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感恩教育心得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nèi)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學。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優(yōu)秀感恩教育心得,歡迎大家來閱讀。
優(yōu)秀感恩教育心得1
這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專題講座,感觸很深。
于丹老師在講座中主要是強調(diào)我們中小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的同時,還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guān)心他人,讓每一個中小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
于丹老師首先談到“孝”。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tǒng)提倡的行為,一般表現(xiàn)為孝順,孝敬。要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nèi)在的一種職責。
然后談到“仁”。仁就是要學會怎樣處理兩者的關(guān)系,要充滿愛心,和善待人?!度纸?jīng)》里說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币馑际钦f,人在剛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chǎn)生差異。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懂得一個人的痛苦,由兩個人分擔,痛苦就減少一半,相反,一個人的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半,與人交往,多關(guān)愛他人,使自我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后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孩子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jīng)驗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規(guī),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有效信息。
透過于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會做人的話,就算學習成績再好,也不是一個健全的人。
想想自我,有時爸爸媽媽督促我學習,我總嫌啰嗦,有時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總不情愿,想到那里,我不禁感到很內(nèi)疚,爸爸媽媽為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我還不明白感恩,總?cè)撬麄兩鷼猓?,太不就應了。在那里,我想對爸媽說:“我錯了,我以后要聽你們的話,好好孝敬你們,好好報答你們的養(yǎng)育之恩!”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跟同學們一齊快樂的學習,樹立自我的遠大目標,樂觀,向上,用心進取,做一個優(yōu)秀的合格人才。
優(yōu)秀感恩教育心得2
星期六早上,作為一個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家長,我們懷著一顆虔誠的心收看了于丹導師關(guān)于中小學生人格教育的專題講座。經(jīng)過諦聽大師的足音,讓我們感受到了智者的心靈,也讓為人父母的我們更加明白:學習成績不是孩子的全部,塑造孩子成熟的人格卻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在講座中,于丹導師首先講了如何培養(yǎng)孝心,并舉了感動中國人物田世國捐腎救母這個事例,讓我們明白盡孝道是孩子人生中不可推卸的一種職責;緊之后,于丹導師又用一個“仁”字詮釋了如何為人處世,讓我們懂得孩子的成長除了學業(yè),更需要閱歷和人格;最終,她寄語孩子們要象干茶葉一樣,尋找自我的方式升華自我,成全社會,創(chuàng)造未來。
觀看完講座,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如何進行孩子的人格教育,大師以她獨特的思維,在不到一個小時的講課里,為我們娓娓道來,并一語中的。想到我們的孩子龔蔣昊,我們覺得很慚愧。孩子從小到大,我們都是在用一種傳統(tǒng)的方式教育他。
在我們的思維里,孩子只要把學習成績搞好就行了,別的事情我們能夠代勞。于是,我們的孩子小小年紀就一頭扎在書本里,由于我們的忽視,他不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孝道,他也不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更缺乏與小朋友們充分溝通和交流的本事。這種過于簡單的培養(yǎng)方式只會使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越來越偏離軌道,不能到達于丹教師所要求的學業(yè)與人格共成長。
