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煙臺市最低最新工資標準
2023全國31地區(qū)最低工資標準已經發(fā)布了,那我們知道2023煙臺市年最低最新工資標準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3煙臺市年最低最新工資標準,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3煙臺市年最低最新工資標準
根據(jù)《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魯政字〔2023〕172號),現(xiàn)公布調整后的全市最低工資標準,并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調整后的最低工資標準為:
芝罘區(qū)、福山區(qū)、萊山區(qū)、牟平區(qū)、蓬萊區(qū)、長島綜合試驗區(qū)、龍口市、招遠市、萊州市、黃渤海新區(qū)、高新區(qū)、昆崳山保護區(qū)月最低工資標準22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22元;
海陽市、萊陽市、棲霞市月最低工資標準201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20元。
二、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全日制就業(yè)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非全日制就業(yè)勞動者。
三、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用人單位向提供正常勞動的勞動者支付的工資,不得低于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
四、用人單位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以及通過補貼伙食、住房支付或提供給勞動者的非貨幣收入,不得抵扣最低工資標準。勞動者個人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包含在最低工資標準之內。下列各項在最低工資標準以外,由用人單位另行支付:
(一)延長工作時間的加班加點工資;
(二)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huán)境、條件下的津貼;
(三)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省規(guī)定的勞動者應享受的福利待遇。
五、用人單位因生產經營困難、經濟效益下降,確無正常工資支付能力,需要按照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應按規(guī)定履行民主程序。用人單位按照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按照原有標準支付工資的義務自適用最低工資標準的法定條件消失之日起自動恢復,當事人另行約定工資回升標準的除外。
六、調整后的最低工資標準自2023年10月1日起執(zhí)行,煙人社發(fā)〔2021〕20號文件同時廢止。
月最低工資標準上海最高 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北京最高
最低工資標準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形式。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全日制就業(yè)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非全日制就業(yè)勞動者。
在月最低工資標準方面,上海月最低工資標準達到2590元,這一水平位居全國第一。其次是深圳,月最低工資標準達到2360元。北京排第三,月最低工資標準達到2320元。廣東排第四,達到了2300元。
從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來看,北京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25.3元,為全國最高。
最低工資標準適用的人群
最低工資適用于我國境內的所有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即所有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都不得低于該最低工資的標準,否則是違法的,勞動者可以通過申請調解、仲裁等方式維權。
法律依據(jù)
《最低工資規(guī)定》第二條
本規(guī)定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yè)、民辦非企業(yè)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統(tǒng)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guī)定執(zhí)行。
《最低工資規(guī)定》第三條
本規(guī)定所稱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本規(guī)定所稱正常勞動,是指勞動者按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在法定工作時間或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從事的勞動。勞動者依法享受帶薪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生育(產)假、節(jié)育手術假等國家規(guī)定的假期間,以及法定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視為提供了正常勞動。
普通人有必要買社保嗎?
社保有必要買的,相關規(guī)定如下:
1、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的,必須繳納;如果員工和單位建立勞動關系,那么社保就是必須繳納的,如果員工沒有工作,就不是必須的。單位為員工繳納社保是具有強制要求的;
2、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及其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
3、未按時足額繳納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繳納社保的作用如下:
(1)參加養(yǎng)老保險的,參保人員退休后領取養(yǎng)老金、撫恤金、喪葬費;
(2)參加醫(yī)療保險的,可用于醫(yī)療報銷和老年的醫(yī)保待遇服務;
(3)參加失業(yè)保險,參保人員失業(yè)后領取失業(yè)保險金;
(4)參加工傷保險,用于支付工傷醫(yī)療費用、生活護理費、傷殘補助、傷殘津貼。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shù)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tǒng)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沒單位個人社保怎么買?
我們國家其實對于困難人群有很多很好的優(yōu)惠政策,但落實后宣傳不足,導致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能夠申請、享受哪種幫助。比如“就業(yè)困難人員”,一旦認定成功,將享受個人和用人單位雙重的社保減免。
這些人可以認定為就業(yè)困難人員:
一是《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證》(或舊的《就業(yè)失業(yè)登記證》)的“4050”人員(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0周歲直至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有《殘疾證》的殘疾人(各地有不同的等級要求);
三是享受低保的人員;
四是連續(xù)失業(yè)1年以上的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人員;
五是已轉非的就業(yè)困難的被征地農民;
六是城鎮(zhèn)“零就業(yè)”家庭人員;
七是困難高校畢業(yè)生;
八是各地規(guī)定的其他就業(yè)困難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