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材的運用與讀法

小龍0 分享 時間:

速讀,作為一種現(xiàn)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我國古代,《北齊書》曾記載王孝瑜“讀書敏速,十行俱下”。前蘇聯(lián)大文豪高爾基看雜志,往往是“幾頁幾頁地翻”。經(jīng)科學地速讀訓練,其讀速更大得驚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訓練的速讀能手長江美子,最快可達每分鐘讀20萬字。我國北京鐵路二中程 漢杰老師,臺北師專附小譚達士校長訓練的學生其閱讀效率也是成倍、成數(shù)倍地增長。本模式實驗表明:學生 閱讀效率一般可提高4—5倍,達到1500字/分。大量經(jīng)驗表明,速讀能力同其他技能一樣:通過訓練,才能提 高;通過有效的訓練,就能迅速地提高。

語文是我們學習的重中之重.如何學好語文將是我們面臨的首要任務。本篇探討的是對語文教材的使用方法、怎樣通過預習培養(yǎng)自學能力以及一些效果非常好的學習技巧。

語文教材的運用與讀法

學習語文,課本是第一位的;用好課本,是學好語文的關鍵。

◎語文課本的十六種讀法

◎如何自學整冊教材

◎利用好《自讀課本》

◎一課一字抓題眼

◎讀好課文題目

◎把課文變成“聯(lián)絡圖”

◎課文“線型”分析法

語文課本的預習方法

“凡事預則立”。通過預習課本,我們能更好地掌握知識,同時也

培養(yǎng)了我們的自學能力。

◎教材預復習法

◎語文預習“五步法”

◎預習語文要挖掘課文

◎預習語文可作圖表填空

◎自己“備課”預習課文

學好語文的高招

學語文不僅要靠勤奮,也要靠方法;一個適合你的好方法,會讓你快速拿到學好語文的金鑰匙。

◎讓“高才生”成為“高分生”

◎背出好成績

◎把語文變成強項的秘訣

◎畫語文‘‘知識結(jié)構圖”

◎“三限”沖刺法

◎從廣告中學修辭、學作文

◎標點符號記憶法

中篇 掌握語文的基本知識

語文是各學科的基礎,語文中的字詞、閱讀和文言文則是基礎中的基礎。本篇介紹的方法,即是教會我們?nèi)绾卧鷮崱⒂行У卮蚶芜@些基礎中的基礎。

中學語文的字詞學習

字詞是構成語文的基本骨架,要學好語文,就必須先學好字詞。

◎記多音字三法

◎背詞典基礎好

◎從中文“單詞”人手

◎重點詞語“模仿秀”

◎成語理解五法

中學語文如何進行閱讀

對語文來說,閱讀尤為重要,掌握了閱讀的方法與技巧.可大大提升語文的實力。

◎課文概括四法

◎人物列表閱讀法

◎問•畫•用三步閱讀法

◎“三本”學語文

◎“抄寫法”不過時

◎列算式學語文

◎散文線索的把握

◎攻讀一本“元典”

◎破讀語文試題的計策

p副標題e

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學好文言文.是我們繼承傳統(tǒng)、發(fā)揚現(xiàn)代文化知識的必要途徑。

◎識通假字三法

◎記成語.學實詞

◎古文今譯六字法

◎古文四行對譯法

◎三讀高考文言文

下篇 寫好作文的訣竅

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作文無疑是一部重頭戲,它最能體現(xiàn)我們語文的真正實力。本篇介紹了作文的構思、素材的運用以及實用性很強的一些作文技巧,旨在讓我們的寫作水平和語文能力更上一個臺階。

如何進行作文構思

做一件事需要好的點子,搞一個設計需要好的創(chuàng)意。同理,有了好的構思.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增補要素進行審題

◎記敘文審題的5W元素

◎快速構思供料作文

◎?qū)W科“參考系”審題法

◎用“魔球”構思作文

◎列條目,寫作文

◎詞表作文法

◎?qū)懽魑木拖?ldquo;過電影”

◎“尋根究底”寫作文

◎記點•聯(lián)點•擴點

◎提綱、草稿“兩結(jié)合”

用好作文的素材

優(yōu)秀的廚師能用相同的原料做出更美味的菜肴。同樣的道理.對于寫作,善用素材才能寫出好文章。

◎素材使用五法

◎妙用教材寫作文

◎“三偷”學范文

◎一篇范文,一個優(yōu)點

◎看“參考答案”學作文

◎?qū)?ldquo;壓縮餅干”用“開水泡開”

