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重點知識歸納
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重點知識歸納2021
想要提高語文成績,朗讀背誦不可少。朗讀背誦是我國傳統(tǒng)的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是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的重要途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重點知識歸納,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重點知識歸納1
1、辛棄疾繼承并發(fā)展了蘇軾所開創(chuàng)的豪放詞風,因此,文學常常蘇辛并稱。但二人在相同中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蘇軾詞多表現(xiàn)出曠達飄逸的風格,辛棄疾詞的愛國詞作則多帶有悲壯沉郁的色調。
2、陸游的詩歌藝術
陸游詩歌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他是有宋代成就,最為杰出的一位詩人。李白的飄逸自然、杜甫的悲壯沉郁他兼而有之。
3、歐陽修為的文章家和文壇領袖,倡導了影響深遠的北宋詩新運動。
歐陽修的散文成就高于其詩歌,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
4、王安石散文創(chuàng)作
王安石對文學的看法,特別強調其實用功能。和其文學主張相符,王安石的散文也以政論性的為多。這些作品,大都針對時弊,根據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確的主張,具有極強的說明力量。
5、“元曲四大家”指在元雜劇創(chuàng)作中享有盛名的四位劇作家: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則根據四大家的活動年代和他們的創(chuàng)作成就,定四大家為“關白馬鄭”,為學術界所普遍接受。白樸代表作《梧桐雨》;馬致遠代表作《漢宮秋》。鄭光祖代表作《倩女離魂》。
6、關漢卿:以《竇娥冤》、《望江亭》、《救風塵》、《調風月》、《單刀會》、《魯齋郎》、《蝴蝶夢》為代表。
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重點知識歸納2
司馬遷西漢歷史學家。
史記
1、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2、共130篇: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
《李將軍列傳》是一部人物傳記。
主旨
本文通過記述西漢名將李廣功勛卓著,卻長期遭受壓抑,最終被逼自殺的不幸遭遇,表達了作者對李廣才略和人品的欽佩,對李廣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揭露了西漢朝廷賞罰不公,刻薄寡恩與黑暗無道的社會現(xiàn)實。
疑難詞句
1、廣家世世受射。受:傳授。
2、用善射殺首虜多。用:因為;首:首級;虜:俘獲。
3、未到匈奴陳二里所。陳:陣地;所:大約。
4、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陣。正:整齊,嚴加約束。
5、吏當廣所失亡多。當:判決;失亡:損失,死亡。
6、用此,其將兵數困辱。用此:因此。
7、可數百里??桑捍蠹s。
8、廣軍功自如,無賞。如:相當。
9、東道少回遠。少:稍微;回遠:迂回,路遠。
10、軍亡導,或失道。亡導:沒有向導;或:同“惑”,迷惑。
11、南絕幕。南:向南;絕:渡過。
12、“急詣部,如書?!瘪R上到右將軍部隊去,就像“命令”上寫的。
13、余睹李將軍,恂恂如鄙人。誠懇謹慎的樣子,就像鄉(xiāng)下人一樣。
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重點知識歸納3
赤壁賦復習資料
1、 景、情、理融為一體。
文章雖從記游寫起,但重在抒發(fā)人生感慨,辯論人生意義,故具有很強的抒情性和哲理性。作者采用了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高明手法,使景、情、理三者達到統(tǒng)一。
首段因景生情,但文中又借物喻理(水、月、風),即以這段寫景為下文議論說理作形象、鋪墊。第二段中客的議論,以“羨長江之無窮”扣住水,以“抱明月而長終”扣住月,以“托遺響于悲風”扣住風,虛無消極的人生觀,其內涵就借具體的自然現(xiàn)象表達了出來。第三段蘇子反駁也是以水和月作譬,深入淺出說明事物變與不變的道理。整篇文章,議論賦予了景物以微妙的哲理,寫景使哲理呈現(xiàn)生動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內在脈絡。
