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后日記500字左右

樂妍0 分享 時間:

朋友間有了正義,不怕生死,一百零八好漢也就成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dāng)?shù)恼媲榛茧y兄弟,因此許多男生看完水滸傳都會特別激動不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水滸傳讀后日記500字左右例文,希望你喜歡。

水滸傳讀后日記500字左右篇1

“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相信大家對這句歌詞也都很熟悉吧,這就是水滸英雄們仗義、正直、忠誠的真實寫照。

就拿花和尚魯智深來說吧,他被逼上梁山,是由于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結(jié)果。他本來可以逍遙自在地做他的提轄官,然而,他卻不能忍受他所生存的社會,對他看到的不合理的社會采取了進(jìn)攻的態(tài)度。當(dāng)金氏父女哭訴鎮(zhèn)關(guān)西的暴行時,和魯智深坐在一起的史進(jìn)還有李忠都沒什么反應(yīng),魯智深卻激起了強(qiáng)烈的反應(yīng),他立刻就要去打死那鎮(zhèn)關(guān)西。雖然被人三番五次地勸住,還是不肯甘休,最終三拳打死鎮(zhèn)關(guān)西,只好出家去當(dāng)了和尚。不想出家后還大鬧五臺山,拼殺瓦罐寺。后來聽說林沖老婆受了高俅的欺負(fù),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還說“不怕官,只怕管”,不敢去管高俅,魯智深卻“怕他甚鳥!”,可見他的勇氣和仗義。他最終打抱不平大鬧野豬林,到二龍山落了草。他對封建社會的朝廷認(rèn)識也是明澈的:“……只今滿朝文武,多是邪奸就比俺的織袖做染作皂了,怎洗殺干凈?”因而他堅決反對招安,死保梁山,氣質(zhì)不凡。

再說說那耿直的李逵。李逵見宋江時的魯莽,賭場的賴賬,江邊的搶魚,酒樓上的闖禍,都反映了他的純真、渾厚的性格。他心中燃燒著對不公平社會的怒火,不能忍受壓迫。他對山寨十分忠誠,為了山寨,他任何事都走在前面,不怕困難,不畏生死。

梁山好漢們正是這樣“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斗爭著,打擊貪官污吏,打擊惡霸地主,為人民報仇。后來他們攻城奪縣,反抗官府,擊殺害民賊,也是為民除害,解除百姓的痛苦……

“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這首歌再次從我耳邊響起,水滸英雄們仗義、正直、忠誠的形象再一次浮現(xiàn)在我面前。

水滸傳讀后日記500字左右篇2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想必大家都讀過吧!

《水滸傳》里的人物有魯達(dá),武松,宋江,柴進(jìn),李逵……

李逵是沂水縣人,在戴宗手下當(dāng)小牢子,《真假李逵》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那天李逵路過樹林子,忽然見到有人涂黑了臉,了兩把板斧喝令留下買路錢。李逵喝到: “你是什么人,敢當(dāng)老爺去路?”那人說是李逵。李逵大笑,操起板斧去戰(zhàn)假李逵,假李逵擋不住想逃,屁股已挨了一刀,李逵搶前一步,踏著那老家伙的胸脯說: “老爺才是黑旋風(fēng)!”然后挺著胸脯走了。

林沖林教頭被刺配滄州,魯智深大鬧野豬林。林沖被押開封府刺配滄州,陸虞候買通護(hù)送工人董超薛霸,途中殺害林沖,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沖,在野豬林被董超薛霸綁在樹上,說明高太尉陸虞候指使他倆陷害林沖的根由,兩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沖。幸虧在這危急時刻被魯達(dá)救了下來。林沖來到柴進(jìn)莊上與洪教頭比武,林沖勝了洪教頭拿了五十兩銀子。

《水滸傳》中108位好漢義字當(dāng)頭,對朋友講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氣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還有一個天真爛漫的李逵,他有一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yè)游民的習(xí)氣,動不動就發(fā)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jié)果不是吃虧就是后悔,但他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

讀了《水滸傳》這不長篇小說,我仿佛認(rèn)識了108位好漢的忠勇雙全。我們一定要學(xué)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學(xué)那些欺善怕惡的人。劉備說的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水滸傳讀后日記500字左右篇3

