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養(yǎng)生小知識有哪些
清明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也是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而清明也是一個適宜養(yǎng)生的好時期,那么清明養(yǎng)生有哪些小知識呢?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砬迕黟B(yǎng)生小知識有哪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清明養(yǎng)生小知識
1、多吃些護肝養(yǎng)肺食物
清明時期,飲食方面,有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禁火吃冷食的習慣。但是,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適合吃冷食的。清明時節(jié)飲食宜溫,多進食蔬菜水果,尤其是時令蔬菜。另外,清明節(jié)氣中,可的食品,例如薺菜、菠菜、山藥,對身體有好處。飲食須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可適當“增甘”即多食甜食,順應春天養(yǎng)生生機。但肥胖者宜相應減少甜食,限制熱量攝入,多食瓜果蔬菜。
2、宜溫避“發(fā)物”
春季體內(nèi)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常言道過猶不及,如果肝氣過旺,會對脾胃造成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還可造成情緒失調(diào)、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發(fā)各種疾病。
因此清明節(jié)氣中,不宜進食筍、雞等。“動風升陽性發(fā)物”指易引動肝風,易升氣升陽的發(fā)物,發(fā)物會動風生痰、發(fā)毒助火助邪,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鞍l(fā)物”有海魚、海蝦、海蟹、咸菜、竹筍、毛筍、羊肉、公雞等,可適當吃些涼性食物,因此“寒食節(jié)”也有一定的養(yǎng)生道理。由于清明雨多濕氣較重,因此在飲食上還要注意選擇一些溫胃祛濕的食物,如白菜、蘿卜、芋頭等。
3、不宜吃酸性食物
因為人體內(nèi)的肝氣會隨著春天而日盛,肝氣在暮春之際的清明期間可以達到頂峰。此時如果肝氣過于旺盛反而容易損傷脾胃。而肝在五味中對應的是“酸”,此時如果再多吃酸性食物,就會不利于脾胃功能,影響消化吸收。因此,市民應少吃羊肉、狗肉、鵪鶉、炒花生、炒瓜子、海魚、蝦、螃蟹等酸性食物。
清明養(yǎng)生吃什么
1、薺菜
清明前后的春天,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出現(xiàn)頭痛、昏眩,慢性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fā)作,這就是中醫(yī)學所說的“春氣者諸病在頭”。清明節(jié)之后,最適宜吃的時令蔬菜之一是薺菜。
薺菜可以降血壓、健胃消食、疏通腸胃,治療胃痙攣、胃潰瘍、腸炎等問題。另外,薺菜還具有強筋健骨、明目養(yǎng)肝、潤肺和中的作用。薺菜的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含有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鈣、鐵、磷以及維生素B1、B2、C等,有助于增強免疫功能,適合清明時節(jié)食用。
2、螺螄
清明前后,春暖花開,大地復蘇,潛伏在泥中休眠的螺螄紛紛爬出泥土。此時螺肉肥美,是食用螺螄的最佳時令。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以及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
田螺肉豐腴細膩,味道鮮美,素有“盤中明珠”的美譽。它富含蛋白蛋、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zhì)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市場買回的田螺要放養(yǎng)三天,在盆中滴上幾滴麻油或菜油,讓田螺排盡腸腔內(nèi)的泥質(zhì)污物,每天換水幾次,用刷子刷凈、絞去尾部,焯水后高溫加熱、炒熟、燜透。
3、蝦
“三月黃魚四月蝦,五月三黎燜苦瓜?!标P于清明蝦,曾經(jīng)有詩這樣描述:“一夜東風吹雨過,滿江新水長魚蝦”。說的正是清明春雨淅瀝,河鮮生長讓人垂涎的景象?,F(xiàn)在“清明蝦”正處于新舊交替的時候,雨水足,新蝦未“散春”,運氣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蝦肚里有蝦籽。
4、香椿
香椿一般在清明前發(fā)芽,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頂芽,這種第一次采摘的,稱頭茬椿芽,不僅肥嫩,而且香味濃郁。
香椿是時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揮發(fā)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香椿的揮發(fā)氣味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可用治蛔蟲病。香椿還含有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zhì),有抗衰老和補陽滋陰的作用,故有“助孕素”的美稱。香椿具有清熱利濕、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良藥。
