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看書心得怎么寫10篇
《活著》以一個老人的視角娓娓講述故事,講述的是一段關(guān)于命運與死亡的斗爭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活著看書心得怎么寫,歡迎大家來閱讀。
活著看書心得怎么寫1
看完了這本小說,被老年福貴的豁達所感動,他經(jīng)歷了多少的事才能說出那一個下午的故事?
還有一種感覺,小說里的第一人稱,那個“鄉(xiāng)間收集民間歌謠”的小伙,一整個下午傾聽福貴的`故事。我怎么覺得他身上有我的人格,局外人。我們都是別人故事的旁觀者,他可以一個下午聽完福貴大半輩子的故事,我可以一個小時20分看完這本小說,再花同樣的時間寫“書評”(我的寫作能力肯定是寫不出書評的,雖然是同樣的時間,可看小說是全神貫注地,寫感受時卻是翻翻書,整理書庫)。這本書給我的感受跟那本《斯通納》很像,可兩本小說的主角的從小到大的家境是相反的。福貴從少爺變成窮人,被拉入伍,親人都先他而去,都由他埋葬。而斯通納從泥土的鄉(xiāng)村里出來到大學(xué)里當(dāng)教授(助理教授),有一個情人,從貧窮到中產(chǎn),他得癌癥去世。
這兩本書看起來是截然不同的,但兩本書的時間段都是從青年到暮年。當(dāng)然除此之外沒有什么特別的共同點,可我覺得兩個人都夠復(fù)雜,福貴是經(jīng)歷復(fù)雜,而斯通納(斯通納這個人復(fù)雜嗎?)我竟拿不出一段話來形容他的復(fù)雜。
活著看書心得怎么寫2
一個逍遙狂放的毛頭小子嫖賭輸光了家里百畝地,把老爹氣的死在糞缸旁,丟了媳婦險些失了娘。在給娘求醫(yī)的過程里,被國軍抓取當(dāng)了壯丁,一走就是兩三年,回來的時候,娘沒了,女兒也變得又聾又啞。
你以為這就是最困苦的時候了?生活總能拆破人生貧瘠的想象力。老人的后半生里,親人們走馬燈一樣的紛紛消逝。兒子因為抽血過量死了,女兒難產(chǎn)大出血死了,老婆患上軟骨病撒手人寰,女婿搬貨時被兩塊水泥板夾死了,到最后,孫子也被自己遞過去的黃豆噎死了。到最后只剩下自己和一頭剛買的老黃牛,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我有些嫌這劇情過于工筆,死了一個又一個,仿佛所有悲傷的事情都接踵而至。二喜好像這書里最干凈純粹的一個欣喜,他風(fēng)風(fēng)光光迎娶了鳳霞,生活的基調(diào)驟然明朗起來,可余華偏偏要讓鳳霞難產(chǎn)而死,緊接著又叫她夫君被水泥板夾死,連好不容易茍活的兒子都被黃豆卡死——講道理,哪家活的這么不巧,像是被掌管瘟疫的鬼神奪去了生死簿,硬要在家譜里劃上幾道子解氣。
但畢竟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我們應(yīng)該寬容于它的戲劇發(fā)揮。只拋開這一點,我還是很喜歡這本書里的人物。
我喜歡福貴,雖然他負(fù)了許多人背負(fù)了許多情債,可我覺得于他這骨子里的小少爺而言,一切都算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何況也做沒什么傷天害理的事,總歸是東家長李家短,不經(jīng)意間就奪得一枝紅杏出墻來。我喜他的真,喜他的坦率,喜他對過往的態(tài)度,甚至喜他買下那頭不能耕地的老黃牛。兩個“老頭子的”相依為命活在書頁的最后,大風(fēng)大浪磕磕絆絆活了一輩子,他們“活著”了,卻又超脫了。有些老人歷經(jīng)風(fēng)帆到了卻只能稱作“活過”,因為他們垂垂老矣時已經(jīng)失去了活著的勇氣和熱情,他們大手一揮將往事散盡風(fēng)里,只留下一副軀干和不再言語的口鼻。所以我欣賞福貴,一切能在入土之年將過往那些垃圾的、不垃圾的、悲傷的、不悲傷的小事,一字一句娓娓道來毫無保留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相比之下,二喜就更像是余華刻意安排的插曲。余華覺得,福貴的人生已經(jīng)太慘了,鳳霞這輩子也太窩囊了,來吧,送你們一個命運的禮盒,于是福貴打開一看,嗬,里面躺著一個偏頭的女婿,鳳霞湊過來一瞧,呀,我有了一個夫君。
