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學生過春節(jié)心得及感悟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毙碌囊荒甏汗?jié)已經(jīng)來了,也是新的開始。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希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guān)于2021年小學生過春節(jié)心得及感悟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2021年小學生過春節(jié)心得及感悟篇一
小時候在農(nóng)村,十分向往過年。
向往過年,那是因為過年有一年中最豐盛的年飯之享。
在我的記憶里,小的時候,家里很窮,媽媽精打細算,厲行節(jié)約,她積攢一年到頭的美味佳肴,我們只有過年才能盡情享用。那時候農(nóng)村過年,不像現(xiàn)在城里過年下館子。鄉(xiāng)下團年,都選擇在中午,有的美食,頭日晚上就得開始煮,如豬腳和海帶就是頭日晚上開始燉,且要燉滿滿一鼎鍋。灶里燒塊子柴,睡前悖(音beì)火,?;鹁褪前盐礋M的塊子柴團在灶中央,然后用灰將其覆蓋,這樣火種不滅,灶里徹夜通紅。
這是家鄉(xiāng)的一種習俗,既有微火燉豬腳之效,又有預示來年紅紅火火之意。第二日早上,媽媽一大早就起床了,她首先將鍋里的豬腳海帶再次舀進鼎鍋,然后將豬頭臘肉香腸蘿卜一鍋煮,煮熟之后,她得把肉食撈出來放在筲箕里涼著待切,再將蘿卜與湯舀到缸砵里,目的在于騰鍋它用。鼎鍋里的豬腳海帶,還得與炸酥肉、炒小菜、孔干飯等一系列烹飪一起燉著。
我家人多,兄弟姊妹六個,人人喜歡吃酥肉,每逢過年,酥肉必炸,團年過后,往往要剩壘尖滿弦一筲箕,足足有三、四斤之重。端上桌子的菜肴,葷菜居多,主要有肥大塊、豬頭肉、干酥肉、糖熬肉、鹽煎肉、香腸、豬腳海帶湯、不少年份還要殺個雞燉起,缺少的是年年有余(魚)這道菜,那是因為家里窮,買不起魚的緣故。團年飯桌上的菜,最有特色的是肥大塊。
肥大塊多用很肥的寶肋臘肉切割而成,切好的肉在鍋里爆出油后,加入水腌菜(或蘿卜弦、或大頭菜)炒幾下就做成了。肥大塊大的有巴掌大,最上面的肉橫過碗口兩邊還懸著。重的一塊接近一兩重,一般很難吃下三、四塊的。因為是臘肉,拈起對著光看,晶瑩剔透,色香味俱佳,直叫人垂涎欲滴。我常常放筷子前還想吃,但怕吃不完而不敢拈。
為此,不知到少次怨媽媽切的太大塊了,免不了事后要問媽媽:“過年的肥大塊為什么要切那么大?”媽媽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為了讓你們少吃點才切那么大塊的!”實際上,那是一種純樸民俗的體現(xiàn),是待客熱情大方的方式,是彰顯富余的表現(xiàn)手法。豬頭的蔥嘴、耳朵會留下過客時做下酒菜,其余的切好就端上桌,每片肉的大小要比肥大塊小些。
豬腳和雞肉,熟透得已經(jīng)骨肉分離,偶有肉附著在骨頭上,只需用筷子夾著骨頭一吸便可以把肉吸進嘴里。團年后剩下的豬腳海帶湯,初一泡面,就是絕美佳肴。其他美食還有油炸紅苕丸子,新鮮瘦肉炒萵筍等,素菜每桌一般有三四個。吃團年飯所請的客人,有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和父母的兄弟姐妹等,后來大哥分家了,姐姐出嫁了,也要請回過年,請朋友吃團年飯的很少見。
我家團年少則兩三桌,多則四五桌。長輩中年長者坐上席,上席坐齊后,長輩中年次者和次高長輩坐下席,我們小字輩只有分坐左右兩邊的份。有時候,爸爸還要把要飲酒的客人盡量安排在一桌,以便行酒令。
