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體會

若水220 分享 時間:

永遠在路上第三集是踏石留印,本片講述了原茅臺酒長董事長袁仁國等人的作風問題,觀看了踏石留印這一集,本集就是要告訴大家愛不要將作風視若罔聞,作風問題是當前黨在執(zhí)政過程中嚴抓的問題,只有嚴抓作風問題,才能牢固黨的根基,下面就是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體會,請您欣賞。

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體會

  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體會第一篇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永恒的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作風建設“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讓全黨全體人民來監(jiān)督,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執(zhí)政伊始,就順應人民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的新期待,作出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好作風只能在從嚴治黨中形成,在黨建實踐中鑄就?!疤な粲?、抓鐵有痕”八個字,斬釘截鐵,擲地有聲,向全黨發(fā)出了扎實深入推進作風建設,以良好作風正黨風、糾政風、轉民風的時代強音。

 

  作為黨的領導干部,必須自覺加強黨性鍛煉,嚴肅認真、堅定自覺地抓好作風建設。

 

  一是要有一股真抓真改的沖勁。只有著眼全面加強思想作風建設,緊緊扭住那些主要矛盾、關鍵環(huán)節(jié)和突出問題,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抓落實上,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魄力,加大“治庸、治懶、治散”力度,才能確保作風建設要求逐項落地、取得實效。

 

  二是要有一股敢于“碰硬”的狠勁。抓作風是一個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過程。無論“踏石”還是“抓鐵”,實質(zhì)上都是“碰硬”。只有增強“敢抓”的意識,動真碰硬、嚴查嚴糾,對不良現(xiàn)象“亮劍”,敢于打破陳舊的經(jīng)驗、過時的套路、失效的做法,才能切實根除作風建設中的“頑癥”。

 

  三是要有一股鍥而不舍的韌勁。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抓作風建設既是苦功夫也是長功夫,能否打消干部群眾對改作風的疑慮,能否使各級干部的作風有一個深刻轉變,關鍵就看能否持之以恒、持久發(fā)力。如果不能堅持下去,抓一抓、松一松,虎頭蛇尾,最終就會失信于民。只有以堅定的決心與毅力真改實轉,讓人民來監(jiān)督,讓群眾看到變化,讓百姓得到實惠,才能使黨和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更加緊密,使黨執(zhí)政的根基更加牢固。

 

  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體會第二篇

 

  “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情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彪娨晫n}片《永遠在路上》中,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鏗鏘有力,這是黨對人民的承諾、對世界的宣誓。這樣的宣誓真提氣!

 

  治國理政,人心為本。于國家,是人心向背;于個人,是口碑官聲。古往今來,人心向背這筆賬,算的人不少,結果卻是各異。唐太宗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崇廉戒奢,所以有大唐“貞觀之治”;晉惠帝說“何不食肉糜”,所以有弱晉“八王之亂”。鄭板橋說“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所以雖失其位而民懷之;和珅說“升斗小民、不過爾爾”,貪瀆弄權,所以雖位極人臣卻惡名難消。

 

  這個道理,黨中央和大部分黨員看得很明白。從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的那一天起,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便貫穿始終。革命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用“靠人民起來監(jiān)督政府”回答了如何跳出歷史周期律的問題,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們努力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紅利,這都體現(xiàn)了黨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

 

  為什么要旗幟鮮明地反腐???“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向背的賬。”習近平總書記在片中已給出了答案。

 

  應該說,大部分黨員都能把這筆賬算得清清楚楚。但有個別黨員干部甚至是高級干部,宗旨意識淡薄,如專題片里的這些令人觸目驚心的貪腐細節(jié)——這樣子的“公仆”,人民是絕不會和他們站在一起。

 

  對黨和黨員干部,人民的心中自有一桿秤,人心向背是最公正的砝碼,也是唯一的砝碼。人心一旦失去便很難再挽回。周永康、__、郭伯雄……一連串“老虎”的落馬,讓人既提氣,又警醒。提氣的是,黨是動真格的!反腐無禁區(qū)、全覆蓋,風氣改善有目共睹,令人拍手稱快;警醒的是,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反腐敗決不能放松。

 

  正如片中所說,中國共產(chǎn)黨贏得執(zhí)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但,不是一次選擇就可一勞永逸。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必須常抓不懈,“有腐必懲”,讓人民看到黨的決心和效果。人心向背這筆賬,必須時時算,日日算,常算常新。唯有如此,才能增強人民對黨的信心,才能擔負起黨的歷史責任。

 

  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體會第三篇

 

  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lián)合制作的8集反腐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在央視播出,該專題片“主角”正是已落馬的多名“大老虎”。這也是多位落馬省部級以上官員首次在鏡頭前講述他們的懺悔和反思。

 