福貴當(dāng)年迎娶家珍,只用了一臺花轎幾輛馬車。而二喜娶鳳霞,卻弄來了一群敲鑼打鼓的大陣仗,中華煙和糖不要錢似的漫天發(fā),鞭炮煙花到處的響,鳳霞藏在紅蓋頭下癡癡地笑,二喜的城里伴郎說,不得了,你家的媳婦真漂亮。
這一段娶親,讓我在屏幕前面差點淚眼汪汪。真解氣啊,真風(fēng)光。二喜太像是文學(xué)里的人物,出場方式都那么不拘一格。他話少,實干,孝敬又愛妻。在福貴將鳳霞送人以換取兒子學(xué)費的年代,他能說出“保大不保小”這種話,讓我總覺得是余華捏著手指,把他從什么迪士尼畫報上小心翼翼剪下來,放到這本書身上。
所以鳳霞難產(chǎn)死掉的時候,我心里有個揪心的小人在想:“不是吧”。然后二喜也莫名其妙被兩塊水泥板夾死的時候,我挺傷心的,因為我發(fā)現(xiàn)這本書還是落入了俗套。為了悲而悲號,這種情節(jié)的植入讓這本書變得不那么酷了。
我想余華是窮盡所有筆力,讓福貴在最后達成孤身一人的完美結(jié)局。但是如果是我,我會讓時間靜止在鳳霞順利生產(chǎn)這一刻,讓這家人和和美美下去。
因為我覺得,萬事萬物都沒你那么湊巧。更何況,人活著是要還債的,誰人都背負(fù)著一個份額。你昨日喜了,今日便是悲;前半生困苦了,后半生也要開懷一回。這家人的苦已經(jīng)受夠了,余華沒有給他們一份“甘”,是不符合宇宙神學(xué)定律(我獨創(chuàng)的…)的。
人性本善,善再附加幾層淳樸,便容易成了不假思索的惡。但在這本書里,我沒有看到純凈的惡,所有人帶有一份蕓蕓眾生的普通夾心。龍二耍了點聰明,贏走了一百畝地,他往牙上鑲金牙,逢人就笑口常開以便展示那塊金,這種幼稚的舉動讓我覺得他有點可愛。這是一個市井、市儈的二流子,他絕不是惡,但是卻也領(lǐng)到了自己的果。在土改期間被作為地主抓來槍斃,臨死的那一刻福貴轉(zhuǎn)過身去不忍再看,那也是一種善。我是想說,我喜歡這種普通。在我心里,他們都是命運多舛的普通村民。
我還覺得,人民公社的村長很可愛。他盡心對村民,回過頭來被紅衛(wèi)兵抓走的時候,沒人有膽子去看他替他說句話,回來的時候村長鼻青臉腫卻眼眶紅紅,那樣子就像是在索求回報的孩子。村民們的心思很淳樸,他們還不懂,人際交往中,付出就僅僅是付出,不要企圖從對方身上得到什么回報,不然總會失望。
書里唯一讓我心疼的,恐怕就是出場沒幾頁的長根。舊社會里,地主家是要給家里干了一輩子的長工養(yǎng)老的,但是福貴把家產(chǎn)輸沒了,長根沒地方去,就成了乞丐。忠心淳樸的可憐長工啊,到最后還心心念念著舊主人的家庭,不去擔(dān)憂自身的處境,只是哭著說“少爺怎么能受這些苦”。后來的場次里不見他的身影,我猜他是捧著碗倒在了哪個露天荒地,雖然我希望他能繼續(xù)堅強活下去。
從全書的結(jié)構(gòu)來看,第一人稱敘事為主,穿插三次簡短的第三人稱,分別是在福貴敗光家產(chǎn)、妻子去世和全文最后。好處顯而易見,第一人稱敘述往事,往往帶有敘述者本人“年少輕狂”的代入感,第三人稱聚焦晚年孤身一人的福貴,筆觸冷靜克制,與往事的狂放不羈有了鮮明的對比。
文中出現(xiàn)多處相互呼應(yīng)。無論是“從雞到鵝到羊到?!?,反反復(fù)復(fù)用動物作比演繹家族興衰史;還是從開頭一人一牛到結(jié)局的買牛經(jīng)過,都能體現(xiàn)出余華情節(jié)架構(gòu)和節(jié)奏把握的功力。
最后來說,我不認(rèn)為《活著》著筆于單獨的人,我覺得更像是在講述人與土地的連接情深。就像《飄》里的斯嘉麗握著泥土仰望夕陽,窮盡全身也要保住莊園一樣,在舊社會的村民心里,恐怕土地承擔(dān)的意義要更多。無論是全文一直在講的“我要我的五畝田”,還是福貴娘怎么也不愿搬家離去,包括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埋在一起的土葬觀念,處處體現(xiàn)著人、地的親密聯(lián)結(jié)。
活著看書心得怎么寫3
當(dāng)我合上這本書時,內(nèi)心感到了難受,充滿了壓抑,甚至一兩滴眼淚滴落在這黑皮紅字的封面上。我曾和作者余華一起笑那耕田的老人,也曾目睹被醫(yī)生抽空血而死的孩子的悲痛,但這本書,帶給我的,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