過去生活緊張,糧食匱乏,肉食尤為稀缺,記得我家有幾年在吃團年飯之前,上每位客人先吃諾大一碗糯米飯,美其名曰吃茶。吃茶的目的在于讓客人先填飽肚子,以達到團年時客人少吃肉食的目的。
向往過年,那是因為大年三十晚上有得壓歲錢之喜。
小的時候,我的瞌睡很多,往往在晚上七點左右在家里不管哪里倒地便睡,很多時間是睡在灶前的柴草上的。吃晚飯要被打醒才能開口,這樣也多是一邊哭,一邊吃,一邊睡才能吃完。但是,大年三十晚上我們弟兄幾個是沒有瞌睡的,因為要等著大人給壓歲錢。生產(chǎn)隊干活要接近日黑才收工,大人收工回到家后才有時間做家務(wù),久而久之,農(nóng)村便養(yǎng)成了入夜后才開始做家務(wù)的不良習慣,大年三十也不例外。推磨、砍豬草、煮夜飯、煮豬稍、喂豬等家務(wù)活忙完后,全家人還要一起圍著腳盆洗個熱水腳,這次洗腳很講究,既要把膝蓋以下反復洗禮。又不能洗過膝蓋,否則就叫洗翻了山,那樣來年的吃食運就會大打折扣。初,水很燙,腳放進腳盆的水里就得馬上縮回來,把腳踏在腳盆口沿上。如此反復試探,待水溫適宜了,才能將雙腳泡入水里,洗腳要洗燙并用,搓揉兼施。如是洗腳,旨在干干凈凈迎新春。洗完腳的時候,已經(jīng)接近深夜十二點了,這時候爸爸才開始給壓歲錢,一般情況下,我們每人能得四角錢壓歲錢,最多的年份也不過一塊錢。得到壓歲錢,我們興奮,夜不能寐,全家人就燈圍桌散吹閑談,古今中外,日南海北無所不及,話題往往會涉及為什么不早點給壓歲錢的問題,媽媽總是回答:“早把錢給了你們,你們早就睡了,哪個來守歲!”。從此,我便知道了過年有“守歲”之說。
向往過年,那是因為大年初一上街有錢買零食吃之樂。
大年初一街上很熱鬧,小孩喜歡的吃喝玩樂應有盡有,我們常常上街用壓歲錢買豌豆糕、甘蔗、花生等零食吃。豌豆糕實際上是油炸食品,豌豆之間有面粉(或豆粉)連接,豌豆被面粉包裹著,豌豆與豌豆之間的面粉薄些,因此豌豆會明顯突出。豌豆糕可能是用刮涼粉的圓形刮子提著在滾油里炸成的,吃起來香脆可口,要五分錢一個??诳柿?,買一杯老鷹涼茶喝了解渴,老鷹茶一分錢一杯,用老式啤酒杯一樣的玻璃杯盛著,賣茶者一般在一張課桌一樣的桌上整齊地擺放八到十個杯子,每個杯子盛滿茶后,就用一張見方十公分左右的玻璃蓋上。喝茶者給錢后,賣茶者將邊緣杯上蓋茶的玻璃滑離杯子后拿走,口渴的喝茶者端起來一飲而盡。零食開支后剩下的錢,我都用作買小人書。后來上學讀書了,初一用后剩下的錢,就交給媽媽存起交學費。
向往過年,那是因為初一之后還有過客和走人戶之趣。
農(nóng)村過客走人戶,從正月初二開始,到元宵節(jié)才結(jié)束,素有“正(音zhè)半年”之說。過客走人戶,農(nóng)村和城里的差別是很大的。農(nóng)村的過客,一般是有新春客來才叫過客,新春客就是前一年結(jié)婚的親戚,這對新人,新春初一下午拜媒人,初二起開始拜新春,走到那家就是那家的新春客,新春客拜新春的禮物,一般是兩把面、兩包可爾糖之類的禮物,走遍所有人戶后,這份禮物最后還得回到新春客手中。同時,新春客拜到那家,那家還要打發(fā),打發(fā)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紅包。新春客走到那家,那家就遍請親戚朋友,這就是農(nóng)村所謂的過客。人情客往走得寬的,與新春客一起同行走一家親戚的客人,客人隊伍長達兩根田坎,如遇坡坎轉(zhuǎn)彎,往往出現(xiàn)一路人見頭不見尾的壯觀場面。因此,農(nóng)村過客坐五六桌乃至更多,是屢見不鮮的事。過客的下酒菜,十分豐盛,什么蔥嘴耳朵,肚條舌頭,心子肝子,香腸豆干,瓜子花生等一應俱全,家家戶戶,桌上擺的下酒菜的干盤子,少則十個,多則二十,酒席之上,推杯換盞,你來我往,酒過三巡,劃拳行令,非常熱鬧。我小的時候,雖然喝酒沒門,但是下酒菜可以管夠,時而要塊蔥嘴吃,轉(zhuǎn)身拿片耳朵嚼,跳幾下又抓顆花生剝……倒也其樂無窮。