◎論點論據(jù)結(jié)合三公式

作文的實戰(zhàn)技巧

寫好作文需要日積月累,需要在長期的實戰(zhàn)寫作中不斷總結(jié)、不斷思考。

◎“潘氏八股”

◎三步學會寫景

◎聯(lián)系自我六招

◎如何升華作文主題

◎“編號”作文法

◎五步完成供料作文

◎議論文模式定位法

◎怎樣做好“議”與“論”

◎考場應急對付作文

◎作文自改七法

◎精讀+精典=作文高分

◎為自己的作文做好“包裝”

后 記

語文教材的運用與讀法

語文課本的十六種讀法

學好語文固然離不開課本.我們應該怎樣讀好語文課本呢?

語文課本應該多讀、熟讀、精讀,可不少同學就是看不進去。其實,不妨換一種讀法,或許就能讀進去了。云南省個舊一中黃老師、新疆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賀老師以及大港油田四中劉一玲老師就都曾總結(jié)過語文課本的讀法:

讀法一,讀目錄

其一,運用目錄掌握作品的作者、文章的體裁(因課文按體裁分單元編排),并可進一步回憶檢測作者所處的時代、國別及其代表作。

其二.運用目錄檢測課文題目重點字詞的解釋。例如:《夜走靈官峽》的“走”, 《觸龍說趙太后》的“說”, 《原毀》的“原”,《甲申三百年祭》的“祭”,等等。

其三.運用目錄,分析掌握各類文體知識。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兵車行》屬歌行本; 《師說》、《原君》、《過秦論》屬議論文體; 《諫太宗十思疏》、《出師表》、《教戰(zhàn)守策》屬疏表策類; 《醉翁亭記》、 《石鐘山記》屬游記體; 《(吶喊)自序》、《(指南錄)后序》屬序言體; 《答司馬諫議書》、《與妻書》屬書信體; 《屈原列傳》、《陳涉世家》、 《項羽本紀》屬紀傳體; 《夢溪筆談》屬科技類說明文; 《獄中雜記》屬雜記體; 《五人墓碑記》屬碑銘體。

其四.動用目錄掌握命題形式。以主人公命題的,如《母親》、《孔乙己》、《潑留希金》等;以地點命題的,如《荷花淀》、《威尼斯》等;以線索命題的,如《黨員登記表》、 《土地》、 《海市》、《項鏈》等;以事件或揭示主要情節(jié)命題的。如《智取生辰綱》、 《群英會蔣干中計》等;以揭示象征義或比喻義命題的,如《夜》、《路標》等;以揭示環(huán)境命題的。如《虎吼雷鳴馬蕭蕭》等;以中心論點命題的,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改造我們的學習》、《反對黨八股》等;以說明對象命題的,如《故宮博物院》、《人民大會堂》、《蘇州園林》等。

其五.運用目錄,通過解題,進而復習語法基礎知識。比如區(qū)別命題是什么詞組: 《簡筆與繁筆》、 《眼睛與仿生學》、 《警察和贊美詩》是聯(lián)合詞組的命題式; 《林黛玉進賈府》、 《梁生寶買稻種》、 《范進中舉》、 《高祖還鄉(xiāng)》是主謂詞組的命題式; 《離不開你》、 《智取生辰綱》、 《紀念劉和珍君》、 《答北斗雜志社問》是動賓式詞組的命題式; 《皇帝的新裝》、 《奇特的激光》、 《一件小事》、《威尼斯商人》屬偏正詞組的命題式。

總之,目錄的作用是很大的,只要善于利用。遠遠不止以上所述。在語文學習中,特別是總復習階段.切不可忽視語文課本的目錄。

讀法二,精讀法

就是細讀、深讀。所謂細讀,即逐字逐句的仔細揣摩:所謂深讀,即對重要內(nèi)容,求懂求通。古人云: “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這句話表明從細從深的閱讀才能領悟文章的精髓。所以老師對一些名篇佳作或重要語段常常要求精讀。