《活著》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中國舊社會一個地主少爺福貴悲慘的人生遭遇。福貴,曾因為為所欲為而毀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經(jīng)過各種遭遇,他終于在貧困中覺悟,也許那也不算晚吧??啥蜻\的陰影似乎一直在追隨著他的腳步,殘暴地奪走了每一個與他有緣的人的生命。但“活著”是一種忍受,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與平庸;去承擔(dān)生命賦予我們的一份份責(zé)任。
可不知是不是命運對他的特別眷顧或另一種懲罰,他活了下來,在失去所有親人后孤獨的活了下來,靠著一只老牛,一遍又一遍的喊離世親人的名字來陪伴自己。在經(jīng)歷了那么多人難以想象的苦難后,他學(xué)會了忍受,忍受那如石頭一般的生活壓力的重壓。
我?guī)缀跏沁煅手ぴ诟YF的人生之路上,每打開一次書,每走出一小步,我都能感受到那苦難的沉重,重重的壓在福貴的身上;甚至感受到淚水的無用,空氣中處處彌漫著絕望的嘆息,希望支柱似乎隨時都會倒塌,會在眨眼間煙消云散。福貴幾乎每時每刻都盤桓在生與死的邊緣,痛苦得掙扎、忍受著至親們一個一個的離去,在一次次希望破滅中堅韌不屈的依舊活著。我合上書,淚水不停下落,心中似乎在為福貴抱不平為何讓一個平凡的人承受這樣的痛苦。
后來我才明白,活著是一種責(zé)任。面對死亡,最痛苦的并不是逝去的人,而是那被迫承擔(dān)這一切結(jié)果的生者,因為他們似乎多了一份責(zé)任,卻又失去了一個能夠共同承擔(dān)的人。也正是因為這樣,生者更應(yīng)該堅定信念的生活著,因為他們味道不僅僅是自己的明天,而是帶著希望,為了活著而活著。
看過一句活“笑著活下去”,“笑著”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活下去”則是要去踐行生命的一種狀態(tài),“笑著活下去”就是以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去對待生活并實現(xiàn)生命,而這,也便是像我們這樣,所謂的人。
我們無權(quán)去評價他人活著是否幸福,便如賀拉斯所說:“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的生前,葬禮前,無人有權(quán)說他幸?!?。
活著看書心得怎么寫4
淚水久久縈繞在眼眶,黑色封皮包裹著的舊書被我緊緊擁在胸前,心酸的凝望一個老人心酸路,口中嗚咽,竟不知何以傾訴?!痘钪飞钌钣|動著心底的脆弱。
年少輕狂,倉皇走過的路,在福貴老時看去,應(yīng)該只是蒼蒼橫著的翠微,不再見愁容了。父親自己賭光家產(chǎn)而被氣死,自己被抓去當(dāng)壯丁,在戰(zhàn)火紛飛的炮火中,流離兩年,再回家,卻早已物是人非,女兒聾啞,一切都早已不是原來的樣子。不過,欣慰尤在,他多了一個可愛的兒子——有慶,
終于迎來了幾年辛苦卻溫馨的團圓生活,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也許才是最完美的,不需榮華富貴,只求相守一生,輕輕撫摸你陽光下閃亮的長發(fā),溫柔的用體溫知遇我們的心,父母的病故,令不孝之子翻然悔悟,用淚水埋葬過去,開始體貼妻子。照顧家庭。
歲月飛逝,世事果然都如浮光掠影。兒子天性善良,細(xì)心呵護羊兒長大,不辭勞苦的給羊兒喂草。兒子上學(xué)了,善良的他在為縣長夫人獻血時被無良醫(yī)生超額抽血致死。今夕何夕,星空之下,又是一道流星劃過天際,又是一條生命的凋零。
隨后女兒鳳霞產(chǎn)子離世,女婿因工活離開了自己,外孫被黃豆撐死折翼離去,身邊至親離開了自己身邊,只留下老牛陪伴,悵惘人世,老人沒有悲觀,沒有墮落。曾經(jīng)的浪蕩子弟在親人離世的傷痛里成長,變得愈加堅強,因為他懂得,老淚縱橫,一味苦怨,是挽回不了至親生命的,只是徒增憂愁罷。在那個連酒都買不起的年代,甚至比不得千年前借酒消愁的李白,杜甫,頑強活著,實屬不易。
山風(fēng)習(xí)習(xí),流水纏轉(zhuǎn)著憂愁。當(dāng)年富家大小姐家珍嫁到富貴家,卻吃了一輩子的苦。臨死時,還拖著病體,想為丈夫多干點兒活。幾十年前,福貴在外沾花惹草,家珍忍辱負(fù)重,不愁不怨,忍受丈夫打罵,卻從未抱怨。幾年后,因丈夫的賭博,讓她褪去絲綢,拿起了鋤頭,她卻依舊不愁不怨,只因丈夫一句,“別累壞了,歇會兒吧”內(nèi)心竟換了滿滿的安慰與感動,紅暈浮上臉龐,欣慰的笑容綻放,愿為福貴付出全部真心。
