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實用文檔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范文 > 紅軍長征出發(fā)85周年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活動央視心得體會精選20篇(3)

紅軍長征出發(fā)85周年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活動央視心得體會精選20篇(3)

析娜0 分享 時間:

紅軍長征出發(fā)85周年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優(yōu)秀觀后心得

人民是革命的母親。紅軍一切為了群眾,又很好地依靠了群眾。在長征中,紅軍嚴格執(zhí)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對人民群眾的財產(chǎn)秋毫無犯。在經(jīng)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時,紅軍尊重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習慣,與少數(shù)民族群眾坦誠相見、交朋友。

劉伯承同志與彝族首領小葉丹面對青山碧水歃血盟誓,結為兄弟的故事,成為紅軍長征中的千古佳話。由于紅軍所到之處,真心誠意為群眾辦事,打土豪分田地,幫助窮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廣大群眾把紅軍視為自己的子弟兵,是窮人的隊伍,把紅軍稱為“菩薩兵”。

紅九軍團經(jīng)過云南東川一帶,由于得到當?shù)馗扇藘旱膸椭?,因而順利攻下了東川縣城。紅軍打開糧倉,把糧食發(fā)放給窮苦群眾,并且根據(jù)群眾的要求,公審處決了反動縣長和一個大土豪,城內(nèi)外群眾對此拍手稱快。在東川縣城,紅軍得到群眾的大力支援,籌款達6萬余元,干人兒踴躍參加紅軍,不到一天半的時間,便擴大了800多個紅軍戰(zhàn)士。

紅軍在長征途中遇到的許多難以想到的困難,都是依靠地方群眾的幫助解決的。紅軍強渡大渡河時,不僅要冒著對岸敵人的炮火,還要克服大渡河的急流險灘。要強渡過河,必須找到熟練的船工。經(jīng)過做工作,十幾名船工來了。戰(zhàn)斗打響了,老鄉(xiāng)們冒著槍林彈雨,一槳連一槳地拼命劃著。

船到河中向下滑出幾十米,撞在大礁石上,在面臨船毀人亡的危急關頭,四名船工跳進滾滾的急流里,用背頂著船,船上的船工盡力用竹篙撐著,經(jīng)過驚心動魄的搏斗,終于脫離了險境,把紅軍勇士們送到對岸。在紅軍面臨茫茫草地的時候,當?shù)匾晃涣鄽q的藏族通司不畏艱險,帶領紅軍在水草地行軍四天四夜,終于開辟了一條可以讓紅軍大部隊通過的生命線。

長征中軍民魚水情,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篇章。1935年11月19日,紅二、六軍團攻占湖南錫礦山。工人群眾個個興高采烈,不僅夾道歡迎,而且還燃放鞭炮,自發(fā)地在門口點上小油燈給部隊照路。時值初冬天氣,紅軍的衣著單薄,群眾紛紛把好房子騰給紅軍,把厚實的被子讓給紅軍,并主動為紅軍做飯、燒水。

我們的紅軍戰(zhàn)士也爭著為群眾做事,真是軍民一家人啊!一天晚上,一連一排30多名紅軍戰(zhàn)士夜里睡覺煤氣中毒,周圍群眾聞訊后,很快弄來了新鮮蘿卜和淘米水,把鮮蘿卜磨碎后和淘米水一起煮沸,然后一口一口地喂給中毒的戰(zhàn)士們吃,由于搶救及時,中毒的戰(zhàn)士全部蘇醒過來了。

紅17師在一次作戰(zhàn)后,有47名傷員打算寄放到六寨。在經(jīng)過新寨時,苗族首領揚以沙老人帶領全寨男女老少,趕到路邊,硬是把傷員們“搶”到他們寨子里去治療休養(yǎng)。傷員們到新寨后,全寨三十幾戶人家爭著讓出自己的床鋪安置傷員。婦女們?yōu)閭麊T端屎端尿,男人們扛上火槍站崗放哨。在遇到民團搜查時,苗族群眾就把傷員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后來,有幾位傷員因傷勢惡化,光榮犧牲,苗寨用最隆重的儀式進行安葬,并特意為烈士們修建了“紅軍墳”,成為長征中軍民魚水情的歷史見證。

