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人教版

嘉欣0 分享 時間:

學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領(lǐng)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樣,一滴水或許很快就會被太陽蒸發(fā),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會變成一個水溝,以下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guān)于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人教版,歡迎參閱呀!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人教版

關(guān)于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人教版

液體壓強

1、液體壓強的產(chǎn)生原因:液體受到重力作用,液體具有流動性;

2、靜止液體的壓強特點;

(1)液體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同種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3)同種液體,同一深度,的的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4)不同液體在同一深度的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guān),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3、液體壓強公式:

靜態(tài)的液體壓強大小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深度指的是從自由液面到該店的豎直距離;期中,自由液面指與大氣直接接觸的液面。

4、固體壓力壓強與液體壓力壓強解題的一般思路

(1)固體壓力壓強:先求出壓力F,再利用求出固體壓強。

(2)液體壓力壓強:先利用求出壓強p,再利用求出液體壓力。

5、杯形問題

(1)柱形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力大小等于液體重力。

(2)敞口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力小漁液體重力。

(3)縮口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力大小等于液體重力。

6、連通器: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

連通器里的各種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大氣壓強和流體壓強

1、大氣壓強的存在和產(chǎn)生原因

(1)大氣壓強的概念: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產(chǎn)生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

(2)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馬德堡半球?qū)嶒灐?/p>

(3)大氣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空氣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2、大氣壓強的測定實驗——托里拆利實驗

(1)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nèi)外的水銀面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管內(nèi)充滿水銀之前高度依舊不變,改變的事水銀柱的長度。

(2)玻璃管上方混有空氣,則試管內(nèi)水銀柱高度偏低,測量值偏小。

3、大氣壓強的影響因素

(1)高度:大氣層中的空氣越往高處越稀薄,所以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

(2)大氣壓的大小還與溫度、適度有關(guān)。溫度越高,氣壓越低;濕度越大,氣壓越低。

4、密閉氣體的壓強的影響因素

(1)溫度越高,密閉氣體壓強越大。

(2)壓縮體積時,氣體壓強將變大。

5、液體上方的氣體壓強越大,液體的沸點越高。

6、大氣壓的應(yīng)用

(1)利用吸盤搬運玻璃。

(2)用吸管,能從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7、流體流速與壓強

在氣體或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初中八年級下冊物理復習提綱

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夠自行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fā)了了彎折(海市蜃樓、早晨看到太陽時,太陽還在地平線以下、星星的閃爍等)

3、光速光在不同物質(zhì)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V=3×108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于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V,玻璃中為2/3V;

4、光直線傳播的應(yīng)用可解釋許多光學現(xiàn)象: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線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并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zhì)射向另一種介質(zhì)的交界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zhì)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fā)生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理解:由入射光線決定反射光線,敘述時要"反"字當頭發(fā)生反射的條件:兩種介質(zhì)的交界處;發(fā)生處:入射點;結(jié)果:返回原介質(zhì)中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當入射角為零時,反射角也變?yōu)榱愣?/p>

8、兩種反射現(xiàn)象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jīng)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反射面是光滑平面);

漫反射:平行光經(jīng)界面反射后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

注意: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鏡對光的作用:(1)成像;(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1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2)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的距離相等理解: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是以鏡面為軸的對稱圖形,即平面鏡是物像連線的中垂線。

12、實像與虛像的區(qū)別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當然也能用眼看到。

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鏡的應(yīng)用(1)水中的倒影;(2)平面鏡成像;(3)潛望鏡;

八年級下冊物理考點知識

摩擦力

1、摩擦力的概念

(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的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的力。

(2)產(chǎn)生條件:兩個物體接觸且有壓力;接觸面粗糙;兩個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

2、摩擦力的分類

(1)靜摩擦力:物體間只有相對運動趨勢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

(2)滑動摩擦力:物體間有相對滑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

(3)滾動摩擦力:物體間有相對滾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

3、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

(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瑒幽Σ亮Υ笮∨c物體接觸面面積、物體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

4、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1)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2)摩擦力大小:靜摩擦力和勻速直線運動中的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過對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進行受力分析得到;物體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時受到的摩擦力一般要考慮滑動摩擦力影響因素。

5、增大、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壓力,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滾動為滑動。

(2)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滑動為滾動,分離接觸面。

受力分析專題

1、受力分析是把指定物體(研究對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外力找出來,并畫出示意圖的方法。