我的過年情結(jié),雖說不是與生俱來,但在我腦海里,已經(jīng)根深蒂固,昔日農(nóng)村過年的豐盛美食和熱鬧場面,至今歷歷在目。近幾年回老家過年,所見景況,遠不如前,不少優(yōu)秀傳統(tǒng),有的瀕臨失傳,有的銷聲匿跡,如?;?、拜新春之俗和恭請長者坐上席之禮就是如此。每每想到此處,總有悵然若失之感。
2021年小學生過春節(jié)心得及感悟篇二
20__年就這么悄然離我們而去,20__年踏著沉重的步伐向我們靠近。
時間過的真快啊,又一年過去了,這時候那些形容時間的句子一股腦的涌上心頭,什么時光如流水、時光飛逝轉(zhuǎn)瞬即失,讓人感嘆不自覺中的成長。記得小時候總覺得時間過的慢,總喜歡新年來的快一些,童稚單純的心里只有玩樂,只希望自己快快長大,每一年的過去都是自己走向“大人”的一步,僅管走的有些搖擺,卻在一年年壓歲錢的歡笑中,感受著時光流逝的快樂。
現(xiàn)在長成“大人”的我們,對時光的流逝更多的是留戀與眷顧,回顧過去的時光,總覺得時間過的是那么快,就象小品不差錢中小沈陽說的,“眼睛一睜一閉一天過去了”,留給自己的是滿臉的滄桑和生活中零星的記憶,總覺得有太多的事情還沒有去做,有太多的事情還沒有做完。想想平時工作生活中那些被空虛和無聊占用的時間,和做事時“有的是時間,不差這一會,等一會再去做”等這些推托言詞,時間真是不等人的。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是我們在新年到來時常說的一句話,也是經(jīng)常在一些年度總結(jié)或年度報告會上聽到的一句話,每次聽到或想起這句話,思想便會被這句蘊含深意的詞句蕩起涌動的漣漪。
新年為我們翻開了人生中新的一頁。一個新的起端,將不再拘泥于過去的成敗。一個新的目標將由一顆承重的心和一番不懈的努力去成就。過去的經(jīng)歷為我們沉積了豐富的經(jīng)驗,在踏上新的征程前,我們梳理出經(jīng)歷中的經(jīng)驗,描繪出成長的、發(fā)展的規(guī)劃,不讓時光虛度。爾后,踏上征程沿著描繪的規(guī)跡,去感受充實,收獲成功的未來。
2021年小學生過春節(jié)心得及感悟篇三
雖然春節(jié)早已經(jīng)去好多日,回想那幾日仍是滿心的落寞,2009年,以孤獨寂寞的姿態(tài)開始,一個人坐在電腦前,倒一杯紅酒,點一只薄荷味的香煙,流連于網(wǎng)絡(luò)里的故事,文字、圖畫,與網(wǎng)絡(luò)為伴,將所有的喜怒哀樂全部寄情于指尖,敲擊鍵盤,滑動鼠標,將歡樂,憂愁,相思統(tǒng)統(tǒng)斟進酒杯中,仰口喝下,讓所有的思緒漂流而去……
聽著門外的煙花炮竹,噼啪作響,內(nèi)心一陣焦灼混亂,門外傳來別人的笑語、問候,感受灑滿祝福的空氣,溫馨如潮,看著窗外絢爛的煙花,妖嬈的飛舞,寂寞的破滅,突然鼻尖酸楚,淚眼朦朧,此時的我何嘗不是那散落了一地落寞的煙火啊。
突然很想聽歌,想起一句話,“歌曲是有生命的,是有實實在在的情感的”。心境造成了心理上的傾訴,發(fā)現(xiàn)好的歌曲好的聲音讓那些不能言語的情緒找到了出路。釋放情感,化作幾行默默的眼淚,幾行淺淺的微笑,漂泊的心靈得以慰藉,心緒躍出身體飛速穿過時空,情感又一次得到重生??此破届o的外表下,其實內(nèi)心早已澎湃,無法遮掩的軟弱早已真實的暴露。