紅軍長征出發(fā)85周年心得體會精選

同志們、朋友們: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問父親:“紅軍爺爺長征時為什么不喝健力寶,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對于他們,長征已成為一個老外婆的傳奇故事。然而隨著歲月流逝,它以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人們到長征路上去追尋,去思考。一位重走長征路的年輕軍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地址都成了遺址,笑容都成了遺容;

長征是他們的苦難,苦難是他們的光榮?!?/p>

就在那段風雨如晦的歲月,30萬紅軍經(jīng)過長征,只剩下了3萬,而他們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這用無數(shù)生命寫下的英雄史詩,已成為中國革命和人類歷史上一座高聳入云的豐碑,一段永不磨滅的鐵骨精魂的回憶。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萬中央紅軍由于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而被迫突圍西行,開始了“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長征。這時候,遠隔千里的蔣介石指著地圖狂妄地叫道:“他們是走向深淵,走向死亡!”短短的一年后,當他面對追獲的一大堆爛草鞋的時候,他不得不承認,這股頭戴紅星、足踏草鞋的鐵流是不可阻擋的。

在長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紅軍將領的母親,在當?shù)匾?,聽說兒子在部隊當官享福,便氣沖沖找上山去。隊伍正好開飯,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樹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帶。她流淚了,提起籃子將自己要來的生芋頭全部倒進了鍋里。就這,竟成為將士們難得的一頓美餐。為了歡迎這位母親的到來,戰(zhàn)士們演唱了自編的《牛皮腰帶歌》:“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原荒地好干糧,熬湯煮菜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嘗?!崩蠇寢寬鞚M淚花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這些可親可敬的戰(zhàn)士面前,她怎能不為之動情,為之自豪?還有一次過草地,一位在戰(zhàn)斗中剛剛入黨的警衛(wèi)員,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里緊緊攥著一塊白洋,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黨費。

長征中,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然而隊伍每天演講稿都在頑強地向前,向前……美國著名作家索爾茲伯里驚呼這是前所未聞的神話。而遠涉中國的西方記者斯諾,則把這稱之為“東方魔力”。令他們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撐著紅軍創(chuàng)造了這一驚心動魄的奇跡?其實很簡單,就是頭頂上那顆鮮紅鮮紅的紅五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輝思想?yún)R報的希望之光。這正是千百年來我們所固有的,具有強大凝聚力、鼓舞力、戰(zhàn)斗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民族精魂。從孟子的“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鴻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 羞”,歷史雄辯地證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在即將邁入新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民族又開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長征。雖然再沒有雪山和草地,但我們同樣面臨著歷史和時代的挑戰(zhàn)。這挑戰(zhàn),是一種更為長期、更為嚴峻的考驗。它表面上看起來并非那么艱難,那么壯烈,但要取得勝利,卻是相當不易的。當輕歌曼舞的大款們狂飲“人頭馬”“xo”的時候;當某些達官貴人們大腹便便地剔著牙,瀟灑地鉆進锃明閃亮的“現(xiàn)代王”“藍鳥王”“公爵王”的時候,當你為酒綠燈紅而意亂神迷,當你美好絢爛的向往化為烏有……想一想長征吧,想一想那些60年前的人和事。如果說當年所面臨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權的話,而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則是圍繞“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把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帶入21世紀,這關系到當代中國的形象,關系到每一位華夏子孫的命運!我們的紅軍在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他們的骨頭無疑是最硬的。面對敵人的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他們的性格無疑是最可寶貴的。在奔向21世紀的長征路上,我們同樣需要這種錚錚鐵骨的精神,同樣需要這種用黃河,用泰山塑造起來的民族性格、民族精魂!

