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歷史兩漢知識點
歷史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但是,歷史是人書寫的,既然是人書寫的,就會夾雜著人的情感,人的喜怒知哀樂,所以說,所看到的歷史文字,是夾雜著人的情感的歷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上冊歷史兩漢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上冊歷史兩漢知識點
[知識要點]
1、農(nóng)業(yè)的進步
(1)水利
漢武帝治理黃河
漢明帝時王景治理黃河
(2)農(nóng)業(yè) 耕犁:安裝了犁壁。
耬車:播種工具。
(3)耕作技術,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4)農(nóng)作物,南方種水稻北方種小麥,桑麻廣泛種植。
2、手工業(yè)進步
(1)絲織:使用提花機,絲織品精美。
(2)冶鐵:南陽太守杜詩發(fā)明水力鼓風冶鐵工具---水排。
3、商業(yè)繁榮,長安,洛陽出現(xiàn)專業(yè)商業(yè)區(qū)——市
4、漢武帝將鹽鐵經(jīng)營權和地方鑄幣權收歸中央,增加了中央財政收入,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上的大一統(tǒng)。
中國古代第一個皇帝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出生于趙國都城邯鄲,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政治家、戰(zhàn)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tǒng)的政治人物,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公元前247年,嬴政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在故都雍城舉行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統(tǒng)一中國大業(yè),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并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歷史學習方法
快速閱讀法
初中生要想學好歷史一定要學會快速閱讀法,要學會快速閱讀教材,這樣才能學得輕松自如,并逐漸掌握閱讀技巧。上課的時候,老師會為大家講解歷史知識,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講課會有層次性,針對性的來啟發(fā)同學們。所以同學們要在上課時做好養(yǎng)成標記,做筆記的好習慣。
錯誤排除法
所謂的錯誤排除法即按照題目要求排除錯誤的選項,這里的“錯”是指表述錯誤的選項,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一是指與題干意思不符合的選項,但選項本身表達的觀點沒有錯誤,而是指在題干設定的情景下不符合題干意思而言的錯誤。這類選擇題的設問往往是針對某一歷史事件,要求選出關于這一歷史事件說法正確的選項,只要排除說法錯誤的選項,剩下的也就是正確答案。
七年級上冊歷史兩漢知識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