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習資料 > 知識積累 > 重陽節(jié)有什么由來

重陽節(jié)有什么由來

柳琪7665 分享 時間:

重陽節(jié)這個節(jié)日名稱的由來,最早是在三國時代,那個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過重陽節(jié)了,只不過不像現(xiàn)如今這樣隆重。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重陽節(jié)有什么由來,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重陽節(jié)有什么由來

重陽節(jié)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

漢代,過重陽節(jié)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后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重陽節(jié)”名稱見于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jù)曹丕《九日與鐘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shù),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p>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馀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唐朝時,重陽節(jié)才被定為正式節(jié)日。從此以后,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jié),并且在節(jié)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宋代,重陽節(jié)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曾記載了北宋時重陽節(jié)的盛況?!段淞峙f事》也記載南宋宮廷“于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游樂一番。

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初一時就開始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

清代,明代的風俗依舊盛行。

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jié),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jié)”、“敬老節(jié)”。

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jié)。

重陽節(jié)有哪些美食

重陽糕

重陽糕是重陽節(jié)的主要吃食之一,我國南北方此食俗均十分盛勝。北方以面粉制糕為多,南方以糯米粉制糕為多。

重陽饃

用白面蒸成圓塔形的模,模上插茱英、艾草葉等花草。這天家家戶戶要登高野游,這種白面蒸制的重陽摸既耐饑,又便于攜帶。重陽模多為我國西北地區(qū)重陽節(jié)的吃食。

糍粑重陽糕

糍粑糕多為我國西南地區(qū)的重陽節(jié)吃食。這天家家戶戶用糯米制糍粑,親友間互相請吃撇把,喝米酒,有“共慶豐收”之意。民謠云:“九月九,喝辣酒,吃核把,慶豐收。”因此,西南地區(qū)又稱重陽節(jié)為糍粑節(jié)。

菊花酒

重陽節(jié)家家戶戶均爭飲菊花酒。菊花酒在每年九月菊花盛開之時釀制,但當年釀制不能當年飲用,需待一至二年后,釀成菊花露汁。

菊花湯

重陽節(jié)還有飲菊花湯的食俗,謂能祛疾。將新鮮菊花采摘洗凈,放入陶器或瓷器的炊具內(不可用鐵器),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入文火慢慢熬制。飲用時略加冰糖或蜂蜜,對人體有益。這天,小孩因不善飲菊花酒,故大多飲菊花湯。舊時,許多家長還用菊花湯的湯汁和花渣替小孩洗澡,認為菊花水沐浴可除膚疾。

菊花菜

金秋九月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jié),我們除了能欣賞秋菊的“秀色”,及其不隨流俗的高風亮節(jié)以外,還可一飽口福,品嘗“秀色”的特殊風味以及利用其保健強身的價值,“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頹令?!彼^制頹令,便是預防早衰、防治老年病的意思。

重陽節(jié)的寓意是什么意思

敬祖

重陽節(jié),又稱重九節(jié)、曬秋節(jié)、“踏秋”,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兑捉洝分邪选傲倍殛帞?shù),把“九”定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jié)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jié)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敬老

九九重陽,九九與“久久”同音,自然容易被賦予長久長壽的含義,西漢時候人們就開始在此時設宴求壽。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jié),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這可以說是重陽節(jié)在新時代中國的新表現(xiàn)形式,將重陽節(jié)的意義,從先人轉向了今人,從歷史轉到了當下。

從歷史文化傳承來說,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別的民族咱們不管不論,但是中華民族之所以是中華民族,之所以血濃于水,之所以歷盡滄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濃厚,尊老敬老愛老是一個重要方面。

孝道

對于重陽節(jié)的意義,將中華敬老傳統(tǒng)加以深化和外延,發(fā)見的正是作為中華傳統(tǒng)根本之一的孝道。你的父母或長輩也許還沒成為老人、不需要敬老,但孝道卻仍然需要。

一個人所受恩惠莫重于父母,父母是生養(yǎng)我們的人。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謂五常,是家庭和睦興旺的根本。然而因中國近代的衰敗,今人將古代的一切思想視為封建思想,稱不適用于今世。于是不講孝道,導致很多老人無人贍養(yǎng),并引起諸多社會及國家問題。

感恩

將重陽節(jié)所蘊含的深層內涵進行最大化地推而廣之,所得到的最廣泛、最普適的價值,便是“感恩”。由祭祖、敬老、孝親開始,感恩的精神更是能夠遍被所有人中,所有的善心、善意和善行。

感恩是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tài)度,它是自發(fā)性的行為。當一個人懂得感恩時,便會將感恩化做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實踐于生活中。

119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