讀法三,略讀法

就是有時候為了了解各種信息,但又沒有必要對有關的文字讀物進行字斟句酌地閱讀,一般采取觀其大概、抓住要點的方法進行,這一方法要求提綱挈領。

讀法四。速讀法

就是快速地認讀文字,理解內(nèi)容,取得信息的一種閱讀方法。這一方法要求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較大的閱讀量.獲取更多的信息。速讀法“貴在迅速,廣泛攝取”。

讀法五。默讀法

就是不出聲音用眼睛讀的一種方法,是間接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默讀要求“讀無聲音,吸收理解”。
p副標題e

讀法六,摘讀法

即一邊閱讀一邊摘錄自己所需要的有關內(nèi)容。有的是摘抄文章的內(nèi)容提要或?qū)哟谓Y(jié)構,有的是摘抄詞語、名言警句,有的是摘抄寫作方法等等。

讀法七。查讀法

即利用工具書查明閱讀中碰到的字詞、成語的音、形、義,并結(jié)合課文的上下文來掌握它的含義。這是學習課文最重要的一環(huán),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

讀法八.畫讀法

即在泛讀中邊讀邊使用一些符號.有目的地畫出有關內(nèi)容,便于理解、應用和查對。

讀法九。議讀法

即把閱讀中發(fā)現(xiàn)的疑難問題提出來與同學、老師一起共同議論、爭辯,以便求同存異。比如在讀《笑的武器》時,對于第二幅《轉(zhuǎn)敗為勝》漫畫的喻義,我們可以有不同的見解,同學與同學、同學與老師一起議論、爭辯。從兔子的角度談,從烏龜?shù)慕嵌日?,求同存異。這既提高了閱讀能力,又提高了思維能力。

讀法十.疑讀法

即在閱讀過程中質(zhì)疑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去查讀、詢讀、議讀,最后解決問題。比如《背影》,作者朱自清先生含蓄而深刻地表達了父與子之間深厚的感情。父母對子女的關愛是真摯無私的。這種愛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對這種感情有的體會到了,有的體會不到,有的當時就體會到了。有的過后才體會得到。朱先生本人就是歷經(jīng)了這樣一個過程,課文先說: “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又說: “我現(xiàn)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我們在閱讀時就應該想一想作者為什么這樣寫, “聰明”的含義是什么.為此我們就會詢讀這兩句話是針對什么事情說的。

讀法十一,演讀法

即在閱讀童話、寓言、小說、戲劇時。采取邊讀邊演的方法來進行學習,這樣可以增強感染力,體會出文章的神韻。比如閱讀安徒生童話《皇帝的新裝》時,我們就可以邊讀文字,邊展開豐富的想象,以夸張的表演來加深認識皇帝和大臣們虛偽、愚蠢和丑惡的本質(zhì)。這種方法能增添趣味性.讓我們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獲取知識,而且不容易遺忘。

讀法十二,重讀法

即在閱讀某篇文章時,采取邊讀、邊想、邊畫、邊寫的方式反復讀。比如朱自清的《春》,為我們描繪了春的美.揭示了春的神韻,堪稱為一篇美文。我們采用這種讀法.就可以收到兩點實效:一是深刻地感受到美,理解了課文.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二是幫助記憶,便于背誦。

讀法十三。聯(lián)讀法

即在閱讀中把新的知識結(jié)合起來讀,使知識系統(tǒng)化。比如我們在學習過《春》之后,就應該借助已獲取的知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自學《濟南的冬天》時,就很容易理解作者老舍先生是怎樣抓住景物特點來描寫的,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從而把散文知識條理化、網(wǎng)絡化、結(jié)構化,提高閱讀能力。

讀法十四。比較法

即在閱讀時注意比較課文之間的異同。從而學到知識.加深理解。比如通過比較《送小龜回家》與《散步》,會感到文體相同,但蘊含的道理不同。

讀法十五,改讀法

在閱讀過程中找出課文的不妥之處,并試著予以修改。比如文言文《狼》,通過閱讀會發(fā)現(xiàn)課本插圖不盡符人意.可提出自己的修訂意見。

讀法十六。繪圖法

自繪課文配圖學習法,這是大港油田四中劉一玲老師創(chuàng)立的。劉一玲老師在談到創(chuàng)立此法的初衷時,寫道:在輔導學生結(jié)合插圖領會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學生經(jīng)常專注于課文插圖的藝術形象,忘情于插圖的藝術境界。沉浸于美好的想像之中。只要有插圖的課文.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濃厚,學習效果就好。究其原因.是因為在學習課文時,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憑借插圖中鮮明的藝術形象.深刻領悟出相關文字的豐富內(nèi)涵.激起了學生再造想像,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興趣。這說明,插圖對輔助語文教學大有益處。于是.我大膽嘗試,因勢利導,讓學生為沒有插圖的課文配畫插圖.輔助學生學好課文。

