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節(jié)氣的特色美食

徐球0 分享 時間:

立秋節(jié)氣的特色美食是什么呢?來看看立秋美食具體情況是怎么樣的吧,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立秋節(jié)氣的特色美食(2023推薦),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立秋節(jié)氣的特色美食

立秋節(jié)氣的特色美食(2023推薦)

食小赤豆

立秋節(jié)氣的特點和風俗有:食小赤豆、占卜天氣涼熱、民間占卜涼熱等。其中,食小赤豆是必須的習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民間則有在立秋時占卜天氣涼熱的風俗。東漢崔宴《四民月令》中也提到了“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這些習俗和風俗都與立秋節(jié)氣有關,反映了古代人們對于天氣和健康的重視。

吃西瓜

立秋節(jié)氣的特點之一是吃西瓜,也稱為啃秋。這是因為立秋后天氣變涼,吃涼的東西會對腸胃產生影響,所以人們不再吃西瓜。這個習俗在江蘇各地都有,也是立秋節(jié)氣的標志之一。吃西瓜不僅是一種傳統(tǒng)習俗,也是人們對健康和幸福的追求。

吃餃子

立秋節(jié)氣的特點是吃餃子,因為“貼秋膘”是沈陽立秋的傳統(tǒng)風俗。在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白切肉、紅燜肉、肉餡餃子、燉雞鴨或紅燒魚等,以肉貼膘,補上夏天流掉的油水。吃餃子也是其中的一種方法。此外,立秋還有忌在田間行走、忌洗澡、忌打雷、忌下雨、忌出虹、忌行房等禁忌。這些禁忌都是為了適應立秋時節(jié)的氣候和生活習慣,保持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

立秋節(jié)氣的歷史淵源

立秋,是“四立”之一,表示秋季的開始,禾谷開始成熟,收獲的季節(jié)到了。《歷書》曰:“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薄墩f文解字》:“秋,禾谷熟也?!闭麄€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yōu)殛幨⒌霓D折。如《管子》所說:“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 [24-25] [32] [47] 二十四節(jié)氣有“三暑”,即小暑、大暑、處暑,按順序分別為初暑、中暑、末暑?!叭睢敝虚g還夾一個“立秋”節(jié)氣,立秋之后才是處暑(末暑),“三暑”與“三伏”均代表高溫酷熱天氣,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暑天比較長。暑天長對于農作物長勢和產量有利,作物要有足夠的生長時間和熱量,如果暑熱時間短,作物生長時間和熱量都不充足,長勢和產量會受影響。二十四節(jié)氣是古代農耕文明的產物,它是農耕文化對于節(jié)令的反映。

立秋節(jié)氣的劃分方法

節(jié)氣法:傳統(tǒng)的四季劃分方法,以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因此秋季以立秋為始點。斗指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秋季從立秋起至立冬前結束。立秋,意味著陽氣漸收、陰氣漸長,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成熟,收獲的季節(jié)到了。 [8] [16] [39-40] [42]

氣溫法:現(xiàn)在劃分四季常根據氣溫變化劃分,采用的是近代學者張寶堃的“候平均氣溫”劃分,按候平均氣溫法,日平均氣溫連續(xù)五天介于10℃~22℃之間算是進入秋季。氣溫法劃分的秋季,表示天氣涼爽了。

立秋節(jié)氣的秋社是什么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漢代,后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獲已畢,官府與民間皆于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唐韓偓《不見》詩:“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立秋節(jié)氣的摸秋活動

夏歷八月十五日,是為中秋節(jié)。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婦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謂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還是白頭到老的好兆頭。按照傳統(tǒng)風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園主人不得責怪。姑嫂歸家再遲,家長也不許為難。

141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