幾十年后,時光漂白了發(fā)絲,兩人長相廝守,彼此的眼里都多了更多的柔情。世事難料,倉皇走過的昨日已是最美的時光,家珍因過度勞累而患上了軟骨病,可憐的女人,不矯揉,不造作,依舊超越自己身體極限的吃苦耐勞。家珍死時,我的淚水止不住溢出眼眶,如此善良的女人卻在那個民主與法制遭踐踏的年代如此凄苦,那個紛亂的年代,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人格遭受踐踏,生命遭受摧殘。當(dāng)時人的苦難,換來了如今的國富民強。
古槐煙薄晚鴉愁,獨坐黃昏誰是伴?暮色蒼茫牛與歸。
活著看書心得怎么寫5
這是關(guān)于一個人一生的故事。福貴出生于一個優(yōu)渥的地主家庭,天性好賭的他輸光了家產(chǎn),帶著老婆家珍過上了農(nóng)民生活。母親病重,富貴趕去縣城買藥,被民黨抓了壯丁,輾轉(zhuǎn)多地,兩年后終于回到家中。兒子有慶十一歲那年被“抽血”抽死了,女兒鳳霞長大了,因為聾啞,招了個偏頭女婿,生了外孫苦根,女兒卻死于難產(chǎn)。家珍的病終于熬不住,也離他而去,女婿死于一場意外,被水泥板壓死了。就剩福貴和苦根了,不久,苦根也沒了,就剩福貴一個人,把所有的親人都一一埋進土里。
剛讀完我的心情說不上是震撼,但沉痛總歸是有的。這實在是像父親母親給我講述的來自于有事的記憶。曾經(jīng)聽過季師哥和盛師哥打過一場模辯,那個時候我覺得回憶是痛苦的,我說,人的一生大抵都是在忍受與煎熬中度過,進而麻木,為那一點點可憐的希望掙扎著。那不是存在于文學(xué)作品中的生活,而是真正于我們的時空中經(jīng)歷著的歷史。
母親為我講述那些一點一滴的時候,我還太小,以為生活本就該是這幅模樣,長大后,當(dāng)我享受了當(dāng)年幾乎是不敢想象的生活我才敢去有那么一點點的反思與質(zhì)問。過完就像是書中寫的那樣,對于個人的生死,那是真正的無奈,那種沒有辦法,沒有選擇,你只能接著麻木的活下去的那種絕望。
我想起奶奶死的時候,我虛歲5歲,還能被媽媽抱在懷里。我看見我們家圍了好多人,姑姑們手上執(zhí)香,頭戴白孝低著頭抹眼淚。爺爺在奶奶身上一層層地蓋紅被子,把臉也蒙住了。那個時候我就在想,奶奶不熱嗎,悶著多難受啊,然后就開來了一輛客車,大人們竟然把奶奶塞在車子后面一個長長的箱子里,我竟然一瞬間懼怕起那箱子里的黑暗,奶奶為什么還是睡著呢。
我再也沒見過奶奶了。我終于明白了死亡,原來奶奶再也不會回到我的生活中了。奶奶走的時候是53歲,她的黑發(fā)還根根硬朗分明,精瘦而蒼黃的面頰上如斧鑿刀刻一般的紋路也還清晰,步履倒一直是蹣跚的,更小一點的時候她就拖著那條坡腿滿村子喚我的名字,看不著了就叫,一聲一聲,帶著熟悉且心安的節(jié)奏。真是奇怪,我那時那么小,到現(xiàn)在為止卻依舊記得清楚,奶奶快死時面目的頹喪,葬禮上大家的表情細(xì)節(jié),說過的話。爸爸沒有哭,一點點痛苦的痕跡我也沒有看到,只是見他沉默,我看見那樣的爸爸,我也以為其實沒有發(fā)生什么事。
奶奶的一生走完了,留下了什么呢,三個小孩?那堆拿去一起燒掉的衣服?我的追思?奶奶屬猴爺爺屬雞,他們結(jié)婚那一年爺爺20歲。奶奶的爸爸媽媽生了兄弟姐妹14個,最后只有奶奶一個人活下來了,這個女兒21歲那一年,他們把她嫁了出去,一戶完全的陌生的人家當(dāng)中去。爺爺算是個有本事的,年輕時在外面包了個山頭,倒賣木材,有一輛自己的拖拉機,算是頂漲臉面的物什了??上敔旓L(fēng)流,到手的錢除去抽煙喝酒,就全到了其它女人的褲兜里。
爸爸告訴我,大姑姑是真的吃過苦的,才十幾歲出頭的年紀(jì),已經(jīng)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了。那個時候家家戶戶吃飯燒柴,近一點的山頭全都被砍得光禿禿的了想要打柴那得天亮之前越過好幾個山頭,匆匆砍好,一捆大概百十斤,背著就往集市上趕。那時候出一趟山可不容易,翻山坐船,夸張點,大概也算得上是跋山涉水了吧。
我在家里的舊房子里看見了好幾個又大又舊的木箱子,爺爺說那是以前放稻谷的,一年到頭,一家老小的口糧全指著那兩口大箱子里的谷米。不夠吃怎么辦,我問。哪能像現(xiàn)在這樣幸福呢,頓頓都吃得上白米飯,芋頭,番薯,玉米,白米飯算是頂奢侈的享受了。
大概是熬過來了吧,福貴在為家里所有人送葬之后,終于輕松著等死了。物是人非,福貴還記不記得最開始的美好呢?