  對于這些腐敗行為,使自己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憾和教育??粗@些人,哪一個過去不是熱血方剛、躊躇滿志的同志,而今天卻成為階下囚,這就是因為他們在這改革開放深入進行的重要時期,也是社會轉型階段,沒有時刻進行理想信念的修養(yǎng),加強作風建設,導致理想信念動搖,喪失黨性原則,宗旨觀念淡薄,把權力當成謀取私利的資本,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占據(jù)頭腦,價值觀發(fā)生偏離,墮落為犯罪分子。觀看結束后,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對存在的這些社會問題,下面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這些人在他們強取豪奪完成由腐而敗的進程中,為什么會一路暢通呢?這些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深挖其根源有如下幾點:

 

  一、執(zhí)法觀念嚴重錯誤,權力異化,把黨和人民賦予權利當作自己的東西。貪婪成性,手中的權力就是他們斂財、“稱霸”的“法寶”。那么權力的本質(zhì)是什么?權力因何而生,又應為誰而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但是在他們手中的權力卻蛻變?yōu)閺娙『缞Z、禍國殃民、實現(xiàn)個人私欲的工具。

 

  二、缺乏執(zhí)法監(jiān)督機制、體制漏洞,民主建設形同虛設,出現(xiàn)利用手中職權為所欲為,以個人意識代替法律。從外部環(huán)境分析,這十幾年正是我國改革開放深入進行的重要時期,也是社會轉型階段。新舊體制轉軌,兩種體制并存,思想意識形態(tài)多元化是這一時期的特點。體制上漏洞為他們的犯罪提供了空間和土壤,市場經(jīng)濟的負面效應,促使一部分公職人員對自己手中的權力產(chǎn)生了錯誤認識。從制度層面看,我們的一些制度缺失,也是他們犯罪的重要原因。雖然黨和國家采取了多種措施予以遏制,但是收效仍然不很明顯。從法制層面來看,“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群眾在惡權面前的是無奈和妥協(xié)。從深層次看,是社會法律意識的缺失和法律的不完善。因為前者的缺失使人們不懂得、不善于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唯有妥協(xié);制度的缺失,則導致無法可依,對霸權的滋生橫行無能為力,為權錢交易留下空隙。社會法律意識的提高是防腐拒敗的基礎,務必長抓不懈;現(xiàn)有的法律規(guī)范更多的是關注和懲罰已然的職務犯罪,對職務犯罪的預防性立法遠遠不夠。立法的欠缺和法律監(jiān)督權限設置上的結構性缺陷,也給現(xiàn)階段預防職務犯罪的司法實踐帶來了困惑。

 

  因此,我們認為要從根源上防止腐敗,應該作到以下幾方面:

 

  一是始終堅持政治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

 

  二是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風,提升思想境界。

 

  三是始終堅持執(zhí)行黨的各項廉政建設規(guī)章制度。這些腐敗分之地下場警示我們:在社會主義中國,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黨紀面前沒有特殊黨員。要嚴格遵守廉潔自律的有關規(guī)定,耐得住艱苦,管得住小節(jié),擋得住誘惑,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

 

  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體會第四篇

 

  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lián)合制作的8集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將于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每晚8時播出,17日播出了第一集《人心向背》。

 

  專題片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高度,列舉多個領導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展示了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的形勢與成果,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

 

  作為十八大以后的高頻關鍵詞,反腐敗之于全黨全社會都具有特殊的意義。接連曝光出的黨內(nèi)不正之風和腐敗墮落的人和問題,在社會上造成強烈影響,也顯示出我們黨在事關生存發(fā)展的巨大考驗面前絕不含糊,中央反腐決心和意志空前彰顯。腐敗的毒瘤不除,發(fā)展就無法全方位步入正軌,在這個意義上,反腐敗斗爭的成敗,直接關系著黨和國家的未來。

 

  《永遠在路上》采訪了多位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由這些當事人親自現(xiàn)身說法,還原心路歷程,表達深切的懺悔,這在反腐敗宣傳工作中是一次積極的嘗試。讓腐敗分子作為活生生的人出現(xiàn)在屏幕上,講述其被腐蝕和墮落的真實故事,本身就是生動的反腐敗教育,值得全黨深入學習,引以為戒,敲響腐敗的警鐘。

 

  公開的反腐通報沒有提供更多細節(jié),因此,社會對腐敗的認識往往隔著一層紙,對“大老虎”和“蒼蠅”之類的概念其實比較抽象,認識中也是想象的成分居多。即使是一些身處其位的黨員干部,也并非都有機會詳細了解腐敗分子的墮落過程和詳情。腐敗究竟是怎樣發(fā)生的,離普通黨員到底有多遠,這些具有針對性和現(xiàn)實性的問題,都可以在專題片中找到線索,甚至獲得靈魂深處的震撼。

 