老話說“一文錢難倒英雄漢”。說的是無論怎樣的英雄豪杰,如果出門在外囊中羞澀,也勢必陷入窘途。其中著名的事例,當(dāng)屬隋末唐初的大英雄秦瓊賣馬的故事了。

如果說秦瓊賣馬的結(jié)局是因禍得福,不但得到了單雄信的資助而擺脫困境,還結(jié)識了一批江湖豪杰。而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第12回中楊志賣刀的故事卻沒那么幸運。

北宋朝著名的楊家將楊令公之后楊志,因丟失皇帝的花石綱而獲罪丟官,他為了能恢復(fù)自己原來的殿帥府制使官職(大概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一個校級軍官),竟不惜傾盡自己的家財去走門路(行賄),結(jié)果弄的是自己官沒弄到卻衣袋空空,真?zhèn)€是“有錢不知柴米貴,沒錢方知度日難。”連個店錢也沒法支付的窘境,不得已只好把自己家傳的寶刀拿去貨賣,不料卻遇潑皮無賴牛二糾纏不休,楊志一怒之下?lián)]刀殺了牛二,因此惹下一場官司,真?zhèn)€是買官不成反招禍端。

我們從這個故事中,可以吸取一些什么樣的教訓(xùn)呢?我想應(yīng)該有以下幾方面:首先是楊志不該傾盡家資去行賄買官,結(jié)果落了個竹籃打水,反弄的自己囧途難堪賣刀求生;其二是楊志不該和那種下三濫的潑皮無賴過度較真。有道是“好漢不吃眼前虧”。遇到這種事既然官府都管不了,還不如一走了之,與這種不能稱之為“人”的人糾纏,只能使自己吃虧。以自己英雄之軀抵一條無賴之命,委實是不值。

從這個故事中我還認(rèn)識到,像牛二這樣的潑皮無賴這所以能夠橫行于一時,甚至被百姓視為吃人的“大蟲”,與北宋封建王朝的腐敗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有什么樣的環(huán)境就能滋生出什么樣的社會毒瘤。怪不得,這個昏庸的宋徽宗后來會與他的兒子宋欽宗一道被擄入金國,最后客死他鄉(xiāng)了。

水滸傳讀后日記500字左右篇4

很早就聽說《水滸傳》非常好看,張老師也覺得適宜我們初一學(xué)生課外閱讀,我便央求媽媽買。正好媽媽的一位朋友家有,便送給了我。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總算把《水滸》的上冊啃完了。

令我最佩服的就是作者在描寫兩方交戰(zhàn)時的高超技巧。就拿楊志和索超在大名府的那場比武來說吧。不談兩人的盔甲武器,也不談雙方打斗的場面,單是兩人的馬,作者就寫得活靈活現(xiàn)。索超的馬“色按庚辛,仿佛南山白額虎;毛堆膩粉,如同北海玉麒麟?!倍鴹钪镜鸟R“駿分火焰,尾擺朝霞,渾身亂掃胭脂,兩耳對攢紅葉?!弊髡哂^察細(xì)致入微,雖然在這里只用了比喻的手法,但在描寫楊志的馬時卻用了四種不同的物來比喻馬全身不同的紅,使人覺得可信、真實,足可見作者技巧的巧妙。

除了看,當(dāng)然也要思考,我思來想去,就是一個問題不大清楚,那就是何為好漢?一個人的好與壞是由法律、真理來判斷的,那書中所謂的好漢是以什么為標(biāo)準(zhǔn)的呢?武松,他為兄報仇,殺了嫂嫂與西門慶,那是兄弟情深,也就算了??伤獮R鴛鴦樓,把氣撒到了別人身上,連在張都監(jiān)家看馬的也被他莫名奇妙地殺了。這看馬的老頭與武松無怨無仇,連面都沒見幾回,有什么理由殺他?就因為他幫張都監(jiān)看馬?武松見孔亮喝酒吃雞,自己只有熟菜,便打跑他,自己霸占了,這也能稱作好漢?想著想著,倒也想出了幾分道理。