今日的孩子是明天的期望。人格教育從孩子開始,是父母和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要有所學,有所思,有所行,在于丹導師的箴箴良言下,以創(chuàng)新的行動來塑造孩子成熟完美的人格。具體來說,我們第一要做榜樣給孩子看,以對父母長輩孝敬尊重來讓孩子耳濡目染,明白“百悌孝為先”是一種職責。第二要在輔導孩子學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孩子自立、自信、自強的本事和感恩的意識,讓孩子在知識不斷增長的同時,抵抗挫折的本事得到加強。第三要讓孩子走進社會、學會溝通、善于協(xié)調(diào)、融入群體,做一個生活的強者,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優(yōu)秀感恩教育心得3
那天聽于丹的講座,偶爾想起這樣一件事。大概是在四五歲的時候,此刻想起來,大家在一齊的時候,姥爺就經(jīng)常悄悄跟我說,你看,那里有這么多人,孔子說過一句話叫“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這么些人里頭,肯定有能當你老師的'人,你去看看,你覺得他們誰對人個性有禮貌,誰個性博學,誰做事個性麻利,你去看看誰能當你的老師小孩子嘛,我就這樣跑來跑去看,有的時候看到有些行為是好的,也有的時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會跑回來問姥爺,說你看,有一個叔叔肯定不是老師吧。然后姥爺就會告訴我說,這也是老師啊,因為孔子說“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nèi)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樣好,這是老師;但是見到不好的人,你要反省自己,你會不會跟他一樣不好,所以這也是一種老師。
說到儒與道,中國哲學這兩大源頭,在我最初接觸的時候,是處于一種孩提的蒙昧狀態(tài),并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意識要去讀,要去記憶。所以《論語》對我來講是篤定的、真實的、親切的、溫暖的。
讀經(jīng)典很有意思,開始會覺得簡單,但讀來讀去,便應了鄭板橋的那句話:“畫到生時是熟時?!备形虻搅诉@一點,那么,我們就能真正地從內(nèi)心敬仰圣賢。因為他們不用華彩的詞語,來讓大眾覺得必須要去膜拜,必須要去遠離。他們不因自己的偉大而讓萬眾折報,覺得不可企及。他們以自己的一種樸素的人格,讓大眾覺得,這些樸素的真理恒久不變。
道在人心,道不遠人,你總歸是能憑著生命成長去接近的?!墩撜Z》里提到“仁”的地方總共109處,這是整個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學生問老師什么是“仁”,老師的回答就是兩個字:愛人。真正的仁愛之心無非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這之后被孟子推演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也是孔子說的,他一生的理想無非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便是孔子的溫暖世道了。
其實只要做到五個方面,那么這種仁愛就基本完成了:恭則不侮,生命有尊嚴;寬則得眾,受眾人愛戴;信則人任焉,走得更長久;敏則有功,打碎的罐子變寶貝;惠則足以使人,調(diào)動他人用心性。
我們以下代人的眼光來看“恭”和“寬”是教我們怎樣樣做人的,“信”和“敏”是教我們怎樣樣做事的,“惠”是教我們怎樣做官的,做人做事做官這就是我們現(xiàn)代人一生基本上要做的資料,所以中國儒家的仁愛思想,我想他跟我們這天每一個人生命中的理想都會相關(guān),他讓我們有具體的做事的方法,在這個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主角。
優(yōu)秀感恩教育心得4
感恩是指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種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 感恩教育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感恩教育也是學校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今天下午年級組織了一次公開主題班會,主題是《感恩》,由指定班級舉辦,年級的所有的班主任都來觀摩。舉行公開主題班會的目的就是想讓班主任學會如何開班會,學會充分抓住主題班會這個主陣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是很多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形式。當然不同學校,不同學生,這種班會的方式,特點也不盡相同。
本次感恩教育的主題班會是分下列幾個步驟進行的。
第一部分是感知父母愛。先通過多媒體幻燈片播放的形式,講述了發(fā)生在汶川地震中的廢墟下母親保護孩子的動人故事,從而喚醒母愛的偉大。然后班主任發(fā)動學生講述自己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產(chǎn)生感情的共鳴。接下來讓學生作自我反思,對待父母的愛,你是怎么做的,你對父母關(guān)注多少,了解多少。 一些學生代表發(fā)了言,從這些發(fā)言的學生身上可以看到,當今的孩子自私的很,對父母漠不關(guān)心,只知道從父母身上索取,而不知回報,至少一點點的關(guān)心都很少。
第二部分抒發(fā)感恩之情。首先由學生進行配樂詩朗誦《感激》,煽情的詩,加上富有感染力的音樂,把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出來了,大部分學生低下了頭。有的淚流滿面泣不成聲。然后由學生表達心聲,講一講以后自己怎么回報父母之愛,感謝父母之恩。學生們這是非常踴躍。有的說要好好學習,考上理想大學,完成父母的心愿;有的說以后聽父母的話,不在和父母頂嘴;有的說從現(xiàn)在做起,回家之后,要幫父母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在一種比較凝重的氣氛下,學生們表達這自己的那種決心。最后全班學生起立,共同喊出內(nèi)心對父母的承諾,把班會推向了高潮。