或許有人會說.從沒聽說過畫畫圖就能學好語文?然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經(jīng)實戰(zhàn)檢驗,這一方法確有奇效。

例如《醉翁亭記》一課,在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后,劉老師讓同學們給課文配插圖。同學們交上來了“滁人游”、“太守宴”、“太守醉”、“從賓歸”等雖充滿稚意但與課文內(nèi)容緊密結(jié)合的插圖。 “滁人游”展現(xiàn)了滁人郊游,四周山青水秀.游人怡然自樂的情景;“太守宴”表現(xiàn)得更為貼切——表現(xiàn)了太守歪坐椅上,捻須蹙眉,高舉酒杯,觥籌交錯,眾賓自醉,太守自飲,此樂何極的意境。忘情山水,陶醉于山野美趣之中的瀟灑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正是“醉翁”深意之所在。而同學們能借丹青之趣,通過畫面顯太守山水之樂,明白地勾勒出全文的主旨。

又例如,在要求同學們?yōu)椤犊滓壹骸芬晃呐洚嫊r,有同學交來了命名為“排”、“蘸”、“罩”、“摸”的四幅插圖.就是同學通過對孔乙己的外貌動作、神態(tài)的描繪,使一個熱衷功名、麻木迂腐的封建制度下的畸形人物躍然紙上。這無疑使大家對孔乙已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對封建社會給人的摧殘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描繪人物的方法有了進一步掌握。

這一方法居然能收到奇效,不少人可能會半信半疑。其實.細想其中的道理。應該說這并不是偶然的:

首先.自繪課文配圖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深入鉆研、理解課文的過程。因為畫的是配圖,換句話說,畫得好壞,不僅取決于畫的技巧,更取決于畫的內(nèi)容,是否更好地反映了課文的主題。所以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閱讀課文,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咀嚼課文、揣摩形象,領會主題。創(chuàng)作課文配圖的過程.就是與課文再三交流的過程。結(jié)果不知不覺中。對課文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都上了一個檔次。而用平常的教學方法,要達到這樣的效果,真是難上加難。

其次,青少年的記憶優(yōu)勢在形象記憶。在回憶課文時,如有“配圖”為輔助.回憶起來會有很大的幫助的。正如劉一玲老師所指出的. “這些曾融注學生情感的作品像閃電一般觸發(fā)學生的靈感.照亮學生所儲存的全部記憶,即插圖中的景色、形象、環(huán)境等,可重新喚起學生對課文背景、人物性格、主題思想等方面內(nèi)容的記憶。教師利用這些畫面把課文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猶如一根金線,串綴起千顆珠玉。這既是復習又是檢驗,其結(jié)果是事半功倍。”

點評

如果大家留心觀察一下,會發(fā)現(xiàn)班上同學的英語書大多已很舊了,數(shù)理化等理科書也不新了;若是文科班.史地書也是半舊不新了。惟獨語文書,卻大多還和新的一樣。而要學好語文,是絕對不能拋開語文課本的。

所以,我們要切實掌握好讀語文課本的方法.把書讀“舊”。

如何自學整冊教材

上了中學,數(shù)理化壓力太大.想自學語文,以騰出時間做理科題。這想法可以實現(xiàn)嗎?

其實,只要方法得當,自學就一定能實現(xiàn)。事實上,全國聞名的語文特級教師魏書生。多年來就一直倡導讓學生自學整冊語文教材。他寫道:18年來,每學期開學第一節(jié)語文課.我都喜歡問學生: “這冊新書學得怎么樣了?”很多同學回答: “自學完了!” “自學完了怎么辦?” “期末考試.檢驗自學 成果。”“什么時間考?” “明天!”有時我們開學第二天就進行“期末”考試。所謂“期末”考試,就是在學期初用本冊教材的期末試題考學生,以檢測假期中同學們自學這冊教材的效果。

考試之后,學生們大都不相信這就是期末試題.他們覺得題淺,沒想到自己的自學效果會這么好。18年來,我一直引導學生自學整冊新教材.我請教導處在放假的時候,就把下學期的新教材取來.發(fā)給學生.