2、采用對話手法,主客問答,抑客伸主
本文繼承了辭賦常用的形式規(guī)范,即主客問答,抑客伸主,文中的客,其實是作者為展開辯論而虛設的人物,主客雙方,代表著作者思想的兩個對立面,最終主說服客,反映了作者復雜的人生觀中積極面戰(zhàn)勝了消極一面。
3、駢、散句交錯使用,有整有散,錯落有致,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全文以散句為主,其中又穿插一些似對不對的偶句。如:“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頗有韻味悠長之感。有些句子,似散而實整,如“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其消長也;” 有些句子,又似整而實散,如:“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p>
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重點知識歸納4
問題類型和回答技巧、方法、方式
1、選取部分內容進行分析類(字、詞、句、段落)和分析感情類:表達了作者對……的熱愛、向往、憂愁,愛國感情、懷才不遇、建功立業(yè)、統(tǒng)一天下、悠閑自在、灑脫豪邁之情,表達了作者……的情懷,表達了對……的厭惡憎恨,抒發(fā)了思念之情、抑郁之情,體現(xiàn)了對……的追求
2、分析中心論點和主旨類:批判了……的社會現(xiàn)實、封建制度、愚昧無知,表達了諷刺之情,通過描述……展現(xiàn)了……通過雅俗對比,突出文章主旨……,暗示了……,反映了……
3、比較類:通過比較……襯托了、烘托了……的社會現(xiàn)實、人物性格、社會的黑暗、制度的落后、道德的淪喪,表達了……的決心
4、描寫方法類:場面描寫、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景物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表情描寫
5、表現(xiàn)手法類:以動寫靜、動靜相襯、比較
6、修辭手法類:用典、比喻(增強形象性)、擬人、對比、對偶、夸張、排比(增強氣勢)、象征(深化意義)、引用、反問(反詰)
7、成語出處分析類:狡兔三窟、禍起蕭墻《論語·季氏將伐顓臾》、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望洋興嘆和貽笑大方《莊子·秋水》、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李密·陳情表》)
8、人物性格分析類:階級局限性、內心軟弱、多愁善感、開朗樂觀、沉靜、謹慎、穩(wěn)重、過敏多疑、安于現(xiàn)狀、消極憂傷
9、抒情方式分析類:借典故抒情、直接抒情、間接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10、結構作用分析類:承上啟下、前后照應、點題、突出中心思想
11、論證方法分析類:舉例論證、例證法、說理論證、對比論證、演繹論證、類比論證(比喻論證)
12、原因分析類:制度、社會現(xiàn)實、客觀環(huán)境、主觀認識
13、線索梳理類:某個人物、事件、客觀事物、一句話、一個現(xiàn)象等
14、論證關系分析類:正反對比關系、遞進關系、并列關系、總分關系、總分總、分總關系
15、藝術特色分析類:復沓、疊句、重唱
16、現(xiàn)實意義分析類:借古喻今、從政者廣開言路、虛心接受他人意見和建議、禮賢下士、善于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以人為本的思想
17、語言特點分析類:直抒胸臆、清新、形象鮮明、哲理性、犀利、句式長短相間
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重點知識歸納5
一、課程內容概要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以介紹知識為主要目的的文章體裁。它有兩個顯著特點:知識的科學性,表達的客觀性。
學習說明文這一單元,應掌握說明文的分類、說明順序與結構及常見的說明方法。
1、說明文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標準,可對說明文進行以下幾種分類:
(1)按說明對象劃分,可分為兩類:實體事物說明文,抽象事理說明文。
前者如《菊花》、《白絲翎羽丹砂頂》、《蘇州園林》以及《我們肚子里的食客》四篇文章。后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現(xiàn)代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橋的運動》和《統(tǒng)籌方法平話引子》四篇。
