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jié)中臘八蒜的簡介
臘八蒜,是臘八節(jié)的傳統(tǒng)美食之一。臘八蒜是用醋腌制的蒜,成品顏色翠綠,口味偏酸微辣。臘八蒜流行與北方一帶,因?yàn)榭谖镀m合北方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zhǔn)備了臘八節(jié)中臘八蒜的簡介大全,歡迎參閱。
臘八節(jié)中臘八蒜的簡介
臘八蒜起源 據(jù)老人講,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這是各家商號要在臘八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是這么回事。臘八這天要債的債主子,要到欠他錢的人家送信兒,該準(zhǔn)備還錢。
北京城有句民諺:“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焙髞碛星啡思义X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諱,回避這個算賬的“算”字,其實(shí)欠人家的,終究是要還的。
老北京臨年關(guān),街巷胡同有賣辣菜的,可沒有賣臘八蒜的。這是為什么呢?您想啊,賣臘八蒜得吆喝吧,怎么吆喝?直接喊“臘八蒜來!”(臘八算來)欠債的人聽見吆喝心里咯噔一下,怎么街上還有喊著催債呀!再說了,你一個做小買賣的跟誰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錯了,所以臘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自己先給自己算算,今年這個年怎么過。
臘八蒜副作用
什么東西都有它的短處,臘八蒜也不例外,臘八蒜因?yàn)橛写碳の杆岱置诘淖饔?,因此,患有胃潰瘍及胃酸分泌過多者不宜食用。此外,已經(jīng)患有較嚴(yán)重腹瀉者,應(yīng)和臘八蒜劃清界限,因臘八蒜會加重對腸黏膜的刺激,進(jìn)而加重腹瀉的癥狀。
臘八粥的寓意是什么
1、祭祀的供品,祈福
我國古代的天子國君在臘八節(jié)要進(jìn)行臘祭,祭祀八谷星神,慶賀豐收;祝祈求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民間則要祭祀天地、祖先、神靈,感恩這一年來的恩澤庇佑,并祈求來年繼續(xù)施恩。
古時干物稱臘。到年終十二月祭神時,蔬菜水果谷物等全都變成干物了,祭祀用的供品也就全都是干物。后來供品由原來的各種干物,逐漸演變成臘八粥。
2、舍粥,行善積德
舊時,大戶人家往往會多多地熬制臘八粥,將臘八粥施舍給窮人、乞丐、孤寡者,在這寒冷的冬天,熱騰騰的臘八粥既可果腹,亦可御寒,對窮人是一種享受。而對施舍者來說,也是一種功德。
3、贈送親友,聯(lián)絡(luò)感情
祭祀完后,鄰里鄉(xiāng)親,親戚朋友之間,有互相贈送臘八粥的習(xí)俗。你家送過來,我家送過去,送的人要客氣地說是請對方嘗嘗自家的味道,受者很高興地道謝。也許這家的臘八粥中多得是豆類,也許那家的臘八粥中多的是谷類,這家是甜的,那家是咸的,就在互相品嘗臘八粥的過程中,一起分享收獲后的喜悅,加深親友間的感情。
4、御賜臘八粥,皇恩浩蕩
舊時,為了表示皇恩浩蕩,與民同樂。天子要御賜臘八粥給皇子、大臣、侍衛(wèi)、宮女、百姓,還向寺院發(fā)放米、果等食材,一方面供僧侶食用,另一方面讓他們分給更多的人。相傳,雍和宮的臘八粥香飄數(shù)里,周圍的人們都會聞香而來。
5、福壽粥,積福惜福據(jù)說,福壽粥最初源于杭州天寧寺,寺中僧人每日把剩飯曬干,臘八時將這一年的干剩飯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說吃了可以增福增壽。后來,很多寺廟也在臘八節(jié)這天將臘八粥贈予信眾,稱之為福壽粥。
為什么臘八泡蒜
臘八蒜,就要在臘月初八這天來泡。否則,就不能叫臘八蒜。過年期間,民間一般較重視肉類食品的食用,加之冬季本來蔬菜就少,適當(dāng)?shù)爻砸稽c(diǎn)蒜,對于血液循環(huán)、改善胃腸道的吸收、消除身體疲勞、增強(qiáng)體質(zhì)、預(yù)防大腸癌等都有明顯的效果。白蒜比較辣,平時人們一般不會直接食用,而經(jīng)過腌制的臘八蒜不是那么辣,加之有醋的香味,人們就會喜歡吃。
臘八粥是為了紀(jì)念誰:朱元璋
相傳,朱元璋幼時家境貧寒,只好給財主傭工放牛。朱元璋并非本分之徒,放牛的責(zé)任心不強(qiáng),亂哄亂趕,把牛腿給摔斷了。財主見他如此頑皮,又心痛牛,一怒之下就把朱元璋關(guān)了“禁閉”,不給他飯吃。朱元璋饑餓難挨,挖空心思找吃的,忽見一只耗子從洞中跑出,他靈機(jī)一動:“耗子洞里準(zhǔn)有存食!”于是,把耗子洞挖開。不出他所料,耗子洞。里果然吃的東西很多,大米、豆子、粟米、珍珠米、芋芳、紅棗,什么都有。雖然每樣?xùn)|西不算多,但加到一起倒也可觀。朱元璋如獲至寶,把這些食物一股腦兒煮了一鍋粥。}朱元璋已經(jīng)好幾天沒吃上東西,這時只覺粥香撲鼻,吃起來味道更是甘美異常。后來朱元璋當(dāng)了皇帝,成天吃的是山珍海味,越吃越膩,總不順口。有一天,他忽然想起了被財主關(guān)“禁閉”時吃的那鍋耗子食粥,頓時滿口生香,忙叫太監(jiān)找齊他能記起的東西,叫御廚熬了一鍋粥。他一吃,果然清新可口,非常高興。皇上吃的東西,總得有個好名稱,不能叫“耗子食”呀。據(jù)說,這天正趕上是臘八,朱元璋就給這種雜七雜八湊的粥定了個名字,叫“臘八粥”。并且作為珍品,分賜給王公大臣吃。從此,文武大臣仿著吃,老百姓也跟著學(xué),越吃面越廣,越吃越有經(jīng)驗(yàn),制法更多,也更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