紅軍長征出發(fā)85周年重走長征路黨員感想

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征程已在人們的記憶中過去了85年,今天,我們走在偉大民族復興的道路上,長征精神依然在激勵著我們自強奮斗,砥礪前行。

傳承長征精神,就是將不畏艱難的精神刻進生命。兩萬五千里,紅軍走過11個省,渡江河、爬雪山、過草地,一次次知難而進,一次次絕地逢生,一次次轉危為安,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革命詩篇,創(chuàng)造了無與倫比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在建設美麗富裕新安康的征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諸多問題,在不斷研究解決的過程中,就要有長征途中的不畏艱難、知難而上的勇氣,千難萬難,抵不住為民服務的真誠和熱情,抵不住萬眾一心的信念和堅守,抵不住百折不饒的堅韌和毅力,在解決問題中迎接挑戰(zhàn),贏得機遇,獲得發(fā)展。白河縣的“三苦精神”就是長征精神在某一地域的折射,不畏艱難,苦字當頭,苦抓苦干苦幫,修砌相當于七個萬里長城的石坎坎,在陜南貧困山區(qū)率先實現(xiàn)人均一畝基本農(nóng)田,在十分困難的時代中解決了群眾吃飯的問題,這是傳承長征精神的生動實踐,所以只要骨子里有這種不怕吃苦、不畏艱難的精神,就能在發(fā)展的路上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發(fā)揚長征精神,就是用永久奮斗的精神激蕩人生。奮斗是人的一種精氣神,它支撐我們有尊嚴的直立行走。牛頓說過“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奮斗,是沒有不成功的?!奔t軍在長征中始終相信黨,統(tǒng)一聽從中央軍的指揮,一直秉持著奮斗的熱情,在極度險惡的條件下勇敢前行?!坝谰脢^斗”是毛澤東同志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慶賀模范青年大會上講話的標題,他號召全體共產(chǎn)黨員、模范青年要把革命干到底,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概。在推進社會發(fā)展的進程中,人的力量是影響發(fā)展趨勢的主導因素,一種精神的形成來自于實踐,是一種要干成事的信念,是一種工作方法的濃縮,是一份對事業(yè)忠誠的執(zhí)著。焦裕祿在任蘭考縣委書記時,他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同全縣干部群眾一起,忍著身體劇痛堅持工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艱苦奮斗和無私奉獻的品質和做派讓他永遠活在人們心中,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標桿,在新的發(fā)展路上,我們更要發(fā)揚這種永久奮斗的精神,涌現(xiàn)出更多焦裕祿式的人物,共同促進社會主義事業(yè)大繁榮。

踐行長征精神,就是用敢于勝利的精神貫穿工作。紅軍在長征路上的經(jīng)歷是悲慘的,沒有精良的裝備、沒有交通工具、缺衣少食,憑著崇高而強大的精神信念,敢拼敢闖,堅信勝利就在前方,翻越千山萬水,歷經(jīng)磨難,最后勝利會師。物質上極度艱苦的歲月已經(jīng)遠去,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美好時代,依然面臨各種新的發(fā)展難題,我們更要有一種敢于勝利、勇于成功的信心,要有想干事、干成事的擔當去奮發(fā)圖強,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心里把群眾當親人,從解決群眾感受最深的細節(jié)入手,使黨的各項政策措施貼近民情,把服務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努力為群眾做好事,解難事,辦實事。特別是在當前扶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廣大黨員干部與貧困戶群眾建立了一對一的幫扶關系,黨群干群更要團結友愛,向著共同目標齊心協(xié)力,黨員更要發(fā)揮先進模范作用,從政策宣講到技術培訓,從發(fā)展項目選定到產(chǎn)品市場銷售,想盡辦法,出盡力氣,從長征精神中汲取力量,用必勝的信念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紅軍長征出發(fā)85周年感悟范文

無論是壯懷激烈的婁山關,還是莊嚴肅穆的紅軍烈士陵園,或是意義重大的遵義會議舊址,都讓我對那段激情又壯烈的征程有了新的深刻的認識。而讓我心靈感到最強烈震撼的是紅軍長征精神所表現(xiàn)出來的信仰的力量。

