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節(jié)氣的由來和風俗
霜降時節(jié),養(yǎng)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jié)氣對我們的影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霜降節(jié)氣的由來和風俗,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霜降節(jié)氣的由來
每年陽歷10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jīng)210度時為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jié)氣。
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結霜的植物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于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八怠北硎咎鞖庵饾u變冷,露水凝結成霜。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咸俯。豺狼開始捕獲獵物,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tài)中。
霜降節(jié)氣的風俗
1、霜降吃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jié)要吃紅柿子,在當?shù)厝丝磥恚@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于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2、霜降登高
霜降時節(jié)有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天高云淡,楓葉盡染,登高遠眺,賞心悅目,但也要有所講究。
登高的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時,要沉著,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傷;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關節(jié)受傷或肌肉拉傷。
3、霜降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jié)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xù)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時節(jié)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4、霜降到了拔蘿卜
在山東地區(qū),有句農(nóng)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卜”,所以山東人霜降喜食蘿卜。農(nóng)諺有“霜降蘿卜”一說,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溫差大,露地蘿卜不及時收獲將出現(xiàn)凍皮等情況,影響蘿卜品質(zhì)和收成。
白蘿卜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較高、價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民間自古就流傳著“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處方”之諺語,現(xiàn)代也有人稱蘿卜為“土人參”。白蘿卜還有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此外白蘿卜還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
5、鴨子好吃霜降補
閩南臺灣的民間在霜降的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
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從這句句小小的諺語就充分的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一節(jié)氣的重視。因此,每到霜降時節(jié),閩臺地區(qū)的鴨子就會賣的非?;鸨?,有時還會出現(xiàn)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樂得賣鴨子的老板們嘴都合不攏了,看來他們也必定會過一個開開心心的霜降節(jié)氣了。
6、霜降吃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例如廣西玉林,這里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卜,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
牛肉是全世界人都愛吃的食品,中國人消費的肉類食品之一,僅次于豬肉,牛肉蛋白質(zhì)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鮮美,受人喜愛,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
霜降節(jié)氣吃什么傳統(tǒng)美食
霜降吃柿子、吃鴨子、吃蘿卜、吃牛肉、吃兔肉等傳統(tǒng)食物 1、吃柿子: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jié)要吃紅柿子,在當?shù)厝丝磥恚@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于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2、吃鴨子:每到霜降時節(jié),閩臺地區(qū)的鴨子就會賣的非?;鸨袝r還會出現(xiàn)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夏秋的燥熱季節(jié)最適合吃鴨子。經(jīng)常食用鴨肉對體弱陰虛、水腫食少、大便干燥、低熱不退者最為有益。
3、吃蘿卜:我國民間有“十月蘿卜賽人參”的說法,霜降節(jié)氣正值秋天向冬天過渡的時候,所以在霜降期間,我國民間也有吃蘿卜的習俗。山東農(nóng)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卜。
4、吃牛肉:霜降是個進補的好時節(jié),俗語稱冬補不如霜降補,冬補過于滋膩,而霜降節(jié)氣補補是極好的。而為迎接霜降節(jié)氣的到來,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大餐的習俗。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yǎng)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
5、吃兔肉:古人一般秋補既吃牛肉也吃兔肉,尤其是在霜降期間,非常盛行食兔肉進補。兔肉尤其適宜老人、婦女食用,同時也是肥胖者和肝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肉食,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及經(jīng)期女性、有明顯陽虛癥狀的女子、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兔肉。
霜降節(jié)氣意味著什么
氣溫下降,越來越冷。
霜降節(jié)氣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qū),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離初霜日期還有三個節(jié)氣。在華南南部河谷地帶,則要到隆冬時節(jié),才能見霜。當然,即使在緯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貼地層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有差異,初霜期和霜日數(shù)也就不一樣了。霜降時節(jié),涼爽的秋風已吹到花城廣州。東北北部、內(nèi)蒙東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
“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泵磕觋枤v10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jīng)210度時為霜降。此時,我國黃河流域已出現(xiàn)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此時樹葉枯黃,落葉繽紛。
霜降為什么叫霜降
霜降的意思是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xiàn)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xiàn)的最后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為此時菊花盛開,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有詩曰:“千樹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
南宋詩人呂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寫道:“驛內(nèi)侵斜月,溪橋度晚霜。”陸游在《霜月》中寫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毙纬陕逗退臍庀髼l件是晴朗微風的夜晚。夜間晴朗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輻射冷卻,微風可使輻射冷卻在較厚的氣層中充分進行,而且可使貼地空氣得到更換,保證有足夠多的水汽供應凝結。
秋天的夜晚沒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會凝結在溪邊、橋間、樹葉和泥土上,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
因為霜只能在晴天形成,所以有“濃霜猛太陽”的說法。有《霜降》詩云:“時逢秋暮露成霜,幾份凝結幾份陽。荷敗千池蕭瑟岸,棉白萬頃采收忙。”