這次班會應該說深深地觸動了學生的靈魂,喚起了隱藏在人的內(nèi)心深處的那份感恩與父母的情誼。在班會的組織上也是比較順暢的,確實也起到了教育學生的作用。
優(yōu)秀感恩教育心得5
在你傷心難過的時候,你該感恩的,是那讓你感到安慰的港灣;在你勞累的時候,你該感恩的,是那讓你依靠的肩膀,在你快樂的時候,你該感恩的,是全心全意滿足你的父母。今天,我們觀看了《彭成感恩教育》,我心中的感觸很深……
彭成講述了很多他親身的經(jīng)歷,他說自己小時候認為父母不理解他,別人家的孩子被關(guān)愛著,而他只能被打,他曾經(jīng)想過要到很遠的地方去,看到這里,我便流下了眼淚,我覺得自己和他極其相識,我也曾經(jīng)覺得爸爸媽媽根本不了解我的心情,我生活在這兒不幸福。
他說的許多故事中,有一件事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的爸爸為了讓家里四口人吃得飽一點,冒險去生產(chǎn)隊偷大麥,由于心里慌,口袋里的麥子一直漏到家門口,結(jié)果被生產(chǎn)隊的隊長發(fā)現(xiàn)。他的爸爸被打得遍體鱗傷后沒回家,而是帶著重傷去外地打工。
看著看著,我放聲大哭起來,是呀,父母做什么都是為了自己的家庭,如果不是“家庭”二字壓在他們肩上,他們完全可以不用去工作、上班,甚至不會去“偷”……父母為了我們付出了多少?而我們又理解多少?作為兒女,生活在父母為我們創(chuàng)建的美好家庭中,在他們無微不至的呵護下,我們“感恩”了嗎?我們給過父母一句問候了嗎?想想今天的美好生活,我感到無比的內(nèi)疚……
還有一個小女孩,她得爸爸在她五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是她媽媽把她拉扯大的,家里的日子非常清貧,媽媽為了能讓她讀書,每天起早貪黑的干活。有一天,她回到家,發(fā)現(xiàn)媽媽不在家,她就自己做飯,可是過了很久,媽媽還是沒回來,她就去問隔壁大娘,大娘說她媽媽一大早就匆匆忙忙往縣城的方向去了,她心中總有種不祥的預感盡管天上下著大雨,但為了找媽媽,她飛快地向縣城的方向跑去。就在她快到縣城的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她的媽媽躺在路邊,一只手握著她平日最愛吃的年糕,另一只手中緊緊拽著一張紙,那張紙已經(jīng)被雨水淋濕了。她用了很大力氣才把媽媽的手瓣開,呈現(xiàn)在她眼前的是媽媽“”的單子……為此我泣不成聲,我為失去母親的那個女孩哭,更為這位偉大的母親哭。
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媽媽為了自己孩子的未來而不求回報,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怎不令人感動呢?
不是只有長大工作掙錢了才能孝敬父母,其實父母很容易滿足,只要我們平時聽話一些,多為父母想想,他們就會很開心。我們要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恩世界,感恩家庭,感恩父母,感恩身邊的一切!
優(yōu)秀感恩教育心得6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老師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感動之余,也提升了自己的修養(yǎng)。
節(jié)目主要講了三個方面,一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孝心?二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三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強自立、自信?首先,于丹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一棵大樹陪著小孩長大,奉獻了自己的果實,樹枝,樹干,讓小孩實現(xiàn)了愿望,慢慢地,小孩變老了,他該走的地方也走過了,該看的世界也看遍了,他終于知道了要留下來好好陪陪大樹,從這個寓言中,我們懂得了孝敬父母是多么的重要啊!父母就像是故事中的大樹一樣,無私奉獻,所以,我們也要更加孝順父母,報答父母。為此,于丹老師還把兩位成功人士說的例子舉出來,賴東進叔叔說:“我對生活充滿了感恩的心情,我感謝我的父母,雖然他們瞎,但他們給了我生命,至今,我還是跪著給他們喂飯,我還感謝苦難的命運,是苦難給了我磨練,給了我這樣一份與眾不同的人生”;田世國叔叔說:“父母給了我生命,捐腎救母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雖然,他們說的只是短短兩句話,可這兩句話卻包含了他和父母之間無限深厚的愛。
最后,于丹老師又給我們講了自強自立,自信,于丹老師說::“這個世界上知識固然重要,但比知識更重要的是人的悟性,有悟性的人,他對這個世界上知識的轉(zhuǎn)化會變成生命的智慧。”不要墨守成規(guī),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有效信息。
通過于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想想自己,有時,爸爸媽媽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總是不太情愿,找各種借口、理由來應付,想到這兒,我不禁感到一陣內(nèi)疚,在這里,我想對爸媽說:“爸爸媽媽,對不起,我錯了,我以后一定會聽你們的話,好好地孝順你們?!?/p>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掉我的壞習慣,跟同學們一起快樂的學習,樹立自己的遠大目標,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做一個更加優(yōu)秀的好學生。
優(yōu)秀感恩教育心得7
看了于丹老師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節(jié)目后,我不禁思考,感恩,到底是什么呢?
