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jié)氣以后還會熱嗎

宋佳0 分享 時間:

處暑時節(jié)和三伏天氣的炎熱,狀態(tài)不一樣,并不是那種熱到讓人頭暈眼花的酷熱,而是一種讓人難以忍受的干燥氣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處暑節(jié)氣以后還會熱嗎簡介,歡迎參閱。

處暑節(jié)氣以后還會熱嗎

處暑節(jié)氣以后還會熱嗎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由于受短期回熱天氣影響,處暑過后仍有持續(xù)高溫,雖沒有夏天酷暑,但仍會悶熱,并且干燥,天氣由炎熱轉向悶熱。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它是代表氣候由炎熱向悶熱轉變的節(jié)氣。

處暑之后氣溫下降。處暑期間,真正進入秋季的只是東北和西北地區(qū)。但每當冷空氣影響我國時,若空氣干燥,往往帶來刮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后,特別是下雨過后,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

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說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qū),剛剛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后,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后了。在此期間,全國各地的暴雨總趨勢是減弱的。進入處暑節(jié)氣后,晝夜溫差將漸漸拉大。一般要到白露節(jié)氣氣溫開始轉涼,民間流傳“白露身不露,赤膊當豬玀”的說法,說明在白露日以后還有人赤膊。

處暑的含義是什么意思

處暑的主要含義就是指夏天的離開,因為數(shù)它是大小數(shù)代表的是夏天,夏天的那種酷熱感和我們即將到來的秋天不一樣。處暑即為出署,是炎熱離開的意思。它屬于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四個節(jié)氣,在每年公歷8月23日,處暑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此時的三伏已經(jīng)接近尾聲,白天熱,早晚比較涼,晝夜溫差比較大。 此時大部分地區(qū)林果和農(nóng)作物陸續(xù)進入成熟期,農(nóng)民加緊采摘,進行水稻施肥。

處暑的習俗

夏天有很多的荷花和荷葉,這些東西都有一種清熱解熱的感覺,可以幫助我們?nèi)コ闹械脑餆?。梁武帝有詩道:“江南稚女珠腕繩,桂掉容與歌采菱?!崩畎滓灿性姷溃骸傲飧枨宄粍俅骸!弊阋娏詠?,采菱唱詠的風氣很盛,文人墨客將其寫人詩詞歌賦,也十分普遍。把菱搗爛浸泡,澄出粉,食用后可以補脾胃,強腳膝,益氣耐饑,健力行水,去暑解毒。取菱粉和米制成粥,能益腸胃,解內(nèi)熱。鄉(xiāng)間人們常將菱蒸煮后曬干,剁米為炸、粥、果,貯藏起來可以代替糧食用,較嫩的菱則可以直接上市出售。

處暑的養(yǎng)生

因為夏天總是給人一種悶熱感,讓人們內(nèi)心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熱氣,所以我們在平常吃東西的時候,就應該吃一些帶苦味或者是帶酸味的東西,它可以幫助我們開胃,也可以幫助我們清火,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最適合秋天也最養(yǎng)生的食物。尤其是我們覺得精神萎靡不振的時候,可以喝一些茶,不僅幫我們調(diào)養(yǎng)腸胃,也幫我們振奮精神。

處暑后還要熱多久

在我國南方多地,在處暑之后還會有“秋老虎”,天氣炎熱而干燥,只是早晚稍微降溫,這種天氣會持續(xù)十來天,通常在白露時節(jié)才算是真正進入秋季了,天氣才會真正涼快起來。

在處暑之后,北方地區(qū)基本上除了正午太陽會強烈一些,其他時候并不會太熱。處暑過后北方天氣會逐漸轉涼,南方卻容易受秋老虎影響,持續(xù)高溫。

在南方許多地區(qū),還是會受到東南季風的影響,天氣依然炎熱,但是早上和晚上的溫度又會較夏季降低,而且此時天氣還會逐漸變得干燥,我們稱之為“秋老虎”。

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暑氣逐漸散去,早晚溫差變大,總的趨勢是天氣越來越?jīng)鏊?,但晴天下午的炎熱不亞于暑夏之季,距離進入真正涼爽的秋天還有待時日。

處暑后,由于蒸發(fā)量大,空氣濕度大,就形成了即熱有悶的特點,也是人們最難受的“桑拿天”。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時間有長有短,半個月至一個月不等。

有時秋老虎來了去,去了又回頭?!扒锢匣ⅰ碧鞖?,雖然氣溫較高,但總的來說空氣干燥,陽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熱,不至于熱得喘不過氣來。

1406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