長征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工農(nóng)紅軍創(chuàng)造的人間奇跡,是中國革命史上巍峨聳立的不朽豐碑,是中華民族驚天地、創(chuàng)世紀的英雄史詩,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壯舉。在歷時兩年時間里,各路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突破敵人的圍追堵截,戰(zhàn)勝無數(shù)的艱難險阻,縱橫十余省,長驅二萬五千里,終于勝利到達陜北。是什么支撐著紅軍克服種.種的艱難險阻,完成長達兩萬五千里的長征?是信仰,是共產(chǎn)黨人救國救民的信仰,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之崛起的信仰。

長征中,無論是率領紅軍的領袖、將領,還是不識字的紅軍小戰(zhàn)士,他們都堅信自己是一個偉大事業(yè)的奮斗者,都堅信自己的奮斗和犧牲必定將為中國贏得一個光明的未來。所以,他們義無反顧地投身于跨越千山萬水,進行偉大的征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永遠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靈魂。”

信仰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它能使一個弱者頑強如鋼鐵巨人,能使人迸發(fā)出生命最璀璨的光輝。為什么紅軍戰(zhàn)士在前有堵兵,后有追兵的情況時,在衣衫襤褸、溫飽尚不能滿足的時候,能夠創(chuàng)造那么多的奇跡,這些條件,今天運用了一些技術手段仍覺得完全達到是非常困難的,比如渡過瀘定橋的鐵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信仰的力量!信仰是一種精神支柱,這是世界性的東西。信仰可以使精神變物質,信仰到了極限就變成了力量。宗教是這樣,何況是共產(chǎn)黨人。

長征精神是巨大的精神財富,其中堅忍不拔、艱苦奮斗、英勇無私等早已沉淀入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中,成為代代相傳的寶貝。怎樣結合實際學習長征精神,讓長征精神不僅僅是歷史教科書上的一個重要詞條,也是現(xiàn)實生活中重要的指針。這就需要認識到長征精神的實質,我認為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堅定信仰,繼續(xù)譜寫社會主義新篇章。我們應把紅軍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發(fā)揚下去,我們在工作中必然會遇到各種現(xiàn)實的困難以及不可抗拒的因素等,但它只是暫時的,我相信我們只要更加地堅定信念,不忘初心;無論現(xiàn)在還是將來,無論我們面臨什么困難、什么挑戰(zhàn),只要將長征精神不斷地發(fā)揚下去,我們就有能力克服困難,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擔當,干好本職工作,更好地守護核安全。

紅軍長征出發(fā)85周年心得體會精選:幾度夢里回延安,今日踏上廟溝山

萬里長征萬里雄, 雄師誰吊覓遺蹤?

今朝重走長征路, 興我中華期大同。

重走長征路的活動接近尾聲,我們來到了中國的革命圣地——延安。延安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贏得抗日戰(zhàn)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出發(fā)點。一進入延安,我們就深深得地感受到了偉大的“延安精神”。

今天,我們參加了為期一天的徒步行軍活動。早上我們在為人民服務廣場集合整編隊伍,隊伍分為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隊員們精神飽滿,斗志昂揚。一路上隊員們團結一致,積極參與教官組織的抬傷員比賽和模擬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活動。行軍雖然累,但是隊員們堅持不放棄,嘹亮的紅歌聲縈繞著整個山頭。

今天的活動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大家的團結。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說得一點兒也不錯,要不是大家的團結,我們不可能那么順利地爬過三座大山,要不是當年紅軍戰(zhàn)士的團結,也不會有紅軍長征的勝利,要不是全國軍民的團結,也就不會有新中國的成立!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前輩用他們的獻血換來的,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有什么理由不努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半個月的長征路和紅軍戰(zhàn)士們走過的二萬五千里比起來只是冰山一角,他們的那種革命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學習。少年強,則國強。人生的長征路沒有終點,當我們經(jīng)歷過各種艱苦的環(huán)境和磨練時,我們就不再年輕了,因為,我們長大了!(曾麗婷)

4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