感恩,顧名思義,就是感謝別人給予的恩惠。感恩是一種美德,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條件,學會感恩,常懷感恩之心,是進步與文明的體現(xiàn),是構(gòu)建和諧人際關(guān)系的根基。值得感恩的不僅僅是對上蒼,我們對父母、親朋、同學、社會等等都應始終抱有感恩之心,我們的生命、健康、財富以及我們每天享受著的空氣、陽光、水源,都在我們的感恩之列,一位盲人曾經(jīng)請人在自己的乞討用的牌子上這樣寫到:“春天來了,而我卻看不到她?!蔽覀兣c這位盲人相比,進一步說與那些失去生命和自由的人相比,目前能這樣快快樂樂地活在世界上,誰說不是一種命運的恩賜,我們還能時常憤怒得發(fā)抖而總?cè)ケг姑\給自己的不幸和不平嗎?所以,盡管苦難不能忘記,罪惡必須得到懲罰,但我們也的確應常懷感激之心并努力回報那些給予我們恩情的人。
花兒,你要感謝小草,是它愿做你的陪襯品,襯托了你的五彩繽紛,小草,你要感謝大樹,是它愿做你的替代品,為你遮擋了洪水侵襲。大樹,你要感謝大地,是它愿做你的滋養(yǎng)品,給了你肥沃的土壤,能讓你在這片黃土地上點綴自己的色彩。
早上,國旗下講話的老師向同學們述說感恩的知識。人們幫你,你要感恩,花兒為你綻放甜美的笑容,你要感恩;新鮮的水果為你解渴,你要感恩。我們要帶著感恩的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樣你才會更受尊重。
感恩,一個熟悉的字眼卻又不是一個熱門的話題,我感謝父母,生我養(yǎng)我,給了我家庭的溫馨;我感謝老師,教育我輔導我,給了我淵博的知識;我感謝周圍的每一個人,給了我人間的真情、友情和親情。
一顆感恩的心永存人們心間,它是黑暗中的火焰,給人們光明;它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給人們滋潤;它是沙漠中的一弘清泉,給人們期待。俗話說得好:“受人點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有的人甚至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報恩的。我贊成他的觀點,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我們一出世父母就有恩于我們,我們要懂得以德報德,以恩報恩,讓恩情融入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靈變得更加溫暖,讓世界多一份愛,恩情滿天下!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而不要成為那冷酷無情的動物,感恩是人類的傳美德,讓我們把這美德代代相傳,讓世界充滿愛!
優(yōu)秀感恩教育心得8
因為有愛所以有希望;因為有愛所以有溫暖;因為有愛所以有動力??赐辍陡卸鹘逃?,我懂得了要感恩并且我對“愛”這個字有了深刻的理解: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愛是最簡單的愛,是一種人性化的愛,但又是最深的愛,最偉大的愛。
蘇格拉底說過:人有了人格的尊嚴,必不甘墜落為禽獸,而人的品德也必然提高。百善孝為先“孝”字一直銘記在我心,于丹覺得: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能不能有快樂的生命,可能比他掌握多少知識更重要。
也許每人的意識里都有孝,但都沒有被釋放吧!論語里講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說過:“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币簿褪钦f:孝心不在大小不分遠近。
回想,每當我考試成績不好時,父母總是鼓勵著我,讓我不要氣餒,給予我信心,使我努力前進;
回想,每當天氣變涼時,父母親為了讓我添上一件衣服而嘮叨時,無非是怕我著涼,感冒難受,耽誤學習;
回想,每當我想看電視時,母親為了不讓我看電視而嘮叨時,無非是怕影響我的學業(yè),成績下降;
為什么現(xiàn)在有很多孩子不快樂?因為有好多自我中心的孩子,會覺得給他的一切都是本分,不給他的一切都是虧欠。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很驕縱的小男孩,他認為別人的一切都是應該慣縱他的,他只要好好學習他就應該是自我中心,所以他每天呢,都會因為不如意亂發(fā)好多脾氣,有一天他爸爸把他帶到后院的籬笆傍邊對他說:“每天都發(fā)脾氣不好,這樣吧你算一下發(fā)一次脾氣就定一個釘子,看看你一天要發(fā)多少次脾氣。一天下來他看到籬笆上密密麻麻的釘子。
父母親嘮叨的一切事情,無不是那顆愛女之心的體現(xiàn),而我卻辜負了那顆愛女之心。
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孝敬父母吧!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一個家,是父母讓我體會到了人間有情。
這次觀看我也學會了要心存感恩。感恩父母,是父母給了我生命。感恩老師,是老師教會我知識。感恩大自然,是大自然讓我有了這么好的生存環(huán)境。感恩讓我擁有東西的一切!