(2)按文章表達的語體劃分,可分為兩類:文藝性說明文,非文藝性說明文。
前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菊花》、《白絲翎羽丹砂頂》和《我們肚子里的食客》《統(tǒng)籌方法平話引子》、《蘇州園林》(均為科學小品)。后者如《現(xiàn)代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橋的運動》。
2、說明文的說明順序與結構
A.說明文的說明順序,概括起來有三種:
(1)時間順序,如《菊花》。
(2)空間順序,如《我們肚子里的食客》。
(3)邏輯順序,如《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
B.最常見的說明文結構方式有兩種:
(1)總分關系?!翱傄环帧狈绞剑纭短K州園林》:“總一分一總”方式,如《橋的運動》:“分一總”方式,如《白絲翎羽丹砂頂》。
(2)并列關系。如《菊花》。
3、常用的說明方法
(1)下定義法。其公式為:被定義概念=屬十種類。如(現(xiàn)代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中對“物理”的說明。
(2)詮釋法(解釋法),如《蘇州園林》說明花草樹木講究映襯的特點和《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說明“海市蜃樓”的成因。
(3)比較法,如《蘇州園林》說明蘇州園林建筑布局不講究對村的特點,就與古代宮殿和近代住房比較。
(4)比喻法,如《橋的運動》用人坐板凳造成板凳變形,比喻說明車過橋上引起“變形”的力學原理。
(5)圖表法,如《統(tǒng)籌方法平話引子》運用箭頭圖表示工序。
(6)數據說明法。
(7)例證法,如《統(tǒng)籌方法平話引子》用燒水泡茶喝的生活事例說明統(tǒng)等方法如何應用的道理。又如《橋的運動》舉出車行、風雨、氣溫、浪打、地震等引起橋變形的例子說明在外因作用下橋的運動。
(8)引用說明法,如《白絲翎羽丹砂頂》介紹丹頂鶴的形態(tài)、生活特征時,即引用大量古代典籍和詩詞;《菊花》說明菊花的悠久歷史,也引用了大量文獻資料及詩詞、小說等。
二、說明文單元考核的知識要點
1、基本知識要點
1、《現(xiàn)代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作者錢學森,當代核物理學家。按說明對象分,這是將抽象事理說明文,從文章表達的語體分,屬科技說明文。全文采用“總一分一總”的結構方式。運用了“層層推導、條分縷析”的寫法,并綜合運用了下定義、舉例說明方法。
2、《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作者竺可幀,現(xiàn)代地理學家、氣象學家。按說明對象分,本文屬抽象事理說明文,從文章表達的語體看又屬于科學小品。本文的說明順序為邏輯順序。本文將說理與敘事相結合,主要運用了詮釋的說明方法。
3、《橋的運動》,作者茅以升,現(xiàn)代橋梁專家。按說明對象分,這是抽象事理說明文,從文章表達的語體來看,屬科技說明文。本文采用“總一分一總”的結構方式。綜合運用了下定義、舉例、比喻、引用等說明方法。
4、《統(tǒng)籌方法平話引子》,作者華羅庚,現(xiàn)當代數學家。按說明對象分,本文屬抽象事理說明文,從文章表達的語體看,本文屬非文藝性說明文。本文通過簡單生活事例的分析解剖,來說明復雜的科學道理,運用了舉例、圖表等說明方法。
5、《蘇州園林》,作者葉圣陶,作家、教育家。按說明對象分,本文屬實體事物說明文,從文章表達的語體看,屬文藝性說明文。全文采取先總后分的結構方式。運用比較、比喻等說明方法。
6、《白絲翎羽丹砂頂》,作者賈祖灣,科普作家。按說明對象分,本文屬實體事物說明文,從文章表達的語體分,屬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全文采用“分一總”的結構方式,大量采用“引用”說明方法,增強了文章的知識性。
7、《菊花》,作者楊憲益,現(xiàn)代翻譯家。按說明對象分,本文屬實體事物說明文,從文章表達的語體分,屬文藝性說明文。全文總體上采用并列關系的結構方式。每一部分又采取“總一分一總”的結構方式,本文按照時間順序逐層展開說明內容。文中多用引用說明法,大量運用掌故,引述典籍、資料。
8、《我們肚子里的食客》,作者高士其,現(xiàn)當代科普作家。按說明對象分,本文屬實體事物說明文,從文章表達的語體看,屬文藝性說明文。全文按空間順序說明細菌在人體內寄食的情況。文中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多種文學表現(xiàn)手法,把說明對象形象化、人格化。
三、基本知識要點歸類
1、關于作者
《現(xiàn)代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錢學森,核物理學家。
《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竺可恢,氣象學家,地理學家。