有的同學學語文缺乏整體觀念.說不清楚一冊教材中主要學些什么。這樣,學每篇文章的時候深淺度就掌握不好.該認真學的沒有認真學。課文中不需深究的地方卻又用了很多時間去糾纏。

那么,具體地說。又怎樣從整體的角度去自學一冊語文教材呢?拿到新書以后,先要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寫教材分析。比如初二學生,上學期發(fā)第三冊教材,就叫做《第三冊語文教材分析》,共分為六個部分。

(一)列生字表

生字表一般指教材下面加拼音的字。把現(xiàn)代文生字和文言文生字分開列表。如果有興趣、有時間,也可以再找一找。沒加注音的字還有多少不認識的。也列入表里。如初中第四冊教材現(xiàn)代文生字共120個.文言文生字共85個。

(二)列新詞表

把課文中加注解的詞中需掌握的詞列成表。重點是動詞、形容詞,必要的名詞也列入表內(nèi)?,F(xiàn)代文和文言文也要分開列。如初中第五冊教材,現(xiàn)代文需掌握的新詞共99個.文言文需掌握的新詞共169個。這些詞不僅列表,還要在教材上依次給它們編上號。這樣容易引起注意.還能明確自己的學習進度。

(三)單元分析

統(tǒng)計本冊教材共幾個單元。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文言文等各占幾單元。這樣能明確本學期文章體裁的重點。

(四)習題歸類

統(tǒng)計每篇課文后的練習題總數(shù)共多少道.再將這些題分成四種類型,分別統(tǒng)計出數(shù)字。字、詞、句訓練題多少道?語法、修辭、邏輯訓練題多少道?聽說訓練題多少道?讀寫訓練題多少道?一般說來每冊書約140~150道題,其中要掌握的約100道題左右。

(五)知識短文歸類

本冊教材。知識短文一共多少篇。其中讀寫聽說知識短文幾篇?語法知識短文幾篇?

(六)書后附錄

寫清本冊教材的書后附錄是什么。對我們學好語文有什么作用。列文學常識簡表。按照時代順序,列出這冊教材涉及的作家、詩人的名字、身份、作品名稱、節(jié)選自何處,有何名句,作品體裁,外國作家要單列出來,寫清他們的國籍、生活年代、作品名稱和體裁。

魏老師說.寫這樣一份教材分析,篇幅大約在1500字以內(nèi).大部分同學初次寫一份需三小時左右,以后每冊新書都寫,效率就會高些。教材分析完了.再制定一個假期自學時間表:每天拿出半小時自學語文.

自學什么?首先學在“教材分析”中所列的生字表、生詞表、文學常識簡表。這些知識老師不講,學生自己也能學會。如:學會了文言文的字詞,這冊書的文言文不靠老師,自己大體上也能翻譯了。然后自己讀知識短文,課后的字、詞、句及其他基礎知識訓練題也可以試著做。要求背誦的課文,也不用老師教,開學前就開始背誦了。

這樣,到開學的時候,一本新書中主要的知識,大部分都掌握了.

再具體些。還可將每天自學任務和具體時間聯(lián)系起來。按中學生的記憶能力,如全身心去記。每分鐘記住5個字或三個解詞,兩分鐘記住一課書必要的文學常識沒問題。如靜下心來,平均五分鐘能做完一道課后練習題。

以初中第四冊教材分析所列自學內(nèi)容為例.所需時間如下:記住現(xiàn)代文的120個生字需24分鐘。文言文85個生字需17分鐘?,F(xiàn)代文生詞99個需39分鐘。文言文生詞169個需57分鐘。文學常識涉及27位古今中外作家,記住需54分鐘。重點課文,后面要做的練習題共62道,需310分鐘。六項合計共需495分鐘,按每天自學30分鐘計算,需16.5天。

總體時間如此,學的時候當然要加以穿插.例如現(xiàn)代文生字和現(xiàn)代文解詞穿插起來學。120個字加99個詞可能用不了57分鐘。另外,倘若每天學15分鐘字詞。再學15分鐘其他知識,效果會更好。按穿插后的時間,制訂出每天自學什么。學多少的計劃,學習起來就不忙亂了。

暑期30天,用16天多一點,一冊語文書就自學完了。

137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