  落馬后首度出鏡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顧了個人成長的不同階段,有的人曾經(jīng)兢兢業(yè)業(yè)追求理想,但最終走向了墮落。從他們的人生軌跡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漸,或許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個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險之處。這就是生動的警示,這種讓人渾身顫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學習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落馬高官們不約而同談到了外界的物質(zhì)誘惑,以及家人、子女在其中充當?shù)奶厥饨巧?,也提到了很多頗有市場的思想觀念。人情世故也好,人生不同階段的困惑也罷,這些乍看起來不起眼的誘因,很多黨員干部都會遇到,甚至不可避免,但絕不是腐敗墮落的理由,本質(zhì)上都是個人理想信念的動搖,為個人打算的貪欲占了上風。

 

  把這些細節(jié)展示出來,就是要讓廣大黨員干部清醒地看到,腐敗并不只是通報里言簡意賅的陳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圍的隱患,更是每個黨員干部都要保持極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線。在日常工作與生活的每個細節(jié),都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狀態(tài),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嚴守黨紀國法的紅線,堅持不忘初心,和全黨同志一起,讓黨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體會第五篇

 

  通過觀看影片,我們看到作風建設就是從嚴治黨的一面旗幟,黨中央通過著力抓作風建設,作風有所好轉,"四風"問題有所收斂。但是,作風建設不能時緊時松,廣大干部群眾最擔心的是作風建設抓了一陣后不抓了,之前整改過的“四風”問題會反彈,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態(tài)化、常抓不懈、保持長效。因此,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決心和毅力,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風轉變的好勢頭保持下去,使作風建設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作風建設,黨員領導干部是關鍵。這次中央率先垂范,改變作風,起到了真正的表率作用。作為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堅定不移支持中央的決定。各級領導,是各級組織的焦點,管理著數(shù)量不一的人員,自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潛移默化影響到群眾行動上。上行下效,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就是下梁的參照物。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用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這是今天中國必須寫好的一篇大文章。承諾已經(jīng)做出,期盼就是壓力。對于承擔著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使命的中國共產(chǎn)黨來說,這是一道必須做出及時回答、有力回答、讓人信服回答的深刻考題。我國雖然是一個13億人的大國,只要各級領導干部認真履行八項規(guī)定,做好表率,進而帶動八千六百萬黨員轉變作風,這一光榮使命就一定能實現(xiàn),才能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作風建設不能是一陣風,要越抓越緊,要求嚴字當頭;作風建設,首先要實事求是,工作扎實。我們要認識到,根治任何沉疴痼疾都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改進作風任重道遠,歇歇腳就可能回潮,松松勁就可能反彈,必須嚴字當頭、連續(xù)發(fā)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黨的作風建設,如不付出整頓作風的實際行動、傳導從嚴壓力,那么它就會成為一個口號,一陣風。黨和國家擔起作風整頓的重任,要求黨員干部要實實在在的把身邊的工作做好,把群眾的利益維護好,把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落實到實處,要“嚴”字當頭。以實際行動確保作風轉變的好勢頭保持下去,確保作風建設的要求真正落地生根,實現(xiàn)改進作風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長效化。

 

  在糾正四風方面,我黨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還有部分黨員存在過關思想和松勁情緒,覺得主要規(guī)定動作已經(jīng)完成,后面的工作差不多、過得去就行的心態(tài);仍然存在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的問題,有走形、變味的傾向;還有一些單位仍然存在等待、觀望的現(xiàn)象,對該解決的問題推諉扯皮。這些問題警醒我們,作風建設工作越發(fā)艱巨,越往后越要持續(xù)用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務必發(fā)揚釘釘子精神,保持鍥而不舍的勁頭,在抓日常、抓細微、抓長遠上下功夫。

 

  同時,我們應意識到,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頑固性的特點,舊問題尚未根除,新問題又會產(chǎn)生。倘若不能出重拳、下狠勁、有恒心,縱使前面階段解決了一些問題,也無法從根本上鏟除“四風”。保持“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的警覺,涵養(yǎng)不達目的決不收兵的耐性,才能防止“四風”反彈。

  延伸閱讀:

  永遠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心得體會

  永遠在路上是系列反腐專題片,第一集人心向背從多個角度分析、講述了落馬官員的細節(jié),可以說人心向背這一集開了一個好頭,也為后續(xù)的永遠在路上奠定了基礎,下面就是永遠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心得體會,請參考。

  永遠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心得體會

  觀看完了永遠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想必大家對以上率下這個詞有了一定的理解,以上率下對領導干部更應該有警示作用,不僅要起到表率,更應該廉政,下面就是永遠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心得體會,請參考。

《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文字版

永遠在路上專題片已經(jīng)播放到第三集了,第三集的主題是踏石留印,所謂的踏石留印說的就是作風,貌似看不到摸不著,但是就在每個人的身邊,踏石留印意在說明要克己奉公,要潔身自好,下面就是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的文字版,請您欣賞。

1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