關于清明節(jié)氣的農(nóng)諺
(1)清明不拆絮,到老沒成器。
寓意:到了清明,春這個季節(jié)已經(jīng)過了大半,夏天在逐漸地到來,棉被、棉衣褲需要拆洗了,讓太陽曬掉里面一個冬天的陰氣。春天是個很讓人困頓的季節(jié),很容易使人養(yǎng)成嬌惰的性情,這些對于一個人來說都是“宴安雞毒”,不振作起來是成不了大器的,到老也沒什么出息。
(2)清明不帶柳,來生變黃狗。
寓意:到了清明這一天,人人都會佩戴新折的柳條出門路青、掃墓。
婦女們會把這些柳條插在頭發(fā)上,而男人們又總是把柳條戴在衣襟上或做成柳圈戴在頭上。唐玄宗曾經(jīng)說過,這一天戴柳“可免31毒”。這個諺語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當時沒有一個人不佩戴柳條的,因為不佩戴,來生是要變成黃狗的,很戲謔地說明了事實。
(3)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
寓意:清明這一天,誰要是不戴柳的話,小孩子也會變成老人了。如在清人顧鐵卿的《清嘉錄》卷三,“三月,擂楊柳”條目下,這條諺語被增加了一個字,成了“清明不戴楊柳,紅顏成皓首”。
(4)清明斷雪,谷雨斷霜。
寓意:徐光啟說道,二月最怕夜雨,如果晚上是晴的,即使雨多,也沒有什么妨礙,如果有十個夜晚以上下雨,鄉(xiāng)下人都會叫苦連天了。初四下雨,叫做春水。初八前后,一定有風雨。因此他引用了這條諺語,意在說明天氣的自然規(guī)律,天氣是逐漸暖和起來了。
(5)清明無雨少黃梅。
寓意:如果清明的前一天寒食的時候下雨,那么“必多梅雨”;如果清明那天沒下雨,則“少梅雨”。這是農(nóng)民們熟悉的一個氣象諺語。
(6)清明螺,抵只鵝。
寓意:螺蜘是隨著季節(jié)而長大的,到了清明是最肥的時候。并不是說真的與鵝一般大,只是個比喻而已。要做一下說明的是,這里的“螺”,不是田螺,是螺蜘。
(7)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寓意:清明時節(jié),氣溫回升較快,降雨較為充沛,正是栽種樹苗的好時候。在我國,一直就有清明植樹的傳統(tǒng)習俗。
(8)清明起塵,黃土埋人。
寓意:清明時節(jié),我國北方地區(qū)由于氣溫回升快而干燥多風,常常出現(xiàn)沙塵天氣。黃沙撲面襲來,人們都不敢睜開眼睛。
(9)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
寓意:如果清明前降雨較多,那么清明之后降雨會非常頻繁。
(10)清明種瓜,船裝車拉。
寓意:清明之時,要抓住好時機栽種瓜苗,科學管理,到收獲的季節(jié),就能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能將車船裝得滿滿當當。
清明節(jié)氣的古詩
1、《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清明即事》
〔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3、《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4、《清明日對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5、《郊行即事》
〔宋代〕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6、《清明》
〔清代〕介石
桃花雨過菜花香,隔岸垂楊綠粉墻。
斜日小樓棲燕子,清明風景好思量。
7、《折桂令·客窗清明》
〔元代〕喬吉
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
甚情緒燈前,客懷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鬢發(fā),五十年春夢繁華。
驀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檐牙。
8、《長安清明》
〔唐代〕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nèi)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9、《蘇堤清明即事》
〔宋代〕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10、《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zhuǎn)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11、《清明日》
〔唐代〕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fā),黃鸝隔故宮。
12、《壬戌清明作》
〔明代〕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13、《閶門即事》
〔唐代〕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14、《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代〕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15、《清明二絕·其一》
〔宋代〕陳與義
街頭女兒雙髻鴉,隨蜂趁蝶學夭邪。
東風也作清明節(jié),開遍來禽一樹花。
16、《清明》
〔北宋〕黃庭堅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17、《清明》
〔北宋〕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