“早上幾年的時候,家珍還是一個女學(xué)生。那時候城里有夜校了,家珍穿著月白色的旗袍,提著一盞小煤油燈,和幾個女伴去上學(xué)。我是在拐彎處看到她,她一扭一扭地走過來,高跟鞋敲在石板路上,滴滴答答像是在下雨,我的眼睛都看的不會動了。家珍那時候長得可真漂亮,頭發(fā)齊齊地掛到耳根,走去時旗袍在腰上一皺一皺,我當(dāng)時就在心里想,我要她做我的女人?!?/p>
這是我看完一本書來,唯一的美好。那樣的日子,過不下去也得過?;钪揪筒皇且患资?。那么如今的我們,對這世界,又何以再多指責(zé)。
余華在自序中這樣說:
“作家要表達與之朝夕相處的現(xiàn)實,他常常會感到難以承受,蜂擁而來的真實幾乎在訴說著丑惡和陰險,怪就怪在這里,為什么丑惡的事物總是在身邊,而美好的事物卻遠(yuǎn)在海角。換句話說,人的友愛和同情往往只是作為情緒來到,而相反的事實則是伸手便可觸及。正像是以為詩人所表達的:人類無法承受太多真實。
而我覺得,現(xiàn)在略微有些不同,那些觸目驚心的現(xiàn)實仍舊是在,但是金錢與物欲給它披上了一層華美的外衣,粉飾著太平。我知道真相的時候還太小,以為生活本身就應(yīng)該是如此,后來發(fā)現(xiàn)其實不是,大概追尋的意義就是把生活盡量改變成你想要的模樣吧。但這很難。
活著看書心得怎么寫6
如果你懷疑生命的意義,就一定要讀讀余華的《活著》,書籍是一位叫福貴的老人對他跌宕起伏一生的自敘,他的一生經(jīng)歷了太多的無常,似乎幸運與他毫無關(guān)系,苦難才是常態(tài)。
小說中的主人翁福貴是民國時期的一個地主家的少爺,他的父親年輕時輸?shù)粢话爰耶a(chǎn),富貴比之父親是有過之無不及,嗜賭放蕩,敗光所有家財,還好妻子不離不棄。輸光家產(chǎn)并不是最慘的,沒有最慘只有不斷更慘,福貴被抓去當(dāng)壯丁,參與到血淋淋的戰(zhàn)爭,九死一生回到家中,母親已經(jīng)去世,女兒也因一場病喪失了聽說能力,成了一名聾啞人,苦難接踵而至,勤快有愛心的兒子在位縣長夫人獻血時,被抽干了血液失去了生命,女兒嫁給了疼愛她的男人,有了好的歸宿,這個苦難的家庭眼看日子逐漸好轉(zhuǎn),結(jié)果女兒又死于難產(chǎn),絕望中找尋著希望,女婿是能干孝順的人,況且還有一個可愛機靈的小外孫,女婿后來突發(fā)意外死亡,患難一生的妻子平靜離世,相依為命的小外孫吃豆子被撐死,從大富大貴到赤貧如洗,又一次次目睹妻兒老小先他而去。最后自己與老牛相伴,孤獨一生。
讀完這本書后,心情很復(fù)雜,有失落壓抑,也有揪心忐忑,也許是文學(xué)的力量我們可以通過細(xì)膩文字產(chǎn)生強烈的代入感。福貴的命運如同戲劇一般,讓人不禁感慨真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在往前行走的過程中,誰又能料到到底是喜劇還是悲劇呢?這中間悲喜劇的發(fā)生有人為的因素,也有不可抗拒的時代因素,更有冥冥之中的一種注定,這些合在一起就構(gòu)成了命運。年輕時的富貴荒淫無度、嗜賭成性,拉開了悲劇人生的序幕,社會的動蕩不安、物資匱乏讓悲劇不斷上演,冥冥之中注定的親人意外離世讓悲劇無以復(fù)加。物極必反,苦難之后的富貴,反倒更加豁達的看待這一切,有了把親人都已經(jīng)提前送走的輕松。在福貴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倒霉透頂、殘敗不堪、讓人絕望的老人;但這個有著頑強生命力的老人猶如在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漠上挺立的一顆老樹,縱然歷經(jīng)風(fēng)沙、滿目瘡痍,但枝葉間的新綠,依然顯示了生命的堅韌。福貴在飽經(jīng)患難、歷經(jīng)滄桑之后,收獲了一份和命運平靜相處的豁達。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主人公福貴認(rèn)真的講述著自己的故事,沒有一句抱怨的話,甚至苦難讓他變得更友好、更豁達,更珍惜生活中點滴幸福,甚至因為有人重視自己的故事而感到滿足。突然想到無問西東里的發(fā)問“如果提前了解你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從福貴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是超出自己的預(yù)期,有時生活對我們很殘酷,我們認(rèn)為我們會絕望、會失去前行的勇氣,事實上每一段苦難都最終成為了后期云淡風(fēng)輕的談資?;钪鳛橐粋€詞語,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zé)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活著》里的福貴經(jīng)歷了多余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么都沒有;可是當(dāng)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jīng)歷里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額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還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孫,還有那頭也叫福貴的老牛,還有曾經(jīng)一起生活過的朋友們,還有生活的點點滴滴……