以前,人們把“義”看得特別重,史進(jìn)不就看在朱武和楊春重義氣上,放了陳達(dá)嗎?如今,做事都得依法律,如果也學(xué)他們一樣,反而會害了別人。因此,時代變了,人的觀念變了,我們只能用欣賞的角度去看這本書,萬萬不可把它當(dāng)成教科書。

水滸傳讀后日記500字左右篇5

《水滸傳》乃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膾炙人口。令方讀畢,意猶未盡:豪邁而不失悲壯,眾人物鮮活,或英勇或怕事,或忠義或貪財,獨有二人深入吾心,感慨頗多。

魯達(dá),有得一身好武藝,便在經(jīng)略府作了提轄。為人直爽,嫉惡如仇,正義勇猛。為一個被鄭屠欺負(fù)的金老兒二人報仇雪恨,三拳打死了鎮(zhèn)關(guān)西。自此出家為僧,法名智深,人稱“花和尚”。

他,可以為了正義而不顧舊日交情。

李忠、周通與他好吃好喝,還給其金銀財寶,智深但見那二人頗不誠心,好生慳吝,捆了小卒,自奪財物滾將下山。

他,為宋江為大宋朝廷立下汗馬功勞。

夏侯成、方臘二亂賊皆為他活擒,終究還是不逃一死,遇潮信而圓寂。

“及時雨”宋江,廣納志士,深得人心,高舉“替天行道”大旗,故全國好漢盡數(shù)前往梁山泊。

他可以造反,但并未自立為王。

于他心中,總有法度?;实壑辽希瑹o可改變,只是反,為民除害。

他,等待招安,為國而立功。

皇上派使者前來招安之時雖有李逵踢翻桌子扯了圣旨:“招安,招安,招什么鳥安!”宋江仍然接受,平了夏侯成并方臘,直到受藥酒臨死,仍強(qiáng)調(diào)為人一世,主張忠義。寧可朝廷負(fù)他,也不負(fù)朝廷。

其實,人生之中,我們也須如這水滸一船,嫉惡如仇,忠義兩全乃一人一生之根本。

無論何時,正義永遠(yuǎn)無人可負(fù),壞人壞事總能驅(qū)除。

無論何時,忠義永遠(yuǎn)不可忘記,忠于國家,忠于領(lǐng)導(dǎo),為人誠信,才能為人信服。

詩曰:水滸之道今適用,魯達(dá)宋江真楷模。

小人心中痛,嫉惡忠義永恢宏。

水滸傳讀后日記500字左右篇6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這里面主要講了北宋未年以宋江為首的眾多梁山好漢的故事。故事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及時雨宋江,智多星是吳用,浪里白條張順等眾多梁山好漢。今天又重溫了一遍《水滸傳》,印象最深地依舊是《真假李逵》。

這個故事講得是李逵下山去接自己年老的母親上山時,碰上了一個冒充自己,叫作李鬼的人。被揭穿真面孔之后,李鬼十分后悔地對李逵道了歉,并且保正自己以后再也不會這么做,可到了后來,李逵上街討飯時,偷聽見了李鬼和一群混混要謀殺自己的事情,他一些氣之下,把李鬼給當(dāng)眾殺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隨意冒充人,遇到能力比自己高的人一定要謙虛,不能吹噓自己,不然會出大笑話來的。聽著好像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人會犯這個毛病,但仔細(xì)一想,那還是有的,比如說我自己。

有一次,我第一次去參加一個培訓(xùn)班。一到那里,看見幾乎都是比我小的孩子,我不由得揚揚得意起來,隨即拉攏了幾個小朋友發(fā)表了自己的長篇大論。我講得越來越激動,越來越興奮,但在高潮之時被一個人給打斷了,那個人糾正了我的一個錯誤。本是件好事,但我當(dāng)時氣志高漲,不由分說得就與他辯解起來,中間還不斷強(qiáng)調(diào)自己一定是對的,但后來他拿出了一本書,翻到對應(yīng)的頁數(shù)讓我看,我這才停住了,羞紅了臉。

每一本書都會或多或少地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所以我們看書時不能囫圇吞棗,更不能馬觀花。四大名著告訴我們的道理更多,所以我們要不厭其煩地多讀,多看,舊書不厭百回讀就是這個道理。

1207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