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驚蟄節(jié)氣有關(guān)的諺語
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那么與驚蟄節(jié)氣有關(guān)的諺語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與驚蟄節(jié)氣有關(guān)的諺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驚蟄雷聲,全月雷轟轟。
2、不栽樹是荒山,栽上樹是寶山。
3、種樹十年,強似種田。
4、人要文化,山要綠化。
5、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
6、四年椽,十年檁,十五當梁夠標準。
7、月月好栽松,就怕砸得輕。
8、快把魚塘整修好,放養(yǎng)魚苗好節(jié)令。
9、求天不如挖地。
10、光耕不耙耢,滿地坷垃墑跑掉。
11、荒山變綠山,不愁吃和穿。
12、疏栽桐,密栽松。
13、一代栽樹,輩輩幸福。
14、先耕白塘土,后耕淤泥頭。
15、牛,母貓叫破嘴。
16、春天不開溝,夏水無處流。
17、桃三杏四梅九年,想吃蘋果五六年。
18、挖塘修壩,旱澇不怕。
19、驚蟄一犁土,春分土氣動。
20、三分種,七分管,栽樹不成怨人懶。
21、核桃樹,萬年樁,世世代代敲不光。
22、大地化,快種葵花和蓖麻。
23、栽樹在河畔,防洪保堤岸。
24、一年栽桑,多年養(yǎng)蠶。
25、旱田靠溝,水田靠埂。
26、驚蟄刮大風(fēng),冷到五月中。
27、母牛生母牛,三年五個頭。
28、麥子鋤三遍,皮薄多出面。
29、地堰開了口,跑了糧一斗。
30、驚蜇刮北風(fēng),從頭另過冬。
31、麥田追肥和澆水,緊跟鋤摟把土松。
32、驚蟄節(jié)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
33、栽桑樹,來養(yǎng)蠶,一樹桑葉一蔟蠶。
34、沙里青楊泥里柳,石頭垃子種枰柳。
35、冬雖過,倒春寒,萬物復(fù)蘇很艱難。
36、栽個花果山,強似米糧川。
37、貓三狗四,豬五羊六。
38、驚蟄春雷響,農(nóng)夫閑轉(zhuǎn)忙。
39、驚蟄不藏牛。
40、楊柳下河灘,果樹上半山。
41、小麥連年收,就怕偷懶不挖溝。
42、冷驚蜇,暖春分。
43、來水晝夜連軸轉(zhuǎn),莫待水光干瞪眼。
44、豌豆出了九,開花不結(jié)紐兒。
45、靠天吃飯餓斷腸,腦勤手勤糧滿倉。
46、栽上葡萄喝美酒,種好桑柞穿絲綢。
47、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還下桃花雪。
48、起苗不傷根,栽樹坑挖深。
49、愛花花結(jié)果,惜柳柳成蔭。
50、冬耕無早,春耕勿晚。
這是因為兇神之一的白虎在驚蟄時出來找吃的。在古老的農(nóng)業(yè)社會里,老虎為患是常有的事,為求平安,人們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這是驚蟄祭白虎的由來。也許是廣東這一傳說的關(guān)系,據(jù)說,早年新加坡驚蟄祭祀白虎的信眾也以廣東人居多,現(xiàn)在則已成為不同籍貫人士競相沿襲的傳統(tǒng),連部分印族同胞也效法。由于驚蟄祭祀的普遍,現(xiàn)在許多廟宇都安置了祭白虎的下壇,以方便信眾。這一尊尊供祭祀的白虎(塑像)通常獠牙張嘴。信眾相信,祭祀時以豬油抹其嘴,它就不能張口傷人;以蛋喂食,飽食后的白虎就不會傷人了。按傳統(tǒng),那蛋必為鴨蛋?,F(xiàn)在鴨蛋難求,唯有叫虎爺將就點,改吃雞蛋這種事情了。
在中國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nèi),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fā)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后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總是胡亂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