《活著》里的福貴讓我相信: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意大利的賀拉斯所言:“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禮前,無人有權(quán)說他幸福?!辈挥盟伎蓟钪烤篂槭裁?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所以快樂很重要。做到為自己而活,縱使經(jīng)歷了人生的每一次坎坷,依舊可以做到縱有疾風(fēng)起,生活不言棄,那便是對活著最大的詮釋。
活著看書心得怎么寫7
第一次知道《活著》是高二第二學(xué)期的一節(jié)語文課上,一同學(xué)在正式上課之前分享了這本書。那時我覺得福貴這個人真是太慘了,現(xiàn)在再看,福貴的人生不正是千千萬萬中國普通人民的人生嗎?人吶,光是活著就已經(jīng)很吃力了。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活在世上本就是一件幸運的事了。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說到:“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jīng)順便保證了它的結(jié)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备YF不知道這些話,但他對生活從未絕望從未放棄活著不正是對這些話最好的詮釋嗎?活著就是活著,何必糾結(jié)于活著的意義是什么呢。
《活著》這書,講的是福貴一生的故事。福貴因嗜賭,把自家的祖產(chǎn)輸光了,自己從一個地主家的兒子變成佃農(nóng),他的爹被他氣死(雖然他爹沒有苛責(zé)福貴,但我覺得他爹的那口氣就是沒順過來),懷著孕的妻子家珍被岳父帶走。那時的福貴,上有風(fēng)燭殘年的母親,下有總角垂髫之女,住著破破爛爛的`茅草房,他沒有抱怨,而是想著如何養(yǎng)活一家人。后來,他被抓去當(dāng)壯丁,老娘去世,女兒鳳霞因高燒而變聾變啞,兒子有慶因被抽血過多而亡,福貴也沒有喪失過對活著的希望。再后來,鳳霞難產(chǎn)離世,相濡以沫的妻子病逝,女婿在工作時不幸身亡,相依為命的外孫噎死。福貴親手把自己的家人一個個埋葬了,你以為他應(yīng)該會活得很痛苦,甚至過不下去了,但福貴偏不,他說“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很踏實”“輪到自己死時,安安心心死就是”“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
余華在日文版自序里提到“生活是一個人對自己經(jīng)歷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觀者對別人經(jīng)歷的看法”,《活著》是用第一人稱來敘述的,因此它是生活本身。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我沒有以“悲劇”來看福貴,現(xiàn)在再讀,仍沒覺得福貴是個“苦難者”。我想了想,并不是自己麻木了——至少我能感知到祥子是個苦難者,也不是福貴的一生不是悲劇,這也許正是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敘述方式造成的差異吧。余華讓福貴自己講述自己的一生,福貴本人并不認(rèn)為他的一生是個悲劇,所以,在福貴的敘述中,他的一生是有苦難,但他擁有的更多是美好的時刻和事物。老娘是世上最好的母親,家珍是世上最好的妻子,鳳霞有慶都是世上最好的孩子,女婿和外孫自然也是世上最好最好的。福貴心底的回憶里全裝著美好,讀者自然而然受其感染,大約記起的也是福貴一家的美好時光吧。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詞語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zé)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苦難,無聊和平庸?!笨窗桑髡哌@樣說“活著”,活著多難,得忍受不能得自由。人生在世,誰不曾瀕臨絕望,誰沒有在深夜崩潰,可誰又不是哭著把飯吃了,咬緊牙關(guān)繼續(xù)活著,福貴是這樣,你我皆如此。
佛說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這七苦,除了“怨憎會”,其余的,福貴皆經(jīng)歷過(戰(zhàn)場上九死一生),可福貴覺得自己苦嗎?并沒有。不是他對生活麻木了,而是他能在那些糟糕透了的事情中,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人帶來的光,家人的光照亮了福貴的整個人生。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絲甜就能填滿。福貴擁有“甜”,所以,他能挺過各種苦難,縱使年邁一人,他也能活著。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明白,人生多的是眼淚無法沖刷掉的“萬念俱灰”,也有那些讓你痛到無法哭泣的事,“所以真正堅強的人,都是越想哭反而笑得越大聲,懷揣著痛苦和悲傷,即使如此也要帶著它們笑著前行?!备YF和福貴,漸漸遠(yuǎn)去,在霞光滿天的傍晚,在炊煙裊裊的鄉(xiāng)村里,老人的歌聲像風(fēng)一樣飄揚……
《活著》是一部經(jīng)典之作,不缺少讀者和對它的贊美之詞。以自己的鑒賞能力,難以跳脫出已有的評論??砷喿x非得有深刻獨特的見解嗎?正如人生,非得有活著的意義么?如果覺得日子過不下去了,別苦苦追問活著的意義,想想福貴的一生,然后,走一步算一步,把日子走下去,而不是想下去,也許,生活也就沒有那么難了。
活著看書心得怎么寫8
