想,但后來以夢想贏得面包的人,大有人在。
追夢的本身是個賭博,但也不是單純的賭博。你的才華愈高、想法愈周全、技術愈無懈可擊、經驗愈豐富、付出的努力愈多,或者人緣愈好,贏的幾率就愈大。
每個人勝出的幾率并不一樣。
值不值得?就只有自己能判斷了。贏了,通常還得感激許多懂得賞識自己的人,而輸了,則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怨天尤人。無論如何,我肯定人們追求夢想的決心,因為我們這一輩子,總該做些自己覺得值得的事,盡管旁人也許會發(fā)出一些名之為“關心”的雜音來阻礙追夢者的意志,但自己的人生總得自己負責。問題在于,到底你追尋的是夢,是理想,還是只是白日夢?
我欽佩那些“肯定自己的夢想后決定辭職”的追夢人,卻很怕那些“辭了職才想試探自己的夢想”的妄想者。后者因為想得太簡單、做事太草率,實行夢想的可能性實在太小了。
如果真的熱愛寫作,不必等辭職才寫。等辭職才寫或等辭職才想學某項專長的人,百分之九十九是在找借口脫離某個人生關卡,并不是真心追夢。這樣的人,夢想失落后只會變成憤世嫉俗;花太多時間憤世嫉俗的下場,就是一事無成。
這么打比方更好懂:我們總不可能因為夢想當小提琴家,辭職后才開始學小提琴吧。
那位轉任攝影師還算成功的電子新貴,在他每年領巨額紅利時,攝影作品早有獨特風格。變成畫家的朋友,在當上班族時,本來就畫得一手好畫。
成功開設咖啡廳或餐廳的轉業(yè)者,也都不是在開店前才學經營須知、才上烹飪班惡補的。他們早已花了經年累月的時間考察和嘗試,像神農氏嘗百草一樣的兢兢業(yè)業(yè)。
沒有任何成功追求夢想的人,是在“一念之間”成功的。
追夢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必須逐漸建立的生活習慣,也是一種“活在當下”的感覺。誰說你要放棄一切才能追夢?也別再怨夢想與面包兩相礙,其實,阻礙你追求夢想的,不是你手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面包,而是自己的惰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