初中階段的受力分析,主要是通過平衡狀態(tài)分析力的大小、方向;或者通過物體所受力的大小、方向來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受力分析首先掌握力的分類

實際物體對研究對象可能有力的作用,物體周圍的場(磁場、重力場)對研究對象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因此我們可以把力分為兩類:接觸產(chǎn)生的力和不接觸產(chǎn)生的力。

3、受力分析思路分解

(1)選取研究對象,注意區(qū)分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

(2)確定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

(3)先找到不接觸的力,一般是重力;

(4)找接觸的力。環(huán)繞物體一周,找出研究對象接觸的物體,并根據(jù)物體運動狀態(tài)逐個分析彈力和摩擦力;

(5)檢查所畫的力,找到每一個力是否有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檢查分析結(jié)果與物體所處狀態(tài)是否符合。

物理考前復習方法與技巧

摸透主干知識

近幾年高考理綜試卷及物理單獨命題試卷,都注意突出考查主干知識,包括勻變速運動規(guī)律、牛頓定律、機械能守恒、機械波、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與偏轉(zhuǎn)、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電磁感應(yīng)等,命題兼顧對非重點知識(熱、光、原)的考查,在試卷中這三部分均有相應(yīng)的試題,這些非重點知識的考查多以選擇題出現(xiàn),側(cè)重于對知識的理解,也體現(xiàn)出了一定的綜合度。

能力駕馭高考

物理學科的能力可概括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yīng)用數(shù)學處理物理問題能力、實驗和探究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既是基礎(chǔ)也是核心。近幾年高考試題還出現(xiàn)了許多對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考查的新情景試題,這類題目考查考生快速接受和應(yīng)用新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解題的關(guān)鍵是準確地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用已學過的知識加上新的信息來解決問題。

科技領(lǐng)跑生活

高考試題情境設(shè)計注重物理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試題的命制都是從生活實際現(xiàn)象或?qū)嶋H問題入手,源于考生熟悉或熟知的生活現(xiàn)象。在近幾年的高考物理中,應(yīng)用型、創(chuàng)新型試題尤為明顯,而物理中每一重要的知識塊,幾乎也都與現(xiàn)代科技緊密相關(guān),同學們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物理應(yīng)用事例,關(guān)注生活、關(guān)注社會熱點、關(guān)注新興科技。

掌握實驗探究技巧

近幾年高考實驗試題更加強調(diào)動手操作、分析推理、實驗設(shè)計能力,強調(diào)實驗思想和方法的理解與應(yīng)用。因此,考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探究習慣,掌握實驗探究技巧。(1)明確實驗目的、原理或理論根據(jù)。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電學實驗用什么電路圖等。還要搞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測量。然后選擇所需的儀器和實驗條件,進而設(shè)計好實驗步驟,畫好記錄表格等。(2)正確調(diào)整和安裝儀器,連接電路。

怎樣夯實物理學科基礎(chǔ)?

首先是翻課本,把公式都列在一張紙上。但在在摘錄之前,肯定是要理解那個公式的,比如各個符號代表的意思,通常使用的單位,還有整個公式表示的意思。只有理解了這個公式,才能把它用起來。

列完公式之后,當然就是要把它記下來,背誦下來。但其實當你理解的時候,就已經(jīng)把公式背下來了。接下來就是要好好鍛煉這些基礎(chǔ)公式運用的熟練程度?;A(chǔ)不好的同學,有可能是沒有把握好一輪復習這個時機去掌握基礎(chǔ)。那么一輪復習的時候,那些一輪資料,也有可能是沒有好好完成的??赡苠e了好多沒有去理解它,或者都沒做。

公式列出來,理解之后,就可以去找一些基礎(chǔ)的題目來練習一下熟練度,特別是,一輪的復習資料,可以把它找出來,然后重新用一下??梢愿鶕?jù)現(xiàn)在對公式的理解,然后去改正以前的那些錯題,或者是再寫一下自己之前沒有做的那些題目,來提升自己對公式運用的熟練度。

在自己感覺自己對公式的熟練度差不多的時候,可以試著去做一些大題,這是需要同學們,去綜合運用各個公式的題目。這樣子去理解各公式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不過,到這種程度的話,就已經(jīng)達到中上層的水平了!

流程大致是:理解公式→摘錄公式→記憶公式→做基礎(chǔ)題訓練熟練度→做大題鍛煉綜合能力。

152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