《活著》翻閱起來尤感滯重,總有那么一些細(xì)節(jié),不經(jīng)意間就會打動你,人的一生都不會風(fēng)平浪靜,會經(jīng)歷無數(shù)坎坷風(fēng)雨,但人就是要默默得為了活著而忍受。這個看似荒唐的理由卻充滿了對生命價值的肯定和人文價值的關(guān)懷,任何理由都不是人放棄生命的理由和借口,這個簡單卻又充滿思辯色彩的道理被余華用小說的形式進行了活生生地詮釋。!福貴雖然歷經(jīng)苦難,但是他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一個人一生的故事。旁人眼中福貴的苦難一生,而對于自己感受一生的福貴,也許更多感受到的是歸于平靜的幸福。
命運,讓災(zāi)難與痛苦代表了他的一生,讓他的至親至愛,一個個記憶中鮮活的生命,相繼在他毫無防備中離開,命運,也賦予了他一種沉重的責(zé)任,讓他在失去至親的巨大悲痛中,放棄了隨之而去的解脫,而選擇了留在這個悲傷的世界,去照顧健在的親人,去盡自己活著的責(zé)任。
命運,也恩賜了他一路相伴的幸福,他三生有幸,修來一個賢惠能干的好妻子,無怨無悔,傾盡一世溫柔,陪他終老一生,以至于,他可以在她最后的日子里,背著她,在落日余暉的田野中,靜靜地走著,懷舊地訴說著,欣慰地笑著,悄悄地哭著,陪她走完人生的旅程。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zé)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在苦難中忍耐,在忍耐中堅強,在堅強中重生,在重生中幸福,在幸福中再次迎接新的苦難。
活著,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千萬別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活著看書心得怎么寫9
我喜歡看書,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看的很雜,文學(xué)名著,流行小說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筆不是太差,總能讓我從頭到腳看完整本書。只不過很多時候是當(dāng)成故事來看,看完感嘆一番也就丟下。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余華寫的小說《活著》,《活著》講述的是一個叫徐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作者的筆觸很平靜,沒有刻意去烘托一種跌宕起伏的氣氛,隨著作者平實的敘述中,經(jīng)歷著主人公的一生苦樂哀愁??赐旰笱诰沓了?,內(nèi)心沉重,感覺有說不出的悲——悲涼,悲哀,悲傷……似乎人生所能經(jīng)歷的不幸都降臨到主人公身上。想著主人公的經(jīng)歷,禁不住疑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徐福貴出生富貴,卻是個地道的敗家子,從小到大干盡荒唐事,賭博生生讓自己從一個闊少爺變成個窮光蛋。這期間,他唯一做對的事就是娶家珍做老婆。這個同樣出生富貴的富家千金沒有一句怨言的包容迷途丈夫,撐起日后苦難的天空。
從地主到赤貧,徐福貴也不是沒有恨過,恨這個,恨那個,最后恨的還是自個,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誰他活著,接受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活著的意義并非只是富貴。
自從做佃戶,也許勞動是能改變一個人,不,應(yīng)該說是生活,為活著,一家人的活著,徐福貴努力勞作,再不若從前的荒唐,活著也似乎有目標(biāo)。用書中的話說就是:日子過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實。他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徐家從小雞變成鵝,鵝變成羊,羊變成牛,慢慢的重新發(fā)起來。只是世事難料,他被抓壯丁上戰(zhàn)場。在戰(zhàn)場上歷經(jīng)生死,成俘虜后面對解放軍是選擇留下還是領(lǐng)盤纏回家時,他毫不猶豫的選擇回家,那一刻,對家庭的牽掛也許是他活著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現(xiàn)在想想,如果那時他選擇的是留下,也許人生會有所不一樣吧,就如那同樣成俘虜選擇留下參加解放軍的春生。
解放,土地改革,買他家所有田地的龍二被qiāng斃,真當(dāng)是福兮,禍兮。這一刻,主人公已經(jīng)想開,認(rèn)命。用家珍的說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是啊,經(jīng)歷過分離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團圓的真實可貴?;钪?,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這樣清貧而又安穩(wěn)的過去。直到……
"抽一點血就抽一點,醫(yī)院里的人為救縣長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兒子的血就再不停……那時有慶已經(jīng)不行,可是出來的醫(yī)生說血還不夠用。抽血的那個烏龜王八蛋,把我兒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有慶嘴唇都青還不住手,等到有慶的腦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去叫來醫(yī)生,醫(yī)生蹲在地上拿聽筒聽聽說:'心跳都沒。'醫(yī)生也沒怎么當(dāng)會事,只是罵一聲抽血的:'你真是胡鬧。'就跑到產(chǎn)房救縣長的女人。"?