《橋的運動》:茅以升,橋梁專家。
《統(tǒng)籌方法平話引子》:華羅庚,數學家。
《蘇州園林》:葉圣陶,作家,教育家,文學研究會發(fā)起人之一。
《白絲翎羽丹砂頂》:賈祖灣,科普作家。
《菊花》:楊憲益,翻譯家。
《我們肚子里的食客》:高士其,科普作家。
2、體裁歸類
屬于實體事物說明文的有:《菊花》、《白絲翎羽丹砂頂》、《蘇州園林》、《我們肚子里的食客》。
屬于抽象事理說明文的有:《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現(xiàn)代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橋的運動》、《統(tǒng)籌方法平話引子》。
屬于科學小品(文藝性說明文)的是:《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菊花》?!栋捉z翎丹砂頂》、《我們肚子里的食客》、《蘇州園林》。
屬于科技說明文的是:《現(xiàn)代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橋的運動》。
既屬于實體事物說明文,又屬于科學小品的有:《菊花》、《蘇州園林》?!栋捉z翎羽丹砂頂》、《我們肚子里的食客》。
既屬于抽象事理說明文,又屬于科技說明文的有:《現(xiàn)代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橋的運動》。
3、結構方式歸類
采用了“總一分一總”結構方式說明的文章是:《現(xiàn)代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統(tǒng)籌方法平話引子》、《橋的運動》。
采用了“總一分”結構方式說明的文章是:《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蘇州園林》、《我們肚子里的食客》。
采用了“分一總”結構方式的說明文是《白絲翎羽丹砂頂》。采用了“并列”結構方式的說明文是《菊花》(各部分中又采取了“總——分——總”的結構方式)。
4、主要說明方法
主要的說明方法的采用,各課文如下:
《現(xiàn)代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定義、舉例。
《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詮釋。
《橋的運動》:定義、列舉、比喻、引用。
《統(tǒng)籌方法平話引子》:定義、舉例、圖表。
《蘇州園林》:比較、比喻。
《白絲翎羽丹砂頂》:引用。
《菊花》:引用。
《我們肚子里的食客》:比喻、擬人。
四、課文重點與難點
《現(xiàn)代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
本課主要考核點是記憶課文作者錢學森所處的時代背景;識記錢學森自赴美留學后的社會地位和主要成就;根據課文內容,列表說明現(xiàn)代自然學科體系;識記本文著重說明了基礎學科與根本的基礎學科的關系,強調了基礎學科特別是根本的基礎學科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體系中的重要地位;認知本文“總一分一總”的整體結構方式;識別本文綜合運用了定義、詮釋、舉例三種說明方法的含義。
這是一篇介紹現(xiàn)代自然科學知識的說明文。作者在宏觀介紹現(xiàn)代自然科學的體系構成和現(xiàn)代自然科學的重要特點后,著重說明了基礎科學與根本的基礎學科的關系,強調了基礎學科與根本的基礎學科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故此,在學習本文時,要注意對以下重點內容進行把握:
1、說明的中心
作者在宏觀介紹自然科學的重要特點與基本體系之后,著重說明了基礎學科與根本的基礎學科之間的關系,并一再強調基礎學科尤其是根本的基礎學科(即物理與數學)在現(xiàn)代自然科學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2、文章結構
本文的文章結構是“總一分一總”整體結構方式。首先概說自然科學的重要特點,在此基礎上推導出現(xiàn)代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再由基礎學科推進到“最基礎”的學科。進而,作者又展
開分述,對一般基礎學科分門別類地逐一解說,突出基礎學科與根本的基礎學科的關系;最后,在條分縷析的基礎上,作者又用歸納法勾畫出以根本的基礎學科為支柱的現(xiàn)代科學體系的總體構成。全文綱目清晰,重點突出,層次分明,邏輯嚴密。
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重點知識歸納相關文章:
★ 成考學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