愛是最神奇的花種,隨時播撒,隨時開花。種子可以飛到日涯海角,葉子最終都要歸根。離開,遠走他鄉(xiāng),有多少的無奈和唏噓在無盡流露,陌生的都市里,逃避遙望家鄉(xiāng)的方向,習慣流著淚等候一生不變的虛無,背井離鄉(xiāng)獨自單飛的兒女,又何嘗不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不思念自己的父母呢?無奈的把自己遺忘在異鄉(xiāng)的午夜,思念一下家人,夢一夢自己的愛人,緩解下一個人的惆悵,把所有的心思掩埋在這熱鬧的城市里。
憶相逢,盼相逢,幾度魂夢與君同。愛,深愛。但已然破落的花兒該如何綻放?強顏著笑,用微笑遮蓋哭泣,用微笑代替那些鹽水,用心來經(jīng)營每一個夢。在遙遠而陌生的地方,種下情愁,打著愛情的名義,把自己放逐到寂寞里流浪,放棄渴望的相見,心碎也只能不言也不語,割舍期盼的相擁,幻滅在黯然憂傷的朝落。借用一段文字:那場本該下的雨,卻突然放晴;那場本該轟烈的愛,卻在煙花燦爛時熄滅;那場本該了斷的情,卻象小草一樣堅挺。不是我們不懂得珍惜,只是時間讓我們錯過,那就是無期。
心曲激蕩著氣流,淚早已洶涌漫過臉龐,為的只是一個人的凄涼,一個人的落寞,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一個人的春節(jié),沒有問候,沒有歡樂,沒有溫暖。
2021年小學生過春節(jié)心得及感悟篇四
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有五十六個不同的民族,每個民族肯定都有它獨特的風俗習慣。在我美麗的家鄉(xiāng)上海,就有許多不同的習俗。其中,元宵節(jié)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鄉(xiāng),總是特別重視元宵節(jié)。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都吃元宵。因為元宵的形狀是圓形,圓就意味著團團圓圓,它能夠祈福家人團聚,每天都能幸福圓滿。
吃完元宵,接下來就是元宵節(jié)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蹺、舞獅子、劃旱船、耍龍燈等元宵節(jié)特有的節(jié)目。在表演時,每一個觀眾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了。
說起元宵節(jié),最負盛名的便是觀花燈、猜燈謎了。在元宵節(jié)那天晚上,每天街上都張燈結(jié)彩,處處顯示出元宵節(jié)特有的氣氛。就像《東京夢華錄》中說的那樣:每逢燈節(jié),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游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shù)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睙狒[的氣氛足以形成一條河流,讓所有看到的人們都跟他們一起歡呼起來。
正月十五之夜還有一個獨特的習俗:觀月。正如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币贿呅蕾p著天空中美麗的月亮,一邊看著人們歡慶元宵佳節(jié)的樣子,此時還有誰能坐得住呢?趕緊出來和人們一起慶祝象征美滿的元宵佳節(jié)。
啊!這是一派多么祥和、熱鬧的景象啊!這就是我家鄉(xiāng)最獨一無二的習俗。是不是也令你十分神往呢?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愛家鄉(xiāng)獨有的習俗!