看到這里真是說不出的憤懣,一條鮮活的人命,就這樣沒,怎么會如此荒唐怎么會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真是什么樣的人心也許這就是當(dāng)時社會的沉重吧。
回頭看我們的主人公,他活著,因為家珍。兒子有慶死,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隨時會跟有慶而去,想著往日種種,徐福貴撐下來,跟著他受盡苦難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時候生病成聾啞的女兒鳳霞嫁人,女婿雖然是個偏頭,卻是個極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奔頭。鳳霞的懷孕更是讓這家飽經(jīng)苦難的人喜極而泣,可是,這簡單的幸福又終結(jié)在鳳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來,鳳霞卻死。三個月不到,家珍也死。
徐福貴和他的女婿圍著他們的希望——苦根,艱難的活著??喔粋€古靈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讓人心疼。四歲的時候,苦根的父親,徐福貴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壓成肉醬??喔夤狡邭q,發(fā)著高燒,幫著徐福貴在地里摘棉花。徐福貴心疼外孫,沒錢買藥,煮一大鍋豆子,出門下地去。不想回來后就發(fā)現(xiàn)苦根被豆子撐死。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我總想著自己日子也不長,誰知一過又過這么些年?!@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過的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自己的命。"
這是主人公的話,書看完,很壓抑,活著的意義是什么也許無所謂活著,塵世的苦難,活著的人總得承受,在命運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獨,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痘钪凡⒉皇且嬖V我們應(yīng)該怎樣活著,只是在陳述活著這樣一個事實。套用徐福貴夫婦對春生的話來說:活著,好好活著。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quán)利拋棄生命。在命運面前,也許不能不感嘆人類的無力吧。改變不活著的事實,就改變活著的態(tài)度吧,只要活著,總有希望,態(tài)度也許至少是可以改變活著的狀態(tài),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盡頭至少可以告訴自己,我們活過,也曾經(jīng)努力過。
活著看書心得怎么寫10
我總以為一個人與一本書的邂逅是一種彌足珍貴的緣分,也許撥開書頁,看到的是致一的文字,然而這些呆板的墨色下掩藏的卻是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靈魂,這個靈魂會時常的躲閃,但亦毫不羞怯地袒露著。其深淺卻難以以厚薄來論,因為它們載負(fù)全是思想的激流。我時常思考著一本書的力量,純粹的文字卻沖擊了人的視聽的感受,如海浪般的震撼人的心靈,撞擊人的思想,潛入意識。
《活著》就是這樣一本有生命、有感染力的書。我深深記得初讀《活著》的感受,從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動書頁的手指愈漸遲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種隱秘的期待——呼喚著一個轉(zhuǎn)折,一個讓主角福貴走向幸福的轉(zhuǎn)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殘忍與吝嗇,我?guī)缀跏且宦沸耐吹刈x到最后。當(dāng)我滿心酸楚地合上書頁,猛然望見封面一襲鮮血般的暗紅:刺目一如長長傷口上的血淋淋,卻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動;似乎是悲哀,是一抹濃重的嘆息,又仿佛一陣熱烈的律動……我的淚直直地落下來了。
書中,隨著福貴悠長的笑,娓娓道來他的一生。從一個少爺吃喝嫖賭到終于敗壞家業(yè),淪落到為糊口而下地,在跨越抗日戰(zhàn)爭、內(nèi)戰(zhàn)、饑荒、大躍進、的年代里,他死里逃生,而家庭卻被命運肢解。他摯愛的親人一個一個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聾啞女兒鳳霞難產(chǎn)而終、女婿被鋼板所夾意外慘死,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孫子苦根,竟也在那個饑餓的年代里,活活噎死。他布滿老繭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親人與淚水,終于只孑然一身與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這應(yīng)是一個悲劇吧。然而他淡淡地講述著,沒有大悲大慟,這個被厄運磨礪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著。在書里作者與讀者一樣是一個聆聽者,他沒有評論,甚至沒有一聲短短的嘆息,他只是呈現(xiàn)著,但他想說的都悠悠地說了。
回味的時候,我常常驚訝,這仿佛是看見一綹極纖細(xì)的發(fā)絲被—逼迫著承受千萬斤的重量,然而它卻沒有斷。這種生命的韌性似乎講述著人生絕望的不存在。福貴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盤剝的冬筍——一層層褪去人生的虛華、一層層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賴,一層層摧毀著人的堅強??傻阶詈螅啄勰鄣?,卻剩下一個人最柔軟、最純凈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著,為了活著而活著?;钪?,執(zhí)著地活著——已成為一個唯一能描述福貴的形容,也是對福貴的最好的肯定與頌贊。至于幸福或不幸福,我們無法斷言,也許在旁人的眼里,福貴的一生是苦苦煎熬的一生;但在他自己,也許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賀拉斯說: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的生前,葬禮前,無人有權(quán)說他幸福。
活著看書心得怎么寫10篇相關(guān)文章:
★ 活著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