優(yōu)秀感恩教育心得9
這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完美了的自己的品質(zhì),提升了自己的修養(yǎng),完美的自己的人生!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戳艘坏吕蠋熤v述的感恩教育,想起了這首《感恩的心》。我覺得要立足于社會,最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遇到事情,抱怨少一點,感恩多一點!
因為有爸爸媽媽,才有了我的存在,從出生那一刻起,他們心里就多了一份愛和牽掛。媽媽以前對我說,我和弟弟妹妹就是她心里的一切,雖然經(jīng)濟條件并不好,雖然每一天要穿梭于人群中為生活奔波,雖然每一天要早出晚歸,晚上總是拖著疲憊的身子,邁著沉重的步伐往家里走,但是一想到家里有她疼愛的寶貝,她都不會覺得累。爸媽永遠都是最疼愛我們的人,在這種愛的世界里,沒有貧富,沒有錢權(quán),沒有名與利。帶著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我們才能站的更高,看的更遠!爸爸是船,媽媽是帆,載著我們乘風破浪,駛向溫暖的港灣。今晚,媽媽在我給他們打電話之前打給了我,聽到我的聲音,只說了句想你了!語氣中有的是欣喜卻夾著濃濃的憂傷。聽到這簡單的四個字,我的心里涌起了莫名的傷痛,往日媽媽的關(guān)懷和充滿疼惜的眼神歷歷在目。這時候的眼淚似乎也不那么爭氣了,悄悄的從眼眶里溜了出來。突然想起了梁繼璋的說過的一句話: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能相處多久,都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所以趁此刻還有時間,都請好好地感恩父母,好好地愛我們的爸爸媽媽!
假如我是一棵小草,爸媽給了我生長的機會,而老師就像是陽光和雨露,給予我們營養(yǎng),讓我們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老師總是默默無聞地耕作,不求回報,只想著他們播種的種子有一天能綻放美麗的花朵,開心的迎著陽光快樂成長。因此我們也不要吝嗇那一份對恩師的愛和感恩。
感謝爸媽給了我生命,感謝老師帶領(lǐng)我走進知識的殿堂,感謝社會能夠讓我體驗生活的快樂和辛酸!如果每個人多一份感恩,少一份抱怨,世界將變得更加完美,請讓世界的各個角落充滿愛,有陽光的地方就存在感恩的心!
優(yōu)秀感恩教育心得10
今天,按照學校要求觀看了于丹老師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講座。于丹老師主要講了兩個主題:一是感恩教育,要培養(yǎng)孩子的孝、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懂得承擔愛與責任;二是人格教育,要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在社會交往中獲得自信與愉悅,成就別樣的人生。
類似講座聽了不少,聽時熱淚盈眶,心潮澎湃,過后,依然迷茫。一直認為,對孩子的教育比任何一項任務都要艱難,這不是一個模具的誕生,這是一個生命的成長,結(jié)果莫測。就象我們雖已為人妻、為人母,依然無法預知自己的將來一樣,我們亦無法預知孩子的將來。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力所能及的硬件環(huán)境,給他愛,盼望著他無憂無慮的成長。沉思后,還是擠出些體會來。
體會一:教育趁早?!靶榈轮尽?。中國幾千年來世代相傳一個“孝”字,孩子雖然不能完全體會到做父母的苦心與奉獻,但至少從懂事就應該明白好吃的父母都留著給他吃的小道理。就象于丹老師講的故事一樣,一棵樹把果子、樹枝、軀干都給小孩子拿去,就象父母完成了對孩子一生的成全。孩子遲早會悟的,只不過早悟、早獨立,晚悟、自哀傷。而我們做父母的也是,早悟,早教他獨立,晚悟,對誰都是一種傷害。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在孩子這張白紙上你起筆越早就竣工越早。
體會二:放手是愛。懷胎十月,常常捧著本書看咋當媽,還興致沖沖買了個琴,自我修煉點音樂素養(yǎng),自然胎教是少不了的。呱呱落地后,真是捧著、抱著,恨不得天天含在嘴里、揣在懷里。直到現(xiàn)在,俺的長輩們都說:“看寶兒,真穩(wěn),學走步時一邊走一邊自己喊慢慢慢。”和寶兒一起走在大街上,二年級的小伙子了,快到我肩頭,我還有太多的不放心,忍不住都要拉著他的手走。其實,我們這一代人已經(jīng)太乖,太循規(guī)蹈矩,做事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下一代不能再重蹈覆轍。有一天,聽寶寶說,他能自己打飯、自己睡覺、甚至能開導小朋友解開心中的難題,我滿是意外。所以,母愛,太多,就是溺愛,牽手是愛,放手亦是愛!
優(yōu)秀感恩教育心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