2021年小學生過春節(jié)心得及感悟篇五
按照家鄉(xiāng)的習俗,過年是最熱鬧、最隆重的日子之一,也是家長們忙碌的一日。許多地方有著一些不同的習俗。我從懵懂的小孩到如今三十幾歲的大人,對過年的習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記憶。
過年,首要的習俗是“撣塵”,也叫“掃塵”,“除塵”,“除殘”,“打塵?!薄邏m民諺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照民間的說法,“塵”與“陳”諧音,掃塵就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和“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在記憶中,爸媽通常選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把家具全搬出家外面。他們把家具徹徹底底清洗干凈,把屋里屋外的屋頂和墻壁全部擦拭一片,除去蜘蛛網(wǎng),除去塵土。他們還把地板拖得潔白亮光,把廚房整理得整潔又舒適。然后,他們把家具搬回原位,認認真真地擺好,等待著過年的到來。
按照習俗,每家每戶都得買新衣服。過年前,許多人都回家過年。街道上人來人往,走街逛店。商品琳瑯滿目。衣服款式多種多樣,設(shè)計新穎獨特。家里人總是選了又選,選了多時,才選出一件件合身合體的,顏色配搭的,時尚流行的衣褲。然后,人們高高興興,心滿意足地回到家中。
過年,每戶人家都得買年貨。吃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樣樣俱全,種類繁多,令人目不暇接。豬肉、牛肉、羊肉、兔肉、鴨肉、雞肉、魚肉等多種多樣,可以有蒸、炸、燜、燉等等各種煮法。總之,過年食物充足,儲存豐富。日子火紅,時光美好,從側(cè)面可以看出,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
過年那日早上,先得“祭灶”,即拜灶王爺。這是一件在我國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司命灶君”,把他寫在紅紙上,兩旁寫著“上日奏好事,下地保平安”的對聯(lián),以報佑全家老少平安、健康、如意。
拜完“灶王爺”后,人們就祭“福德正神”,也就是“土地爺”。人們點上蠟燭,插上香,擺滿一桌的菜肴,恭請“土地爺”到來。讓“土地爺”吃飽喝足,保佑新春風調(diào)雨順,讓糧食豐收,家畜興旺,免災免難,保佑全家人工作順利,家庭美滿。
中午,是“祭祖”的時候,同一宗族的人們把家里的美味佳肴、美酒佳釀奉上,擺滿好多塊“八仙桌”。酒菜形形色色,豐富多味,包括各種各樣的水果。由于人多戶雜,祭祖的時間一般較長。人們放鞭炮放煙花,燒金紙銀紙,合掌叩頭,禮拜祖先。人們聚在一起,真是熱鬧非凡。這讓人感到了過年的喜慶,親人的團聚和節(jié)日的吉祥。
晚飯,也就是年夜飯。它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會餐之一。家家戶戶都擺上了豐盛的飯菜,放上了好酒。人們吃著大魚大肉,喝著上好的白酒或葡萄美酒。人們又吃又喝,全家人一起聚在一塊,喜氣洋洋的,一起慶祝過年,一起共度一年一次的好日子,一起歡顏笑語,預祝來年過得更好,日子更加豐裕。
吃完晚餐,家里每個人都得洗澡,把全身洗得干干凈凈,穿上新衣服,然后精神抖擻地、充滿自信地展示著自己的風采,準備歡迎新春的到來。等到快八點了,許許多多人圍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人們陶醉在五彩繽紛的節(jié)目中,投身于節(jié)日氣氛濃重的晚會里。因節(jié)目而喜形于色,因精彩而動容,因震撼而大開眼界,因神奇而驚訝……
當時鐘走到快十二點了,在家鄉(xiāng)里,四處響起的鞭炮聲和煙花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新春的到來讓人心沸騰,讓熱情飛揚,讓激情鋪展。人們一起歡迎新春的到來。
過年,人生一次又一次暢快之事。年輕的變得逐漸懂事,長大成人。年老的因過年心情愉快內(nèi)心變得更年輕。過年,年年在慶賀,年年有喜悅,年年有新意,年年讓人興奮,讓人自信。
2021年小學生過春節(jié)心得及感悟相關(guān)文章:
2023年小學生過春節(jié)心得及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